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西域大唐工业萌芽
第二二九章西域大唐工业萌芽
尽管陈应做足的准备,将随行的四轮马车与雪橇,全部做了改装,用牛皮蒙住厢壁,里面燃烧着暖炉,虽然外面寒风呼啸,然而马车里依旧温暖如春。
不过,一路颠簸却是无法减轻多少的。哪怕了有了弹簧钢做减震装置,这种雪橇的减震效果,甚至不如后世的皮卡车。
李秀宁虽然怀着身孕,但是精神头却不错。她不顾寒风凛冽,不时的打开车窗,望着外面的冰雪世界。就在刚刚进入胡杨县境内,李秀宁的发现远处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群,居然浓烟滚滚,她惊讶的道:“陈郎,你看前面莫不走水了?”
陈应一听这话,也是大吃一惊。
冬季天气干燥,容易引发火灾,尤其是这个时节,一旦发生火灾,别说被烧伤、烧死,就算是人跑出来,天寒地冻也不见得可以坚持多久。
陈应急忙打开车车窗,望着远处的浓烟。不过由于那种粗如水桶,如同咆哮的黑龙,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姿态,陈应再也熟悉不过了。这只有后世的冶炼工厂才独有的烟囱。
陈应笑着解释道:“前面不是走水,应该是一处大的工坊,怎么你想过去看看!”
就在这时,侍卫统领周青前来禀报道:“大都护,胡杨县县令与县丞率领胡杨县众官佐前来恭迎大都护!”
陈应探出身子,看着不远处数十上百人站在雪地里冻得瑟瑟发抖。陈应皱起眉头,他并不喜欢这种所谓的夹道欢迎,就摆摆手道:“让赵伯英把人都遣散了,让他自己过来!”
李秀宁指着远处的厂房道:“陈郎,咱们走那里看看吧!”
陈应点点头道:“好的,让胡杨县县令带着咱们去!”
听闻陈应要去参观胡杨县的工坊,赵伯英赶紧在儿子面前低声一阵,让他骑马快步先行一步,前往工坊去准备。
赵伯英则登上了陈应的马车。陈应问道:“前面是什么工坊?”
“回禀大都护,就是一个农具生产工坊!”赵伯英一脸得意的道:“这个工坊有六个坊暑,分别生产锄头、曲辕犁、耧车、镰刀、龙骨水车(既汉代开始发明的一种灌溉工具)、孔明车(既三国时期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
陈应点点头道:“带我们去看看!”
来到胡杨县的这个巨大工坊里,饶是陈应见多识广,他也没有想到赵伯英居然搞出了这么一座工坊。
巨大的工坊里,经过调配的合金钢水顺着溜槽,缓缓流入一个个磨具内。灌满了合金钢水的磨具,被数只耕牛的拉动下,沿着轨道,缓缓前进,熟练的工匠,带着厚厚的棉布手套,拿着巨大的钢钳子,夹起一面橘红色的犁刀,走到一个巨无霸的冲压机前,将犁刀放下夹具内,随着夹具被固定住,工匠一踩脚踏,巨无霸的冲压机由耕牛带动的拉伸模具挟以强大的冲击力狠狠落下,砰的一声便将这面平整的犁刀给压成了带弧形锥形。
赵伯英向陈应解释道:“大都护让人试制的曲辕犁虽然好用,不过制造太多复杂,而且打造不易,熟练的工匠,需要差不多三天才能打造一面犁刀,现在用了这个机关,半柱香可以打造一面……”
当然,这种加工方式还相当原始,机器也落后,产能并不高,这么多机器,撑死一天也只能加工出一千多个工件,但是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效率已经非常吓人了。陈应好奇的指着这个畜力冲压机道:“这个东西,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赵伯英尴尬的笑笑了:“大都护还记得上次,我带着铜前往疏勒吗?当时我把铜送到疏勒的钱币局给他们交接的时候,我的一个侄子赵子卯无意看到了铸钱……”
陈应暗暗咂舌,这个赵子卯还真是一个人才。水力冲压机与畜力冲压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这就好比看到了火枪,顺便把火炮给研制出来了。
