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丰郡王
观城这场战斗,章高元算是亲眼看到了武香派人来告诉他的凶猛火器,在面对对方不过两支多管连发火枪,和射速远高于他的连发枪,集中兵力突破一点的战法根本施展不出来,一百五十步就是一条看不见的天堑,一波波士兵冲到此处,便被那多管连发火枪压制得无法攻击,对射也占不了便宜,对方虽然没有壕沟,但有寨墙,除了伤亡,还是伤亡。
打了小半天,不但没有报仇出气,反而被神机营抓住机会,一次反击,将两团玄武打得后退十里才站住脚跟,看着那些清兵趾高气扬的回山包营寨,破虏军一众将领都耷拉着脑袋,脸丢大发了。
火器上的劣势,让章高元清楚知道,他不可能赢,或许能占着兵力上的优势,一点点消耗,当这些清兵弹尽粮绝时,就是他们的死路,可章高元耗不起。
看着这不大的小山头,他最终长叹一声,带着六百多的伤亡,命令离开范县,尽快找地方渡河,回泰安。
算是他放弃得早,当聊城的文秀听闻章高元出现在范县,并攻打他的营寨时,当即就传令集结兵马,要抗令前往范县,和章高元一决雌雄,只是还未出城,范县再传来消息,贼兵走了,文秀这才不甘心的作罢。
总之,神机营和破虏军打了两场,攻守各一场,破虏军都败了,而且都是破虏军主动结束战斗,这是有些逃的味道在里面,也难怪在东平垂头丧气的朱雀看到了同样垂头丧气的玄武。
能顺利回来,除了兵法上的活用外,外因还是非常重要的,黄河决堤,邯郸一举摧毁了神机营的后勤补给,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载津回京复命之时,山东大战也落下了一个阶段性帷幕,叶志超重新控制了整个东昌府,破虏军除了占据莱州府一大半外,全部龟缩在黄河以南,而苏长水更是放弃了南下,回兵固守曹州府和兖州府,似乎山东的匪患正朝着光绪和慈禧都满意的结果而去。
两年来,河南第一次可以全力投入到黄河大堤的修复准备工作中,大量不安定的流民离去,也让河南变得安稳起来,唯一的问题是,神机营战功彪炳,是继续留在山东地界剿灭反贼,还是回来?
月底,风尘仆仆的载津出现在北京城,他应诏回来,当然,等待他的还有赏赐,阿玛给他的书信中,已经言明,太后和皇上都准备提升他为汉军正黄旗都统,进多罗丰郡王,从此,载津成为了郡王爷,这可不是世袭罔替、承袭和追封,而是真真实实的册封,大清皇室很多年都没有过的事情,羡煞了一群皇室宗亲。
不过,阿玛的书信中要他推辞太后和皇上的其他赏赐,说白了,就是不分府,老亲王奕誴担心儿子升迁过快,骄傲自满,俗话说爬的高跌得重,还是放在眼前看管着稳妥些。
若是没有附体那档子事情,载津想不飞扬跋扈都难,不过那一段经历告诉他,眼前的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阿玛的要求在他看来,很合适,他也不想卷入太多的京城复杂关系之中,以免自己看不清,出现纰漏。
回皇城按照规矩,面见光绪交还旨意,载津以父亲身体欠佳为由,婉拒了光绪赏赐给他的郡王府邸,并很谦虚的向光绪表明,都是皇上亲政有方,他不过是替皇上跑了一趟山东而已,一番话让光绪心情大为舒畅。
回到亲王府,奕誴早已在书房等候他多时,这个小儿子突然间的飞黄腾达,让奕誴简直以为他不是自己的儿子,尤其这次山东剿匪,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在奕誴印象中,当年的曾、李乡勇,都未有过这样惊人的战绩,曾经的八旗精锐复活了。
“阿玛……”
“回来了?”奕誴破天荒的从桌子背后的椅子上站了起来,“见过皇上了?”
