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海门之行
珠市是个新兴城市,建市成为特区,也不过三十年的时间,在建市之初,国家没有投钱建设硬件设施,但是给予了很大的人才扶持政策,从东北调来大量国有企业的专业人才,到珠市来参加生产建设。
之后改革开放,自发来了大量做生意、打工、移居人群到珠市,不到二百万的常驻人口,有超过八成是由来自天南海北的外地人组成。
这些外来人口,不管是有房产的公司白领、老板、工厂管理人员,还是没有房产的普通工厂操作工,第三产业服务人员等,他们都有一个特征,年龄层属于中青代,消费能力与消费意识都算不错。
即便主城区和西区在繁荣程度上有差别,但总体来说,差别不算太大,不太明显。
而海门这个市则不同,有名的侨乡,历史悠久,常驻人口本地人居多,面积是珠市的五倍,大量的土地位于农村,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一目了然,特别明显。
陆明之前没有去过海门,去考察之前,在网络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可是真到了地方,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他最先去的肯定是商业最繁华的朋江区,但发现这个地区老年人比例较高,由于是侨乡的关系,许多本地年轻人更多的是在国外赚钱,老年人留在家。
就消费习惯而言,老年人更加喜欢去大卖场购物,门口的便利店不是首选,陆明前四天在这里考察,发现日营业额过万的社区便利店,都屈指可数。
当然,位于商业街好一些的店铺,日营业额两三万的很多,但是这些店铺的租金也高得吓人,转让费用也不菲,而且大部分的店铺是房东自己在经营,根本没有转让的可能。
陆明在这里待了四天,确认了六家店铺,就有些失望地离开。
第二站是发展最快的江河区,这里主要以发展工业为主,也是珠市、鹏城、羊城这些城市腾笼换鸟的产业接收地,发展的前景非常好,可是就目前而言,还只是个非常大的工地。
就是已经建成投产的工厂,也大多配有员工宿舍,与十几年前珠市西区情况差不多,暂时还没有形成城中村,这种以外来人口为主的消费集中地带。
这次陆明学乖了,只在江河区待了两天,确定了五家店铺,就离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新汇区。
新汇区比邻珠市西区,三乡的中心仓库到这里,走高速大概八十分钟的时间,这里是陆明最后考察的一站,如果凑不齐五十家店铺,他认为自己此次海门之行,是失败的。
特别是刚到这里,公司就传来耳塞试用合同被爆了到网络上,被有心人曲解成骗局,引起电视媒体关注的事情,令陆明的心情更加焦急。
只是他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是作为一个企业领头人,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所以一直跟在他旁边的刘浩他们,自然没有发现。
不过在新汇区店铺的测试情况,令他焦急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因为新汇区的情况,比其它两个区要好太多。
这么说吧,新汇区因为比邻珠市西区的缘故,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情况基本相同,而新汇区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山有水有温泉,宜居程度超过珠市西区许多。
所以陆明在第一天就确定了十五家店铺。
他选择店铺有一个原则,首先是空铺,接着是转让的,最后不得已,才选择在已经有便利店的旁边选铺与其竞争。
这样主要是作为蓝箭公司这个外来势力,尽量避免与本地势力产生摩擦,不用把精力放在恶性竞争上面,做生意还是以和为贵。
来这边第一天的成绩不错,陆明挺高兴的,晚上带着刘浩他们去了一家当地不错的酒楼,吃了顿海鲜大餐。
从酒楼出来,刘浩剔着牙,瞟了一眼早就注意到来洗浴中心,提议道:“明哥,跑了这么多天,大家都够累的,上去放松一下吧?”
陆明第一次去洗浴中心,就被刘浩安排上了特*殊服务,结果遇到熟人王忠敏,这事让他记忆犹新,很是尴尬。
一听他提议去洗浴中心,陆明马上想起来那糗事,似笑非笑地说道:“怎么,跟着我跑了几天,没有沾上荤腥,心痒痒了?”