陈应不知道的是,赵伯英给陈应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接着,陈应跟着赵伯英进入了另外一个巨大的厂房内,这个厂房是生产龙骨水车的。龙骨水车约始于东汉,三国时发明家马钧曾予以改进。此后一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不过,龙骨水车由于是木质的,在转动效率和耐磨方便都差了很多。此时这个工坊里打造的龙骨水车,居然仿佛像后世的摩托车链子,不过更大而且,全部都是类似的铸造件,经过组装,形成所谓的龙骨,此时的龙骨水车,由于西域的钢铁太多,树木更少,陈应又严禁百姓刊发树木,所以他们就采取了钢铁制造的龙骨水车。
制造这种钢铁龙骨水车,居然弄出了后世链条的概念,这让陈应着实非常意外。最让陈应意外的还是生产无缝钢管的操作,同样是浇筑的方式,这些工匠居然把钢管的磨具,在地下,挖出一个三丈多深的深井,人工将磨具摆好,然后将钢水直接倒入在磨具中。由于西域的气候干燥,反而没有所谓的气泡问题。
这些被浇筑好的无缝钢管被拿到一个镗刀前,随着骏马卖力的奔跑着,发出刺耳的响声,火花四溅……这钢管是低碳钢铸成的,切削起来比较容易,但尽管是低碳钢,也比青铜便宜得多。
最后,经过赵伯英的解释,陈应这才明白,这些无缝钢管居然是用来制造水管的,西域水资源匮乏,这里又没有可以利用的竹子,但是钢铁资源比较丰富,于是人们开始用钢管来充当引水的管道。
一根无缝钢铁三丈六尺,车床切刀在钢管上开始切割出外螺丝口。然后在轴套上切出内螺丝……
陈应望着赵伯英道:“你怎么想出制造这种东西?”
事实上这绝对超出了陈应的意外。无论是冲压机或机床,都非常原始,效率也低,不过不可否认,这已经开启了大唐时代的工业萌芽。
赵伯英苦笑道:“这还不是人少给闹的,胡杨县的地多,人少,根本就种不过来,小老儿……下官看到好地都被荒着,心里就急啊,像原来三天一面犁刀,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面,听说机关可以省力,下官就带着人搞这些机关,现在这个曲江犁一年就可以制造三十万套,供应整个西域绰绰有余了,还有龙骨水车,三天一套,最多一年胡杨县所有田地就可以用上水骨龙车了,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眼色了!”
陈应非常感叹,华夏的百姓是勤劳的,也是聪慧的,陈应只是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于是他们在崭新的道路上,越跑越远,越跑越快。
现在仅仅胡杨一县之地,就拥有六家小规模的的工坊,在后世只能算家庭作坊级别,然而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吓人了。
年产三十万套曲辕犁、二十万套耧车、百万把镰刀、要知道镰刀不仅仅可以收割庄稼,同样也可以割草。
就在这时,只听“铛”的一声脆响,车床嘎然而止。
那名负责的工匠赵子卯拍着大腿叹道:“哎……又断了!”
陈应上前看了一下,由于这个车床依旧粗糙不堪,加上高锰钢合金刀的质量问题,最终刀具断了。
陈应望着刀掉的刀具道:“看来高猛钢刀具还是不过关,除非除非能弄出钨钢,否则没戏。”
赵子卯来了兴趣,望着陈应问道:“钨钢?钨钢是什么?”
“钨是一种硬度极高的金属,用它炼出合金钢制成的刀具锋利无比,而且耐高温耐磨损,是最理想的刀具之一”陈应苦笑道:“别看我,我可没有那个能耐将它弄出来!”
别说,他一提起钨钢,赵子卯便眼怔怔的看着他,一副要吃人的样子,令陈应头皮一麻……这年头连电都没有,让他上哪弄钨钢去?就算弄出钨来也没法加工啊。
没办法,看将来吧,迟早有一天能弄出来的。
陈应拿着一根无缝钢管,虽然这种钢管是采取低炭钢铸造的,管壁厚薄也有差异,如果把这种无缝钢管的口径缩小一些,里面刻出膛线,是不是就可以打造火枪了?
