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给自己求一条活路
一夜之间,李世民变的苍老了很多,本来只是有一点白色的鬓角变的花白一片,眼角也多了很多皱纹。
他平静的坐在软塌上,眼睛也紧紧地盯着李承乾,父子两人对视良久都不说话。
李承乾已经豁了出去,他知道今天不管怎么哀求也无法幸免,于是收拾起在东宫中狼狈,努力让自己表情从容。面对李世民那逼人的目光,他也不退缩。
对视了一会,李承乾伏首跪拜:“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冷冷道:“李承乾,我真没有想到你还有这个胆子。”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儿臣无话可说。我只不过是跟父皇你学的,你给我们做了榜样。”
李世民脸色一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平息心中的怒气:“李承乾,我这个皇位迟早是你的,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李承乾像听见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般哈哈大笑:“父皇,你凭良心说这个皇位你真的会给我吗?”
李世民看着状若癫疯的李承乾很想承认皇位就是你的,但是想到李承乾刚才问的你凭良心说时又心中一滞,叹息了一声,半天没有说话。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的脸色笑的更加大声了:“父皇,你自己都等于默认了我这个太子之位肯定不保,难道我就这么束手待毙,坐着等死吗?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不也是这个心情,为了我自己的性命我难道不能博一下?”
“就算废了你的太子之位,你终究还是朕的儿子,难道做个逍遥无忧的普通王爷还不能满足你的欲望吗?”李世民沉默良久才沉声道。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父皇,儿臣只要被废了太子之位,以后你不在了无论哪个是兄弟坐上宝座,谁能够放心让我活下去?”
场面又一次的沉默了下去,李世民知道自己儿子说的一点都不错,历史上只要太子一旦被废,那就是等于他的生命就要结束,只要新皇帝登上皇位,那就是他的死期。再心胸广阔的新皇帝都会本能的把任何威胁到自己皇位的那个前太子以各种名义给弄死,废太子这个名声就是对新皇帝的威胁,就算他什么事情都不做,不跟任何人来往,只要他一天活在世界上,那他就永远是个隐患。
当年李世民为什么要杀了李建成跟他的儿子,就是因为总会有那些有野心的家伙会打着废太子的名义去赌前程。
“所以你就可以弑父夺位?这个就是谋反的理由吗?”李世民大声喝骂道。
“这些不都是你逼的吗?要不是你宠爱李泰过分,怎么会让我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你一步步把我逼上绝路的。”李承乾彻底的放开,把压抑心中多年的话都说了出来:“自从母后死后,你有把我当成太子吗?给李泰什么待遇,朝堂里的大臣都投靠到他那边去?这么多年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一天天心惊胆战的过日子,生怕那天就有圣旨传来,太子之位不保,我的痛苦你知道吗?”
“你太让我失望了知道吗?你自己想想这些年你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让我失望寒心,李泰他是你弟弟,你这个做哥哥的就没有一点错吗?做了那么多错事,我哪一次没有原谅你?现在你竟然谋反,如果你在我的位置,你会怎么做?”
“是,我错了,但是我绝不后悔我做的一切,只恨我识人不明,才有今日之败。反正我日子已经过的生不如死,就算死又怎么样。”
“你以为我真不敢杀了你吗?犯下这样的人伦大罪,一点愧疚都没有。”李世民气的发疯:“你这么多年学到的都是什么?贞观元年封你为太子,朕为你遍请天下名师大儒教导,李纲,陆德明,孔颖达……这些人谁不是当世赫赫有名之儒士?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李世民越说越痛心:“这世上朕的敌人已经够多了,我也这么一步一步的杀过来。所以谁造反我都能接受,但是你造反我接受不了,你让我怎么去面对你的母亲?”说着说着他的眼泪就流了出来。
这个世界上的他的敌人太多了,从晋阳起兵开始他就一路杀的人头滚滚,多少名震一时的敌人都被他送进了地狱。什么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再到颉利可汗等,这么多敌人怕什么,直接碾压过去,你不服气就送你去投胎。
看到天下太平,蛮夷臣服,李世民本来还是有点心中暗喜,就文采武功来说,自己也算是做到帝王中最高级的那一批了。对外邦送上的天可汗的大帽子也是戴的心安理得。开始从听说李承乾谋反开始,他就开始深刻的反省,是不是做人太失败了,连亲生的儿子都要杀自己。
现在看到李承乾那倔强的脸庞,李世民心痛不已,其实这个谋反就像是一个笑话,几个不通实务的家伙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计划,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李世民现在最难受的是该怎么处置谋反的主犯,自己的亲儿子?
李世民盯着李承乾,脸色变了又变,终于狠下心道:“来人,传朕旨意,着尚书省礼部拟《废皇太子诏》。”
李承乾虽然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当自己的父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还觉得有一道雷在耳边炸响,他愣愣的看着说话的李世民,整个人头晕目眩,用力扶住了旁边的柱子才没有倒下来,等李世民说完,李承乾跪了下来:“儿臣多谢父皇恩典。”
太子谋反的消息早在昨天夜里就开始疯传,那么多侍卫包围东宫的消息从有心的朝臣府邸传到百姓人家,然后就传出了长安城,以飓风般的速度传往大唐的各个角落。
大唐的天下所有人都震惊了。大家都不敢相信,因为太子就是准备接手皇位的,怎么还会谋反呢?那些老百姓充分的发挥了想象力,各种版本的故事广为流传。
只有长安城里的勋贵大臣们清楚李承乾这个太子日渐尴尬和艰难的处境,也能理解李承乾的心情,他谋反最大的心愿或许不是想当皇帝,而是给自己求一条活路。
他平静的坐在软塌上,眼睛也紧紧地盯着李承乾,父子两人对视良久都不说话。
李承乾已经豁了出去,他知道今天不管怎么哀求也无法幸免,于是收拾起在东宫中狼狈,努力让自己表情从容。面对李世民那逼人的目光,他也不退缩。
对视了一会,李承乾伏首跪拜:“儿臣拜见父皇。”
李世民冷冷道:“李承乾,我真没有想到你还有这个胆子。”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儿臣无话可说。我只不过是跟父皇你学的,你给我们做了榜样。”
李世民脸色一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平息心中的怒气:“李承乾,我这个皇位迟早是你的,你就这么迫不及待吗?”
