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释疑解惑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03章 释疑解惑
  皇帝一提及太子,便骤然变得眼神复杂脸色阴郁起来。
  皇帝当年之所以决定册立皇长子赵恒为太子,实际上是激进派文臣、少壮派军方势力与保守派文臣、依靠老牌士族豪强势力支持的外戚集团四方妥协之下,达成的平衡结果。赵恒已过而立之年,当时已是一位翩翩少年,到了懂事的年纪。他受封册立为大夏储君至今,已逾十六年之久。十六年的时间实在不算短,赵恒唯恐有朝一日为人取而代之,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一直如履薄冰。无一日不是战战兢兢,无一刻不是小心待人。
  凭良心说,赵恒这位抓大放小的皇帝老爹并不是那么好伺候,他署理琐碎民政多年并无大错,本人也从未与任何人结下过太大怨隙。能十六年如一日的做到这一点,这又是一种怎样炼狱般的煎熬?本身就已经称得上是一桩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是以赵恒“勤勉仁厚”的声名举世公认,确然名副其实,在诸如卫肃、沈子通之流的厌战守成的保守派势力当中很有市场,广受赞誉推崇。
  也正是因为如此,太子此番设计皇帝,若不是在心黑手辣上还差了那么点火候,皇帝纵有十条老命也已然了账。太子在皇帝面前素来唯唯诺诺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却陡然铤而走险上演了一出抢班夺权的活剧。杨致完全可以想象,皇帝从难以置信的震惊与愤怒,到冷下心来决意将计就计与亲生儿子周旋,其心路转换之痛苦委实难以用言语形容。
  朝堂政争无所谓对错,成王败寇才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杨致无心细究皇帝阴冷话语中的深意,继续就规定的题目侃侃而言道:“微臣义兄蒙皇上重用为国理财,当然不会不知道,当日微臣以奉旨巡查为名赶赴山东所为何事。微臣在山东正自大力整顿水道海防,设衙署官征税之事仅是稍具眉目,若非义兄急召,绝不至于决然抛下手头一切事物急赶回京。经臣等兄弟三人碰头密议之后几相印证,认定太子妄图谋逆已确信无疑,同时也议定了一些应对之策。”
  “微臣听说皇上病势凶猛,当时就隐隐觉得其中大有蹊跷。紧接着又听说周大将军几乎同时病重不起,多亏大哥见机得早,及时出手救治才得保不死。大哥结合当时的局势考虑,周大将军显然是太子一党抓住禁军的最大绊脚石,疑心他是受太子一党下毒暗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微臣总感觉此事没那么简单,却又说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后来有意无意的探了探二哥的口气,听说秦公很不凑巧的也病倒了。如微臣所言不差,据说闭门卧床养病的秦公应该早已秘密潜出长安,亲自赶赴千里之外的中州接应圣驾了。因为您的真实病况始终是决定局势走向至关重要的环节,微臣那时心底便形成了这样一个模糊的大致轮廓:不排除是您从一开始便有心设局的可能。”
  皇帝蔑笑道:“你们兄弟三人才智卓绝各有所长,虽然都可称是人中龙凤,也只文瀚有一片公忠忧国的赤诚之心,至于你这厮与空云嘛,嘿嘿!外间为将太子拉下马造势的那些流言蜚语,想必是出自你的手笔,若非借助秦氏之力,绝不会传得如此沸沸扬扬。秦氏的大肆囤粮之举,必然也是公私两便了。”
  秦公早已提醒叮嘱过杨致,皇帝的精明半点都不比你差。杨致心下雪亮:天地良心,这两桩都是徐文瀚的主意。老徐公忠忧国是真的,但未必是皇帝所说的那种一条道走到黑的死心眼傻蛋。不管放风造谣还是大肆囤粮,到底是为了什么,难道你还不清楚吗?这等大事若无秦公点头,秦空云做得了主吗?皇帝有意扬徐而抑杨、秦,是抱了暗含挑拨分而治之的坏水,既是引导杨、秦二人向无欲无求的徐文瀚看齐,更重要的是开始为稍后的讨价还价争取空间了。
  皇帝都赖在了杨致头上,反正他也不怎么在乎。现在背下来,对日后徐文瀚的处境有百利而无一害。这冤枉背了也就背了,结义一场,这点小儿科的义气还是有的。
  杨致对皇帝的刻薄话语付诸一笑,不去争辩说破。干脆老起脸皮道:“皇上明鉴,微臣敢用脑袋担保,绝对是先公而后私。若得公私两便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行商牟利那是秦氏赖以立足之本,微臣同样是商家子弟出身,自然不敢忘本,既是皇帝说起,有一节微臣便也趁此机会说清爽了:秦氏此番囤粮事发仓促耗资巨大,银两一时筹措调度不及,微臣为保达成目的,也抄家底往里头凑了一份。如能侥幸赚得几两散碎银子,万望皇上高抬贵手勿要穷究。您想啊,纵是在微臣老家信阳那样的小地方,雇个短工做活还得管饭给工钱不是?”