想到这里,陈应还是摇摇头。
火器,就是潘多拉魔盒里的魔鬼,陈应根本就没有考虑好,到底要不要释放出这个魔鬼来。
直到离开胡杨县境,陈应也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胡杨县让陈应开了眼界,随即陈应让郭洛调查州县的工业发展情况,这些数据其实都掌握在猛虎义从手中,接到郭洛的情报汇总,陈应又是一阵膛目结舌。
如今的西域,拥有大大小小四百多座钢铁作坊,不过,除了陈应治下的花儿沟钢铁作坊以及少数几个大型钢厂用来制造甲胄、驰道的轨道之外,其他民营钢坊,都不能制造武器。不过四百多家钢坊还是把陈应吓了一跳。
除非钢铁,煤矿也足足拥有五六百家,不过大都是年产十万石以下的小煤矿,用来供应周边百姓生活使用。
钢铁和煤炭,已经奠定了大唐在西域的工业萌芽。
尽管陈应做足的准备,将随行的四轮马车与雪橇,全部做了改装,用牛皮蒙住厢壁,里面燃烧着暖炉,虽然外面寒风呼啸,然而马车里依旧温暖如春。
不过,一路颠簸却是无法减轻多少的。哪怕了有了弹簧钢做减震装置,这种雪橇的减震效果,甚至不如后世的皮卡车。
李秀宁虽然怀着身孕,但是精神头却不错。她不顾寒风凛冽,不时的打开车窗,望着外面的冰雪世界。就在刚刚进入胡杨县境内,李秀宁的发现远处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建筑群,居然浓烟滚滚,她惊讶的道:“陈郎,你看前面莫不走水了?”
陈应一听这话,也是大吃一惊。
冬季天气干燥,容易引发火灾,尤其是这个时节,一旦发生火灾,别说被烧伤、烧死,就算是人跑出来,天寒地冻也不见得可以坚持多久。
陈应急忙打开车车窗,望着远处的浓烟。不过由于那种粗如水桶,如同咆哮的黑龙,扶摇直上九万里的姿态,陈应再也熟悉不过了。这只有后世的冶炼工厂才独有的烟囱。
陈应笑着解释道:“前面不是走水,应该是一处大的工坊,怎么你想过去看看!”
就在这时,侍卫统领周青前来禀报道:“大都护,胡杨县县令与县丞率领胡杨县众官佐前来恭迎大都护!”
陈应探出身子,看着不远处数十上百人站在雪地里冻得瑟瑟发抖。陈应皱起眉头,他并不喜欢这种所谓的夹道欢迎,就摆摆手道:“让赵伯英把人都遣散了,让他自己过来!”
李秀宁指着远处的厂房道:“陈郎,咱们走那里看看吧!”
陈应点点头道:“好的,让胡杨县县令带着咱们去!”
听闻陈应要去参观胡杨县的工坊,赵伯英赶紧在儿子面前低声一阵,让他骑马快步先行一步,前往工坊去准备。
赵伯英则登上了陈应的马车。陈应问道:“前面是什么工坊?”
“回禀大都护,就是一个农具生产工坊!”赵伯英一脸得意的道:“这个工坊有六个坊暑,分别生产锄头、曲辕犁、耧车、镰刀、龙骨水车(既汉代开始发明的一种灌溉工具)、孔明车(既三国时期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
陈应点点头道:“带我们去看看!”
来到胡杨县的这个巨大工坊里,饶是陈应见多识广,他也没有想到赵伯英居然搞出了这么一座工坊。
巨大的工坊里,经过调配的合金钢水顺着溜槽,缓缓流入一个个磨具内。灌满了合金钢水的磨具,被数只耕牛的拉动下,沿着轨道,缓缓前进,熟练的工匠,带着厚厚的棉布手套,拿着巨大的钢钳子,夹起一面橘红色的犁刀,走到一个巨无霸的冲压机前,将犁刀放下夹具内,随着夹具被固定住,工匠一踩脚踏,巨无霸的冲压机由耕牛带动的拉伸模具挟以强大的冲击力狠狠落下,砰的一声便将这面平整的犁刀给压成了带弧形锥形。
赵伯英向陈应解释道:“大都护让人试制的曲辕犁虽然好用,不过制造太多复杂,而且打造不易,熟练的工匠,需要差不多三天才能打造一面犁刀,现在用了这个机关,半柱香可以打造一面……”
当然,这种加工方式还相当原始,机器也落后,产能并不高,这么多机器,撑死一天也只能加工出一千多个工件,但是在这个年代,这样的效率已经非常吓人了。陈应好奇的指着这个畜力冲压机道:“这个东西,你是从哪里弄来的?”
