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人工智能。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感谢周总的分享。”主持人说完眼神落到了一直没有开口的京东刘身上,含笑道:“最近有一个问题大家关注度很高,那就是扶贫问题,我们都知道刘总一直很关心扶贫问题,能谈一谈您的看法吗?”
  现场不少人都笑了,这个问题明明是因为方黎火起来的,结果主持人偏偏就是不问他。
  东哥也丝毫没有避讳:“因为我本身就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更加能感同身受吧,不过扶贫过程中也有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不是一两个政策,或者是国家拨多少款就能够解决了。”
  “同时也不是一两家企业可以做到的,个人的力量有限,企业的力量同样有限,最好是政府能够跟企业结合起来做这件事情,效果才是最好的。”
  主持人听完就笑了:“看来刘总的想法跟方总倒是不谋而合,我看私底下你们也可以进行一下资源整合。”
  话音刚落现场就传出一阵轻笑,这主持人还真有两把刷子,一下又跟前面李书傅、李岩洪他们呼应上了。
  顿了顿,主持人又道:“据我所知京东这些年也一直在积极参与扶贫工作,您能跟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情况吗?”
  东哥想了想:“07年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做【家电下乡】的政策,当时之所以有这个活动是因为米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消费电子产品出口订单迅速下降。为了扩大内需市场,填补出口缺口。”
  “当时各个电器厂商都拿出了最优惠的价格,再加上政府的补贴,来吸引农村居民购买这些电器,当时我就发现两个问题:第一,越是落后的地方,电器卖得越贵,第二,农民自己生产的东西价格一直卖不起来,成本很高,售价很低。”
  “在一些偏远山区,出来一趟有时候不仅要坐车,还要坐船,要翻山越岭,很不方便,许多老百姓了解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电视,但是电器的价格居高不下,就会进一步导致老百姓跟社会脱轨。”
  “还有农产品的销售,以往都是掌握在贩子手上,他们掌握着市场信息、价格信息,老百姓对此一无所知,完全没有议价权。”
  “有一次我到一个农村去做调研,就看到一户人家院子里养了十几只鸡,全部都是散养,我问:这只鸡到镇上卖多少钱?告诉我,大概30元-40元/只。我说:随便弄几只在我们网上试一试,卖128元/只,然后整个村上架了几百只鸡,一天全部被抢光了。”
  “有的时候,我们扶贫真正需要的是帮助他们掌握获得信息的方法,帮助他们看清楚农村外面的世界,老百姓其实是很聪明的,他们自然会去寻找能够让自己致富的道路。”
  现场不少人都暗自点头,记者们也都纷纷把镜头对准了东哥。
  主持人这才看向方黎:“方总,对刘总刚刚说的,只要给老百姓获取信息的渠道,他们自己就能选择致富道路,您有什么样的看法?”
  顿时现场所有人又把目光投向了方黎,作为扶贫话题的发起者,他的关注度始终是最高的。
  方黎拿起话筒用一种沉重的语气道:“我觉得东哥还是有点过于乐观了,这种方法只适合用于一些乡镇贫困户,真正一些深山里的老百姓连打字都不会,让他们操控复杂的电商后台,难度实在是太大。”
  “而且这种模式的扶贫也只适合个体,并且隐患很大。”
  此言一出现场顿时一阵议论,主持人也好奇的问:“方总能具体说一说吗?”
  方黎点点头:“其实很简单的道理,老百姓都是盲目的,当看到别人赚钱的时候,肯定就会跟风,如果是像走地鸡这种比较畅销的农产品还好,要是一些原本就小众的农产品,生产的人多了,就会导致市场价格波动,而且老百姓相互之间为了也会形成恶性竞争,最终谁都赚不到钱。”
  听方黎这么一说,现场不少观众顿时觉得的确如此,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太多了,一家开了早餐店卖包子火了,可能明天隔壁就会多出一家同样卖包子的,要是这两家都赚到钱了,或许过几天整条街都是卖包子的了,吃早餐的人还是那么多,最后还会因为竞争关系弄得鸡飞狗跳。
  东哥看了看方黎,并没有进行反驳。
  主持人含笑的看着方黎:“我听说方总最近正在推行扶贫项目,能具体点聊一聊吗?”
  方黎自然乐得多一个宣传的机会:“当然,其实说起来也并不复杂,无非就是通过实地考察,找出最符合当地气候、土壤生长的农产品,帮助民众进行科学种植,然后进行加工、包装、宣传、销售。”
  “比如之前我们经过实地考察发现当地有一种山茶树,可以加工成山茶油,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食用油,长期食用对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还有很好的疗效,当地也有成立山茶油的企业,但是始终没有把销量做起来,所以我们跟当地政府合作,对原有的山茶油企业进行收购,同时对山茶油进行重新的产品定位宣传、销售,预计明年就能在原先基础上增加山茶树两万亩的种植面积。”
  “在我看来,扶贫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事情,需要面对的市场环境也相当复杂,我们不能指望作为个体的普通老百姓去单独面对整个市场的风险,还是要发挥企业跟政府的优势进行规模化种植、养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