六三八章 煽动与图谋
架打完了,场却没散。
对普通百姓来说,眼下这样的热闹,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兵荒马乱的时节,老老实实躲在家里尚且不能保得安泰,还四处乱跑,嫌命长么?
但这些天却没有这么多忌讳,这场盛事本来就有两大势力会盟的性质。在刘备势力覆灭之后,青州和淮南二军的会盟,对徐州、淮南,乃至豫州来说,可以说是天大的福音,至少在短时间内,像是柄利剑般悬在大伙儿头上的兵灾,算是暂时消弭了。
久乱而治,带来的必然是发泄般的繁荣。
以后到底如何,没人能够预知,但眼下大伙儿却可以敞开了的享受久违的和平。
远道而来的那些看热闹的,有不少随身带了土产之类的东西——董卓和诸侯们私自铸钱的行为,极大的破坏了中原的金融系统,如豫州这种受战乱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地方,早就退化成以物易物的商业模式了。
带土产,就等于带了钱。
这些人很快就发现,他们带的东西,价值比想象的要高很多。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规律,人多了,需求就多,市场会变得更加繁荣,商品价格自然会高涨。
淮泗一带做为战场已经太久、太久,早在曹操起兵之前,他的那些堂兄堂弟们,如曹仁,就在淮泗之间纵横往来,成就威名了,可见此地的混乱。
混乱导致了各地的往来断绝,商品自然也无法流通,这一次突然有了渠道,自然大不一样,连竹筐、竹篮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都变得抢手起来。
当然,最直接的促进作用,来自于随军南下的青州商人们。
他们的准备最充分,手中握有的商品量既大,种类也多,品质亦有保障,更是噱头十足——那些卖各种小吃的商人,本就不是为了赚小吃的钱,他们只是拿这个当噱头,招徕更多的人光顾。所以,那些小吃卖的极为便宜,等来人开始品尝,他们就开始介绍其他商品了。
新纸,粮食,皮毛制品,用于煎炒的新式灶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最让人心动的是,这些青州商人不但带来的东西多,而且并不排斥以物易物的模式,他们来者不拒,什么都卖,也什么都买,开出的价格极为公道。
如果是纯粹自发形成的市场,可能也会很繁荣,但不可能繁荣至此,至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而有了青州商人的促进,义成陡然间摇身一变,人气隐隐已经盖过了做为扬州治所的寿春。
很多居住在义成附近的百姓,已经开始往返于老家和义成之间,巴望着能在散场之前,多交易几次,却完全忽略了,家中除了四壁之外,已是几近于空空如也。。
但这无碍于他们被那些住得远的人羡慕,毕竟青州来的商人很和善,什么都收,只要从他们手里换取一些新商品,拿回老家,价值好歹也要翻个倍,这样的好事,去哪儿再找?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大家也没干瞪眼羡慕别人,有那心思灵巧的,就开始打听,问青州商人需不需要人手,进而自我推荐起来。
“人手,当然是要的。我家君侯常说,这世上唯有人是最重要的,而天下万民之中,又独以我华夏子民最为高贵。没错,你们没听说,骠骑将军说的就是‘高贵’二字,别去看自己衣服上的补丁,也别理会自己面黄肌瘦的脸色,这只是暂时的……你不信?”
杨超站在已经空了的大车上,挥舞着双臂,现身说法:“就在两年前,君侯与袁绍那奸贼在河北大战的时候,我就是个卖柴禾的,和刚才那位来问价的大叔一样,天不亮就去山上拾柴,然后守在村口,一直等到天黑,能卖完,晚上就能吃饱,不然……”
“还有他们几个,二狗是个屠夫……”他指着不远处一个忙着烤牛羊肉串,被烟火熏得满头大汗,却依然乐哈哈的商人:“到大战打起来的时候,他已经三个月没开过张了,没有牛羊给他杀,他这个屠夫也只能拾粪了。”
杨超有意活跃气氛,那二狗也配合得憨笑着,但听众却没人笑,即便有人挑起了嘴角,露出来的也是辛酸的苦笑,乱世之中,谁又不是这样呢?挣扎求存,看不到明天。
“还有他,他,他……”
杨超也不介意,他能理解众人的心情,因为他也曾有过相同的经历,他又指点着几个相熟的商人,将对方的经历大致说了一遍,引得众人唏嘘一片,然后才道:“日子过的不好,不是咱们的错,因为咱们每个人都很勤劳,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
“错的是这个世道!”他的语调猛然调高,变得激愤起来:“是这个世道逼得人活不下去,逼得人铤而走险,最后天下大乱,人人都朝不保夕……大汉朝病了,得治,而治世就在咱们青州,我,和他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杨超的演讲触动了很多人,但也有人心存疑惑,不知道好好的回答招工的问题,怎么突然就变成像是要鼓动大家造反的煽动了。
“其实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努力要有方向,如果还向从前那样懵懵懂懂的混日子,那就只能看天吃饭,除非走了大运道,否则生活不会有什么改变。这次,我们随着骠骑将军来了,大家是做买卖也好,还是做短工也罢,或许能宽裕一时,但我们走了之后呢?难道就没人想图个长远之计,变得象我们,或者比我们更好吗?”
