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1章 匈奴未灭,无以为家
王霄说的直道,实际上就是秦直道。也就是古代的高速公路。
祖龙被称为千古一帝,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书同文,车同轨什么的自不必多提。这秦直道在交通条件恶劣的古代,那就是真正的工程奇迹。
这个时代的道路,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晴天满身土,雨天一身泥。’
除了长安城这样的大城市会有石板铺就的道路之外,外面乡野之间,乃至于小的城池市镇里,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土路。
晴天的时候还好说,到了下雨天说不得一脚下去踩到了深坑,整个人都没了。
要想富,先修路。
无论是为了便民行走还是行商方便,又或者是便于运兵。道路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秦直道这里修建的时候,用的都是煮熟的熟土,先锤在碾之后夯实,就成了古代的高速公路。
而且为了避免生杂草导致道路损坏,还要在那些熟土之中嫁入大量的碱,避免生草。
因为质量足够好,秦直道甚至一直沿用到了两千年之后。
“陛下。”
主父偃当即说“别的都不缺,就是缺人手。修路这种事情,人越多越好。”
朝臣之中有人喊“大汉每年的徭役那么多,怎么会人不够的?”
主父偃当即转头过去呵斥“你懂个屁。这是修陇西至敦煌之地的直道。那么远的地方,关东的徭役走过去役期都过了。”
“那关中的呢?”
“关中的徭役都已经用尽了。修作坊,采矿,烧窑,修补城池边墙,随军运粮,牧马养羊修船开渠修路架桥...”
主父偃掰着手指头数了一大串的工程出来,表示哪怕是距离近的关中民力,也是已经被用到了极限。
而且关中还一项必须要做的大工程,那就是给王霄修陵,这可是数以十万计的民力。
“陛下勤政爱民,这些年来从未动过大工。要不然的话,天下民力那就更不够用了。”
主父偃这句话有拍香屁的嫌疑,不过说的也的确是实话。
所谓大工,说的就是大兴土木的盖宫殿什么的。
这种单纯只为满足皇帝个人需求的工程,那才叫真正的百害而无一利。
真要是盖宫殿,不但花费无数还需要数以十万计的人力才行。
动不动就说数以十万计,这并不是夸张的修饰,而是真正的事实。
因为这个时代做工都是依靠双手,没有机械可以提供帮助。依靠一双手来做大型工程,那就只能是用人数来硬推了。
修建一条从长安城到敦煌的直道,没有十万起步的民夫,你还想能修通?
朝臣之中又有人提建议“可让迁徙之民做,他们离得近。”
此话一出,四周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这就是一句废话,因为王霄之前说的很清楚,迁徙过去的人全都免除徭役赋税三年。
现在让人家去修路,那打的就是天子的脸面。
“行了。”
王霄直接摆手说“霍去病这次不是俘获了十多万的匈奴人吗。挑其精壮用来修路,命驻屯将军李息派兵监管。少府这边再安排一批工匠过去跟着。”
“喏。”
这个命令倒是不错,虽然养活这些匈奴人也要花费不少粮食,可至少剩下了民力。若是从关东之地调集徭役,那可就是真正的劳民伤财了。
“时辰差不多了。”
安排完事情,王霄站起身来招呼众人“随我去迎接骠骑将军凯旋!”
百官勋贵们都随着王霄出了长安城三十里地,郊迎从河西回来的霍去病。
而沿途看热闹的百姓们,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几乎是长安城内外的人都来了。
哪怕是当年卫青灭国凯旋的时候,也没有这么轰动过。
深究其原因,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
卫青灭国,灭的是卫满朝鲜,是三越那种在百姓们看来不入流小国。
而匈奴的话,大汉几十年来备受匈奴欺凌入侵,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强国。
霍去病不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歼敌超过十万之众。还把匈奴人延续宗祀的祭天祭品金人给抢了回来。
这一点在百姓们的眼中,那就是灭了匈奴人的传承,是灭了其宗祀祭祀的灭国之功。
不入流的小国与欺凌大汉数十年的强大匈奴相比较,自然是霍去病这里更受欢迎。
所以此时出现数以十万计的百姓们来郊迎霍去病,也就不足为奇。
等候的人群之中有许多的马车,这些马车里坐着的可不是百官勋贵。
天子都是骑马等着,百官勋贵们自然不可能去坐马车。
大汉又不是大怂,百官勋贵们文弱到了出行必须坐马车的程度。
谁要是真的到哪都是坐马车,那肯定会有人讥讽‘你老了,不行了,该回家了。’
当着别人的面说这种话,必然会引起一场斗殴。因为大汉不是大怂,百官勋贵们很少会背地里下刀子,有仇都是当面挥舞拳头。
这些马车里坐着的,实际上是众多勋贵家的女儿与细君们。
那用意也就很明显了,都是奔着还没有成亲的霍去病来的。
他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是顶级的列侯,并且名声如此之大,能力又是如此的能打。简直比当年的卫青还要受欢迎。
在大汉这里,文绉绉的,弱不禁风的男人不但不会受欢迎,还会被耻笑无能废物。而霍去病这样实力超群的能打的,才是妹子们最为喜好的类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祖龙被称为千古一帝,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书同文,车同轨什么的自不必多提。这秦直道在交通条件恶劣的古代,那就是真正的工程奇迹。
这个时代的道路,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晴天满身土,雨天一身泥。’
除了长安城这样的大城市会有石板铺就的道路之外,外面乡野之间,乃至于小的城池市镇里,那都是实实在在的土路。
晴天的时候还好说,到了下雨天说不得一脚下去踩到了深坑,整个人都没了。
要想富,先修路。
无论是为了便民行走还是行商方便,又或者是便于运兵。道路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
秦直道这里修建的时候,用的都是煮熟的熟土,先锤在碾之后夯实,就成了古代的高速公路。
而且为了避免生杂草导致道路损坏,还要在那些熟土之中嫁入大量的碱,避免生草。
因为质量足够好,秦直道甚至一直沿用到了两千年之后。
“陛下。”
主父偃当即说“别的都不缺,就是缺人手。修路这种事情,人越多越好。”
朝臣之中有人喊“大汉每年的徭役那么多,怎么会人不够的?”