“见过了,太后并未召见,儿子思量许久,还是先回府。”
奕誴点点头,那位太后心思难猜,“你做得很好,虽说你奉旨回京,和那山东战事有关,不过我要你记住一点,问及你的想法时,断不可说一大通,只需说一切听凭皇上裁决便是。”
载津微微有些发愣,他本打算陈情利弊,继续统兵征战山东,灭了刘奇这个心腹大患,不过看到父亲深邃的眼神,他欠身道:“儿子记住了。”
“这其中缘由,自己体会。”奕誴淡淡道。
和奕誴说了会山东作战的情况,载津看到父亲有些疲倦,便告退出来,回到自己的院子中,钮祜禄氏和王氏早已等候多时,尤其那钮祜禄氏,载津进封多罗丰郡王,她自然水涨船高,虽说郡王福晋的身份还未定下来,不过府里上下的态度那是天壤之别。
闲话几句,钮祜禄氏和王氏见载津心不在焉,很是识趣的告退,载津做了半响,吩咐下人去叫张青。
那张青早就等着他的召唤,很快便来到书房见他,“恭喜王爷……”
载津露出笑容,他内心还是有些得意的,在张青面前,就不必过于隐瞒,“我也要恭喜你啊……”
这句话含义很明确,那意思是张青的侍卫等级也要升了,怎么也是四品二等侍卫。
张青急忙抱拳:“卑职都是沾郡王爷的光……”
“来,坐下说话。”
自从上次云光寨一战之后,张青基本就留在王府之中,载津外出,也只带王胜林等人,真正入主神机营后,载津就不让张青等汉人在神机营跟他做事,他要在神机营中划出一条明晰的界限。
但这并不意味着张青的宠信程度降低,载津清楚,没有汉人的支持,他是成不了大事的,也正应为如此,他拒绝了宗人府推荐的满侍卫,仍然重用张青等人,以保持一种平衡。
当然,用张青,除了他知道自己一些秘密,忠心之外,还在于汉侍卫和满侍卫相比,在京城更容易走动,关系也更广,能替他打探一些汉官的消息,除此之外,张青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联络华云那些外围之人。
“近日京城有何大事?”等张青坐定后,载津问道。
“回王爷,要说大事,就只有弹劾李鸿章,满汉尚书朝堂吵闹一事了。”
“哦?何人弹劾李鸿章?”载津惊讶,这事还真出意料之外。
“卑职也只是听说,那户部尚书翁同和弹劾李鸿章,说他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耗费银钱无数,北洋水师也成了摆设,还要花费银钱,海运物资…….,几番派兵剿灭山东乱贼不利这一年下来,连带还送给反贼上万兵马和无数火枪…….”
载津有些好笑,这清流就是嘴上逞强,不过李鸿章也算倒霉,按理说张曜的嵩武军也只是名义上属于淮军系,至于北洋水师,从筹建时就很清楚,那是用来对付洋人,准确说是日本人,而不是用来平定匪患的,水师无用很正常。
“那满汉尚书朝堂吵闹又是何事?”
“也就是为了这李鸿章,兵部满尚书乌拉喜从阿在朝堂上符合那翁同和,说这淮军是废物,不若裁撤,论火器,还得王爷的神机营,还不如扩充神机营,据说兵部汉尚书彭玉麟当堂反驳,说神机营乃是精挑细选,火器又厉害,如今八旗各部已挑不出精兵,要扩充也难,汉军虽说在山东败了几阵,那也是轻敌所致…….”
载津听着张青叙述,脸色微变,难怪阿玛会和自己说那些话,这乌拉喜从阿虽说是兵部尚书,不过和闲人差不多,如今这朝堂之上,各部满尚书显然不如汉尚书有能力,多数时候,太后和皇上交办差事,都是选汉尚书去办,乌拉喜从阿符合翁同和,那神机营说事,显然不是心血来潮,恐怕和汉臣掌控各部有莫大关系,这背后,恐怕有那个六叔的影子。
当听到乌拉喜从阿力保德克吉纳、乐福等人时,载津心道,不好了,这满汉暗藏的争斗恐怕要明面化,果然,张青随后的叙述证明了这一点,朝堂之上,满汉尚书各自成了一边,到把始作俑者的翁同和弄到尴尬的境地。