人群一阵骚动。
人们不安的看着杨超,又互相望着,从对方的演说之中,他们感受到了十足的暗示。可是,背井离乡这种决定,又岂是轻易下得了的?
“我张家祖祖辈辈都住在义成,要是从我这辈就断了香烟,将来我怎么有脸去见张家的列祖列宗呢?”
“是啊,背井离乡的,总不是好事,咱们……唉,要是骠骑将军的大军不走就好了,咱们这儿不就和青州一样了?”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袁将军的人马也在城里呢,要是被听到,那就……”
百姓对杨超的倡议没什么心理准备,虽然也向往着能和杨超一样,但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却挡在了他们面前,让他们踌躇难决。
“杨先生,听说青州的垦荒令已经做了修改,现在移居青州的人,每丁只能得授五亩田地了。虽然这也是德政,但五亩田地又岂能足够一家人之用?”除了犹豫之外,也有那消息灵通,且有见识的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质疑。
最初的那两三年,青州能迅速恢复元气,靠的就是垦荒令,这条法令为青州吸纳了大量的流民。曹操之所以很痛快的放弃了东郡,以及兖州东部的几个郡国,与此也不无关系。
这些地方因为离得近,受青州的影响最大,刘岱在茌平惨败后,失去了控制,百姓更是成群结队的东逃,直到徐晃出兵,平定鲁国和济北,和曹军展开对峙,涌向青州的移民大潮才有所减弱。
接纳了这么多流民之后,青州的土地很快就不够用了,更改后的垦荒令虽然还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却没有那种能让人抛弃家业故土,飞蛾扑火般相投的效用了。
“光靠授田,肯定是不够生活的,但在青州,还有很多其他选择啊。”
杨超笑笑道:“手艺好的可以去做工,擅长和人打交道的可以经商,有勇力的可以从军,读过书的可以去做教习或者做官,会操舟,胆子大的还可以出海搏富贵呢……有这么多选择,还守着几十亩地过活,不嫌太憋屈吗?”
“别的不提,就拿咱们商人来说……”
他简要的描述了几条青州商政中最与众不同的几项内容,“现在经商,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地位高,也安全,就拿这一次来说,咱们随同大军一起行动,咱们给大军提供粮草供应的同时,也得到了军队的保护,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还有啊,咱们的子女可以免费去学堂读书,出了意外……”
说一千道一万,他的话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宣扬农民翻身地位高,青州美好生活什么的。在明眼人眼中,算是很拙劣的表现,但在普通人听来,却足够他们怦然心动了。
“至于乡土……整个天下迟早都是大汉的领土,既然是大汉子民,天下何处不能去?各位的祖先,想必也不是一开始就居住在这义成吧?只是在当时,义成更适合他们生活,所以他们才留在此处,现在有了更合适的选择,又何必拘泥于此呢?大不了将来功成名就,再落叶归根么。”
杨超卖力的演说着,并没注意到,适才提出问题,问在点子上的那位精明人已经悄悄离开,和其同行者一道,已经走出了很远。
“王羽这是什么意思?他还真想就这么将豫州和淮南挖空不成?未免想得也太好了吧?”袁胤愤愤不平的说着。
“不然。”虞翻摇摇头,神情凝重:“王骠骑何等人也?岂会如此天真?此中必有深意,只是某不够敏锐,一时却是参悟不出。”
“你是说,他不单只为煽动无知小民,吸纳人口,搞对付兖州那一套?”袁胤半信半疑的看着虞翻。
“当然不是,继之兄你自己也看见了,虽然青州商人中多有口齿便利者在四下煽动,但真正愿意跟他们走的,连十之一二都谈不上。毕竟双方在此会盟,兵灾已然消弭,又有几人真的愿意背井离乡呢?”
“那……”
“总之,其中或有深意,与其暗中猜测,不若当面相询。”虞翻抬头看看天色,笑道:“看时辰,王将军也该忙得差不多了,你我联袂求见,应该还是见得到尊颜的。”
“偏他架子最大,明明这里就是……”袁胤撇撇嘴,微不可闻的嘀咕了一声,终究还是没有提出异议:“仲翔言之有理,那就去见见罢。”(未完待续。)
对普通百姓来说,眼下这样的热闹,他们已经很久没有体验过了。兵荒马乱的时节,老老实实躲在家里尚且不能保得安泰,还四处乱跑,嫌命长么?
