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一十五 到临安城下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
眼下,赵昚已经听不进任何有价值的建议了,他固执的认为自己做的是最正确的。
他不想再听到任何其他的建议,恐慌之下,他认为只有全心全意按照自己吩咐办事的朝廷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三人苦劝劝不动,最后只能答应出兵五千主动出击。
这是他们所能出动的最大数量的人马。
然而他们甚至连敌人从什么地方出现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具体人数。
但是因为只能拿出那么多兵力出击,就拿出那么多兵力出击了,顺便还给了他们刺探的任务,让他们搞清楚敌军究竟在什么地方。
这很重要。
应该给皇帝提供军事建议的枢密院现在在史浩的带领下成了缩头乌龟,皇帝不说话,他们就不说话,集体保持沉默,可急坏了枢密院内的有识之士。
比如虞允文。
得知朝廷决定主动出击,迎战数量不明的贼军,他大惊失色,立刻找到了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出来的史浩,希望史浩可以站出来向皇帝进言,让他不要这样做。
“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出兵作战是非常危险的,虽然现在局势危险,但是临安城城墙高大可靠,护城河宽深,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攻克的。
眼下最该做的是冷静,应当选择全力守城,观望局势,然后迅速召江南三镇领兵来援,江南三镇大军若至,贼军必然退却,不敢进犯临安!
临安城之严防死守让六万明军都没有选择强攻,江南西路的匪军起事不久,难道能出动六万人千里远征吗?千里远征需要的后勤,绝非江南西路一路可以提供,下官认为,他们最多不过五千人,绝对不可能威胁到临安!”
虞允文说得有理有据,史浩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是对的,但是史浩什么都没有做。
“我现在还能说什么呢?不过是一个负罪之人等着被问罪罢了,什么都不用说,彬甫,什么也不用做,静待结果吧。”
虞允文急切,再次进言。
“枢相还请不要放弃,事情远非外人揣测那般严重,只要枢相进言,只要朝廷沉着冷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彼等不过是一支胆大包天的狂徒罢了!”
史浩摇了摇头。
“等你坐到我的位置上,你就知道很多明明是对的事情,但是却做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最好坏的结果发生,然后成为那只替罪的羊羔。”
史浩苦笑道:“彬甫,你知不知道之前我拜见陛下请罪的时候,陛下已经对我拔刀相对了?都到了这个地步,此时此刻,我又如何能出现在他的面前呢?”
虞允文大吃一惊。
史浩纵然有错,但是他处理事务的勤奋和认真是被下官们看在眼里的,且他还是皇帝的老师,据说他在皇帝登上帝位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这样一个人,皇帝也能拔刀对待吗?
大宋朝廷的某些规则是不是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扭曲了?
虞允文看着满脸苦笑的史浩,思忖片刻,默默闭上了嘴,不再言语。
南宋朝廷的决策虽然离谱,但是细细想想,倒也不让人觉得意外。
因为此时此刻的南宋中央政府已经完全失序,完全乱了套,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能够让大家心服口服的号令来指挥所有人行动。
太上皇逃跑,在大宋政治圈子里已经社死了。
皇帝六神无主,继位两年两次被敌军打到帝都,一副亡国之像,实在不能让人信任。
帝师瓜田李下,刚刚因为战败而接近社死,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首相和次相就是橡皮图章,毫无威信,不能让人信服。
而唯一一个可能愿意站出来背锅的、也能得到人们部分信任的大嗓门战斗侠张浚不久之前还被杀了,坟头草都开始茁壮成长了。
此时此刻,南宋中央朝廷竟然已经到了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稳定人心稳定局面并且告诉大家一切还没有那么糟的地步。
没人能站出来,也没人愿意站出来,更没人能说出让大家心服口服的话。
其实只要他们仔细分析,就能知道这支敌军根本不可能给临安带来什么威胁,但是这样的人却并不存在。
或许是当初明军兵临城下的事实让他们产生了严重的PTSD,以至于在他们根本不知到农民军来了多少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搞清楚的时候,已经在心里认定南宋输了。
输的很惨。
面对江南西路那支已经打出来展开千里反攻且一路顺风的军队,南宋无法战胜,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甚至连临安都很危险。
自我设障了等于是。
这五千人的出击在赵昚看来是一种姿态,一种让群臣知道他这个皇帝还没有放弃抵抗的态度。
所以他一定要出兵。
他甚至并没有怀着可以打一场胜仗稳定人心的想法,只是希望派出去的这支军队能和来犯敌军打个平手,就可以了。
他不指望派出去的将军是王平,只是希望他不是诸葛瞻,仅此而已。
然而这混乱至极的指挥只能添乱,带兵出城的宋将孟超甚至还要当场派人索敌,调查敌人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然后才能决定向什么地发起进攻。
城内的消息很杂乱,说什么地方的都有,就是没个准信儿,但是大体方位是在西南方位,所以孟超只好带兵缓缓向西南方向前进,一边前进一边索敌,十分紧张。
孟超紧张,宋兵就更加紧张,因为他们出征的时候城内消息到处乱传,来犯敌军数量也是谣言的重灾区。
一开始还算是不错的,说来了一两万敌军,但是后来越传越离谱,传到士兵们耳朵里,直接变成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自己吓自己、自我设障的方面,南宋说自己是第二,很少有谁能和它一较长短。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南宋政府的行为都能算得上是离离原上谱。
所以宋兵们打一开始就很害怕,很担心他们的主动出击是送死行为,是上面人要害死他们,刚出城开始进军,就不断有人开小差逃离队伍,力求活命。
孟超最开始还没有发现,直到亲兵报告有人开小差,他才知道这件事情,大怒。
天底下哪里有将军赴死而士兵逃生的情况!
