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斩首前的准备工作
如果弗雷德的伪装能够达到他所说的效果,那么他就能伪造出一批新的优先打击坐标发回舰队,并将其他在地表的星盟侦查部队的位置和行动信息套问出来。
乐观估计,这样做不仅能把星盟的炮火引导到星球上的无人地带几个小时的时间,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个一举消灭地面上所有星盟侦察力量的机会。
而如果他们能糊弄的住其他星盟的侦查队伍,甚至有望争取到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在没有星盟的显著干涉的情况下继续救援行动。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出现在这里。
通过对星盟通讯信号的追踪,他们追踪到了地表上对外通讯最频繁的一支星盟侦查队伍追到了这个城市,如果运气够好,他们将很快在城市里找到指挥中枢,并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负责带路的弗雷德和102小队的侦察兵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小心探路,102小队的其他成员则分成两部分,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搜索附近的城区。
这片城区曾经是致远星上的一个繁荣区域,城市的总体规模大概和主位面的魔都规模近似,他们能通过断断续续的通讯追踪信号找到敌人所在的大致位置。
但是,由于城市里的复杂地形,最后的精确位置还是需要他们通过实地侦查找到。很快,他们在一个路口有了收获,弗雷德发现了2个开着隐身器的高级精英在一栋大楼前巡逻,不用说,那个他们追踪的星盟地面侦查部队就在这栋大楼里。
附近的建筑看起来还算完好,没有其他一些城市里街道上大片的弹坑和倒塌建筑。说明之前城市争夺战时这里没有被波及。但是,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到周围的战争痕迹,比如不远处的路口就有一个正在燃烧的火堆。
从火堆边缘的残肢和衣物可以看得出那是一个由人类尸体组成的火堆,而且看起来非常新。显然,星盟的侦查队伍在暂住进来之前先把藏在附近的区域的人类平民杀光了。
看到这一幕,102小队的人都没有什么表示,毕竟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见过比这残酷的多的景象。他们的向导弗雷德虽然感觉胸中升起了一阵怒火,但是实话说他也没受到太大影响,毕竟类似的人类被屠杀的场景他已经见过了太多。
在确认了他们的目标的大致位置后,他们又使用小型的侦查无人机检查了一下,果然在这栋大楼的顶层天台和下面几层发现了一大堆热源,初步确认了这里有超过20个精英,还有不少其他种族的士兵,都是机动性很高的兵种。
在得知了敌人数量和位置后,一群人通过通讯模块快速的商议了一下策略。102小队的多数人被他们的队长派到了附近的其他建筑上提供火力支援和外部观测。
而陆风自己则选择和弗雷德一起从地面突入,随后慢慢搜索整栋大楼。争取以尽可能小的动静围杀这队星盟侦察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将穿梭机叫回到地面,并在两个街区外卸下并扩大了其搭载的一扇已经开启的时空门稳定器。
通过这扇直接连接零号空间站的时空门,他们叫来了一小批支援部队帮忙,以保证不会放走任何敌人。他们叫来的是一队机甲部队和几台有人操控的球形无人机。
在之前的战斗中,探险队确认了这两种装备是对付星盟各种战斗人员的最佳武器,不管是远近距离还是复杂地形条件下都能有效克制星盟的地面部队。
而且,根据之前他们跟星盟的战斗表现,探险队的工程师团队还规模化的改造了这些人形机甲和球形无人机,让他们的武器能更有效的破防星盟的防御装备,护甲也能更有效的抵抗星盟的武器打击。
和星盟交过手的各个小队还总结出了最佳的对星盟打击战术,并通过内部通讯网发到了每一个参与行动的探险队队员手上。现在,所有参与行动的探险队队员都对星盟部队的优缺点有了系统的了解。
