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搞定北边之事
一两重的圆形银币光滑整洁,字划清晰,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司马考觉得自己并非是热衷于阿堵物的人,然而他有时候就喜欢从钱袋里面掏出一枚在手里颠颠。
在大都的商馆里,司马考靠在椅子上,在手里轻轻颠着银币。蒙古希望购买威力巨大的火炮,在赵嘉仁这边,威力最大的火炮就是五斤炮,给蒙古开价两千斤白银。绍兴和议,南宋每年向金国纳贡白银25万两。大宋一斤16两,两千斤就是32000两。若是卖给蒙古人八门6斤炮,就可以赚到这25万两白银。
今年仁达钱庄发行了16万枚银币,每一枚银币重一两。不用卖八门,只要卖五门五斤炮就能赚回一万斤白银。
司马考觉得两千斤白银一门火炮很不便宜,不过他自有立场,一天前司马考非常认真的告诉蒙古的谈判对象,“现在火炮价格低,两千斤白银一门。以后价钱就要五千斤一门,到时候你们就知道现在的价钱多公道啦。”
看司马考态度强硬,在价钱上绝不退让,执政廉希宪恼怒的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就算不谈这价钱,咱们哪里有这么多的白银?”
在市面上,一两银子兑换三两铜。五斤炮的价钱等于是一两铜兑换二两银子,大概是市价的六倍。金国倒是曾经有过不少贵金属,然而这些家当落入蒙古手中之后大部分都在蒙古西征中用掉了。蒙古到现在只是开始了汉化过程,距离金国的水平差得远。对于游牧文化的蒙古而言,它的制度并没有办法如农耕文明那样有效征税。
深知蒙古财政的丞相史天泽劝道:“还是多买些一斤炮吧。”
赵嘉仁规定一斤炮之外的所有火炮都得用白银支付,而一斤炮则是用铁和山东黄牛的母牛犊支付。白银持有量是蒙古朝廷手里的短板,铁和牛犊则是蒙古朝廷的优势了。
“我是非得看看这个五斤炮到底有多威猛,值得那些南蛮子如此吹嘘!”廉希宪恨恨的说道。
史天泽本人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廉希宪这么讲,他便说道:“如此也好。”
蒙古使者就去见了司马考,要求见识一下五斤炮的威力。司马考当即表示,看可以,却得到赵嘉仁的军船上看。蒙古使者一听就表示,你这就是扯淡。想看火炮的是蒙古朝廷的高官,到了你们船上被你们给掳走怎么办。虽然赵嘉仁和蒙古朝廷在做生意,两边之前却打得尸山血海。蒙古大汗忽必烈和许多蒙古高官可都没忘记赵嘉仁用安装了火炮的军船在长江上屠戮蒙古军的往事呢。
司马考也立刻表示,要是火炮拉到了岸上,蒙古那边拿走了不还,那司马考自己就要掏钱弥补亏空。两千斤白银,蒙古朝廷拿出来尚且肉痛,司马考哪里有钱能够补上。为了司马考的身家性命,他绝不能冒险。
蒙古使者把谈判的内容带回给廉希宪听,廉希宪听完之后就想破口大骂。他干脆在百忙之中把司马考叫到他这边来,带着拥有军事优势而生出的居高临下,廉希宪说道:“司马先生,你们若是不肯,我们对海州那边也没办法节制。”
“那我们顶多不在海州种地。”司马考也回答的干净利落,“之前不在海州那边种地,我们也活的很好,全然不至于现在不种地就过不下去。”
不管廉希宪怎么威逼,司马考都表示他不可能让五斤炮处于危险的境地。这反倒让廉希宪更想看看这五斤炮有什么不得了的。最后司马考给了个建议,他可以将船开到直沽寨的海边,蒙古可以派人到船上看五斤炮怎么发射,而蒙古高官们可以在岸上安全的地方看炮击的效果。
虽然不情不愿,廉希宪最后还是答应了此事。第二天,侍卫王东陆代表忽必烈大汗和其他不少人一起前往直沽寨。临走前,太子真金却偷偷的拉住王东陆,他兴奋的说道:“启年兄,你可否带我一起去看看火炮!”
王东陆吓得连忙拒绝,“燕王!你可别给我开玩笑!”
真金笑道:“我们蒙古汉子从小就要骑着马看世界,去见识一下火炮也没什么不好。父皇对此不置可否,想来他是愿意的。”
这种程度的说明对王东陆完全没用,他板着脸说道:“我只是个侍卫,受大汗之命前去看看宋国火炮的威力。燕王想去看,那就请大汗答应。偷偷去的话,大汗会不高兴的。”
“那……你觉得我父皇怎么才会答应呢?”真金已经求过忽必烈,忽必烈明显没答应。
“这……”太子真金的态度摆的这么低,王东陆也没办法拒绝,想了片刻,他压低声音说道:“大汗不爱听那种吹的云山雾罩的话。燕王别学那些儒臣说话就好。我觉得你不妨直接告诉大汗,你亲眼见识一下火炮的威力,以后下面的人就难以哄骗到你。而且你一定会注意安全,低调行事。”
四个时辰之后,王东陆已经和其他观看的人等从大都出发走出了很远。安营之时,突然有人在背后说道:“启年兄,你给出的好谋划。”
听到居然是太子的声音,王东陆被吓的连忙回头。某种意义上王东陆与真金算是同门师兄弟,都拜在郝经门下读书。太子真金倒是很喜欢用汉人的用词,王东陆对此并不习惯。现在旁边有人,真金这么讲话,被人恶意挑拨的话,王东陆可受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大都的商馆里,司马考靠在椅子上,在手里轻轻颠着银币。蒙古希望购买威力巨大的火炮,在赵嘉仁这边,威力最大的火炮就是五斤炮,给蒙古开价两千斤白银。绍兴和议,南宋每年向金国纳贡白银25万两。大宋一斤16两,两千斤就是32000两。若是卖给蒙古人八门6斤炮,就可以赚到这25万两白银。
今年仁达钱庄发行了16万枚银币,每一枚银币重一两。不用卖八门,只要卖五门五斤炮就能赚回一万斤白银。
司马考觉得两千斤白银一门火炮很不便宜,不过他自有立场,一天前司马考非常认真的告诉蒙古的谈判对象,“现在火炮价格低,两千斤白银一门。以后价钱就要五千斤一门,到时候你们就知道现在的价钱多公道啦。”
看司马考态度强硬,在价钱上绝不退让,执政廉希宪恼怒的表达着自己的不满,“就算不谈这价钱,咱们哪里有这么多的白银?”
