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设计图他是和计划书同步进行的,只是一开始做得比较粗糙,这一次重新画,林叙补充了不少内容。
  在这艘猎雷艇上,林叙计划配备一门舰炮、五挺机关枪。
  用玻璃钢制作船壳,同时将骨架和艇壳连在一起,动力方面,考虑柴油发动机,船体设计采用高舰首高干舷,扫雷系统则包括轻型切割扫雷具和扫雷绞车。(注1)
  构思扫雷艇的结构时,林叙考虑了很多方面,比如导航雷达系统的选择,当然,眼下即便是选到了合适的导航系统,可安全性上依然令人担忧这个问题并非眼下需要焦虑的,直到北斗被研发出来,问题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林叙思考了很多。
  在负责散货船这个项目的时候,林叙的顾虑远没有现在多,因为扫雷艇需t要兼顾效率、安全性和敏锐度,即便再先进的扫雷艇,危险性也是相当强的,西方国家研制出猎雷艇,从某种程度上规避了常规扫雷艇的危险。
  然而猎雷艇同样是要人来驾驭的,水/雷一旦爆炸,危险性依然很高。
  到未来,各国才开始研发无人驾驶的扫雷艇,但那至少是30年以后的事情了,对眼下的船舶业而言,这种设想无异于神话传说。
  变扫雷艇为猎雷艇的设想是林叙提出来的,常规的部分,包括玻璃钢材料的购买与使用,都可以交给有相关经验的同事,而他自身提出的设想,都需要他独自去完成。
  林叙又开始忙碌了。
  扫雷艇的设计图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毕竟这只是一艘排水量500吨左右的舰艇,长宽和航速都有定数,往大了造规模也有限。
  设计图出炉之后,工艺这块,林叙先遭受了质疑:船体和骨架连在一块,咱们的技术能达到吗?
  常规的舰艇中,连接构件是必须存在的,而按林叙的构想将船体和骨架制成一体,需要先进的压模技术。
  这个林叙,真不是在闹着玩,咱们什么时候有这种技术了?
  计划书里,林叙明晃晃地把这个压模的安排给了工艺科。
  以南江厂工艺科的经验,制作玻璃钢船体本身就是一种挑战了,虽说厂里用过这种新材料,可大规模应用于船体还是第一次。
  结果在林叙的计划里,他们不仅要负责玻璃钢船体,还得压模。
  工艺科这边提出了抗议,林叙却没有造散货船的时候那么好说话了这是必须完成的任务。
  工艺科那边虽然很不满,可全力造好这艘扫雷艇却是厂领导交代下来的任务,林叙又是扫雷艇项目的负责人,工艺科方面虽然不爽他那种必须要做到的态度,却开始琢磨该怎么去压模了。
  舾装方面,林叙把声呐识雷系统、导航系统、扫雷系统、诱饵发射装置这些分别交给了小组里的不同成员。
  对于这些系统,厂里负责舾装的员工们多少都有接触,南江厂目前还有一些之前进口的系统,装上去倒勉强能够达到要求,可在林叙的构想中,这些系统应该能做到更好。
  林叙也挺心烦这事,某一天,他在纸上写了一圈乱码,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往下推了。
  忽然之间,林叙脑中灵光一闪。
  他解决不了,但是有人能解决。
  原本林叙想的是来自海外的系统,谁家愿意卖就买谁的,反正他在设计初期就想尽办法降低了成本。
  可他忽然想到,在目前的国内,其实有一位可以完成这类系统的天才,按正常时间线的话,对方现在应该还在某个山沟沟里,搞着和船用系统不相关的其他系统。
  天才的璀璨之处在于,只要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他一定可以绽放光彩。
  想到这里,林叙拿起厚厚的电话簿,开始一个接一个打电话。
  第75章
  被冷落的人
  东省恒升造船厂。
  这是一家位于渤海之滨的船舶制造厂, 规模虽然不如一线大厂,在省内却颇有口碑, 名气甚至传到了省外。
  眼下恒升造船厂的业绩虽然不如其他工厂,却没到生死存亡的地步,上级部门也不会轻易对这么大一间厂子进行破产、改组。
  从规模上说,恒升造船厂是荣光船厂的好几倍,员工众多,人员关系也比较复杂,不是荣光厂那种厂长宋仁发一个人说了算的状态。
  设计科。
  徐军杨一个人最早到办公室,办公室这会儿一个人都没有,他一个人先用抹布擦了擦桌子, 又去提了两壶水,一壶喝,一壶给其他人用。
  过了好一会儿, 其他同事依旧没有进门, 徐军杨也习惯了这种场景, 一个人拿起一本书,安静看了起来。
  他自大学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了恒升造船厂,那时候他一心干出一番成绩,自学了不少技术, 为厂里研发出了一套新系统,厂领导也比较器重他这个大学生,每每有重大任务都让他参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