不想跟着我去赴死,那就先去死好了!
孟超果断用斩首的方式震慑自己的军队,好歹让士兵们开小差的行为不那么光明正大。
但是想要做到更多也是不可能的了。
徐通完全不知道自己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的行为到底给南宋小朝廷带去了多大的震慑,只知道他的索敌队伍发现了一支数千人的宋军正在与他们相向而行。
“看来赵官家还是有点胆子的,直接派人来和我们面对面对抗了,但是……我们就没有胆子吗?”
徐通高声呼喊:“从大本营打到临安,我们所向披靡!所向无敌!宋军休想阻挡我们的前进!休想阻挠我们前进的步伐!向前冲!把宋军冲垮!到临安城下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
“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
指导员们和军官们带动着士兵们一起高呼。
此时此刻,正是凝聚军心、凝结军魂的大好时机,这支军队在不断的奋进之中俨然有了精锐的架势,所以徐通不可能后退。
一声令下,农民军立刻按照阵法结阵,一路缴获马匹之后组织的五百多骑兵分列军阵两侧,在徐通的率领下勇猛向前。
他不想再听到任何其他的建议,恐慌之下,他认为只有全心全意按照自己吩咐办事的朝廷才能给他带来安全感。
三人苦劝劝不动,最后只能答应出兵五千主动出击。
这是他们所能出动的最大数量的人马。
然而他们甚至连敌人从什么地方出现都不知道,也不知道具体人数。
但是因为只能拿出那么多兵力出击,就拿出那么多兵力出击了,顺便还给了他们刺探的任务,让他们搞清楚敌军究竟在什么地方。
这很重要。
应该给皇帝提供军事建议的枢密院现在在史浩的带领下成了缩头乌龟,皇帝不说话,他们就不说话,集体保持沉默,可急坏了枢密院内的有识之士。
比如虞允文。
得知朝廷决定主动出击,迎战数量不明的贼军,他大惊失色,立刻找到了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不出来的史浩,希望史浩可以站出来向皇帝进言,让他不要这样做。
“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出兵作战是非常危险的,虽然现在局势危险,但是临安城城墙高大可靠,护城河宽深,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可以攻克的。
眼下最该做的是冷静,应当选择全力守城,观望局势,然后迅速召江南三镇领兵来援,江南三镇大军若至,贼军必然退却,不敢进犯临安!
临安城之严防死守让六万明军都没有选择强攻,江南西路的匪军起事不久,难道能出动六万人千里远征吗?千里远征需要的后勤,绝非江南西路一路可以提供,下官认为,他们最多不过五千人,绝对不可能威胁到临安!”
虞允文说得有理有据,史浩也认为他说的有道理,是对的,但是史浩什么都没有做。
“我现在还能说什么呢?不过是一个负罪之人等着被问罪罢了,什么都不用说,彬甫,什么也不用做,静待结果吧。”
虞允文急切,再次进言。
“枢相还请不要放弃,事情远非外人揣测那般严重,只要枢相进言,只要朝廷沉着冷静,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彼等不过是一支胆大包天的狂徒罢了!”
史浩摇了摇头。
“等你坐到我的位置上,你就知道很多明明是对的事情,但是却做不得,只能眼睁睁看着最好坏的结果发生,然后成为那只替罪的羊羔。”
史浩苦笑道:“彬甫,你知不知道之前我拜见陛下请罪的时候,陛下已经对我拔刀相对了?都到了这个地步,此时此刻,我又如何能出现在他的面前呢?”
