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4章 寻找市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明朝国内商业和资本的发展,使得明朝的商品需要大量的市场。
  这种事情要是放在以前,朝廷未必会操心,因为商人的声音很难传达到朝廷上,但是现在不一样,随着明朝鼓励商业,并且促使一部分开明的士绅投身到商业之中,他们的声音便大了起来,而朝中官员与商人间存在利益联,商人的利益就是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朝廷不得不重点关注,并帮他们解决麻烦。
  现在明朝各地百姓改种经济作物的情况十分普遍,有的大族甚至几万亩地同时种棉,这么多人种棉花,种桑苗,那么多作坊雇工进行纺织,做出的商品堆积如山,得有人买。
  如果没有人买,作坊破产,作坊工人失业,种植棉田的大士绅也会血本无归,这会引发巨大的社会危机和动荡。
  在王彦鼓励商业之初,第一批投身商业的人基本都发了大财,国人见别人赚了钱立刻蜂拥而上,已经失去了理性,各地作坊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作坊的生产迅速扩大,作坊主盲目扩张,以为只要把布织出来,就能赚钱,可是他们不知道生产扩大了,市场却没有变,花大价钱织出来的东西,可能没人买,而一旦没人买,那么问题和危机就来了。
  明朝人口众多,生产能力强大,生产出来的瓷器、棉布、丝绸、书籍等等物资变多后,这些东西的价格便迅速下降。
  如果没有新的市场来消化这些东西,必然会引起大批商人和地主破产,那王彦的改革便立刻失败,而大明的社会变革也将终止,退回到之前的农业社会。
  王彦现在是上了一架全速行驶的马车,他停不下来,必须要为商贾寻找新的市场。
  他从下面得到了信息反馈之后,与众人进行商议,决定从内部、日本和南洋三个方向,来寻求解决方案。
  大明朝人口五千多万,市场庞大,但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并未完全解体,农业社会还是明朝的主体,明朝实现商业化的还只是南京、杭州、苏州、广州、武昌等大城市以及周边地区,市场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想要扩大市场,就要把更多的人裹挟到社会转型的浪潮中来,这很残忍,但是不得不做。
  南洋和日本则是外部的市场,如果能得突破,便能为大明的商品,找到更多销售之地,同时将更多物资和原料运回大明。
  此时明朝的商人和开明的士绅,已经开始具有了一定的侵略性。
  这次明朝主动对西班牙采取敌视的态度,以及派遣使者出使日本,可是说主要的原因,便是因为商人的助力,是由他们推动影响了朝廷的国策,这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王彦反应之所以这么迅速,没有等到手工作坊大规模破产,才反应过来,则要感谢五德号的及时反馈。
  五德号是大明最大的钱庄,许多商号为了方便交易,都将银子存放在五德号,甚至朝廷的税银也都委托五德号运送,这使得五德号的库房中存放了大量的白银。
  钱庄除了将银子借给朝廷之外,同时也借给民间的作坊,甚至借给其他钱庄让他们去放贷,也正是有他们的催动,各地的作坊才如雨后春笋般出来。
  钱庄的钱毕竟不是钱庄的,而是商号和士绅们存放的,钱庄拿这些钱借鸡下蛋,心里也是比较虚的,要是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而商号又来提银,那钱庄就有倒闭的风险。
  因此钱庄十分警觉,发现市场变化,钱借出去许多,却发现许多作坊生产出来的东西居然没有卖出去,或者是商品的价值缩水,便立刻紧张起来。
  原来预期能收回的借款,出现了拖延,钱庄内的存银出现紧缺,五德号便向最大的债户大明朝廷催要欠款,朝廷一调查便发现了市场存在的风险和巨大问题。
  眼下在这个社会变革中,卷入的势力,包括各大商号,各地的手工作坊,还有提供原料的地主士绅,数以万计的佃户和工坊工人和五德号,这些势力一环扣一环,要是变革失败,那便是大家一起爆炸,全部完蛋。
  王彦自然不能让五德号破产,朝中大臣也在各方势力的驱使下,要求朝廷开拓新的市场。
  当然,其中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出于道义考虑,认为西班牙与我朝无冤无仇,而我朝却冒然采取敌视之态,欲夺取吕宋地区,甚为不义,非天·朝所为,也有因为与日本重新修订条约,会影响他们对日本市场占有的大海商,但是这都比不上楚党的声音大。
  五德号是王彦的核心利益所在,那些作坊一定不能倒,这就向后世房价不能跌一样的道理,作坊倒闭,就会连累五德号破产。
  五德号绝对不能倒,而想要五德号不倒,就得给那些借了钱的作坊找到市场,让他们将东西卖出去,赚了钱,五德号的银子才能收回来。
  此时,明朝与金国的战事已经停手,多尔衮见明军撤出汉中之后,也见好就收,南下至徐州、洛阳两地清军铁骑,又返回北方,准备再次打击西蒙古。
  明朝这边见战事暂时打不起来,也重点转向内政。
  出使日本的使团,由礼部理藩院主事钱秉镫,带着明朝的国书和王彦写给幕府将军德川家纲的亲笔信,他们乘坐两艘海船,从南京出发经过琉球直接驶向日本。
  历史上的日本,还是很希望与中国进行贸易的,甚至有争贡之役,之后倭寇之乱,也与中日正常的勘合贸易被停止有关。
  至于现在的德川幕府在建立之初,德川家康便迫切的希望与明朝恢复贸易,他不仅通过朝鲜,还通过琉球,向大明示好,但是朝鲜和琉球都存了自己的心思。
  朝鲜与日本有仇,自然不理日本,琉球是明日贸易中间的二道贩子,如果明朝与日本恢复贸易,那对琉球而言是损失了自己的利益,便也不尽力帮助。
  之后德川家康还命本多正纯和长谷川藤广分别写信,托到日本贸易的应天府商人周性如带给福建总督陈子贞。
  本多正纯在信中说,家康素有与明朝和平通好之意,请于明年福建商船开来长崎时,秉承明帝的旨意,送来勘合,果能如此,则在秋季信风起后,必派使船一艘赴明。
  长谷川藤广在信中亦说,如明朝发给勘合,自己当亲任专使前往明朝,重修两国旧,年年往返船只,互相交易,但明朝并未予以答复。
  王彦光复南京之后,曾大阅诸军宣示影响,日本没有赶上,但之后有日本幕府人员来到南京,王彦特许恢复了勘合贸易。
  这次王彦想进一步扩大贸易,他料想德川幕府是有很大可能同意的。
  (感谢衰草枯杨的500打赏,求订阅,月票,推荐,感谢大家的支持)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