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1章 高级干修班
刘德贵夹着公文包向家走着,这次公司组织的基层管理干部二次冬训,他也赫然在列。只是因为他属于远东的高级干部,参加的是远东高级干部进修班。
但他也得住在进修班所在的营地里,每天早晨出操,晚上睡前还得晚点名。一切都和冬训一样,采用军事化管理。
当然,这次二次冬训的住宿和伙食待遇要好很多,参加集训的基层干部每月还有几天假期。毕竟都是在基层担任多年领导干部的人,组织纪律性都很强。
刘德贵这些基层的高级领导干部,在这次集训的过程中,学习压力非常大。所学的东西也更多更杂,很多时候都是王和、郭松这些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亲自授课。
好在他们都在各个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无论是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都有着相当多的积累,应付起来虽然吃力,但只要用心刻苦,也都能跟得上进度。
刘德贵现在住在公司员工家属区大院,条件非常好。像他这样的高级干部的住宅和普通住宅楼不同,是独门独院的房子。
房子是三室一厅,足有一百五十多平,水、电和暖气等各种设施非常齐备,还有一部内部电话。因为两口子平日里都很忙,他们还从城里家政服务中心雇佣了仆妇和园丁,平时帮助他们收拾家务和照顾院子里的绿地花园。
刘德贵进了院子,和正在院子里侍候花草的王伯打了个招呼。园丁王伯和仆妇王婶是两口子,儿子在公司上班,原本想让二老安度晚年的。
可老两口以前都是农户家出身,平时根本闲不住,于是儿子就在城里的家政服务中心,帮着他们找了这个营生,工资不高不低,但活也不累,老两口天天还有个事干。
两家分店生意火爆,现在正在酝酿开第三家店,家里的鞑子娘们天天不忙到半夜是不着家的。反正家里的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吃住在学校,两口子根本不用怎么操心。
刘德贵进了书房,坐在书桌前把公文包里的书本都拿了出来。开始认真的看了起来。自从进了高级干部培训班,他就感觉吃力了起来。
当然,这种情况在远东很普遍,远东各地的基层干部,无论职位高低,但是起点都差不多。就拿刘德贵来说吧,原本只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刚来远东参加冬训才算是扫了盲。
后来做了基层干部,十几年下来刘德贵的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可是对刘德贵他们来说,收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他们也有着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都有实践的机会。
每年公司都会开办学习班,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各地基层干部的文化水平。而且远东公司提拔干部之前都要进学习班,如果无法通过结业考试,基层干部是无法获得提拔任用的。
所以远东的基层干部们平时都非常注重自主学习,甚至有的人还经常去当地的夜校补课。毕竟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希望进步。
但是这一次公司对高级干部培训班的培训,对刘德贵他们来说,难度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这也是公司在进入中原之前,对各地高级干部的一次考验,关系着他们今后的工作岗位。
刘德贵他们这些高级干部班的学员,在基层工作这么多年,当然非常清楚这各学习班的意义,所以所有学员在培训的过程中都非常的认真,课下更是极为刻苦。
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前途,大家都在卯足了劲拼命的消化吸收培训的课程。虽然大家接受的都很吃力,刻却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的。在这样的竞争氛围里,所有人都不想掉队,所以学习的热情也格外高涨。
其实就算是傻子,也都意识到了公司组织这次大规模集训不简单,之后应该会有大动作,而且具体的情况有人已经猜到了。
刘德贵当然属于知道内幕的人,即便他猜不到,宋涛、丁为国这帮人也都有意无意的向他透露过,所以这个时候不拼,等公司进入中原就真的掉队了。
华夏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都沿袭着中央集权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将这种****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但是各朝对于地方的管理,也始终沿袭着“皇权不下县”的管理方式。也就是中央所派遣的官员到知县为止,县以下没有任何行政单位。
实际上就以县为界,将中国的政治结构划分为县以上的“中央集权”和县以下的“自治体制”,负责沟通两者之间的关键阶层就是绅士。
由此提出中国政治结构的双轨制,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皇权,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绅权和族权,二者平行运作,互相作用,形成“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局面。
这种制度在王朝初期,往往会产生不错的效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的弊端就会逐步显露出来。
明末的例子就非常明显,尤其是明成祖时期,规定举人以下没有做大官的份,断绝了他们的仕途。限制胥吏的出身,使得胥吏遭人看不起,也就是“流品”,只能让童生和秀才中没有出路的人来当胥吏。
底层官吏的期望值没有了,那他们也就变得自私自立,不在心怀忧民之心,也不在对上层的为命是从。可一切案件和政策的实施都得靠他们去办理,然而结果却是根据他们的利益花样的应付。
这样一来,地方士绅阶层与胥吏相互勾结就成了普遍现象,而各地的官员想要治理地方,又离不开胥吏和乡绅的支持,即便大明地方官员想有所作为,也要维护胥吏和乡绅的利益。
