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情况危急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晚上的时候舰队主力终于到了,李明连忙让大家招呼所有的流民喝了碗热粥,然后开始拼命的驱赶这些流民上船,连小一些的风帆船上都塞进去了二三百人,二号登陆舰甚至挤了将近三千人。总算是把海洋岛的辽民一扫而空。
  舰队主力不顾疲劳连夜拉着岛上的所有辽民离开了海洋岛,以最快的速度驶往济州岛,尽最大的可能分流这些辽民,减少海洋岛的压力。
  李明他们又是一通忙碌,大家已经两天都没合眼了,都在硬挺着。可是从各处驶来的木船还是源源不断的来到海洋岛。这些辽民已经饿得只剩下半条命了,他们满怀希望的望着前方那座海岛。
  各种海船源源不断的向海洋岛汇聚而来,几乎把岛子围了起来,海上飘满了一具具辽民的尸体,都是在船上没有熬下来的人,就这么随随便便的扔下了海。
  往这里驶来的船上,可能每时每刻都在死人,海洋岛上也在天天死人,已经挖了好几个大坑了,可是还在不停地挖着。
  王波几天都没怎么合眼了,他带着近百条军船,一共运过来数千东江镇的明军的家眷,大都是像王波这样的把总、千总等底层军将的妻女儿孙,现在连他们都在挨饿,哪还有粮食给家人吃。
  李明倒是没说什么,反正救谁都是救,如果这些明军底层军将的家眷都去了海参崴,三个月后袁崇焕就要杀毛文龙了,东江镇必然军心大乱,这些东江镇的底层军将没准就能被远东公司争取过来,到时候把他们训练一番,然后都送到马尼拉,那里就不愁陆军了。
  这些东江镇的底层明军将士,都是和鞑子见过血的汉子。虽然明军战斗力低下,战斗力照鞑子相距甚远,可这其中的原因可就复杂了。为什么他们后来投降了满清以后,战斗力反而呈几何形上升呢。
  唐朝末年的武夫当国,对后世的影响是灾难性的,宋明两朝对军人变得非常刻薄,毫无地位,军人成了社会最底层的人,打仗的时候在前面当炮灰,用完后就是奴才,简直是不当人看。一旦军人失去了荣誉感与使命感的时候,这支军队也就成了靠利益驱动的匪兵。
  这些天移民舰队的海军部官兵也累坏了,但是看着几万饥饿的辽民汇聚在海洋岛嗷嗷待哺,他们也只好不顾辛劳,在航行的途中采取轮班驾驶的方式,日夜不停的往济州岛接送移民。
  这期间有一支庞大的朝鲜水师,共几十艘战船载着大量兵力驶出了朝鲜海岸,一路杀气腾腾准备收复被倭寇占领的济州岛。
  可是这个朝鲜水师算是倒霉到家了,正好遇到了三艘正从济州岛开出来的登陆舰。周成一看就怒了。麻痹的,我们就占你个小破岛,你们竟然敢弄了这么大个舰队过来,这不是给我们添乱吗。
  他对着话筒怒吼道:“把这些朝鲜破船都给我干沉了,省的让他们以后给我们添乱。”
  结果,这支朝鲜水师就悲催了,他们还没开到济州岛呢,就看到三艘无比巨大的铁船冲了过来,速度快的惊人,而且无帆无桨,却依然在海上行驶如飞。
  所有的朝鲜水军都吓傻了,这个时代别说他们这些小破船了,就算是西方殖民者看到这么巨大的铁船,都会以为是神迹。
  战斗简单的都懒得描述,反正缴获了十几艘朝鲜的战船,其余的全都被干沉了。其中缴获的朝鲜战船中,还有几艘一直被后世韩国人吹嘘无数次的,他们认为当时无敌世界的朝鲜龟船。
  虽然这些船小点儿,但周成也都留了下来。于是这十几艘朝鲜木船也加入了移民舰队,被几艘现代舰船分别托拽着,往返于济州岛和海洋岛之间。有了这十几艘朝鲜木船,每次怎么也能多拉上千余人,蚂蚱也是肉,聊胜于无吧。
  虽然李明他们和移民舰队没日没夜的忙碌,但是来自东江镇的辽民,却依然源源不断的送了过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海洋岛和济州岛已经汇聚了近十万辽民。
  他们的粮食早就见了底儿,要不是王耀武和藤井在济州岛的各大富户手里抄来几十万斤粮食,他们早就坚持不下来了。
  只是这样下去还是不行,这些粮食也挺不了几天了,而且这么多身体极度虚弱的辽民,已经再也经不起折腾了,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死去。
  于是李明在周成过来的时候,对他下了命令,让他先拉一船辽民,以最快的速度回到海参崴,把这里的情况向公司汇报,让公司拿出一个切实的解决办法,然后再装满粮食回来支援海洋岛和济州岛。
