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新朝代来临
刘奇登基称帝的消息随着各地皇榜张贴,飞速传遍天下,山东各地百姓朝泰安跪拜,高呼万岁,他们为一个新朝代的到欢呼,盼着天下安定,过上幸福的生活。
虽然很多人完全不知道登基的任何过程和细节,而且事情来得有些突然,但这个消息也透露出让人兴奋的信号。
首先是久不露面的兰婧王应该安然无恙,其次就是这个新朝代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华帝国,这意味着,破虏军征战天下的脚步将加速。
南方各省督抚对这个消息有些懵,中华帝国的名号影响力太大了,这会引起非常多的人,尤其是汉族的共鸣,而更为要命的是曲阜的衍圣公接受了中华帝国皇帝刘奇的封赐,仍旧以世袭衍圣公延续着儒家的辉煌。
现在官府都不知道百姓言语中的皇上是指西安那一位还是山东这个,总之,这个消息,让南方诸省暗流涌动,不少读书人已经打着去山东的主意。
载津得知这个消息,又惊又怒,附体刘奇要一探究竟,只是他发现自己仍旧在笼子里,而桌面上,居然是刘奇给他的信,信中充满嘲讽,问他可有胆子和自己同归于尽。
恼怒的载津撕碎了信,等着他的自然是一阵雾气和昏迷倒地。
两天后,何涴婧等人才算放下心来,刘奇激怒载津的举动确实让他们担惊受怕,不过事实证明,载津没胆量,都这个份上了,他依旧不肯和称帝的刘奇同归于尽。
当然,也有对刘奇称帝不屑一顾的,比如西安的奕等人,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是瞎胡闹,听闻刘奇连宫殿都没有一座,这样称帝,谁都行。不过泰安百姓不这么看,这只能说明皇帝心系天下,心系百姓。
王府中人则是佩服皇后和皇妃,如此高贵身份,依旧自己照看孩子,打理府里一切事情,连个贴身宫女都没有,更何况,二人的孩子居然没有名分。
这件事连谭嗣同都想不通,他不知刘奇早已和何涴婧、爱兰珠说清楚了,登基做皇帝,不过是权宜之计,若载津威胁消除不了,他要在合适的时候,放弃皇位,如此,太子不太子的也就不重要的。
退一万步讲,走谭嗣同说的君主立宪,刘奇倒是也打算将皇位传给儿子,爱兰珠不争,皇位是珣儿的,理论上,玗儿怎么也是亲王,表面看顺理成章,然而,何涴婧都想不到,刘奇并不打算分封亲王!
这是现代人刘奇特有的思维想法,他清楚,几十年后,这个世界爆发大战很难,未来世界恐怕更难,新武器的出现让各国都不敢轻举妄动,这种情况下,皇家血脉要是能延续,那将是无数亲王出现,他可不想那时候,皇家系统显得庞大和臃肿。
有亲王名头,不见得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为此,他觉得真能延续这个帝国,就只有皇帝往下延,其余人,不过是有皇家血统罢了,他希望其他的后代,能够进入科技界和教育界,成为无冕的贵族。
他的这个想法,爱兰珠居然非常赞同,或许是她早就想过自己的孩子得凭本事活着,或许是她对曾经的事情依然放不下,总之,她赞同。
何涴婧明白归明白,却有些梗着,要这么说,那莲儿和月儿都不该册封公主,刘奇对此笑了,公主只是名号,并未有实质性的作用,他就算不册封,民间依旧会称呼两个女儿为公主的。
等何涴婧也同意他的想法后,这珣儿和玗儿的事情就摆了下来。谭嗣同很想和他讨论此事,只是这回刘奇成功的将军政两边的事情甩到他手里,真让他分身乏术。