“没有。”刘浩讪讪地说道:“就是去捏个脚,按个摩,放松一下,都是正规的。”
说实话,陆明真不喜欢被陌生人在他身上按来按去,不过这几天从早跑到晚,大家都挺累的,适度放松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于是他对着跟来的四名保镖说道:“你们也别一直绷着,跟阿浩去放松一下,费用我来出,不过不能乱来。”
“我就不去了,跟程武和马援在附近走走就行。”
四名保镖有些意动,刘浩劝了几句,看陆明实在不想去,就带着他们四人去了洗浴中心。
陆明对这四名保镖的要求不高,不过是人多壮个声势而已,等石部长找的人到位,就换了他们,毕竟他们也不是专业的。
在酒楼附近的商业街逛了半天,看见一家应该是没开多久的美一佳便利店,陆明示意程武他们不要跟着进来,自己走进去买了几瓶水。
结账的时候,陆明随意地问道:“老板,你这便利店,加盟下来花了多少钱呀?”
看店的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有些意外地看了陆明一眼,问道:“你想开便利店?”
“有这个想法。”陆明装作一个小白一样,点头说道:“现在也不知道做什么行业赚钱,看便利店挺红火的,也想开一家。”
老板呵呵地笑了起来,说道:“你看是挺红火的,等真做下来你就知道这行的不容易,就我这个店,别看才这么小,可投资了五十多万。”
“每天起早贪黑地看店不说,哪里也走不了,也赚不了几个钱,你这种年轻人,肯定坐不住的。”
“我劝你还是考虑做别的,有这几十万,做什么不好,要不是我老乡们基本上都做这个,相互能够帮衬,我才不会开便利店。”
“老板你不是本地人?”陆明问道。
老板摇了摇头,说:“我是潮山人,在新会这边开便利店和百货店的,基本上都是我们那边的人。”
说着,他继续劝道:“小伙子,我听你口音是外省人,劝你还是选别的行业做,没有老乡帮衬,便利店真的很难做的。”
大概听出来,这个老板应该是个新手,接触便利店没有多长的时间,警惕性不高,什么话都往外说。
陆明笑了起来,故意说道:“老板,你是不是怕我在你旁边开一家店,跟你竞争呀?”
老板有些生气的说道:“你随便开啊,咱们竞争看看,到底谁先撑不住。”
“老板,你别生气,跟你开玩笑的,给我拿一包软中华。”陆明想打听的情况,大概已经知道了,所以服了一个软,没有跟他争执。
从便利店出来,陆明把水交给程武他们,接着又走了几家沿途的便利店,果然如那老板所说,全部都是他的老乡们开的店。
回到酒店,陆明洗漱完,躺在床上陷入沉思,如果以做生意来论,国内有两个地方的人,是最有生意头脑的,长三角是温州商人,而珠三角这边是潮山商人。
当然,其它地方的也有出色的商人,但就总量来说,他们的人数最多。
不管是大生意,还是鸡毛蒜皮的小生意,他们都能够找到商机,而且他们还有一个特点,进入一个行业如果有钱赚,他们会把老乡和亲戚,一个一个的拉进来。
因为有这层关系,他们之间会特别的抱团,行成一股事实上的垄断势力,外人很难插手他们的生意。
能够想象得到,蓝箭公司的便利店与他们竞争,会有些难度,不过这都是开店以后的事情,陆明暂时不用费脑子去想,而且“史上最强便利店”有特殊商品加持,相信在竞争中,不会处于下风。
翌日,看着精神抖擞的刘浩,陆明无奈地摇摇头,没有说他什么,继续带着他们找店铺,忙活一天,终于凑齐五十家店铺,还多了三家备用的。
此行的任务完成,陆明也懒得继续待在新汇,一行人连夜就回到珠市。
第二天陆明回到公司,先把店铺地址发给拓展部的人,让他们组织人手过海门去谈转让的相关事宜,接着听取孙雯这段时间的汇报,知道耳塞的风波已经消除,对她们的工作很是满意。
忙碌了一个早上,因为惦记着小凤的事情,下午陆明来到东峻华庭这边,在督导部新办公室找小凤,没想到她竟然休假了。
“明哥,我知道她在哪里。”赶过来的小辉急忙说道。