虽然他们还没有斯巴达战士们那样丰富的对星盟战斗经验,也不会使用星盟的通用语。但是,他们有着更先进的武器和后勤支持,手中更多的战术选项可比只有ONI情报支持,后勤基本靠缴获的斯巴达战士们多多了。
102小队这种第一阶段就在致远星地表大肆活动的小队自然懂得如何对付星盟。他们根据之前总结出的成功经验,陆风并没有向后方要求大队的支援力量,更是没有叫来锤头战车一类的重武器。
锤头战车虽然火力和防护都很好,野战攻坚时非常有用。但是因为战车运行时的噪音太大,灵活度也不太好,很容易惊动还未发现他们的星盟地面部队,所以不是很适合城市战使用。
此战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无声的砍掉星盟在致远星地表的侦查队伍的指挥机构,这种斩首时的行动中,快速和安静这样的属性远比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防护重要得多。
调几辆锤头战车或者请求一个大队的无人机编队过来虽然能毫无悬念的瞬间打垮敌人,但是追杀残敌时,这些战车可是没办法在纵横交错的城市交通网中追上星盟的飞行步兵的,无人操纵的无人机群也注定会用它们那密集的火力把所有他们需要缴获的设备连同持有哪些设备的星盟部队打成渣渣。
阿特拉斯机甲就没有这个问题,虽然论火力和防护都比锤头战车差上一筹,但是配合着少量有人遥控的球形无人机,他们在面对星盟部队时所表现出的战斗力远远超出锤头战车。
上有无人机压制,下有阿特拉斯机甲的机炮火力网和高速冲锋,这样的配合总是能极快的撕碎星盟部队的防线,达到预期的战果。当然了,这说的是在有人操作的情况下。
如果是无人操控的自动跟随模式,这些大块头的战斗效率也挺低的,甚至可能低过战车。探险队之前在对星盟的行动中之所以倾向于使用自动模式的阿特拉斯机甲参与战斗并不是因为其作战效能好,而是因为当时进行的基本都是夺船战斗。
星盟的舰船上可没有足够的空间给机甲的驾驶员提供紧急弹射逃生的机会,所以为了避免人员伤亡,他们当时才用了效率比较低下的自动模式。
眼下的城市里可没有这个问题,所以,102小队叫来的增援力量是由一队有人操控的阿特拉斯机甲和一个中队的有人遥控的球形无人机组成的。
在增援力量赶来后,他们快速的部署了一下球形无人机和机甲部队,确保他们能有效包围敌人,同时确保在战斗开始前,这些大家伙能保持隐藏状态。战斗开始后还要能在短时间内赶到最前线。
在他们紧张的商议并布置包围网的时候,两个街区外的那栋被星盟侦察部队占领的大楼天台,领队的精英指挥官也在和自己的手下讨论着最新的战局。
附近的天空灰蒙蒙的,太阳也快落山了,本来,这对于他们这样的侦察部队是好事,但是站在天台上俯览城市的这个精英高级指挥官却感觉一阵异常的心悸,就好像是有什么看不到的危险一样。
毫无疑问,星盟赢得了致远星战役的全面胜利。人类被他们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一切尽在最高议会的掌握之中,朝圣之旅即将开启……这些是星盟的宣传部门的论调。
但是作为常年在第一线和人类对抗,第一批进入地面战场,最后一批撤出,消息还特别灵通的侦察部队的指挥官,眼前这个高级精英对最近的战局赶到十分疑惑。
自从致远星战役爆发以来,他们收到了很多奇怪的战报,战斗刚开始的前期就有整队整队的星盟精锐侦查部队一声不响的失踪,这虽然可以解释成UNSC的地面部队有着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但是和人类交手经验丰富的他却不这样认为。
星盟之前派出的侦察部队虽然不可能和地面上的人类大军扛正面,但是也不至于一声不吭,半个求援信号都不见的就被成批的消灭。除非地面上到处都是斯巴达战士这样的人类精锐部队。
但是就和之前的历次战役一样,战场上他们能见到的斯巴达战士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非常少的。人类如果有批量制造斯巴达战士的能力,那么在这个以星盟的标准看也非常丰饶的宜居星球的争夺战中,他们应该全力出击打击星盟的登陆主力才对,而不是集中力量去打威胁较小的侦察部队。
后来,战斗正式开始后,异象变得越来越多,不仅很多战斗力很强的星盟部队神秘的在地表失踪,而且本应该大量出现的人类战争难民和被打残的UNSC部队也会一小片一小片的消失。
尤其是在差不多一个星期前,异象达到了顶峰。星盟的留守小舰队居然被人类赶出了这个行星系,等他们打回来后,地表上居然几乎找不到活人了!