尤其是山东、安徽、河南以州代省,设置州一级行政机构后,州、府、县三级职权确定,人员调配成了头等大事,谭嗣同不清楚刘奇将人员安排交给他,而不是给新任吏部尚书邱中会是故意的,还是口误,光这一项事情,就足以让他焦头烂额。
孙万林这个左丞相等于是虚职,他很清楚,刘奇让他在这个位置,除了支持谭嗣同外,还让他代行破虏军统帅的职责,说实话,他可没工夫和谭嗣同折腾,春天一到,各地战事必定会拉开帷幕,他还得做准备。
好在武香提名殷芳为兵部侍郎,很快就得到刘奇批准,算是解决了孙万林头痛的后勤和新兵训练问题,他可以谋划各线战事的计划。
马夏这个右丞相其实也帮不上谭嗣同多少忙,她原来监管大理寺,严怀琪接任后,她还得协助他尽快完成编纂的各项中华律法,否则法度将会产生混乱,能将考叙合格官员推荐给谭嗣同,已经不错了。
谭嗣同不得已,找邱中会商议,却被他话里话外挤兑了一通,本着团结,谭嗣同并未将此事告知刘奇,可陈玲早已知晓,刘奇得知后,只是一声叹息。
他确实是故意不让邱中会负责官员安置,其目的,就是要看看他的反应,吏部这个职位,他本想给李德文的,不过邱中会若掌管山东州,有些问题,最终他选择二人互换,如果邱中会愿意听从谭嗣同的安排,他会交还他应有的权利,现在看来,只能先晾一晾了。
此番各部设置,刘奇并未动破虏军,不是不想,而是现在不行,殷芳调兵部,也是他衡量许久才决定的,一来参军府确实缺人,武香陷在莱州,不能让她分心,二来殷芳和梁进也差不多了,刘奇想借此找机会让二人成亲。
连续多日,载津不再来折腾,这有些不像他的风格,直觉告诉他,载津怕是有想法。
确实,东北未定之事再起波澜,俄国照会大清,他们自己解决袁寿山,李鸿章知道多说无益,只得上报光绪,在刘奇准备登基这段时间,老毛子调集两个师的兵力,攻打黑龙江城。
到这个时候,袁寿山也没了退路,朝廷没有说法,他既不可能交出依克唐阿,也不可能退出黑龙江城,唯有打,双方在冰天雪地里,鏖战黑龙江城。
担心刘奇出关相帮,阿列克塞耶夫一方面要求大清出兵攻打山海关的刘奇兵马,一边做着龌龊之事,暗地里和杨悦春达成协议,支持他攻击盛京,以迫使关内清兵增援,既避免大清关外兵马找借口增援袁寿山,也借此逼迫关内清兵和破虏军交战,打通山海关增援盛京。
这一招确实无解,李鸿章明知其中有俄国人阴谋,却也无奈,那杨悦春也是反贼,他打大清任何一个地方,都很合理。
载津当然不会这个时候和破虏军打,那样等于让俄国人渔翁得利,再说迫使破虏军占山海关,出兵关外,还是他做的,如今再攻山海关,岂不打脸?
他不相信杨悦春能够攻下盛京城,他觉得,此事要想化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暗示吉林将军恩泽,让他派人以非官府的名义,去增援袁寿山,或者令袁寿山放弃黑龙江城,想法子在黑龙江游荡,迫使俄国与破虏军决战山海关。
他这个想法是成立的,要阿列克塞耶夫放弃盛京的利益,回兵去解决袁寿山,完全不可能,阿列克塞耶夫已经鼓动杨悦春攻打盛京,若调兵回去,破虏军趁势出关拿下盛京,那可赔大了,俄国人唯一的选择是先解决山海关,才能回兵解决袁寿山。
只是坐收渔人之利这种事情,载津难以掌控,他现在不能不考虑借助鎏盘的力量,不能再在刘奇身上耗了。
有兵在山海关,杨悦春的动向自然瞒不过孙万林,对于此贼,孙万林和刘奇、谭嗣同的看法是一致的,别看他也反满清,但绝对是个祸害,他在关外这么一闹,以后要想收复民心,比登天还难!