“行,你带路吧。”陆明很是无奈,听马丽说,小凤这段时间可是请了不少假。
一行人来到一家看起来装修还算时尚的美发店,看见小凤在店里面,竟然给一个美发师打下手。
之后改革开放,自发来了大量做生意、打工、移居人群到珠市,不到二百万的常驻人口,有超过八成是由来自天南海北的外地人组成。
这些外来人口,不管是有房产的公司白领、老板、工厂管理人员,还是没有房产的普通工厂操作工,第三产业服务人员等,他们都有一个特征,年龄层属于中青代,消费能力与消费意识都算不错。
即便主城区和西区在繁荣程度上有差别,但总体来说,差别不算太大,不太明显。
而海门这个市则不同,有名的侨乡,历史悠久,常驻人口本地人居多,面积是珠市的五倍,大量的土地位于农村,城市与农村的差距一目了然,特别明显。
陆明之前没有去过海门,去考察之前,在网络上查阅了一些资料,可是真到了地方,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他最先去的肯定是商业最繁华的朋江区,但发现这个地区老年人比例较高,由于是侨乡的关系,许多本地年轻人更多的是在国外赚钱,老年人留在家。
就消费习惯而言,老年人更加喜欢去大卖场购物,门口的便利店不是首选,陆明前四天在这里考察,发现日营业额过万的社区便利店,都屈指可数。
当然,位于商业街好一些的店铺,日营业额两三万的很多,但是这些店铺的租金也高得吓人,转让费用也不菲,而且大部分的店铺是房东自己在经营,根本没有转让的可能。
陆明在这里待了四天,确认了六家店铺,就有些失望地离开。
第二站是发展最快的江河区,这里主要以发展工业为主,也是珠市、鹏城、羊城这些城市腾笼换鸟的产业接收地,发展的前景非常好,可是就目前而言,还只是个非常大的工地。
就是已经建成投产的工厂,也大多配有员工宿舍,与十几年前珠市西区情况差不多,暂时还没有形成城中村,这种以外来人口为主的消费集中地带。
这次陆明学乖了,只在江河区待了两天,确定了五家店铺,就离开赶往下一个目的地——新汇区。
新汇区比邻珠市西区,三乡的中心仓库到这里,走高速大概八十分钟的时间,这里是陆明最后考察的一站,如果凑不齐五十家店铺,他认为自己此次海门之行,是失败的。
特别是刚到这里,公司就传来耳塞试用合同被爆了到网络上,被有心人曲解成骗局,引起电视媒体关注的事情,令陆明的心情更加焦急。
只是他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是作为一个企业领头人,该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所以一直跟在他旁边的刘浩他们,自然没有发现。
不过在新汇区店铺的测试情况,令他焦急的心情逐渐平复下来,因为新汇区的情况,比其它两个区要好太多。
这么说吧,新汇区因为比邻珠市西区的缘故,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的情况基本相同,而新汇区丰富的森林资源,良好的空气质量,有山有水有温泉,宜居程度超过珠市西区许多。
所以陆明在第一天就确定了十五家店铺。
他选择店铺有一个原则,首先是空铺,接着是转让的,最后不得已,才选择在已经有便利店的旁边选铺与其竞争。
这样主要是作为蓝箭公司这个外来势力,尽量避免与本地势力产生摩擦,不用把精力放在恶性竞争上面,做生意还是以和为贵。
来这边第一天的成绩不错,陆明挺高兴的,晚上带着刘浩他们去了一家当地不错的酒楼,吃了顿海鲜大餐。
从酒楼出来,刘浩剔着牙,瞟了一眼早就注意到来洗浴中心,提议道:“明哥,跑了这么多天,大家都够累的,上去放松一下吧?”
陆明第一次去洗浴中心,就被刘浩安排上了特*殊服务,结果遇到熟人王忠敏,这事让他记忆犹新,很是尴尬。
一听他提议去洗浴中心,陆明马上想起来那糗事,似笑非笑地说道:“怎么,跟着我跑了几天,没有沾上荤腥,心痒痒了?”