虞允文大吃一惊。
史浩纵然有错,但是他处理事务的勤奋和认真是被下官们看在眼里的,且他还是皇帝的老师,据说他在皇帝登上帝位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这样一个人,皇帝也能拔刀对待吗?
大宋朝廷的某些规则是不是已经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扭曲了?
虞允文看着满脸苦笑的史浩,思忖片刻,默默闭上了嘴,不再言语。
南宋朝廷的决策虽然离谱,但是细细想想,倒也不让人觉得意外。
因为此时此刻的南宋中央政府已经完全失序,完全乱了套,根本没有一个统一的能够让大家心服口服的号令来指挥所有人行动。
太上皇逃跑,在大宋政治圈子里已经社死了。
皇帝六神无主,继位两年两次被敌军打到帝都,一副亡国之像,实在不能让人信任。
帝师瓜田李下,刚刚因为战败而接近社死,也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首相和次相就是橡皮图章,毫无威信,不能让人信服。
而唯一一个可能愿意站出来背锅的、也能得到人们部分信任的大嗓门战斗侠张浚不久之前还被杀了,坟头草都开始茁壮成长了。
此时此刻,南宋中央朝廷竟然已经到了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稳定人心稳定局面并且告诉大家一切还没有那么糟的地步。
没人能站出来,也没人愿意站出来,更没人能说出让大家心服口服的话。
其实只要他们仔细分析,就能知道这支敌军根本不可能给临安带来什么威胁,但是这样的人却并不存在。
或许是当初明军兵临城下的事实让他们产生了严重的PTSD,以至于在他们根本不知到农民军来了多少人、在什么地方都没有搞清楚的时候,已经在心里认定南宋输了。
输的很惨。
面对江南西路那支已经打出来展开千里反攻且一路顺风的军队,南宋无法战胜,只有招架之力,没有还手之功,甚至连临安都很危险。
自我设障了等于是。
这五千人的出击在赵昚看来是一种姿态,一种让群臣知道他这个皇帝还没有放弃抵抗的态度。
所以他一定要出兵。
他甚至并没有怀着可以打一场胜仗稳定人心的想法,只是希望派出去的这支军队能和来犯敌军打个平手,就可以了。
他不指望派出去的将军是王平,只是希望他不是诸葛瞻,仅此而已。
然而这混乱至极的指挥只能添乱,带兵出城的宋将孟超甚至还要当场派人索敌,调查敌人在什么地方,有多少人,然后才能决定向什么地发起进攻。
城内的消息很杂乱,说什么地方的都有,就是没个准信儿,但是大体方位是在西南方位,所以孟超只好带兵缓缓向西南方向前进,一边前进一边索敌,十分紧张。
孟超紧张,宋兵就更加紧张,因为他们出征的时候城内消息到处乱传,来犯敌军数量也是谣言的重灾区。
一开始还算是不错的,说来了一两万敌军,但是后来越传越离谱,传到士兵们耳朵里,直接变成十万大军兵临城下。
自己吓自己、自我设障的方面,南宋说自己是第二,很少有谁能和它一较长短。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南宋政府的行为都能算得上是离离原上谱。
所以宋兵们打一开始就很害怕,很担心他们的主动出击是送死行为,是上面人要害死他们,刚出城开始进军,就不断有人开小差逃离队伍,力求活命。
孟超最开始还没有发现,直到亲兵报告有人开小差,他才知道这件事情,大怒。
天底下哪里有将军赴死而士兵逃生的情况!
不想跟着我去赴死,那就先去死好了!
孟超果断用斩首的方式震慑自己的军队,好歹让士兵们开小差的行为不那么光明正大。
但是想要做到更多也是不可能的了。
徐通完全不知道自己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的行为到底给南宋小朝廷带去了多大的震慑,只知道他的索敌队伍发现了一支数千人的宋军正在与他们相向而行。
“看来赵官家还是有点胆子的,直接派人来和我们面对面对抗了,但是……我们就没有胆子吗?”
徐通高声呼喊:“从大本营打到临安,我们所向披靡!所向无敌!宋军休想阻挡我们的前进!休想阻挠我们前进的步伐!向前冲!把宋军冲垮!到临安城下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
“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
指导员们和军官们带动着士兵们一起高呼。
此时此刻,正是凝聚军心、凝结军魂的大好时机,这支军队在不断的奋进之中俨然有了精锐的架势,所以徐通不可能后退。
一声令下,农民军立刻按照阵法结阵,一路缴获马匹之后组织的五百多骑兵分列军阵两侧,在徐通的率领下勇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