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行军
宽阔的官道上,扬起了漫天的尘土,远远开起来就像是一大团烟尘在前进。走在路上的百姓看到这一幕,全都乖乖的走到官道的下面躲得远远的。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能够掀起这样烟尘一定是很大的队伍,无论是什么人他们都惹不起。只有年老的百姓一脸的担忧,见多识广的人老人都知道,这是朝廷的官军来了。而且这肯定是官军中地位比较高的,如此大摇大摆不是一般的军队能有的威势。
等到烟尘走到进前,百姓们才看清,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大队骑兵。每个人都骑着一匹健硕的马匹,看的出来这些都是上等的战马。平常的人不要说骑了,恐怕见都没见过,村里王财主的马和这个一比,那就像田间地头你的驴子一样。
每一个骑在马背上的士卒都是一脸的严肃,雄赳赳气昂昂。身上的鸳鸯铠甲在太阳下面闪着刺眼的光芒,头上的盔缨随风飘动,身后大红色的披风更显的英姿勃发。看到这一幕的人,心里全都明白,光是这身装备就不是普通的士卒。
士卒的背上都背着火枪,在阳光下散发着幽冷的光芒,腰间挎着细长的马刀。在马队的身后,是一对对步兵,长枪大戟,英姿勃发。在队伍的中央是成队的马车,上面都蒙着厚厚的粘布,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整只队伍走了大半个时辰才通过这里,可见人数众多。
在队伍之中,无数的旗帜随风飘动,正中央的大旗上写着:钦差督师孙。此时孙传庭端坐在马上,年轻的脸上写着成熟,让人一看就不敢小瞧。
看了一眼身边的老者,孙传庭轻轻的笑了笑,这位就是天启皇帝派到自己身边的助手。刚开始的时候孙传庭颇为不以为然,从来没有听过袁可立号人物。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位二十六年前就是兵部的郎中,对于行军打仗非常的有一套。如果不是因为尚书触怒的万历皇帝,这个时候不一定做到什么位置了。
最重要的是这位袁大人的门生故旧遍布朝堂,在被贬二十六年之后依然有人举荐。这二十六年之间也一直有人保举,这样的能力不可谓不骇人。因为当年犯颜直谏,这位袁大人清流中也是颇为有地位。在得到了这些消息之后,孙传庭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不过在孙传庭看来袁可立的年纪确实有些大了,五十多岁的人了。不过很快孙传庭便大跌眼镜,这位袁大人的伸手可是利索的很,马骑得比自己可是好了很多。孙传庭便将后勤的事情全部交给袁可立,袁大人也没说什么,不过粮草补给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大军所过之处,就算不是袁大人的熟人,也听说过,很给面子。
“袁大人,按照这样的速度走下去,大军还要多久才能赶到四川?”看了一眼袁可立,孙传庭笑着问道。此时他已经明白天启皇帝为什么把袁可立安排在自己身边了,有了这样一个人真的省去了很多麻烦。
袁可立则是淡然的笑了笑,对于这个年轻的孙传庭,他开始也颇有些不以为然。以为这又是天启皇帝宠信的大臣,这能耐未必有,甚至想上书天启皇帝了。不过当他看到京营的人马之后,轻视之心顿时当然无存,心里全都是敬佩。
虽然二十多年不在朝堂,可是对于朝堂上的事情袁可立可是非常的了解的。对于三大营的人马是什么样子,袁可立心里可是有数。可是再一次看到三大营,袁可立知道这已经成为了一支能战之兵。虽然距离北疆边军还有差距,可是真的打几次之后,未见得不能成为百战精锐。
“按照这样的速度,至少还要半个月,希望四川的局势不要发展的不可收拾!”袁可立看了一眼身边的军士,脸上的神色颇为阴沉。
孙传庭则是笑着摇了摇头,颇为有信心的说道:“不会的,我大明朝在四川也不是没军队,就算是土司造反,短时间也成不了气候。”
见孙传庭这样说,袁可立不置可否,没有说话。他的心里非常的清楚,大明朝的军队虽然数量不少,可是能战的真的不多。除了北疆的边军,南京大营的军马或者可堪一战,其余的已经烂到骨子了。孙传庭有这样的认识,也在袁可立的预料之中,毕竟孙传庭这么年轻。
淡然的笑了笑,孙传庭见袁可立的表情就知道,这位袁大人恐怕相差了。略微沉吟了一下,孙传庭沉声说道:“袁大人是不是以为我对四川的军卒很看好?”
