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4章 大唐身价最高的出场费
在王霄看来,中原王朝只有在间冰期的时候大规模发展壮大起来,之后在小冰河期到来之前拿下肥沃而且面积辽阔的印度平原,这才是摆脱轮回的唯一通道。
有高原存在,最便捷的道路基本上就算是被堵死了。
就算是灭亡了吐蕃,可能够上高原的人依旧是很少。
而走剑南的话,那可怕的密林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汉武帝时期,为了寻找遥远的大月氏,多少使者走进了这片密林之中,再也没能出来。
想要大规模的出兵以及迁徙人口运送物资,唯一的选择只有向西边走。
这也是大唐百余年来,不断向西域用兵的原因之一。
当年唐玄奘去天竺取经,可不仅仅只是带回来了经书,还有有关天竺的详细情报。
要知道他可是在天竺生活了许多年。
此外来回的见闻以及路上记录的西域地形民生等方面的记载,全都在大唐西域记之中。
这东西对于大唐开拓西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时大唐上下,都对那据说遍地都是熟土的天竺,非常感兴趣的。
此时大唐在西域的开拓非常顺利,核心控制区甚至逐渐逼近葱岭。
而只要跨过这片世界屋脊的高原,那就是富饶肥沃的中亚两河之地。
历史上被匈奴人打的狼狈逃亡,部落老大的脑壳都被制作成了酒壶的大月氏,就曾经在这里建立过霜月王朝。
只要大唐能够切实的控制住中亚地区,到时候无论是南下印度大平原,还是北上大草原,又或者干脆直接西进直达大秦都是很好的选择。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王霄认为大唐现在的实力已经可以在西域进行下一步的开拓计划了。
不过在那之前,王霄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那就是将安禄山这个跳蚤,先掐死了再说。
历史上安禄山与史思明带来的恶果实在是太大,必须要彻底清除干净。
那些杂胡们的下场只有两个,要么当场战死,要么被送去各处矿山与黑蜀黍们相依为命。
再之后,大草原将会进入强力控制人口的时代。
绝大部分的杂胡都将消失,成为历史书上找不到详细名称的一个记录符号。
剩下的那些将会成为大唐的牧民与羊毛工,甚至就连迁徙逐水草而居都不允许。
要么听话,要么不听话。
自己的路,由他们自己去选择。
中秋节之前,各路节度使与封疆大吏们纷纷回到了长安城。
就连远在平卢的安禄山,也是一路策马飞奔回来。
满身肥肉的安禄山,居然健步如飞的跑进了大明宫。
一见到王霄,安禄山立马就是纳头便拜,带着哭腔大喊“陛下,救我啊~~~”
此时这里正在举行宴会,朝中重臣,宗室勋贵,各地节度使们都在乐呵呵的喝酒闲聊看歌舞。
看到安禄山上演这么一幕,不少人都是面色不悦。
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安禄山极为粗鲁没有教养,还是个血统不正的杂胡。
虽然说高仙芝等人也都不是正统的大唐人,可他们的血统却是并不混杂。
连自己老爹是谁都不知道安禄山,在众人眼中自然是低人一等。
原本热闹的大殿,也因为安禄山的闯入而陷入了安静之中。
坐在正中的王霄,接过左侧杨玉环递过来的夜光杯“你来的倒是挺快,先坐下吃点喝点。”
那边安禄山的话语之中已经带上了哭腔“陛下,平卢二十万士卒生死存亡都在陛下一念之间,还请陛下救救我们。”
喝光葡萄酒的王霄,接过右边梅妃江采萍剥的一瓣橘子扔嘴里“我说了,先坐下吃喝。”
安禄山不敢违抗,虽然还是哭哭啼啼的模样,不过倒是不再多嘴,起身在高力士的带领下找了个位置坐下。
王霄身边的杨玉环,好奇的询问王霄“陛下,我这干儿子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霄笑容亲切“就是朝廷最近在重新审查各地在册兵籍,他那边超出的有些多了。”
实际情况下,何止是有些多。
之前安禄山自己都喊了二十万士卒,实际上的数字还要高出好几万来。
而朝廷给卢平镇的真正定额,其实只有六万三千人,也就是安禄山实际拥有的零头而已。
之前之所以能够发给他们足够养活这么多士卒的粮饷物资,那是因为王霄和张九龄,就是要推安禄山去把草原上的杂胡青壮都给吸收到其麾下去。
现在事情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自然也就是到了需要收网的时候。
所以就有了朝廷派人去平卢,清查兵籍账册的事情来。
过去的人说的很清楚,以后朝廷发放粮饷物资,就只按照兵籍账册上的数字来发放。
当然,也不只是平卢镇这里,各地军镇都在进行清查。
而对于之前春风得意,在大草原上威望无双的安禄山来说,这就是晴天霹雳。
他能够在大草原上呼风唤雨,根源就是麾下二十余万大军。
而他能够养活这二十余万大军,则是因为王霄给他提供了足够的物资。
现在物资通道被切断,可那二十多万大军还要吃喝享用发军饷。
这些人只认他安禄山,讨要东西的时候也只会找他安禄山要。
虽然说这些年安禄山通过各种手段,很是给自己积攒下来了一大笔的财富。