  他们往一号登陆舰上塞了两千多辽民工匠,然后马上离开了海洋岛,直接开往海参崴。
  高建国和王和他们听说周成回来了,都到码头去迎接他,可是当他们看到几千瘦骨嶙峋,好似骷髅的辽民以后,都被彻底的震撼了。
  周成走了过来,看了眼正在下船的辽民,沉重的说道:“今年东江镇很惨,很多人冬天都没挺过来,现在海洋岛和济州岛已经聚集了十万这样的辽民,每天都只能靠着两顿稀粥对付着。
  我们这段时间什么也没干,只是不停地把海洋岛的辽民运到济州岛,分流那里的压力。现在粮食已经没有了,辽民们的身体状况非常虚弱,我们的人手也不充裕,现在每时每刻都有辽民死去,情况十分危急。”
  周成的话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马上召集了军委会、民委会的所有常委、委员,召开了董事局委会大会。
  王和向所有董事说了海洋岛和济州岛的情况,大家听了也都惊呆了。十几万人啊,光是粮食就需要多少,没准都能把海参崴拖垮了。但是总不能看着十几万辽民就这么饿死吧。
  高建国看了眼大家,然后凝重的说道:“李明说得对,先不管怎么样,来多少我们就收多少,救一个是一个。眼睁睁的看着十几万辽民活活饿死,那就是造孽了。”
  王和想了下,也点头道:“那就这么定了,现在开始动员公司的所有资源,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把这十几万辽民救下来。”
  接下来大家研究了一天,制定了一个辽民应急安置计划。但是如何把这十几万辽民运回来,大家都犯了难,以他们现在的全部运力,就算是二十四小时不停的运送,也要一个多月。
  而且海洋岛地域狭小,公司还得派船不断的往济州岛分流,以减轻海洋岛的压力。这么来来回回的折腾,不但浪费燃油和粮食,还耽误时间。辽民现在的身体极度虚弱,再也经不起颠簸折腾了。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港务处的陈洪突然说道:“我们是不是可以把那几艘万吨远洋货轮利用起来,这些货轮还有相当多的燃油,他们运量应该不小吧。”
  大家听了眼前一亮,但是一个委员马上就泼了一盆冷水道:“这个我也想过,虽然这些货轮可以参与这次运输计划,但大家也别抱什么希望,这些万吨巨轮之所以载重巨大,都是靠着货仓的高度来堆积货物,货仓面积其实并不大,如果用来装人的话,还真装不了多少。而且这些大家伙非常耗油,要是只装几千人的话,动一次就得不偿失了。”
  旁边的任朝新想了下道:“那如果我们利用这些货仓的空间高度,把货仓分割成上下几层,那会不会装下更多的人。我看这些货仓都有十几米高,最少也能分割出5层。”
  高建国急着道:“老任,有没有具体的想法,你快说说……”
  任朝新感觉大家都热切的看着他,就开始说道:“其实也没什么复杂的,和我们公司建的那些木刻楞的道理一样,找些十米以上的原木,在货仓里简单的搭起简单结实的框架,然后再用直径十公分的原木铺上隔层,反正就用几次,也不用怎么精雕细琢,用完了原木还能回收使用。
  我们林场的各种原木堆积如山,这种工作也不是什么精细的技术活,比搭建木刻楞要简单多了,去年几千名参与建造木刻楞的辽民都能胜任这一的工作,再加上我们建委的员工、学徒工,加班加点日夜奋战的话,几天时间就能差不多搭建完毕。”
  大家听了他的话,兴奋的议论起来,乔海鹏点了点头道:“我看这个计划可行,现在我们可以动用的货轮,包括2艘19800吨国际ccs散货船,1艘装载了700多个集装箱的12000吨集装箱船
  ,一艘16000吨多用途散装货船。
  如果老任的计划能成功,那四艘万吨货轮折腾一次,挤一挤的话,就能拉回来几万人,再加上我们的移民舰队,绝对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十几万辽民拉回海参崴。而且家里的三十多艘木船也可以让其他船只拖拽,一次也能多拉1000多人。”
  高建国和王和相互看了一眼,都点了点头。高建国站了起来,双手扶着桌子,严肃的对大家说道:“现在时间就是生命,每争取一分一秒,我们就会救下一条活生生的性命。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现在是与死神赛跑,能多救一个是一个。好了,大家都动起来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