但这些天却没有这么多忌讳,这场盛事本来就有两大势力会盟的性质。在刘备势力覆灭之后,青州和淮南二军的会盟,对徐州、淮南,乃至豫州来说,可以说是天大的福音,至少在短时间内,像是柄利剑般悬在大伙儿头上的兵灾,算是暂时消弭了。
久乱而治,带来的必然是发泄般的繁荣。
以后到底如何,没人能够预知,但眼下大伙儿却可以敞开了的享受久违的和平。
远道而来的那些看热闹的,有不少随身带了土产之类的东西——董卓和诸侯们私自铸钱的行为,极大的破坏了中原的金融系统,如豫州这种受战乱影响最大,时间最长的地方,早就退化成以物易物的商业模式了。
带土产,就等于带了钱。
这些人很快就发现,他们带的东西,价值比想象的要高很多。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规律,人多了,需求就多,市场会变得更加繁荣,商品价格自然会高涨。
淮泗一带做为战场已经太久、太久,早在曹操起兵之前,他的那些堂兄堂弟们,如曹仁,就在淮泗之间纵横往来,成就威名了,可见此地的混乱。
混乱导致了各地的往来断绝,商品自然也无法流通,这一次突然有了渠道,自然大不一样,连竹筐、竹篮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都变得抢手起来。
当然,最直接的促进作用,来自于随军南下的青州商人们。
他们的准备最充分,手中握有的商品量既大,种类也多,品质亦有保障,更是噱头十足——那些卖各种小吃的商人,本就不是为了赚小吃的钱,他们只是拿这个当噱头,招徕更多的人光顾。所以,那些小吃卖的极为便宜,等来人开始品尝,他们就开始介绍其他商品了。
新纸,粮食,皮毛制品,用于煎炒的新式灶具,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最让人心动的是,这些青州商人不但带来的东西多,而且并不排斥以物易物的模式,他们来者不拒,什么都卖,也什么都买,开出的价格极为公道。
如果是纯粹自发形成的市场,可能也会很繁荣,但不可能繁荣至此,至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是不可能的。
而有了青州商人的促进,义成陡然间摇身一变,人气隐隐已经盖过了做为扬州治所的寿春。
很多居住在义成附近的百姓,已经开始往返于老家和义成之间,巴望着能在散场之前,多交易几次,却完全忽略了,家中除了四壁之外,已是几近于空空如也。。
但这无碍于他们被那些住得远的人羡慕,毕竟青州来的商人很和善,什么都收,只要从他们手里换取一些新商品,拿回老家,价值好歹也要翻个倍,这样的好事,去哪儿再找?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大家也没干瞪眼羡慕别人,有那心思灵巧的,就开始打听,问青州商人需不需要人手,进而自我推荐起来。
“人手,当然是要的。我家君侯常说,这世上唯有人是最重要的,而天下万民之中,又独以我华夏子民最为高贵。没错,你们没听说,骠骑将军说的就是‘高贵’二字,别去看自己衣服上的补丁,也别理会自己面黄肌瘦的脸色,这只是暂时的……你不信?”
杨超站在已经空了的大车上,挥舞着双臂,现身说法:“就在两年前,君侯与袁绍那奸贼在河北大战的时候,我就是个卖柴禾的,和刚才那位来问价的大叔一样,天不亮就去山上拾柴,然后守在村口,一直等到天黑,能卖完,晚上就能吃饱,不然……”
“还有他们几个,二狗是个屠夫……”他指着不远处一个忙着烤牛羊肉串,被烟火熏得满头大汗,却依然乐哈哈的商人:“到大战打起来的时候,他已经三个月没开过张了,没有牛羊给他杀,他这个屠夫也只能拾粪了。”
杨超有意活跃气氛,那二狗也配合得憨笑着,但听众却没人笑,即便有人挑起了嘴角,露出来的也是辛酸的苦笑,乱世之中,谁又不是这样呢?挣扎求存,看不到明天。
“还有他,他,他……”
杨超也不介意,他能理解众人的心情,因为他也曾有过相同的经历,他又指点着几个相熟的商人,将对方的经历大致说了一遍,引得众人唏嘘一片,然后才道:“日子过的不好,不是咱们的错,因为咱们每个人都很勤劳,都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
“错的是这个世道!”他的语调猛然调高,变得激愤起来:“是这个世道逼得人活不下去,逼得人铤而走险,最后天下大乱,人人都朝不保夕……大汉朝病了,得治,而治世就在咱们青州,我,和他们就是最好的证明!”