主父偃当即转头过去呵斥“你懂个屁。这是修陇西至敦煌之地的直道。那么远的地方,关东的徭役走过去役期都过了。”
“那关中的呢?”
“关中的徭役都已经用尽了。修作坊,采矿,烧窑,修补城池边墙,随军运粮,牧马养羊修船开渠修路架桥...”
主父偃掰着手指头数了一大串的工程出来,表示哪怕是距离近的关中民力,也是已经被用到了极限。
而且关中还一项必须要做的大工程,那就是给王霄修陵,这可是数以十万计的民力。
“陛下勤政爱民,这些年来从未动过大工。要不然的话,天下民力那就更不够用了。”
主父偃这句话有拍香屁的嫌疑,不过说的也的确是实话。
所谓大工,说的就是大兴土木的盖宫殿什么的。
这种单纯只为满足皇帝个人需求的工程,那才叫真正的百害而无一利。
真要是盖宫殿,不但花费无数还需要数以十万计的人力才行。
动不动就说数以十万计,这并不是夸张的修饰,而是真正的事实。
因为这个时代做工都是依靠双手,没有机械可以提供帮助。依靠一双手来做大型工程,那就只能是用人数来硬推了。
修建一条从长安城到敦煌的直道,没有十万起步的民夫,你还想能修通?
朝臣之中又有人提建议“可让迁徙之民做,他们离得近。”
此话一出,四周众人全都笑了起来。
这就是一句废话,因为王霄之前说的很清楚,迁徙过去的人全都免除徭役赋税三年。
现在让人家去修路,那打的就是天子的脸面。
“行了。”
王霄直接摆手说“霍去病这次不是俘获了十多万的匈奴人吗。挑其精壮用来修路,命驻屯将军李息派兵监管。少府这边再安排一批工匠过去跟着。”
“喏。”
这个命令倒是不错,虽然养活这些匈奴人也要花费不少粮食,可至少剩下了民力。若是从关东之地调集徭役,那可就是真正的劳民伤财了。
“时辰差不多了。”
安排完事情,王霄站起身来招呼众人“随我去迎接骠骑将军凯旋!”
百官勋贵们都随着王霄出了长安城三十里地,郊迎从河西回来的霍去病。
而沿途看热闹的百姓们,那叫一个人山人海,几乎是长安城内外的人都来了。
哪怕是当年卫青灭国凯旋的时候,也没有这么轰动过。
深究其原因,其实也没有那么复杂。
卫青灭国,灭的是卫满朝鲜,是三越那种在百姓们看来不入流小国。
而匈奴的话,大汉几十年来备受匈奴欺凌入侵,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强国。
霍去病不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捷,歼敌超过十万之众。还把匈奴人延续宗祀的祭天祭品金人给抢了回来。
这一点在百姓们的眼中,那就是灭了匈奴人的传承,是灭了其宗祀祭祀的灭国之功。
不入流的小国与欺凌大汉数十年的强大匈奴相比较,自然是霍去病这里更受欢迎。
所以此时出现数以十万计的百姓们来郊迎霍去病,也就不足为奇。
等候的人群之中有许多的马车,这些马车里坐着的可不是百官勋贵。
天子都是骑马等着,百官勋贵们自然不可能去坐马车。
大汉又不是大怂,百官勋贵们文弱到了出行必须坐马车的程度。
谁要是真的到哪都是坐马车,那肯定会有人讥讽‘你老了,不行了,该回家了。’
当着别人的面说这种话,必然会引起一场斗殴。因为大汉不是大怂,百官勋贵们很少会背地里下刀子,有仇都是当面挥舞拳头。
这些马车里坐着的,实际上是众多勋贵家的女儿与细君们。
那用意也就很明显了,都是奔着还没有成亲的霍去病来的。
他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是顶级的列侯,并且名声如此之大,能力又是如此的能打。简直比当年的卫青还要受欢迎。
在大汉这里,文绉绉的,弱不禁风的男人不但不会受欢迎,还会被耻笑无能废物。而霍去病这样实力超群的能打的,才是妹子们最为喜好的类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