李承乾像听见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般哈哈大笑:“父皇,你凭良心说这个皇位你真的会给我吗?”
李世民看着状若癫疯的李承乾很想承认皇位就是你的,但是想到李承乾刚才问的你凭良心说时又心中一滞,叹息了一声,半天没有说话。
李承乾看着李世民的脸色笑的更加大声了:“父皇,你自己都等于默认了我这个太子之位肯定不保,难道我就这么束手待毙,坐着等死吗?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不也是这个心情,为了我自己的性命我难道不能博一下?”
“就算废了你的太子之位,你终究还是朕的儿子,难道做个逍遥无忧的普通王爷还不能满足你的欲望吗?”李世民沉默良久才沉声道。
李承乾摇了摇头道:“父皇,儿臣只要被废了太子之位,以后你不在了无论哪个是兄弟坐上宝座,谁能够放心让我活下去?”
场面又一次的沉默了下去,李世民知道自己儿子说的一点都不错,历史上只要太子一旦被废,那就是等于他的生命就要结束,只要新皇帝登上皇位,那就是他的死期。再心胸广阔的新皇帝都会本能的把任何威胁到自己皇位的那个前太子以各种名义给弄死,废太子这个名声就是对新皇帝的威胁,就算他什么事情都不做,不跟任何人来往,只要他一天活在世界上,那他就永远是个隐患。
当年李世民为什么要杀了李建成跟他的儿子,就是因为总会有那些有野心的家伙会打着废太子的名义去赌前程。
“所以你就可以弑父夺位?这个就是谋反的理由吗?”李世民大声喝骂道。
“这些不都是你逼的吗?要不是你宠爱李泰过分,怎么会让我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你一步步把我逼上绝路的。”李承乾彻底的放开,把压抑心中多年的话都说了出来:“自从母后死后,你有把我当成太子吗?给李泰什么待遇,朝堂里的大臣都投靠到他那边去?这么多年你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一天天心惊胆战的过日子,生怕那天就有圣旨传来,太子之位不保,我的痛苦你知道吗?”
“你太让我失望了知道吗?你自己想想这些年你的所作所为,是不是让我失望寒心,李泰他是你弟弟,你这个做哥哥的就没有一点错吗?做了那么多错事,我哪一次没有原谅你?现在你竟然谋反,如果你在我的位置,你会怎么做?”
“是,我错了,但是我绝不后悔我做的一切,只恨我识人不明,才有今日之败。反正我日子已经过的生不如死,就算死又怎么样。”
“你以为我真不敢杀了你吗?犯下这样的人伦大罪,一点愧疚都没有。”李世民气的发疯:“你这么多年学到的都是什么?贞观元年封你为太子,朕为你遍请天下名师大儒教导,李纲,陆德明,孔颖达……这些人谁不是当世赫赫有名之儒士?你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李世民越说越痛心:“这世上朕的敌人已经够多了,我也这么一步一步的杀过来。所以谁造反我都能接受,但是你造反我接受不了,你让我怎么去面对你的母亲?”说着说着他的眼泪就流了出来。
这个世界上的他的敌人太多了,从晋阳起兵开始他就一路杀的人头滚滚,多少名震一时的敌人都被他送进了地狱。什么李密、窦建德、王世充,再到颉利可汗等,这么多敌人怕什么,直接碾压过去,你不服气就送你去投胎。
看到天下太平,蛮夷臣服,李世民本来还是有点心中暗喜,就文采武功来说,自己也算是做到帝王中最高级的那一批了。对外邦送上的天可汗的大帽子也是戴的心安理得。开始从听说李承乾谋反开始,他就开始深刻的反省,是不是做人太失败了,连亲生的儿子都要杀自己。
现在看到李承乾那倔强的脸庞,李世民心痛不已,其实这个谋反就像是一个笑话,几个不通实务的家伙闭门造车想出来的计划,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但是李世民现在最难受的是该怎么处置谋反的主犯,自己的亲儿子?
李世民盯着李承乾,脸色变了又变,终于狠下心道:“来人,传朕旨意,着尚书省礼部拟《废皇太子诏》。”
李承乾虽然有了心里准备,但是当自己的父皇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还觉得有一道雷在耳边炸响,他愣愣的看着说话的李世民,整个人头晕目眩,用力扶住了旁边的柱子才没有倒下来,等李世民说完,李承乾跪了下来:“儿臣多谢父皇恩典。”
太子谋反的消息早在昨天夜里就开始疯传,那么多侍卫包围东宫的消息从有心的朝臣府邸传到百姓人家,然后就传出了长安城,以飓风般的速度传往大唐的各个角落。
大唐的天下所有人都震惊了。大家都不敢相信,因为太子就是准备接手皇位的,怎么还会谋反呢?那些老百姓充分的发挥了想象力,各种版本的故事广为流传。
只有长安城里的勋贵大臣们清楚李承乾这个太子日渐尴尬和艰难的处境,也能理解李承乾的心情,他谋反最大的心愿或许不是想当皇帝,而是给自己求一条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