乐观估计,这样做不仅能把星盟的炮火引导到星球上的无人地带几个小时的时间,还能给他们提供一个一举消灭地面上所有星盟侦察力量的机会。
而如果他们能糊弄的住其他星盟的侦查队伍,甚至有望争取到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在没有星盟的显著干涉的情况下继续救援行动。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出现在这里。
通过对星盟通讯信号的追踪,他们追踪到了地表上对外通讯最频繁的一支星盟侦查队伍追到了这个城市,如果运气够好,他们将很快在城市里找到指挥中枢,并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负责带路的弗雷德和102小队的侦察兵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小心探路,102小队的其他成员则分成两部分,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搜索附近的城区。
这片城区曾经是致远星上的一个繁荣区域,城市的总体规模大概和主位面的魔都规模近似,他们能通过断断续续的通讯追踪信号找到敌人所在的大致位置。
但是,由于城市里的复杂地形,最后的精确位置还是需要他们通过实地侦查找到。很快,他们在一个路口有了收获,弗雷德发现了2个开着隐身器的高级精英在一栋大楼前巡逻,不用说,那个他们追踪的星盟地面侦查部队就在这栋大楼里。
附近的建筑看起来还算完好,没有其他一些城市里街道上大片的弹坑和倒塌建筑。说明之前城市争夺战时这里没有被波及。但是,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到周围的战争痕迹,比如不远处的路口就有一个正在燃烧的火堆。
从火堆边缘的残肢和衣物可以看得出那是一个由人类尸体组成的火堆,而且看起来非常新。显然,星盟的侦查队伍在暂住进来之前先把藏在附近的区域的人类平民杀光了。
看到这一幕,102小队的人都没有什么表示,毕竟他们中的多数人都见过比这残酷的多的景象。他们的向导弗雷德虽然感觉胸中升起了一阵怒火,但是实话说他也没受到太大影响,毕竟类似的人类被屠杀的场景他已经见过了太多。
在确认了他们的目标的大致位置后,他们又使用小型的侦查无人机检查了一下,果然在这栋大楼的顶层天台和下面几层发现了一大堆热源,初步确认了这里有超过20个精英,还有不少其他种族的士兵,都是机动性很高的兵种。
在得知了敌人数量和位置后,一群人通过通讯模块快速的商议了一下策略。102小队的多数人被他们的队长派到了附近的其他建筑上提供火力支援和外部观测。
而陆风自己则选择和弗雷德一起从地面突入,随后慢慢搜索整栋大楼。争取以尽可能小的动静围杀这队星盟侦察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他们还将穿梭机叫回到地面,并在两个街区外卸下并扩大了其搭载的一扇已经开启的时空门稳定器。
通过这扇直接连接零号空间站的时空门,他们叫来了一小批支援部队帮忙,以保证不会放走任何敌人。他们叫来的是一队机甲部队和几台有人操控的球形无人机。
在之前的战斗中,探险队确认了这两种装备是对付星盟各种战斗人员的最佳武器,不管是远近距离还是复杂地形条件下都能有效克制星盟的地面部队。
而且,根据之前他们跟星盟的战斗表现,探险队的工程师团队还规模化的改造了这些人形机甲和球形无人机,让他们的武器能更有效的破防星盟的防御装备,护甲也能更有效的抵抗星盟的武器打击。
和星盟交过手的各个小队还总结出了最佳的对星盟打击战术,并通过内部通讯网发到了每一个参与行动的探险队队员手上。现在,所有参与行动的探险队队员都对星盟部队的优缺点有了系统的了解。
虽然他们还没有斯巴达战士们那样丰富的对星盟战斗经验,也不会使用星盟的通用语。但是,他们有着更先进的武器和后勤支持,手中更多的战术选项可比只有ONI情报支持,后勤基本靠缴获的斯巴达战士们多多了。