远东想要打破这种状况,就要控制基层,重启炉灶,培养自己的基层管理干部。至于大明士绅阶层和官府胥吏等地方势力,是绝对不能任用提拔的。
当然,这样就会使得公司在大明开展基层工作的初期,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举步维艰。即便如此,公司也打定主意,绝对要死死的抓住基层的控制权。
但他也得住在进修班所在的营地里,每天早晨出操,晚上睡前还得晚点名。一切都和冬训一样,采用军事化管理。
当然,这次二次冬训的住宿和伙食待遇要好很多,参加集训的基层干部每月还有几天假期。毕竟都是在基层担任多年领导干部的人,组织纪律性都很强。
刘德贵这些基层的高级领导干部,在这次集训的过程中,学习压力非常大。所学的东西也更多更杂,很多时候都是王和、郭松这些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亲自授课。
好在他们都在各个领导岗位上工作多年,无论是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都有着相当多的积累,应付起来虽然吃力,但只要用心刻苦,也都能跟得上进度。
刘德贵现在住在公司员工家属区大院,条件非常好。像他这样的高级干部的住宅和普通住宅楼不同,是独门独院的房子。
房子是三室一厅,足有一百五十多平,水、电和暖气等各种设施非常齐备,还有一部内部电话。因为两口子平日里都很忙,他们还从城里家政服务中心雇佣了仆妇和园丁,平时帮助他们收拾家务和照顾院子里的绿地花园。
刘德贵进了院子,和正在院子里侍候花草的王伯打了个招呼。园丁王伯和仆妇王婶是两口子,儿子在公司上班,原本想让二老安度晚年的。
可老两口以前都是农户家出身,平时根本闲不住,于是儿子就在城里的家政服务中心,帮着他们找了这个营生,工资不高不低,但活也不累,老两口天天还有个事干。
两家分店生意火爆,现在正在酝酿开第三家店,家里的鞑子娘们天天不忙到半夜是不着家的。反正家里的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吃住在学校,两口子根本不用怎么操心。
刘德贵进了书房,坐在书桌前把公文包里的书本都拿了出来。开始认真的看了起来。自从进了高级干部培训班,他就感觉吃力了起来。
当然,这种情况在远东很普遍,远东各地的基层干部,无论职位高低,但是起点都差不多。就拿刘德贵来说吧,原本只是个大字不识的农民,刚来远东参加冬训才算是扫了盲。
后来做了基层干部,十几年下来刘德贵的文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高不到哪里去。可是对刘德贵他们来说,收获实在是太大了,而且他们也有着自身的优势,那就是他们在平时的工作中,都有实践的机会。
每年公司都会开办学习班,主要就是为了提高各地基层干部的文化水平。而且远东公司提拔干部之前都要进学习班,如果无法通过结业考试,基层干部是无法获得提拔任用的。
所以远东的基层干部们平时都非常注重自主学习,甚至有的人还经常去当地的夜校补课。毕竟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希望进步。
但是这一次公司对高级干部培训班的培训,对刘德贵他们来说,难度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这也是公司在进入中原之前,对各地高级干部的一次考验,关系着他们今后的工作岗位。
刘德贵他们这些高级干部班的学员,在基层工作这么多年,当然非常清楚这各学习班的意义,所以所有学员在培训的过程中都非常的认真,课下更是极为刻苦。
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前途,大家都在卯足了劲拼命的消化吸收培训的课程。虽然大家接受的都很吃力,刻却没有一个人打退堂鼓的。在这样的竞争氛围里,所有人都不想掉队,所以学习的热情也格外高涨。
其实就算是傻子,也都意识到了公司组织这次大规模集训不简单,之后应该会有大动作,而且具体的情况有人已经猜到了。
刘德贵当然属于知道内幕的人,即便他猜不到,宋涛、丁为国这帮人也都有意无意的向他透露过,所以这个时候不拼,等公司进入中原就真的掉队了。
华夏历朝历代的中原王朝,都沿袭着中央集权制度,以国家职权统一于中央政府,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为标志。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将这种****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但是各朝对于地方的管理,也始终沿袭着“皇权不下县”的管理方式。也就是中央所派遣的官员到知县为止,县以下没有任何行政单位。
实际上就以县为界,将中国的政治结构划分为县以上的“中央集权”和县以下的“自治体制”,负责沟通两者之间的关键阶层就是绅士。
由此提出中国政治结构的双轨制,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皇权,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绅权和族权,二者平行运作,互相作用,形成“皇帝无为而天下治”的局面。
这种制度在王朝初期,往往会产生不错的效果,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制度的弊端就会逐步显露出来。
明末的例子就非常明显,尤其是明成祖时期,规定举人以下没有做大官的份,断绝了他们的仕途。限制胥吏的出身,使得胥吏遭人看不起,也就是“流品”,只能让童生和秀才中没有出路的人来当胥吏。
底层官吏的期望值没有了,那他们也就变得自私自立,不在心怀忧民之心,也不在对上层的为命是从。可一切案件和政策的实施都得靠他们去办理,然而结果却是根据他们的利益花样的应付。
这样一来,地方士绅阶层与胥吏相互勾结就成了普遍现象,而各地的官员想要治理地方,又离不开胥吏和乡绅的支持,即便大明地方官员想有所作为,也要维护胥吏和乡绅的利益。
远东想要打破这种状况,就要控制基层,重启炉灶,培养自己的基层管理干部。至于大明士绅阶层和官府胥吏等地方势力,是绝对不能任用提拔的。
当然,这样就会使得公司在大明开展基层工作的初期,会变得困难重重,甚至举步维艰。即便如此,公司也打定主意,绝对要死死的抓住基层的控制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