“没有。”刘浩讪讪地说道:“就是去捏个脚,按个摩,放松一下,都是正规的。”
说实话,陆明真不喜欢被陌生人在他身上按来按去,不过这几天从早跑到晚,大家都挺累的,适度放松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于是他对着跟来的四名保镖说道:“你们也别一直绷着,跟阿浩去放松一下,费用我来出,不过不能乱来。”
“我就不去了,跟程武和马援在附近走走就行。”
四名保镖有些意动,刘浩劝了几句,看陆明实在不想去,就带着他们四人去了洗浴中心。
陆明对这四名保镖的要求不高,不过是人多壮个声势而已,等石部长找的人到位,就换了他们,毕竟他们也不是专业的。
在酒楼附近的商业街逛了半天,看见一家应该是没开多久的美一佳便利店,陆明示意程武他们不要跟着进来,自己走进去买了几瓶水。
结账的时候,陆明随意地问道:“老板,你这便利店,加盟下来花了多少钱呀?”
看店的老板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有些意外地看了陆明一眼,问道:“你想开便利店?”
“有这个想法。”陆明装作一个小白一样,点头说道:“现在也不知道做什么行业赚钱,看便利店挺红火的,也想开一家。”
老板呵呵地笑了起来,说道:“你看是挺红火的,等真做下来你就知道这行的不容易,就我这个店,别看才这么小,可投资了五十多万。”
“每天起早贪黑地看店不说,哪里也走不了,也赚不了几个钱,你这种年轻人,肯定坐不住的。”
“我劝你还是考虑做别的,有这几十万,做什么不好,要不是我老乡们基本上都做这个,相互能够帮衬,我才不会开便利店。”
“老板你不是本地人?”陆明问道。
老板摇了摇头,说:“我是潮山人,在新会这边开便利店和百货店的,基本上都是我们那边的人。”
说着,他继续劝道:“小伙子,我听你口音是外省人,劝你还是选别的行业做,没有老乡帮衬,便利店真的很难做的。”
大概听出来,这个老板应该是个新手,接触便利店没有多长的时间,警惕性不高,什么话都往外说。
陆明笑了起来,故意说道:“老板,你是不是怕我在你旁边开一家店,跟你竞争呀?”
老板有些生气的说道:“你随便开啊,咱们竞争看看,到底谁先撑不住。”
“老板,你别生气,跟你开玩笑的,给我拿一包软中华。”陆明想打听的情况,大概已经知道了,所以服了一个软,没有跟他争执。
从便利店出来,陆明把水交给程武他们,接着又走了几家沿途的便利店,果然如那老板所说,全部都是他的老乡们开的店。
回到酒店,陆明洗漱完,躺在床上陷入沉思,如果以做生意来论,国内有两个地方的人,是最有生意头脑的,长三角是温州商人,而珠三角这边是潮山商人。
当然,其它地方的也有出色的商人,但就总量来说,他们的人数最多。
不管是大生意,还是鸡毛蒜皮的小生意,他们都能够找到商机,而且他们还有一个特点,进入一个行业如果有钱赚,他们会把老乡和亲戚,一个一个的拉进来。
因为有这层关系,他们之间会特别的抱团,行成一股事实上的垄断势力,外人很难插手他们的生意。
能够想象得到,蓝箭公司的便利店与他们竞争,会有些难度,不过这都是开店以后的事情,陆明暂时不用费脑子去想,而且“史上最强便利店”有特殊商品加持,相信在竞争中,不会处于下风。
翌日,看着精神抖擞的刘浩,陆明无奈地摇摇头,没有说他什么,继续带着他们找店铺,忙活一天,终于凑齐五十家店铺,还多了三家备用的。
此行的任务完成,陆明也懒得继续待在新汇,一行人连夜就回到珠市。
第二天陆明回到公司,先把店铺地址发给拓展部的人,让他们组织人手过海门去谈转让的相关事宜,接着听取孙雯这段时间的汇报,知道耳塞的风波已经消除,对她们的工作很是满意。
忙碌了一个早上,因为惦记着小凤的事情,下午陆明来到东峻华庭这边,在督导部新办公室找小凤,没想到她竟然休假了。
“明哥,我知道她在哪里。”赶过来的小辉急忙说道。
“行,你带路吧。”陆明很是无奈,听马丽说,小凤这段时间可是请了不少假。
一行人来到一家看起来装修还算时尚的美发店,看见小凤在店里面,竟然给一个美发师打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