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诛心之言
登闻鼓院中,坪山学院的举子们群情激愤,吵吵嚷嚷地闹着要见陆承启。便是高镐过来宣旨,他们也只是安静了一会,随即便为了推举谁去面圣,而吵了起来。
高镐怒了,虽然在陆承启面前,他像一只跟在后面的狗。可皇上身后的狗,也不是谁人能无视的,怒道:“尔等要是再推举不出来,便不要去了。陛下哪有这么多空闲,等你们做出决定?”
坪山学院的举子们听了,很多人都偃旗息鼓了。虽然此行可能声名大噪,可风险也是不小的。小皇帝即便年岁不高,也是天家之人,眼界岂是他们能比的?万一被御前定罪,那真的是“声名大噪”了,恐怕是一辈子都洗不去的冤屈吧?
“还是陈平章你去吧,提议的是你,你最合适不过了。”一名举子说道。
陈尚法连忙摆手说道:“怎会是我?明明是刘公子,对,是刘公子提出来的。刘公子莫要推卸,此乃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先前临川王介甫击登闻鼓,便能取得科考资格。今日刘公子面圣,说不得陛下一高兴,便赐你同进士出身,直如皇家大学的张子厚一般!”
处在众人中间的刘琦听了这话,颇为心动。他耗费心思,不就是为了做官吗!真如陈尚法所言,被赐同进士出身,博得一官半职,岂不是让韩凤儿刮目相看?
想到这,刘琦便跨出一步道:“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今日承蒙诸位兄台看得起,我刘琦自当义不容辞。”
刘琦的得意洋洋,看在坪山书院众举子的眼里,心中好笑道:“此人年岁不小,心思怎地这般单纯?小皇帝的心思,谁不知道?贸然做了出头鸟,怎么个下场都说不定!”
高镐早已等得不耐烦,一把拉过刘琦便走。刘琦正志得意满,仿佛已然获得官身,正是人生巅峰时,却被高镐一把拉住就跑。他连忙说道:“公公且慢,我自个走!”
高镐丝毫不为所动,斥道:“满朝文武就等你一白身,你还想怎地?”
这话一出,刘琦倒也没说话了。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满朝文武都在等着他,便是一无所获,都可吹嘘一生了。于是刘琦任由高镐拉着,穿过长长的宫墙,进入大庆门后,直往大庆殿小跑而去。
待得走到大庆殿前,才发现两侧偏殿之中,一些官老爷都对他侧目而视。一时间满足了自己莫大的虚荣心,刘琦脚下变得轻飘飘起来。
踏入大庆殿后,刘琦便看到了高高在上陆承启,连忙施礼道:“舒州白身刘琦,参见陛下。”
陆承启淡淡地说道:“刘琦,朕且问你,所谓何事,须击登闻鼓,欲向朕亲言?”
刘琦说道:“回陛下,刘琦专为新政而来!”
陆承启早有准备,说道:“且说来听听?”
“陛下,自新政推行以来,天下士子皆有不满。我等寒窗苦读十年,所为的不就是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如今只能做个等同胥吏般的十品官,便是还乡,亦无颜见家乡父老。再者,十品官制定会造成我大顺冗官过多,国库支出过重,实乃弊政也!其后,十品官制有违祖宗之法,自秦汉以来,一直便是官吏殊途。贸然推行新政,官不官,吏不吏,奈之如何?”刘琦侃侃而谈,看似论证十分充足,其实也不过拾人牙慧。这等言论,《书社报》、《翰林报》、《登科报》、《时政报》都刊登过,都是大同小异罢了。此间说出来,满朝文官都面无表情,这些话他们早就呈过奏折,可小皇帝看都不看,你这一个白身,此刻说出来又有何用?
果不其然,陆承启开口说道:“一派胡言!朕说过,朕不需要只为做官而来的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养猪!若你这些士子,都为了衣锦还乡,那朕更是要推行十品官制!冗官之弊,岂在官多?若是每个官员都为黎民做事,替朕管理天下,便是再多十万亦不多也!尔等书生,一无实据,而无调查,何以得出国库不堪重负之言?商税开征以来,节节攀升,国库断然没有无钱可用之虞。官不官,吏不吏,更是可笑!朕听闻,各个衙门之中,唯主官不做事。为何,皆因政务全都由胥吏完成。既然如此,朕还要这些官有何用?直接用吏就成了!”