李鸿章是太后的人,神机营其实也是太后的,贬低李鸿章的淮军,抬高神机营,不外乎就是左口袋到右口袋的事情,太后根本无法决断,虽说李鸿章做大不是太后想看到的,但这也不意味着她想看到这种弹劾李鸿章的局面,尤其还把神机营扯了进来,这种招数,载津断定,必定是那个六叔恭亲王背后所为。
难怪自己入宫,太后没有召见,恐怕就是担心他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说不定还会怀疑他私下和恭亲王有什么往来,想到这里,载津有些冒汗,幸好皇上没给他下套,否则他只要说出淮军不行之类的话,这朝廷上便有得折腾了。
看来回京得少出门才是,若是皇上要神机营撤回,那就撤吧,黄河水患不解决,进攻山东总是放不开手脚,这次只要自己不落井下石,相信下次再进山东,李鸿章会给予支持的。
打了小半天,不但没有报仇出气,反而被神机营抓住机会,一次反击,将两团玄武打得后退十里才站住脚跟,看着那些清兵趾高气扬的回山包营寨,破虏军一众将领都耷拉着脑袋,脸丢大发了。
火器上的劣势,让章高元清楚知道,他不可能赢,或许能占着兵力上的优势,一点点消耗,当这些清兵弹尽粮绝时,就是他们的死路,可章高元耗不起。
看着这不大的小山头,他最终长叹一声,带着六百多的伤亡,命令离开范县,尽快找地方渡河,回泰安。
算是他放弃得早,当聊城的文秀听闻章高元出现在范县,并攻打他的营寨时,当即就传令集结兵马,要抗令前往范县,和章高元一决雌雄,只是还未出城,范县再传来消息,贼兵走了,文秀这才不甘心的作罢。
总之,神机营和破虏军打了两场,攻守各一场,破虏军都败了,而且都是破虏军主动结束战斗,这是有些逃的味道在里面,也难怪在东平垂头丧气的朱雀看到了同样垂头丧气的玄武。
能顺利回来,除了兵法上的活用外,外因还是非常重要的,黄河决堤,邯郸一举摧毁了神机营的后勤补给,都是至关重要的,在载津回京复命之时,山东大战也落下了一个阶段性帷幕,叶志超重新控制了整个东昌府,破虏军除了占据莱州府一大半外,全部龟缩在黄河以南,而苏长水更是放弃了南下,回兵固守曹州府和兖州府,似乎山东的匪患正朝着光绪和慈禧都满意的结果而去。
两年来,河南第一次可以全力投入到黄河大堤的修复准备工作中,大量不安定的流民离去,也让河南变得安稳起来,唯一的问题是,神机营战功彪炳,是继续留在山东地界剿灭反贼,还是回来?
月底,风尘仆仆的载津出现在北京城,他应诏回来,当然,等待他的还有赏赐,阿玛给他的书信中,已经言明,太后和皇上都准备提升他为汉军正黄旗都统,进多罗丰郡王,从此,载津成为了郡王爷,这可不是世袭罔替、承袭和追封,而是真真实实的册封,大清皇室很多年都没有过的事情,羡煞了一群皇室宗亲。
不过,阿玛的书信中要他推辞太后和皇上的其他赏赐,说白了,就是不分府,老亲王奕誴担心儿子升迁过快,骄傲自满,俗话说爬的高跌得重,还是放在眼前看管着稳妥些。
若是没有附体那档子事情,载津想不飞扬跋扈都难,不过那一段经历告诉他,眼前的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阿玛的要求在他看来,很合适,他也不想卷入太多的京城复杂关系之中,以免自己看不清,出现纰漏。
回皇城按照规矩,面见光绪交还旨意,载津以父亲身体欠佳为由,婉拒了光绪赏赐给他的郡王府邸,并很谦虚的向光绪表明,都是皇上亲政有方,他不过是替皇上跑了一趟山东而已,一番话让光绪心情大为舒畅。
回到亲王府,奕誴早已在书房等候他多时,这个小儿子突然间的飞黄腾达,让奕誴简直以为他不是自己的儿子,尤其这次山东剿匪,真是让人刮目相看,在奕誴印象中,当年的曾、李乡勇,都未有过这样惊人的战绩,曾经的八旗精锐复活了。
“阿玛……”
“回来了?”奕誴破天荒的从桌子背后的椅子上站了起来,“见过皇上了?”