听了孙传庭的话,袁可立顿时就是一愣,显然孙传庭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对着孙传庭一抱拳,袁可立沉声说道:“请孙大人赐教!”袁可立为人正直,孙传庭名义上自己的上司,而且又是真有能力,袁可立是不会倚老卖老的。
微微一愣之后,见袁可立一脸的真诚,孙传庭连忙回礼道:“大人切莫如此,折煞孙某了。大人乃是国之柱石,为国操劳,虽然偶然蹉跎,现在明君在位,不日便可扶摇直上。传庭还很年轻,很多事情还要大人提点!”
两个人对视一眼,全都笑了起来,一老一少两个人心里顿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笑过之后,孙传庭沉声说道:“袁大人不知道,早在半个月之前,皇上在皇宫里召见了石砫宣抚使秦良玉。那一次传庭有幸见到了这位秦良玉带领的白杆兵,虽然只有两万人,可是能看的出来全都是百战精锐。相信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回到了四川了,就算有什么意动,有他们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本以为说完这些之后,袁可立会高兴一些,不过孙传庭显然想错了。袁可立的神情虽然没有担心,可是却是十分的没落,显得非常的颓然。孙承宗顿时有些不明所以,沉声问道:“袁大人,怎么了?”
“孙大人,我大明立国两百多年,太祖成祖两位皇上北逐北元,兵威何等强盛。现在北疆有建奴,四川这边有土司要造反,朝廷居然要靠宣抚使来固守疆土。老夫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大明朝这是怎么了?”苦笑着摇了摇头,袁可立的神色颇为的寂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听完袁可立的话,孙传庭顿时激动了起来,隐隐觉得袁可立就是自己的知己。对着袁可立一抱拳,大声的说道:“袁大人心怀天下,传庭佩服!”
袁可立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还是有着几分寂寥,显然这个疙瘩一时半会是解不开了。
“袁大人,圣明天子在位,今年沈阳已经取得了大捷,内阁首辅孙大人坐镇北疆,想来很快就能犁庭扫穴。至于四川这里,秦良玉可不是异族土司,大人不要想错了。”
孙传庭的话让袁可立一愣,对于辽东大捷和孙承宗,袁可立自然是知道。详细了解过沈阳战事的袁可立,对于孙承宗可是佩服不已,这位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人物。至于说道秦良玉,他就不知道,便询问的看向孙传庭。
大声的笑了笑,孙传庭沉声说道:“因为对白杆兵的好奇,我特意找打打听了一下,路上无事就说给袁大人听听。秦良玉的娘家是忠州秦氏,肇迁祖秦安司为了躲避蒙元苛政,从湖北麻城县迁入四川境内,其后裔居住于忠县等地。秦良玉是秦安司的第九世孙女。后来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她激励其夫并帮助其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肃然”为远近所惮的白杆兵。至于马千乘虽然是石柱宣抚使,祖籍是陕西扶风,系汉伏波将军马援第三十九代孙马定虎的后裔。所有石柱宣抚使全都是汉人,大人不必纠结于此!”
本以为听完自己的话,袁可立的心情会好点,孙传庭没想到袁可立的脸上依旧是落寞的表情。良久,袁可立沉声说道:“虽然石柱土司是汉族人,可是他们统领的可是汉族兵?”