杨超的演讲触动了很多人,但也有人心存疑惑,不知道好好的回答招工的问题,怎么突然就变成像是要鼓动大家造反的煽动了。
“其实我就是想告诉大家,努力要有方向,如果还向从前那样懵懵懂懂的混日子,那就只能看天吃饭,除非走了大运道,否则生活不会有什么改变。这次,我们随着骠骑将军来了,大家是做买卖也好,还是做短工也罢,或许能宽裕一时,但我们走了之后呢?难道就没人想图个长远之计,变得象我们,或者比我们更好吗?”
人群一阵骚动。
人们不安的看着杨超,又互相望着,从对方的演说之中,他们感受到了十足的暗示。可是,背井离乡这种决定,又岂是轻易下得了的?
“我张家祖祖辈辈都住在义成,要是从我这辈就断了香烟,将来我怎么有脸去见张家的列祖列宗呢?”
“是啊,背井离乡的,总不是好事,咱们……唉,要是骠骑将军的大军不走就好了,咱们这儿不就和青州一样了?”
“嘘!这话可不能乱说,袁将军的人马也在城里呢,要是被听到,那就……”
百姓对杨超的倡议没什么心理准备,虽然也向往着能和杨超一样,但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却挡在了他们面前,让他们踌躇难决。
“杨先生,听说青州的垦荒令已经做了修改,现在移居青州的人,每丁只能得授五亩田地了。虽然这也是德政,但五亩田地又岂能足够一家人之用?”除了犹豫之外,也有那消息灵通,且有见识的人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质疑。
最初的那两三年,青州能迅速恢复元气,靠的就是垦荒令,这条法令为青州吸纳了大量的流民。曹操之所以很痛快的放弃了东郡,以及兖州东部的几个郡国,与此也不无关系。
这些地方因为离得近,受青州的影响最大,刘岱在茌平惨败后,失去了控制,百姓更是成群结队的东逃,直到徐晃出兵,平定鲁国和济北,和曹军展开对峙,涌向青州的移民大潮才有所减弱。
接纳了这么多流民之后,青州的土地很快就不够用了,更改后的垦荒令虽然还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却没有那种能让人抛弃家业故土,飞蛾扑火般相投的效用了。
“光靠授田,肯定是不够生活的,但在青州,还有很多其他选择啊。”
杨超笑笑道:“手艺好的可以去做工,擅长和人打交道的可以经商,有勇力的可以从军,读过书的可以去做教习或者做官,会操舟,胆子大的还可以出海搏富贵呢……有这么多选择,还守着几十亩地过活,不嫌太憋屈吗?”
“别的不提,就拿咱们商人来说……”
他简要的描述了几条青州商政中最与众不同的几项内容,“现在经商,跟以前可不一样了,地位高,也安全,就拿这一次来说,咱们随同大军一起行动,咱们给大军提供粮草供应的同时,也得到了军队的保护,天下之大,何处不可去得?还有啊,咱们的子女可以免费去学堂读书,出了意外……”
说一千道一万,他的话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宣扬农民翻身地位高,青州美好生活什么的。在明眼人眼中,算是很拙劣的表现,但在普通人听来,却足够他们怦然心动了。
“至于乡土……整个天下迟早都是大汉的领土,既然是大汉子民,天下何处不能去?各位的祖先,想必也不是一开始就居住在这义成吧?只是在当时,义成更适合他们生活,所以他们才留在此处,现在有了更合适的选择,又何必拘泥于此呢?大不了将来功成名就,再落叶归根么。”
杨超卖力的演说着,并没注意到,适才提出问题,问在点子上的那位精明人已经悄悄离开,和其同行者一道,已经走出了很远。
“王羽这是什么意思?他还真想就这么将豫州和淮南挖空不成?未免想得也太好了吧?”袁胤愤愤不平的说着。
“不然。”虞翻摇摇头,神情凝重:“王骠骑何等人也?岂会如此天真?此中必有深意,只是某不够敏锐,一时却是参悟不出。”
“你是说,他不单只为煽动无知小民,吸纳人口,搞对付兖州那一套?”袁胤半信半疑的看着虞翻。
“当然不是,继之兄你自己也看见了,虽然青州商人中多有口齿便利者在四下煽动,但真正愿意跟他们走的,连十之一二都谈不上。毕竟双方在此会盟,兵灾已然消弭,又有几人真的愿意背井离乡呢?”
“那……”
“总之,其中或有深意,与其暗中猜测,不若当面相询。”虞翻抬头看看天色,笑道:“看时辰,王将军也该忙得差不多了,你我联袂求见,应该还是见得到尊颜的。”
“偏他架子最大,明明这里就是……”袁胤撇撇嘴,微不可闻的嘀咕了一声,终究还是没有提出异议:“仲翔言之有理,那就去见见罢。”(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