“见过了,太后并未召见,儿子思量许久,还是先回府。”
奕誴点点头,那位太后心思难猜,“你做得很好,虽说你奉旨回京,和那山东战事有关,不过我要你记住一点,问及你的想法时,断不可说一大通,只需说一切听凭皇上裁决便是。”
载津微微有些发愣,他本打算陈情利弊,继续统兵征战山东,灭了刘奇这个心腹大患,不过看到父亲深邃的眼神,他欠身道:“儿子记住了。”
“这其中缘由,自己体会。”奕誴淡淡道。
和奕誴说了会山东作战的情况,载津看到父亲有些疲倦,便告退出来,回到自己的院子中,钮祜禄氏和王氏早已等候多时,尤其那钮祜禄氏,载津进封多罗丰郡王,她自然水涨船高,虽说郡王福晋的身份还未定下来,不过府里上下的态度那是天壤之别。
闲话几句,钮祜禄氏和王氏见载津心不在焉,很是识趣的告退,载津做了半响,吩咐下人去叫张青。
那张青早就等着他的召唤,很快便来到书房见他,“恭喜王爷……”
载津露出笑容,他内心还是有些得意的,在张青面前,就不必过于隐瞒,“我也要恭喜你啊……”
这句话含义很明确,那意思是张青的侍卫等级也要升了,怎么也是四品二等侍卫。
张青急忙抱拳:“卑职都是沾郡王爷的光……”
“来,坐下说话。”
自从上次云光寨一战之后,张青基本就留在王府之中,载津外出,也只带王胜林等人,真正入主神机营后,载津就不让张青等汉人在神机营跟他做事,他要在神机营中划出一条明晰的界限。
但这并不意味着张青的宠信程度降低,载津清楚,没有汉人的支持,他是成不了大事的,也正应为如此,他拒绝了宗人府推荐的满侍卫,仍然重用张青等人,以保持一种平衡。
当然,用张青,除了他知道自己一些秘密,忠心之外,还在于汉侍卫和满侍卫相比,在京城更容易走动,关系也更广,能替他打探一些汉官的消息,除此之外,张青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联络华云那些外围之人。
“近日京城有何大事?”等张青坐定后,载津问道。
“回王爷,要说大事,就只有弹劾李鸿章,满汉尚书朝堂吵闹一事了。”
“哦?何人弹劾李鸿章?”载津惊讶,这事还真出意料之外。
“卑职也只是听说,那户部尚书翁同和弹劾李鸿章,说他身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耗费银钱无数,北洋水师也成了摆设,还要花费银钱,海运物资…….,几番派兵剿灭山东乱贼不利这一年下来,连带还送给反贼上万兵马和无数火枪…….”
载津有些好笑,这清流就是嘴上逞强,不过李鸿章也算倒霉,按理说张曜的嵩武军也只是名义上属于淮军系,至于北洋水师,从筹建时就很清楚,那是用来对付洋人,准确说是日本人,而不是用来平定匪患的,水师无用很正常。
“那满汉尚书朝堂吵闹又是何事?”
“也就是为了这李鸿章,兵部满尚书乌拉喜从阿在朝堂上符合那翁同和,说这淮军是废物,不若裁撤,论火器,还得王爷的神机营,还不如扩充神机营,据说兵部汉尚书彭玉麟当堂反驳,说神机营乃是精挑细选,火器又厉害,如今八旗各部已挑不出精兵,要扩充也难,汉军虽说在山东败了几阵,那也是轻敌所致…….”
载津听着张青叙述,脸色微变,难怪阿玛会和自己说那些话,这乌拉喜从阿虽说是兵部尚书,不过和闲人差不多,如今这朝堂之上,各部满尚书显然不如汉尚书有能力,多数时候,太后和皇上交办差事,都是选汉尚书去办,乌拉喜从阿符合翁同和,那神机营说事,显然不是心血来潮,恐怕和汉臣掌控各部有莫大关系,这背后,恐怕有那个六叔的影子。
当听到乌拉喜从阿力保德克吉纳、乐福等人时,载津心道,不好了,这满汉暗藏的争斗恐怕要明面化,果然,张青随后的叙述证明了这一点,朝堂之上,满汉尚书各自成了一边,到把始作俑者的翁同和弄到尴尬的境地。
李鸿章是太后的人,神机营其实也是太后的,贬低李鸿章的淮军,抬高神机营,不外乎就是左口袋到右口袋的事情,太后根本无法决断,虽说李鸿章做大不是太后想看到的,但这也不意味着她想看到这种弹劾李鸿章的局面,尤其还把神机营扯了进来,这种招数,载津断定,必定是那个六叔恭亲王背后所为。
难怪自己入宫,太后没有召见,恐怕就是担心他说出什么不合时宜的话,说不定还会怀疑他私下和恭亲王有什么往来,想到这里,载津有些冒汗,幸好皇上没给他下套,否则他只要说出淮军不行之类的话,这朝廷上便有得折腾了。
看来回京得少出门才是,若是皇上要神机营撤回,那就撤吧,黄河水患不解决,进攻山东总是放不开手脚,这次只要自己不落井下石,相信下次再进山东,李鸿章会给予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