此番杨悦春居然去攻盛京,全然不怕锦州的老毛子,这其中的猫腻,傻子都看得出来,难办的是孙万林还不好干涉,打杨悦春,不知情的肯定要给破虏军泼脏水。
要不打俄国人?这个念头在孙万林脑海里转了几天,还是不行,载津是不可信的,这一脚踩进去,会是什么结果,谁都不敢说。
烦躁好些时日,登基大典之后,孙万林再次收到聂士成的信,而这一回,他认真对待了,只因他看信时,脑海里浮出一个念头。
虽然很多人完全不知道登基的任何过程和细节,而且事情来得有些突然,但这个消息也透露出让人兴奋的信号。
首先是久不露面的兰婧王应该安然无恙,其次就是这个新朝代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华帝国,这意味着,破虏军征战天下的脚步将加速。
南方各省督抚对这个消息有些懵,中华帝国的名号影响力太大了,这会引起非常多的人,尤其是汉族的共鸣,而更为要命的是曲阜的衍圣公接受了中华帝国皇帝刘奇的封赐,仍旧以世袭衍圣公延续着儒家的辉煌。
现在官府都不知道百姓言语中的皇上是指西安那一位还是山东这个,总之,这个消息,让南方诸省暗流涌动,不少读书人已经打着去山东的主意。
载津得知这个消息,又惊又怒,附体刘奇要一探究竟,只是他发现自己仍旧在笼子里,而桌面上,居然是刘奇给他的信,信中充满嘲讽,问他可有胆子和自己同归于尽。
恼怒的载津撕碎了信,等着他的自然是一阵雾气和昏迷倒地。
两天后,何涴婧等人才算放下心来,刘奇激怒载津的举动确实让他们担惊受怕,不过事实证明,载津没胆量,都这个份上了,他依旧不肯和称帝的刘奇同归于尽。
当然,也有对刘奇称帝不屑一顾的,比如西安的奕等人,在他们眼中,这不仅仅是瞎胡闹,听闻刘奇连宫殿都没有一座,这样称帝,谁都行。不过泰安百姓不这么看,这只能说明皇帝心系天下,心系百姓。
王府中人则是佩服皇后和皇妃,如此高贵身份,依旧自己照看孩子,打理府里一切事情,连个贴身宫女都没有,更何况,二人的孩子居然没有名分。
这件事连谭嗣同都想不通,他不知刘奇早已和何涴婧、爱兰珠说清楚了,登基做皇帝,不过是权宜之计,若载津威胁消除不了,他要在合适的时候,放弃皇位,如此,太子不太子的也就不重要的。
退一万步讲,走谭嗣同说的君主立宪,刘奇倒是也打算将皇位传给儿子,爱兰珠不争,皇位是珣儿的,理论上,玗儿怎么也是亲王,表面看顺理成章,然而,何涴婧都想不到,刘奇并不打算分封亲王!
这是现代人刘奇特有的思维想法,他清楚,几十年后,这个世界爆发大战很难,未来世界恐怕更难,新武器的出现让各国都不敢轻举妄动,这种情况下,皇家血脉要是能延续,那将是无数亲王出现,他可不想那时候,皇家系统显得庞大和臃肿。
有亲王名头,不见得是对子孙后代负责,为此,他觉得真能延续这个帝国,就只有皇帝往下延,其余人,不过是有皇家血统罢了,他希望其他的后代,能够进入科技界和教育界,成为无冕的贵族。
他的这个想法,爱兰珠居然非常赞同,或许是她早就想过自己的孩子得凭本事活着,或许是她对曾经的事情依然放不下,总之,她赞同。
何涴婧明白归明白,却有些梗着,要这么说,那莲儿和月儿都不该册封公主,刘奇对此笑了,公主只是名号,并未有实质性的作用,他就算不册封,民间依旧会称呼两个女儿为公主的。
等何涴婧也同意他的想法后,这珣儿和玗儿的事情就摆了下来。谭嗣同很想和他讨论此事,只是这回刘奇成功的将军政两边的事情甩到他手里,真让他分身乏术。
尤其是山东、安徽、河南以州代省,设置州一级行政机构后,州、府、县三级职权确定,人员调配成了头等大事,谭嗣同不清楚刘奇将人员安排交给他,而不是给新任吏部尚书邱中会是故意的,还是口误,光这一项事情,就足以让他焦头烂额。
