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缉拿钦犯(上)第五更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宫中不是久留之地。
  结束殿试后,宁修和一众贡士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离开了紫禁城。
  殿试是第二天读卷,第三天放榜,故而只需要最多两天宁修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名次。
  回到湖广会馆后,宁修与刘惟宁小酌了一番,畅谈间生出颇多感慨。
  他的科举之路已经算相当顺利了,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走过,刚刚十七就考中进士。
  刘惟宁前期虽然惨淡了一些,但好在后期发力,也算是个圆满结局。
  二人也算老相识了,在县学就已结识,能够一并中举,中进士确实是缘分。
  二人越聊越兴奋,越饮越醉,最后竟然瘫倒在酒桌上不省人事。
  翌日正午,二人才相继醒来。刘惟宁只觉得昏昏沉沉,宁修更是头痛欲裂。
  毫无疑问,宿醉的滋味不好受。
  他们匆匆泡了一壶醒酒茶灌了下去这才好了一些。
  刘惟宁苦笑道:“宁贤弟,咱们俩酒量都不行啊,这样子琼林宴的时候还不得被死命欺负。”
  宁修不以为意的浅笑道:“怕什么,鹿鸣宴的时候刘兄不也是很担心吗?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候再看吧。”
  “宁贤弟倒是宽心。”
  刘惟宁又酌了一口花茶,这才施施然起身朝外踱去。
  “快,把这里都封锁起来。”
  他身子不由得一僵,面孔发出恐惧的表情。
  “刘兄,怎么了?”
  见刘惟宁面色有异,宁修快步而出。
  “锦...锦衣卫。”
  念出锦衣卫三个字时刘惟宁简直犹如五雷轰顶,面无人色。
  宁修不由得蹙起眉来。
  锦衣卫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湖广会馆?莫不是有什么钦案要办?
  可这湖广会馆里都是读书人,怎么可能会有大奸大恶之辈?
  正当宁修百思不得其解时,一众锦衣卫校尉在一名总旗的带领下气势汹汹的冲进宁修居住的别院。
  “去把刘惟宁抓出来,缉拿诏狱!”
  此言一出,那些校尉们纷纷抱拳领命,迈着方步各自搜寻去了。
  刘惟宁早已吓得面色惨白,直是一动都不敢动。
  “刘兄...”
  得知锦衣卫来抓的人就是刘惟宁,宁修直是惊诧不已。
  在他印象中刘惟宁一向行事低调,怎么可能触犯天子逆鳞?
  难道是...
  他还来不及想明白,几名锦衣卫校尉已经冲进了屋。
  “你们哪个是刘惟宁?”
  一名身材魁梧,浑身腱子肉的校尉道。
  “在...在下便是。”
  刘惟宁身子颤巍巍的摇晃,声音里已经带了哭腔。
  “嘿嘿,你真是条汉子呐,跟我们走一趟吧!”
  说罢便掏出铁链不由分说的朝刘惟宁身上锁去。
  “且慢!”
  宁修当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这些虎狼把刘惟宁锁走。他清了清嗓子,神色自若道:“敢问宁某这位朋友犯了什么事,竟然劳烦天子亲军大架?”
  “嘿嘿,爷们劝你少管闲事。这厮不想活了,爷们奉命拿他进诏狱。”
  “奉的什么命?”
  “自然是皇命。”
  “可有驾帖?”
  “这你也要管?”
  “当然,没有驾帖锦衣卫无权拿人。”
  宁修据理力争道。
  “哈哈,好,你等着!”
  说罢那锦衣卫校尉便转身出了屋子,不一会的工夫他便回来手中还捏着一份文书。
  他将文书展开来给宁修看:“你可看清楚了,这上边有着刑部大印!”
  宁修不禁陷入了沉默。
  他知道按照大明定制,锦衣卫拿人是需要驾帖的,驾帖上必须加盖刑部大印才有效力,不然锦衣卫是无权拿人的。
  现如今那校尉真的拿出了驾帖,证明他们确实奉了皇命。
  可宁修还是想不明白,老实人刘惟宁是怎么得罪皇帝陛下的。
  “走吧!”
  那锦衣卫校尉将铁链在刘惟宁身上绕了几圈拽起就走,刘惟宁这才带着哭腔道:“宁贤弟救我!”
  宁修神色凝重,叹声道:“刘兄放心,我一定救你出来。”
  可他也知道,进了诏狱的都是钦犯,要想救出谈何容易。
  但无论如何他会尽力去救,因为朋友二字他很珍视。
  宁修首先去的地方是戚府。
  毕竟是自家人,最是靠得住。
  何况老泰山现在抱病正在京中,不好好利用一下资源实在太可惜了。
  待宁修禀明来意,戚继光却只沉默不语。
  过了良久,戚继光才叹息道:“贤婿啊,这位刘姓后生与你是什么关系?”
  “同窗,同乡,同年,挚友。”
  宁修一字一顿道。
  戚继光摇了摇头道:“他多半是犯了陛下忌讳,这种事老夫劝你不要掺和。”
  宁修嘴角一扬道:“刘兄不过是一读书人,能犯什么忌讳?”
  “老夫看多半是此次殿试啊。”
  戚继光毕竟是官场老油条,只一句话便点到了点子上。
  “照理说你们都是白身,能够接触到陛下的机会基本没有。唯一的机会便是殿试了。”
  戚继光一语点醒梦中人。
  宁修之前急于营救刘惟宁,竟然没有往这方面想。
  现在细细一想确实很有可能。
  当然,宁修不认为刘惟宁会做出什么君前失仪的事情。唯一的可能是刘惟宁作得文章出了问题。
  “莫不是刘兄作得殿试文章犯了天家忌讳?”
  宁修试探着问道。
  “依老夫看,多半是如此。”
  戚继光对宁修能够悟出此道还是颇感到欣慰的。
  他叹了一声道:“年轻士子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诽君卖直以邀声名。若真是这般,恐怕没人能救的了他。”
  戚继光这么说自然不是信口开河。
  作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老臣,他见识了太多这种例子。
  尤其是嘉靖朝。
  便说著名的海瑞海刚峰,就因为写了一封痛骂嘉靖帝的奏疏被天子下令投入诏狱。
  嘉靖皇帝几次动了杀心,但一想到这样便成全了海润,使得其成为“直臣”,便压下了杀意。
  但饶是这般嘉靖帝也没有放出海瑞,直到他驾崩,海润才得以从黑牢之中放出。
  世人都赞颂海润的忠直,却没有想过他确实是在求一个直臣谏臣的名声。
  这是大明读书人的通病,估计刘惟宁也是犯了这个毛病。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