102小队这种第一阶段就在致远星地表大肆活动的小队自然懂得如何对付星盟。他们根据之前总结出的成功经验,陆风并没有向后方要求大队的支援力量,更是没有叫来锤头战车一类的重武器。
锤头战车虽然火力和防护都很好,野战攻坚时非常有用。但是因为战车运行时的噪音太大,灵活度也不太好,很容易惊动还未发现他们的星盟地面部队,所以不是很适合城市战使用。
此战他们的目标是尽可能无声的砍掉星盟在致远星地表的侦查队伍的指挥机构,这种斩首时的行动中,快速和安静这样的属性远比强大的火力和厚重的防护重要得多。
调几辆锤头战车或者请求一个大队的无人机编队过来虽然能毫无悬念的瞬间打垮敌人,但是追杀残敌时,这些战车可是没办法在纵横交错的城市交通网中追上星盟的飞行步兵的,无人操纵的无人机群也注定会用它们那密集的火力把所有他们需要缴获的设备连同持有哪些设备的星盟部队打成渣渣。
阿特拉斯机甲就没有这个问题,虽然论火力和防护都比锤头战车差上一筹,但是配合着少量有人遥控的球形无人机,他们在面对星盟部队时所表现出的战斗力远远超出锤头战车。
上有无人机压制,下有阿特拉斯机甲的机炮火力网和高速冲锋,这样的配合总是能极快的撕碎星盟部队的防线,达到预期的战果。当然了,这说的是在有人操作的情况下。
如果是无人操控的自动跟随模式,这些大块头的战斗效率也挺低的,甚至可能低过战车。探险队之前在对星盟的行动中之所以倾向于使用自动模式的阿特拉斯机甲参与战斗并不是因为其作战效能好,而是因为当时进行的基本都是夺船战斗。
星盟的舰船上可没有足够的空间给机甲的驾驶员提供紧急弹射逃生的机会,所以为了避免人员伤亡,他们当时才用了效率比较低下的自动模式。
眼下的城市里可没有这个问题,所以,102小队叫来的增援力量是由一队有人操控的阿特拉斯机甲和一个中队的有人遥控的球形无人机组成的。
在增援力量赶来后,他们快速的部署了一下球形无人机和机甲部队,确保他们能有效包围敌人,同时确保在战斗开始前,这些大家伙能保持隐藏状态。战斗开始后还要能在短时间内赶到最前线。
在他们紧张的商议并布置包围网的时候,两个街区外的那栋被星盟侦察部队占领的大楼天台,领队的精英指挥官也在和自己的手下讨论着最新的战局。
附近的天空灰蒙蒙的,太阳也快落山了,本来,这对于他们这样的侦察部队是好事,但是站在天台上俯览城市的这个精英高级指挥官却感觉一阵异常的心悸,就好像是有什么看不到的危险一样。
毫无疑问,星盟赢得了致远星战役的全面胜利。人类被他们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一切尽在最高议会的掌握之中,朝圣之旅即将开启……这些是星盟的宣传部门的论调。
但是作为常年在第一线和人类对抗,第一批进入地面战场,最后一批撤出,消息还特别灵通的侦察部队的指挥官,眼前这个高级精英对最近的战局赶到十分疑惑。
自从致远星战役爆发以来,他们收到了很多奇怪的战报,战斗刚开始的前期就有整队整队的星盟精锐侦查部队一声不响的失踪,这虽然可以解释成UNSC的地面部队有着压倒性的数量优势,但是和人类交手经验丰富的他却不这样认为。
星盟之前派出的侦察部队虽然不可能和地面上的人类大军扛正面,但是也不至于一声不吭,半个求援信号都不见的就被成批的消灭。除非地面上到处都是斯巴达战士这样的人类精锐部队。
但是就和之前的历次战役一样,战场上他们能见到的斯巴达战士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非常少的。人类如果有批量制造斯巴达战士的能力,那么在这个以星盟的标准看也非常丰饶的宜居星球的争夺战中,他们应该全力出击打击星盟的登陆主力才对,而不是集中力量去打威胁较小的侦察部队。
后来,战斗正式开始后,异象变得越来越多,不仅很多战斗力很强的星盟部队神秘的在地表失踪,而且本应该大量出现的人类战争难民和被打残的UNSC部队也会一小片一小片的消失。
尤其是在差不多一个星期前,异象达到了顶峰。星盟的留守小舰队居然被人类赶出了这个行星系,等他们打回来后,地表上居然几乎找不到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