这个问题让孙传庭愣住了,马家祖上是汉人,到现在也是以看人自居。可是他们很多当地方已经不同了,现在的马家那那是当地土家族最有影响里的家族,可谓树大根深。他们统领的自然也不是汉人的兵马,而是土家族的兵马。
见孙传庭没有说话,袁可立轻轻的叹了口气,沉声说道:“四川乃是边疆之地,各族杂居,情势复杂。无论是你说的石柱宣抚使,还是其他的宣抚使,过于强大都不是好事情。或许他们现在是忠于朝廷的,可是以后谁说的准?只有朝廷的军队在那里无可匹敌,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孙传庭愣住了,低着头想着袁可立的话,他似乎想明白了,又似乎没有想明白。
轻轻的叹了口气,袁可立沉声说道:“实力会催生野心,任何人的实力凌驾于朝廷之上都是不可以的,那样就是不安稳的因素。无论是外夷还是汉人,古往今来都是此理。”(未完待续。)
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能够掀起这样烟尘一定是很大的队伍,无论是什么人他们都惹不起。只有年老的百姓一脸的担忧,见多识广的人老人都知道,这是朝廷的官军来了。而且这肯定是官军中地位比较高的,如此大摇大摆不是一般的军队能有的威势。
等到烟尘走到进前,百姓们才看清,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大队骑兵。每个人都骑着一匹健硕的马匹,看的出来这些都是上等的战马。平常的人不要说骑了,恐怕见都没见过,村里王财主的马和这个一比,那就像田间地头你的驴子一样。
每一个骑在马背上的士卒都是一脸的严肃,雄赳赳气昂昂。身上的鸳鸯铠甲在太阳下面闪着刺眼的光芒,头上的盔缨随风飘动,身后大红色的披风更显的英姿勃发。看到这一幕的人,心里全都明白,光是这身装备就不是普通的士卒。
士卒的背上都背着火枪,在阳光下散发着幽冷的光芒,腰间挎着细长的马刀。在马队的身后,是一对对步兵,长枪大戟,英姿勃发。在队伍的中央是成队的马车,上面都蒙着厚厚的粘布,看不出里面是什么东西。整只队伍走了大半个时辰才通过这里,可见人数众多。
在队伍之中,无数的旗帜随风飘动,正中央的大旗上写着:钦差督师孙。此时孙传庭端坐在马上,年轻的脸上写着成熟,让人一看就不敢小瞧。
看了一眼身边的老者,孙传庭轻轻的笑了笑,这位就是天启皇帝派到自己身边的助手。刚开始的时候孙传庭颇为不以为然,从来没有听过袁可立号人物。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位二十六年前就是兵部的郎中,对于行军打仗非常的有一套。如果不是因为尚书触怒的万历皇帝,这个时候不一定做到什么位置了。
最重要的是这位袁大人的门生故旧遍布朝堂,在被贬二十六年之后依然有人举荐。这二十六年之间也一直有人保举,这样的能力不可谓不骇人。因为当年犯颜直谏,这位袁大人清流中也是颇为有地位。在得到了这些消息之后,孙传庭顿时收起了轻视之心。
不过在孙传庭看来袁可立的年纪确实有些大了,五十多岁的人了。不过很快孙传庭便大跌眼镜,这位袁大人的伸手可是利索的很,马骑得比自己可是好了很多。孙传庭便将后勤的事情全部交给袁可立,袁大人也没说什么,不过粮草补给的事情打理的井井有条。大军所过之处,就算不是袁大人的熟人,也听说过,很给面子。
“袁大人,按照这样的速度走下去,大军还要多久才能赶到四川?”看了一眼袁可立,孙传庭笑着问道。此时他已经明白天启皇帝为什么把袁可立安排在自己身边了,有了这样一个人真的省去了很多麻烦。
袁可立则是淡然的笑了笑,对于这个年轻的孙传庭,他开始也颇有些不以为然。以为这又是天启皇帝宠信的大臣,这能耐未必有,甚至想上书天启皇帝了。不过当他看到京营的人马之后,轻视之心顿时当然无存,心里全都是敬佩。
虽然二十多年不在朝堂,可是对于朝堂上的事情袁可立可是非常的了解的。对于三大营的人马是什么样子,袁可立心里可是有数。可是再一次看到三大营,袁可立知道这已经成为了一支能战之兵。虽然距离北疆边军还有差距,可是真的打几次之后,未见得不能成为百战精锐。
“按照这样的速度,至少还要半个月,希望四川的局势不要发展的不可收拾!”袁可立看了一眼身边的军士,脸上的神色颇为阴沉。
孙传庭则是笑着摇了摇头,颇为有信心的说道:“不会的,我大明朝在四川也不是没军队,就算是土司造反,短时间也成不了气候。”
见孙传庭这样说,袁可立不置可否,没有说话。他的心里非常的清楚,大明朝的军队虽然数量不少,可是能战的真的不多。除了北疆的边军,南京大营的军马或者可堪一战,其余的已经烂到骨子了。孙传庭有这样的认识,也在袁可立的预料之中,毕竟孙传庭这么年轻。
淡然的笑了笑,孙传庭见袁可立的表情就知道,这位袁大人恐怕相差了。略微沉吟了一下,孙传庭沉声说道:“袁大人是不是以为我对四川的军卒很看好?”