这话一出,满朝文官哗然,而武官则偷笑。大顺官员皆是吃闲饭的,这么说肯定不对。可主官的办事能力不如胥吏,也是事实存在的。小皇帝居然敢说出实情,这不是诛心之言吗!最后更是说只用胥吏便能管理天下,这些官员哪里肯服?
文官哗然,刘琦则是懵圈了:“陛下,此乃天下士子心声啊!”
陆承启冷笑一声道:“如此士子,不用也罢!朕之新政,利在千秋,功在社稷,福在黎民,唯独你们士子要推翻,岂不是证明朕的决定是无比正确?”
刘琦一时语结,不知道说什么好。
陆承启继续说道:“朕也不是完全不顾及读书人,早已下旨,这科秋闱取士比往年多上一倍。即便全为十品官,也是有晋升资格的。若是能力足够,便是十品官又如何做不出政绩来?吏部早已完备考察制度,朕已过目,十分中肯。但凡有能力,有学识之士,不论出身,皆可身居高位,为我汉家、为我大顺建功立业!此举利在千秋,为何尔等鼠目寸光?”
这话明着是说给刘琦听的,其实何尝不是说给满朝文武听的?陆承启推行新政的决心,已经无可更变。再加上监察司的飞速壮大,即便没有形同虚设的厢军,也能镇得住地方。在这等前提下,陆承启才敢发动新政,而不怕有人闹事。
刘琦急了:“陛下新政,自是有利社稷。可天下士子,何止万数?若陛下不听我等肺腑之言,可教天下士子心寒啊!”
陆承启盯着刘琦,似乎一下子就把他看穿了:“尔等不过在意门荫、纳栗一途罢了,天下寒苦士子,对朕新政可是支持得紧!朕不怕实话告诉尔等,今后门荫、纳栗一切方便之门,统统视为犯法!若有人胆敢触犯,朕决不轻饶!哼,先前斩的那些个蛀米大虫,哪一个不是门荫、纳栗输捐起的官职?今后,唯有科举一途能做官,其他途径皆是妄想!”
此话掷地有声,且字字诛心,满朝文官已经震惊得没话可说了。
“朕乏了,退朝罢!”
高镐听了这话,连忙高声说道:“皇上起驾!”
“陛下圣安!”
文武百官条件性地说了这句话后,陆承启已然下了台阶,大踏步往殿外走去了……
高镐怒了,虽然在陆承启面前,他像一只跟在后面的狗。可皇上身后的狗,也不是谁人能无视的,怒道:“尔等要是再推举不出来,便不要去了。陛下哪有这么多空闲,等你们做出决定?”
坪山学院的举子们听了,很多人都偃旗息鼓了。虽然此行可能声名大噪,可风险也是不小的。小皇帝即便年岁不高,也是天家之人,眼界岂是他们能比的?万一被御前定罪,那真的是“声名大噪”了,恐怕是一辈子都洗不去的冤屈吧?
“还是陈平章你去吧,提议的是你,你最合适不过了。”一名举子说道。
陈尚法连忙摆手说道:“怎会是我?明明是刘公子,对,是刘公子提出来的。刘公子莫要推卸,此乃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先前临川王介甫击登闻鼓,便能取得科考资格。今日刘公子面圣,说不得陛下一高兴,便赐你同进士出身,直如皇家大学的张子厚一般!”
处在众人中间的刘琦听了这话,颇为心动。他耗费心思,不就是为了做官吗!真如陈尚法所言,被赐同进士出身,博得一官半职,岂不是让韩凤儿刮目相看?
想到这,刘琦便跨出一步道:“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今日承蒙诸位兄台看得起,我刘琦自当义不容辞。”
刘琦的得意洋洋,看在坪山书院众举子的眼里,心中好笑道:“此人年岁不小,心思怎地这般单纯?小皇帝的心思,谁不知道?贸然做了出头鸟,怎么个下场都说不定!”
高镐早已等得不耐烦,一把拉过刘琦便走。刘琦正志得意满,仿佛已然获得官身,正是人生巅峰时,却被高镐一把拉住就跑。他连忙说道:“公公且慢,我自个走!”
高镐丝毫不为所动,斥道:“满朝文武就等你一白身,你还想怎地?”
