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集结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了李明的话,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然后沉声说道:“基辅已经建立起了几个情报站,情况还不错。至于克里米亚那边,我们只在克里米亚南部的卡法设立了一个情报站,正在发展外围情报员,如果有需要,我们可以马上作出部署。
  我也是刚听说,顿河那边我们吃了个大亏。这次可不怪我们情报部,第聂伯河下游地区,我们还真有情报员,可是那里的情况你清楚,现在局势乱的很,基本属于无政府状态,情报工作很难开展。嘿嘿……难道我们要进攻乌克兰?”
  李明笑了下,估计这个家伙可能早就知道了,可能已经做了一些部署。
  想到这里,他淡淡的说道:“你安排一下,加强乌克兰和克里米亚的情报力量。对了,奥斯曼帝国那里,我们的情报力量怎么样?”
  周比利笑着说道:“,我们情报部一直都把奥斯曼帝国,做为我们的工作重点,目前那里的情报力量已经初具规模,但大部分情报员都处于沉睡状态,只要公司需要,我们可以马上激活他们,短期内就能获得珍贵的实时情报。”
  李明听到周比利如此说,也就放心了,这个家伙说话向来谨慎,他能这样表态就说明公司在奥斯曼的情报力量很强,而且一些情报员应该埋得很深,甚至在苏丹易朴拉欣的皇宫里可能都有情报部的探子。
  “克里米亚汗国一直是以奥斯曼的附属国存在,明年我们将进攻克里米亚,奥斯曼帝国势必会做出激烈的反应。所以在战争开始后,我们要密切关注奥斯曼帝国的情报,这对公司非常重要。”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正是易朴拉欣一世执政,这是一位昏庸的皇帝,被人评价为:“苏丹落入后宫的亲信和同伴、保儒、哑巴、宦官及女人们的手中,他们一道把所有的事情都弄得一团糟。”
  所以这个时代奥斯曼帝国的国内贪污*成风,各地的叛乱也在不断发生。易朴拉欣一世在位仅八年,就于1648年遭废黜,其子年仅六岁的穆罕默德四世继位。
  穆罕默德四世的第一任首相穆罕默德·柯普吕律采取极端严厉的措施,五年内共处决三万余名贪官污吏、不法军人和谋叛分子,才整顿和恢复了国内秩序,将宗教基金改拨世俗用途,缓解了财政危机。
  即便如此,远东公司也不能放松警惕。公司特意将十万敢死军部队南下,与四个海外师共同在波斯建立防线,防止奥斯曼帝国做出激烈反应。
  李明又找来秘书给河套地区的宋涛去了一封电报,让他做好马上为接下来的战争做好准备。然后熬了几个通宵把自己手中民委会的工作尽量的赶了出来,腾出时间前往莫斯科。
  军委会会议结束以后,然后就将他们的计划,向董事局委员会进行提交讨论。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只经过了一番讨论,就通过了这个决议。
  发动战役的决议获得了通过,军委会也马上开始拉紧张部署和准备。首先是林华带领参谋部的精干力量,第二天就乘坐飞艇前往莫斯科,在那里组建战役司令部。
  李玉坤也向军委会后勤部下达了命令,随着一封封电报不断的发出,整个军委会后勤部西部补给线开始进行动员,印度次大陆沿海地区各个后勤分部的物资集散地,都行动了起来。
  大批海军部的船只也从各地驶来,纷纷停泊在印度沿海的各个军港,装满了各类军用物资向波斯湾的阿巴斯港驶去。
  在阿巴斯港卸下的大批物资,将装上火车开往里海南岸,用船只开往里海北部,从伏尔加河入海口沿着伏尔加河一路向北,再驶入顿河开往亚速海的塔曼湾,在那里建立战役前进基地。
  敢死军部队接到电报以后,已经开始向塔曼湾集结。大批工兵部队提前在塔曼湾沿海地区选择合适的地点,建造码头、造船厂和前进基地等设施,为接下来的战争做着积极的准备。
  宋涛接到了李明电报,兴奋的差点蹦了起来,连忙与一帮陪他喝酒的兵痞告别,回到他的办公室开始琢磨李明的这一封电报。
  这段时间部队没有战斗任务可把他闹心坏了,他把部队的工作交给政委和参谋长,他下到基层各个部队抓训练,然后就是天天和基层的各级兵痞喝酒、扯淡。
  虽然李明的电报并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做好思想准备,军委会的命令马上就会下达。但是宋涛依然从李明的字里行间里闻到了火药味。
  而且他连夜向莫斯科给王耀武发送了一份电报,天亮的时候王耀武终于回电,电报的内容让他终于确信,这次进攻的方向肯定是乌克兰。
  这特么是要打大仗了,而且这一仗的规模绝对不会小,他熬了半个通宵,终于确定了这次战争的方向,并独自做出了一份作战计划。
  第二天中午,宋涛接到了军委会的电报,向他下达了命令。虽然与他连夜制定的计划有所出入,但也算是差不多了,使得他对这次战役有了一个清晰的大致思路。
  宋涛随即在西北野战军司令部发布了一条条的命令,正在河套地区的一个新建主力骑兵师的军营里,顿时响起了急促的集结号。
  于此同时,正在贝加尔湖南部和锡林郭勒地区的四个外东北土著骑兵师,也都接到了命令进行了紧急的动员,然后轻装向西全速开拔。
  因为远东军发动中原战役,目前中原各地和西北等地区的空艇分队很多。军委会也向数个空艇支队下达了命令。一时间百余艘飞艇开始纷纷升空,然后铺天盖地的向西北方向呼啸而去。
  正在中亚和李海东岸等地区驻扎的三个蒙古主力骑兵师,也都迅速集结开拔,前进的目标也是顿河下游地区。
  李明熬了几天,终于把堆积在他手中的工作处理完了。他在临走之前,专门去了民委会和几名常委做了一番告别,然后就乘坐着飞艇向莫斯科驶去。(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