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军中比箭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平公主召集的会议,并没有什么重要的议题。
  王霄枯坐许久,听的都是太平公主在抱怨皇帝不明事理,同时怨恨韦后母女不知进退云云。
  老实说,这样的会议王霄以前上班做打工人的时候,参加过许多。
  一般到了这种场合,他就会眼皮沉重想睡觉。
  等到太平公主神棍似的预言,说皇帝会死在韦后母女手中的时候,王霄这才惊醒过来笑出了声。
  “三郎,你笑什么?”
  太平公主看了过来“可是觉得姑姑哪里说的不对?”
  “说的对。”
  王霄连连点头“姑姑说的都对,韦后掌控欲望太强,终究会有出事的那一天。”
  太平公主这才满意点头,接着又开始了绵绵无绝期的废话。
  一直熬到会议结束,王霄这才松了口气的起身伸了个懒腰。
  他离开诺大的太平公主府邸的时候,陈玄礼追了上来“临淄王,不知可有时间喝两杯?”
  王霄挑挑眉梢“时间肯定是有的,只不过你确定是想要跟我喝酒?”
  陈玄礼是手握兵权的将领,而且还是皇宫卫队的将领。
  他主动找藩王喝酒聊天,这要是被御史知道了上奏一本,肯定不会有好果子吃。
  陈玄礼笑着回应“末将与葛将军交好,他有来信说临淄王有天纵之姿,所以末将...”
  “所以你想近距离看看,看看我是不是真的像是葛福顺说的那样值得投效?”
  王霄大笑着挥手“那还等什么,喝酒去。”
  此时大唐的朝廷非常混乱,皇帝暗弱皇后母女权势煊赫。
  而且还有则天皇帝的家族遗留人物在搅风搅雨,外加大唐宗室们各个都是不甘寂寞。
  陈玄礼也是害怕的很。
  这种时候他这样的地位,必须要找一个非常合适的靠山投效才行。
  否则的话,等到出事的时候,他就是专门用来背黑锅的。
  至于说葛福顺,其乃将门世家出身。
  之前曾经在蒲州为将,与当时身为蒲州别驾的李隆基交好。
  应该是李隆基主动拉拢他,当初李隆基就看的很明白,在大唐想要做任何事情,首先就得掌握兵权才行。
  葛福顺或许不是很出名,不过他却是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表弟。
  他的表弟叫做郭子仪。
  喝酒自然不可能两个人干喝,陈玄礼又叫来了神武军的一些将领作陪。
  酒桌上大家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之间很是自然的就促进的感情。
  当然,只是能喝酒不算什么。
  通过喝酒聊天,得知心性勇气决心对时局的判断与看法等等,才是关键所在。
  这些东西对于王霄来说,那自然不在话下。
  作为曾经数次做过帝王的存在,王霄相关方面的知识那叫一个储备丰厚。
  等到大家伙喝的眼睛都有些发直,感觉差不多到位了的时候。王霄主动表示说“附近有神武军的军营吧,咱们去营中比箭如何?”
  对于军将们来说,单纯的个人魅力与口才什么的,只能算是外表。
  唯有强大的武力,才能真正的折服他们。
  军将们自然不会拒绝,陈玄礼还笑着说“早就听说临淄王能骑善射,今天定要讨教一番。”
  王霄大气的挥手“那就满足你的愿望,今天就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擅射!”
  与常人想象之中的不同,军中重视个人武艺,而这其中最为看重的并非是刀枪棍棒的本事,而是射箭。
  并非是只有游牧民族才擅长射箭,华夏从三皇五帝的老祖宗时代起,就是非常擅射。
  春秋时期的神箭手们,甚至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决定战场上的胜负。
  哪怕是在排斥武力的儒家这儿,名义上也是要将射箭列为君子六艺之中。
  当然了,这个时代的大儒们还是属于那种下马能治民,上马能砍人的猛人阶段。
  可再过个几百年,儒家的大头巾们就成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代表。
  别说射箭了,甚至就连装饰用的佩剑都懒得携带。
  来到军营校场,王霄先是挑了一匹好马,随后拎着弓箭与箭壶翻身上马开始熟悉场地。
  那边军士们很快就摆放好了靶子,可王霄却是对此不满意。
  “这些不能动弹的靶子没意思。”
  他干脆挥手“这样吧,你..你..你..还有你。”
  王霄伸手点选了几个军将“你们一起上马,然后对我放箭。”
  陈玄礼大吃一惊,还以为王霄是喝多了。
  他急忙上前劝阻“临淄王,不可啊。这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末将就是万死也难辞其咎。”
  “别废话。”
  王霄干脆的勒马前行“别瞧不起我,谁不听我的就是不给我面子!”
  军将们面面相觑,都看着陈玄礼“这可怎么办?这要是伤到了临淄王,咱们可就完蛋了。”
  陈玄礼一咬牙“那就上,不过瞄准的时候都偏上三分。”
  军将们纷纷点头,表示陈玄礼说的在理。
  军营之中许多将士们听说这里有比箭,纷纷围拢在校场四周观看。
  当他们看到王霄一人一骑在一边,而五名军中校尉在另外一边的时候,都是感觉非常惊讶。
  在此时的大唐这里,能做到校尉这种级别的,手上没有真功夫会被人笑死,根本就没脸待在位置上。
  所以这五名校尉不敢说都是神射手,可射箭本事也绝对不算差。
  一个人同时单挑五个弓箭手,而且还是正面对射并非偷袭,哪怕是突厥人的射雕手来了也得跪。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