听了孙传庭的话,袁可立顿时就是一愣,显然孙传庭不是自己想的那个样子。对着孙传庭一抱拳,袁可立沉声说道:“请孙大人赐教!”袁可立为人正直,孙传庭名义上自己的上司,而且又是真有能力,袁可立是不会倚老卖老的。
微微一愣之后,见袁可立一脸的真诚,孙传庭连忙回礼道:“大人切莫如此,折煞孙某了。大人乃是国之柱石,为国操劳,虽然偶然蹉跎,现在明君在位,不日便可扶摇直上。传庭还很年轻,很多事情还要大人提点!”
两个人对视一眼,全都笑了起来,一老一少两个人心里顿时有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
笑过之后,孙传庭沉声说道:“袁大人不知道,早在半个月之前,皇上在皇宫里召见了石砫宣抚使秦良玉。那一次传庭有幸见到了这位秦良玉带领的白杆兵,虽然只有两万人,可是能看的出来全都是百战精锐。相信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回到了四川了,就算有什么意动,有他们在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本以为说完这些之后,袁可立会高兴一些,不过孙传庭显然想错了。袁可立的神情虽然没有担心,可是却是十分的没落,显得非常的颓然。孙承宗顿时有些不明所以,沉声问道:“袁大人,怎么了?”
“孙大人,我大明立国两百多年,太祖成祖两位皇上北逐北元,兵威何等强盛。现在北疆有建奴,四川这边有土司要造反,朝廷居然要靠宣抚使来固守疆土。老夫不知道该怎么说了,大明朝这是怎么了?”苦笑着摇了摇头,袁可立的神色颇为的寂寥,脸色也变得很难看。
听完袁可立的话,孙传庭顿时激动了起来,隐隐觉得袁可立就是自己的知己。对着袁可立一抱拳,大声的说道:“袁大人心怀天下,传庭佩服!”
袁可立没有说话,脸上的表情还是有着几分寂寥,显然这个疙瘩一时半会是解不开了。
“袁大人,圣明天子在位,今年沈阳已经取得了大捷,内阁首辅孙大人坐镇北疆,想来很快就能犁庭扫穴。至于四川这里,秦良玉可不是异族土司,大人不要想错了。”
孙传庭的话让袁可立一愣,对于辽东大捷和孙承宗,袁可立自然是知道。详细了解过沈阳战事的袁可立,对于孙承宗可是佩服不已,这位绝对是难得一见的人物。至于说道秦良玉,他就不知道,便询问的看向孙传庭。
大声的笑了笑,孙传庭沉声说道:“因为对白杆兵的好奇,我特意找打打听了一下,路上无事就说给袁大人听听。秦良玉的娘家是忠州秦氏,肇迁祖秦安司为了躲避蒙元苛政,从湖北麻城县迁入四川境内,其后裔居住于忠县等地。秦良玉是秦安司的第九世孙女。后来嫁石柱宣抚使马千乘为妻,她激励其夫并帮助其在石柱建立了一支“戎伍肃然”为远近所惮的白杆兵。至于马千乘虽然是石柱宣抚使,祖籍是陕西扶风,系汉伏波将军马援第三十九代孙马定虎的后裔。所有石柱宣抚使全都是汉人,大人不必纠结于此!”
本以为听完自己的话,袁可立的心情会好点,孙传庭没想到袁可立的脸上依旧是落寞的表情。良久,袁可立沉声说道:“虽然石柱土司是汉族人,可是他们统领的可是汉族兵?”
这个问题让孙传庭愣住了,马家祖上是汉人,到现在也是以看人自居。可是他们很多当地方已经不同了,现在的马家那那是当地土家族最有影响里的家族,可谓树大根深。他们统领的自然也不是汉人的兵马,而是土家族的兵马。
见孙传庭没有说话,袁可立轻轻的叹了口气,沉声说道:“四川乃是边疆之地,各族杂居,情势复杂。无论是你说的石柱宣抚使,还是其他的宣抚使,过于强大都不是好事情。或许他们现在是忠于朝廷的,可是以后谁说的准?只有朝廷的军队在那里无可匹敌,才能保证长治久安!”
孙传庭愣住了,低着头想着袁可立的话,他似乎想明白了,又似乎没有想明白。
轻轻的叹了口气,袁可立沉声说道:“实力会催生野心,任何人的实力凌驾于朝廷之上都是不可以的,那样就是不安稳的因素。无论是外夷还是汉人,古往今来都是此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