这话一出,刘琦倒也没说话了。这可是莫大的荣耀啊,满朝文武都在等着他,便是一无所获,都可吹嘘一生了。于是刘琦任由高镐拉着,穿过长长的宫墙,进入大庆门后,直往大庆殿小跑而去。
待得走到大庆殿前,才发现两侧偏殿之中,一些官老爷都对他侧目而视。一时间满足了自己莫大的虚荣心,刘琦脚下变得轻飘飘起来。
踏入大庆殿后,刘琦便看到了高高在上陆承启,连忙施礼道:“舒州白身刘琦,参见陛下。”
陆承启淡淡地说道:“刘琦,朕且问你,所谓何事,须击登闻鼓,欲向朕亲言?”
刘琦说道:“回陛下,刘琦专为新政而来!”
陆承启早有准备,说道:“且说来听听?”
“陛下,自新政推行以来,天下士子皆有不满。我等寒窗苦读十年,所为的不就是一朝金榜题名天下知?如今只能做个等同胥吏般的十品官,便是还乡,亦无颜见家乡父老。再者,十品官制定会造成我大顺冗官过多,国库支出过重,实乃弊政也!其后,十品官制有违祖宗之法,自秦汉以来,一直便是官吏殊途。贸然推行新政,官不官,吏不吏,奈之如何?”刘琦侃侃而谈,看似论证十分充足,其实也不过拾人牙慧。这等言论,《书社报》、《翰林报》、《登科报》、《时政报》都刊登过,都是大同小异罢了。此间说出来,满朝文官都面无表情,这些话他们早就呈过奏折,可小皇帝看都不看,你这一个白身,此刻说出来又有何用?
果不其然,陆承启开口说道:“一派胡言!朕说过,朕不需要只为做官而来的官。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去养猪!若你这些士子,都为了衣锦还乡,那朕更是要推行十品官制!冗官之弊,岂在官多?若是每个官员都为黎民做事,替朕管理天下,便是再多十万亦不多也!尔等书生,一无实据,而无调查,何以得出国库不堪重负之言?商税开征以来,节节攀升,国库断然没有无钱可用之虞。官不官,吏不吏,更是可笑!朕听闻,各个衙门之中,唯主官不做事。为何,皆因政务全都由胥吏完成。既然如此,朕还要这些官有何用?直接用吏就成了!”
这话一出,满朝文官哗然,而武官则偷笑。大顺官员皆是吃闲饭的,这么说肯定不对。可主官的办事能力不如胥吏,也是事实存在的。小皇帝居然敢说出实情,这不是诛心之言吗!最后更是说只用胥吏便能管理天下,这些官员哪里肯服?
文官哗然,刘琦则是懵圈了:“陛下,此乃天下士子心声啊!”
陆承启冷笑一声道:“如此士子,不用也罢!朕之新政,利在千秋,功在社稷,福在黎民,唯独你们士子要推翻,岂不是证明朕的决定是无比正确?”
刘琦一时语结,不知道说什么好。
陆承启继续说道:“朕也不是完全不顾及读书人,早已下旨,这科秋闱取士比往年多上一倍。即便全为十品官,也是有晋升资格的。若是能力足够,便是十品官又如何做不出政绩来?吏部早已完备考察制度,朕已过目,十分中肯。但凡有能力,有学识之士,不论出身,皆可身居高位,为我汉家、为我大顺建功立业!此举利在千秋,为何尔等鼠目寸光?”
这话明着是说给刘琦听的,其实何尝不是说给满朝文武听的?陆承启推行新政的决心,已经无可更变。再加上监察司的飞速壮大,即便没有形同虚设的厢军,也能镇得住地方。在这等前提下,陆承启才敢发动新政,而不怕有人闹事。
刘琦急了:“陛下新政,自是有利社稷。可天下士子,何止万数?若陛下不听我等肺腑之言,可教天下士子心寒啊!”
陆承启盯着刘琦,似乎一下子就把他看穿了:“尔等不过在意门荫、纳栗一途罢了,天下寒苦士子,对朕新政可是支持得紧!朕不怕实话告诉尔等,今后门荫、纳栗一切方便之门,统统视为犯法!若有人胆敢触犯,朕决不轻饶!哼,先前斩的那些个蛀米大虫,哪一个不是门荫、纳栗输捐起的官职?今后,唯有科举一途能做官,其他途径皆是妄想!”
此话掷地有声,且字字诛心,满朝文官已经震惊得没话可说了。
“朕乏了,退朝罢!”
高镐听了这话,连忙高声说道:“皇上起驾!”
“陛下圣安!”
文武百官条件性地说了这句话后,陆承启已然下了台阶,大踏步往殿外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