  正所谓来而不往非礼也,杨致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一是就此剪断皇帝的舌头,只要不是傻子就能想到,此番囤粮哄抬粮价必定获利巨大,事后你打不打秦氏的秋风我不管,想打我的主意则是免谈。二是婉转向皇帝表明自己并无异心,我有心逐利无意揽权,你只管放心好了。
  皇帝哑然失笑道:“你这厮脸皮也忒厚了些,好在朕已习惯了。”
  皇帝向来是玩太极的高手,既不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不在这一节上与杨致过多纠缠。敛起笑容,傲然道:“咱们且别把话说散了。秦公与朕亦臣亦友相交数十年,何时该当闻风而动,相互之间早有默契。除了对自己的亲生儿子看走了眼,朕于用人一事上还有些自信,也只有朕才深知周挺之能。否则的话,岂会将大夏二十万精锐禁军的指挥大权轻相授予?哦,你这厮素来懒散惯了,本不是拘泥礼法之人,现下并非朝堂君臣奏对,你说话尽可随便些。”
  杨致听皇帝这么一说,登时愈发了然。一口一个微臣也确实说得拗口难受,点头道:“周大将军确是大智若愚,我敢说他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明白人。皇上是将计就计,周挺又何尝不是呢?无论如何,死人总是无法向皇上效忠的。现在我才想到,太子一党为求掌控禁军或有下毒暗害之事,但周挺病重不起十有**是不惜自甘服毒惑敌。我大哥只看出个子丑,却未能看出个寅卯来。”
  仔细回想起来,周挺堪称扮猪吃老虎的典范人物。徐文瀚与杨致精明如斯,都被周挺那副老实巴交的鸟样骗过了,居然还不动声色的拿了杨致当枪使!真是强中更有强中手啊!
  原本还以为自己的卖力演出多么精彩,现在回过头一看,委实乏善可陈。杨致显摆成色的想法业已半点全无,也不再自讨没趣,对后来发生的事只一语带过道:“之后一应事宜便是环环相扣依计而为,皇上此刻必已了如指掌,就不用我献丑一一赘述了。到领兵出潼关迎驾面圣之时,我出其不意对那个皇上几度相试,却是一无所获。我虽心下戚然暗自懊恼,但并未完全死心。”
  “只因那时我心中尚有四点疑问:一是秦公秘密潜出长安,绝不可能什么都没做。他会做什么?到底又做了些什么?二是我在山东是兵分两路,也就是遣了我那名叫刘二的随从往南唐故地一路搜寻皇上踪迹,命他一有消息即刻报我。但一去之后便杳如黄鹤,这其中又是何原故?三是世间不乏身形样貌酷肖之人,要寻一个这样用作替身的人养将起来,以备皇上不时之需,依秦氏通天彻地之能并非难事。四是我曾亲眼见识过,这世上确有神乎其技的易容之术存在。圣驾在班师途中数度遇袭绝非偶然,秦公难道就不能趁纷乱之时接应皇上易容脱身?”
  杨致说到这里,深吸了一口气道:“为了亲身验证太子心怀鬼胎,我将他堵在了潼关城外,为他铺排了一场特别的仪仗,以至迎驾与护驾两军兵马剑拔弩张险些火拼。然而我心中这四点疑问,仍然是哪一点都无从验证。当时我并无充分的理由阻止太子进关,除了说服叶闯全力配合,将两万护驾兵马强留在潼关城外,已别无良策。”
  刘二胁迫王二狗捎话之事,许多军士俱是亲眼所见,料想也遮掩不住,索性就不瞒他:“直到护送圣驾銮舆与太子回到长安,收到随从刘二捎给我的暗语,我才猛醒到皇上在秦公与刘二的暗中护送下,早已白龙鱼服安返长安。刘二之举若是有违圣意,请念他护驾有功,再看在我的份上,万乞皇上恕他无罪。”
  “我既确信皇上安然无恙,自然不能轻举妄动擅自生事搅局,以免惊动太子反倒弄巧成拙,坏了皇上的大事。并不是我在此危言耸听,太子回京之后,手上有一个现成的不中用了皇上,等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皇上若不适时现身登位,到时候恐怕局面愈加难以收拾。所以我料定,太子回京喘息过来之日,便是皇上现身登位视事之时。于是我大大方方交出兵权,正好也趁此机会回府歇息两日,随时恭候皇上传召。”
  杨致的命题作文就此煞尾,而且与往常相比虚假言语极少,但皇帝似乎不是十分满意。静静听他说完,冷冷道:“朕都说了,听你道明其中诸般原委日后另有妙用,你的话未免不尽详实,朕今日暂且饶了你。现在离朕与周挺约定的寅时尚早,左右闲着也是闲着,朕不着急。你不是有四点疑问么?待朕先为你解惑之后,咱们再说其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