孙万林这个左丞相等于是虚职,他很清楚,刘奇让他在这个位置,除了支持谭嗣同外,还让他代行破虏军统帅的职责,说实话,他可没工夫和谭嗣同折腾,春天一到,各地战事必定会拉开帷幕,他还得做准备。
好在武香提名殷芳为兵部侍郎,很快就得到刘奇批准,算是解决了孙万林头痛的后勤和新兵训练问题,他可以谋划各线战事的计划。
马夏这个右丞相其实也帮不上谭嗣同多少忙,她原来监管大理寺,严怀琪接任后,她还得协助他尽快完成编纂的各项中华律法,否则法度将会产生混乱,能将考叙合格官员推荐给谭嗣同,已经不错了。
谭嗣同不得已,找邱中会商议,却被他话里话外挤兑了一通,本着团结,谭嗣同并未将此事告知刘奇,可陈玲早已知晓,刘奇得知后,只是一声叹息。
他确实是故意不让邱中会负责官员安置,其目的,就是要看看他的反应,吏部这个职位,他本想给李德文的,不过邱中会若掌管山东州,有些问题,最终他选择二人互换,如果邱中会愿意听从谭嗣同的安排,他会交还他应有的权利,现在看来,只能先晾一晾了。
此番各部设置,刘奇并未动破虏军,不是不想,而是现在不行,殷芳调兵部,也是他衡量许久才决定的,一来参军府确实缺人,武香陷在莱州,不能让她分心,二来殷芳和梁进也差不多了,刘奇想借此找机会让二人成亲。
连续多日,载津不再来折腾,这有些不像他的风格,直觉告诉他,载津怕是有想法。
确实,东北未定之事再起波澜,俄国照会大清,他们自己解决袁寿山,李鸿章知道多说无益,只得上报光绪,在刘奇准备登基这段时间,老毛子调集两个师的兵力,攻打黑龙江城。
到这个时候,袁寿山也没了退路,朝廷没有说法,他既不可能交出依克唐阿,也不可能退出黑龙江城,唯有打,双方在冰天雪地里,鏖战黑龙江城。
担心刘奇出关相帮,阿列克塞耶夫一方面要求大清出兵攻打山海关的刘奇兵马,一边做着龌龊之事,暗地里和杨悦春达成协议,支持他攻击盛京,以迫使关内清兵增援,既避免大清关外兵马找借口增援袁寿山,也借此逼迫关内清兵和破虏军交战,打通山海关增援盛京。
这一招确实无解,李鸿章明知其中有俄国人阴谋,却也无奈,那杨悦春也是反贼,他打大清任何一个地方,都很合理。
载津当然不会这个时候和破虏军打,那样等于让俄国人渔翁得利,再说迫使破虏军占山海关,出兵关外,还是他做的,如今再攻山海关,岂不打脸?
他不相信杨悦春能够攻下盛京城,他觉得,此事要想化解,最好的方式就是暗示吉林将军恩泽,让他派人以非官府的名义,去增援袁寿山,或者令袁寿山放弃黑龙江城,想法子在黑龙江游荡,迫使俄国与破虏军决战山海关。
他这个想法是成立的,要阿列克塞耶夫放弃盛京的利益,回兵去解决袁寿山,完全不可能,阿列克塞耶夫已经鼓动杨悦春攻打盛京,若调兵回去,破虏军趁势出关拿下盛京,那可赔大了,俄国人唯一的选择是先解决山海关,才能回兵解决袁寿山。
只是坐收渔人之利这种事情,载津难以掌控,他现在不能不考虑借助鎏盘的力量,不能再在刘奇身上耗了。
有兵在山海关,杨悦春的动向自然瞒不过孙万林,对于此贼,孙万林和刘奇、谭嗣同的看法是一致的,别看他也反满清,但绝对是个祸害,他在关外这么一闹,以后要想收复民心,比登天还难!
此番杨悦春居然去攻盛京,全然不怕锦州的老毛子,这其中的猫腻,傻子都看得出来,难办的是孙万林还不好干涉,打杨悦春,不知情的肯定要给破虏军泼脏水。
要不打俄国人?这个念头在孙万林脑海里转了几天,还是不行,载津是不可信的,这一脚踩进去,会是什么结果,谁都不敢说。
烦躁好些时日,登基大典之后,孙万林再次收到聂士成的信,而这一回,他认真对待了,只因他看信时,脑海里浮出一个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