可是这笔钱,在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面前,根本就没多大用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有高原存在,最便捷的道路基本上就算是被堵死了。
就算是灭亡了吐蕃,可能够上高原的人依旧是很少。
而走剑南的话,那可怕的密林更是让人望而却步。
汉武帝时期,为了寻找遥远的大月氏,多少使者走进了这片密林之中,再也没能出来。
想要大规模的出兵以及迁徙人口运送物资,唯一的选择只有向西边走。
这也是大唐百余年来,不断向西域用兵的原因之一。
当年唐玄奘去天竺取经,可不仅仅只是带回来了经书,还有有关天竺的详细情报。
要知道他可是在天竺生活了许多年。
此外来回的见闻以及路上记录的西域地形民生等方面的记载,全都在大唐西域记之中。
这东西对于大唐开拓西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当时大唐上下,都对那据说遍地都是熟土的天竺,非常感兴趣的。
此时大唐在西域的开拓非常顺利,核心控制区甚至逐渐逼近葱岭。
而只要跨过这片世界屋脊的高原,那就是富饶肥沃的中亚两河之地。
历史上被匈奴人打的狼狈逃亡,部落老大的脑壳都被制作成了酒壶的大月氏,就曾经在这里建立过霜月王朝。
只要大唐能够切实的控制住中亚地区,到时候无论是南下印度大平原,还是北上大草原,又或者干脆直接西进直达大秦都是很好的选择。
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发展,王霄认为大唐现在的实力已经可以在西域进行下一步的开拓计划了。
不过在那之前,王霄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那就是将安禄山这个跳蚤,先掐死了再说。
历史上安禄山与史思明带来的恶果实在是太大,必须要彻底清除干净。
那些杂胡们的下场只有两个,要么当场战死,要么被送去各处矿山与黑蜀黍们相依为命。
再之后,大草原将会进入强力控制人口的时代。
绝大部分的杂胡都将消失,成为历史书上找不到详细名称的一个记录符号。
剩下的那些将会成为大唐的牧民与羊毛工,甚至就连迁徙逐水草而居都不允许。
要么听话,要么不听话。
自己的路,由他们自己去选择。
中秋节之前,各路节度使与封疆大吏们纷纷回到了长安城。
就连远在平卢的安禄山,也是一路策马飞奔回来。
满身肥肉的安禄山,居然健步如飞的跑进了大明宫。
一见到王霄,安禄山立马就是纳头便拜,带着哭腔大喊“陛下,救我啊~~~”
此时这里正在举行宴会,朝中重臣,宗室勋贵,各地节度使们都在乐呵呵的喝酒闲聊看歌舞。
看到安禄山上演这么一幕,不少人都是面色不悦。
主要原因其实还是在于安禄山极为粗鲁没有教养,还是个血统不正的杂胡。
虽然说高仙芝等人也都不是正统的大唐人,可他们的血统却是并不混杂。
连自己老爹是谁都不知道安禄山,在众人眼中自然是低人一等。
原本热闹的大殿,也因为安禄山的闯入而陷入了安静之中。
坐在正中的王霄,接过左侧杨玉环递过来的夜光杯“你来的倒是挺快,先坐下吃点喝点。”
那边安禄山的话语之中已经带上了哭腔“陛下,平卢二十万士卒生死存亡都在陛下一念之间,还请陛下救救我们。”
喝光葡萄酒的王霄,接过右边梅妃江采萍剥的一瓣橘子扔嘴里“我说了,先坐下吃喝。”
安禄山不敢违抗,虽然还是哭哭啼啼的模样,不过倒是不再多嘴,起身在高力士的带领下找了个位置坐下。
王霄身边的杨玉环,好奇的询问王霄“陛下,我这干儿子这是怎么了?”
“没什么大不了的。”
王霄笑容亲切“就是朝廷最近在重新审查各地在册兵籍,他那边超出的有些多了。”
实际情况下,何止是有些多。
之前安禄山自己都喊了二十万士卒,实际上的数字还要高出好几万来。
而朝廷给卢平镇的真正定额,其实只有六万三千人,也就是安禄山实际拥有的零头而已。
之前之所以能够发给他们足够养活这么多士卒的粮饷物资,那是因为王霄和张九龄,就是要推安禄山去把草原上的杂胡青壮都给吸收到其麾下去。
现在事情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自然也就是到了需要收网的时候。
所以就有了朝廷派人去平卢,清查兵籍账册的事情来。
过去的人说的很清楚,以后朝廷发放粮饷物资,就只按照兵籍账册上的数字来发放。
当然,也不只是平卢镇这里,各地军镇都在进行清查。
而对于之前春风得意,在大草原上威望无双的安禄山来说,这就是晴天霹雳。
他能够在大草原上呼风唤雨,根源就是麾下二十余万大军。
而他能够养活这二十余万大军,则是因为王霄给他提供了足够的物资。
现在物资通道被切断,可那二十多万大军还要吃喝享用发军饷。
这些人只认他安禄山,讨要东西的时候也只会找他安禄山要。
虽然说这些年安禄山通过各种手段,很是给自己积攒下来了一大笔的财富。
可是这笔钱,在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面前,根本就没多大用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