在市面上,一两银子兑换三两铜。五斤炮的价钱等于是一两铜兑换二两银子,大概是市价的六倍。金国倒是曾经有过不少贵金属,然而这些家当落入蒙古手中之后大部分都在蒙古西征中用掉了。蒙古到现在只是开始了汉化过程,距离金国的水平差得远。对于游牧文化的蒙古而言,它的制度并没有办法如农耕文明那样有效征税。
深知蒙古财政的丞相史天泽劝道:“还是多买些一斤炮吧。”
赵嘉仁规定一斤炮之外的所有火炮都得用白银支付,而一斤炮则是用铁和山东黄牛的母牛犊支付。白银持有量是蒙古朝廷手里的短板,铁和牛犊则是蒙古朝廷的优势了。
“我是非得看看这个五斤炮到底有多威猛,值得那些南蛮子如此吹嘘!”廉希宪恨恨的说道。
史天泽本人见识过火炮的威力,廉希宪这么讲,他便说道:“如此也好。”
蒙古使者就去见了司马考,要求见识一下五斤炮的威力。司马考当即表示,看可以,却得到赵嘉仁的军船上看。蒙古使者一听就表示,你这就是扯淡。想看火炮的是蒙古朝廷的高官,到了你们船上被你们给掳走怎么办。虽然赵嘉仁和蒙古朝廷在做生意,两边之前却打得尸山血海。蒙古大汗忽必烈和许多蒙古高官可都没忘记赵嘉仁用安装了火炮的军船在长江上屠戮蒙古军的往事呢。
司马考也立刻表示,要是火炮拉到了岸上,蒙古那边拿走了不还,那司马考自己就要掏钱弥补亏空。两千斤白银,蒙古朝廷拿出来尚且肉痛,司马考哪里有钱能够补上。为了司马考的身家性命,他绝不能冒险。
蒙古使者把谈判的内容带回给廉希宪听,廉希宪听完之后就想破口大骂。他干脆在百忙之中把司马考叫到他这边来,带着拥有军事优势而生出的居高临下,廉希宪说道:“司马先生,你们若是不肯,我们对海州那边也没办法节制。”
“那我们顶多不在海州种地。”司马考也回答的干净利落,“之前不在海州那边种地,我们也活的很好,全然不至于现在不种地就过不下去。”
不管廉希宪怎么威逼,司马考都表示他不可能让五斤炮处于危险的境地。这反倒让廉希宪更想看看这五斤炮有什么不得了的。最后司马考给了个建议,他可以将船开到直沽寨的海边,蒙古可以派人到船上看五斤炮怎么发射,而蒙古高官们可以在岸上安全的地方看炮击的效果。
虽然不情不愿,廉希宪最后还是答应了此事。第二天,侍卫王东陆代表忽必烈大汗和其他不少人一起前往直沽寨。临走前,太子真金却偷偷的拉住王东陆,他兴奋的说道:“启年兄,你可否带我一起去看看火炮!”
王东陆吓得连忙拒绝,“燕王!你可别给我开玩笑!”
真金笑道:“我们蒙古汉子从小就要骑着马看世界,去见识一下火炮也没什么不好。父皇对此不置可否,想来他是愿意的。”
这种程度的说明对王东陆完全没用,他板着脸说道:“我只是个侍卫,受大汗之命前去看看宋国火炮的威力。燕王想去看,那就请大汗答应。偷偷去的话,大汗会不高兴的。”
“那……你觉得我父皇怎么才会答应呢?”真金已经求过忽必烈,忽必烈明显没答应。
“这……”太子真金的态度摆的这么低,王东陆也没办法拒绝,想了片刻,他压低声音说道:“大汗不爱听那种吹的云山雾罩的话。燕王别学那些儒臣说话就好。我觉得你不妨直接告诉大汗,你亲眼见识一下火炮的威力,以后下面的人就难以哄骗到你。而且你一定会注意安全,低调行事。”
四个时辰之后,王东陆已经和其他观看的人等从大都出发走出了很远。安营之时,突然有人在背后说道:“启年兄,你给出的好谋划。”
听到居然是太子的声音,王东陆被吓的连忙回头。某种意义上王东陆与真金算是同门师兄弟,都拜在郝经门下读书。太子真金倒是很喜欢用汉人的用词,王东陆对此并不习惯。现在旁边有人,真金这么讲话,被人恶意挑拨的话,王东陆可受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