赵伯英尴尬的笑笑了:“大都护还记得上次,我带着铜前往疏勒吗?当时我把铜送到疏勒的钱币局给他们交接的时候,我的一个侄子赵子卯无意看到了铸钱……”
陈应暗暗咂舌,这个赵子卯还真是一个人才。水力冲压机与畜力冲压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这就好比看到了火枪,顺便把火炮给研制出来了。
陈应不知道的是,赵伯英给陈应的惊喜实在是太多了。
接着,陈应跟着赵伯英进入了另外一个巨大的厂房内,这个厂房是生产龙骨水车的。龙骨水车约始于东汉,三国时发明家马钧曾予以改进。此后一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不过,龙骨水车由于是木质的,在转动效率和耐磨方便都差了很多。此时这个工坊里打造的龙骨水车,居然仿佛像后世的摩托车链子,不过更大而且,全部都是类似的铸造件,经过组装,形成所谓的龙骨,此时的龙骨水车,由于西域的钢铁太多,树木更少,陈应又严禁百姓刊发树木,所以他们就采取了钢铁制造的龙骨水车。
制造这种钢铁龙骨水车,居然弄出了后世链条的概念,这让陈应着实非常意外。最让陈应意外的还是生产无缝钢管的操作,同样是浇筑的方式,这些工匠居然把钢管的磨具,在地下,挖出一个三丈多深的深井,人工将磨具摆好,然后将钢水直接倒入在磨具中。由于西域的气候干燥,反而没有所谓的气泡问题。
这些被浇筑好的无缝钢管被拿到一个镗刀前,随着骏马卖力的奔跑着,发出刺耳的响声,火花四溅……这钢管是低碳钢铸成的,切削起来比较容易,但尽管是低碳钢,也比青铜便宜得多。
最后,经过赵伯英的解释,陈应这才明白,这些无缝钢管居然是用来制造水管的,西域水资源匮乏,这里又没有可以利用的竹子,但是钢铁资源比较丰富,于是人们开始用钢管来充当引水的管道。
一根无缝钢铁三丈六尺,车床切刀在钢管上开始切割出外螺丝口。然后在轴套上切出内螺丝……
陈应望着赵伯英道:“你怎么想出制造这种东西?”
事实上这绝对超出了陈应的意外。无论是冲压机或机床,都非常原始,效率也低,不过不可否认,这已经开启了大唐时代的工业萌芽。
赵伯英苦笑道:“这还不是人少给闹的,胡杨县的地多,人少,根本就种不过来,小老儿……下官看到好地都被荒着,心里就急啊,像原来三天一面犁刀,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面,听说机关可以省力,下官就带着人搞这些机关,现在这个曲江犁一年就可以制造三十万套,供应整个西域绰绰有余了,还有龙骨水车,三天一套,最多一年胡杨县所有田地就可以用上水骨龙车了,再也不用看老天爷的眼色了!”
陈应非常感叹,华夏的百姓是勤劳的,也是聪慧的,陈应只是给他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于是他们在崭新的道路上,越跑越远,越跑越快。
现在仅仅胡杨一县之地,就拥有六家小规模的的工坊,在后世只能算家庭作坊级别,然而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吓人了。
年产三十万套曲辕犁、二十万套耧车、百万把镰刀、要知道镰刀不仅仅可以收割庄稼,同样也可以割草。
就在这时,只听“铛”的一声脆响,车床嘎然而止。
那名负责的工匠赵子卯拍着大腿叹道:“哎……又断了!”
陈应上前看了一下,由于这个车床依旧粗糙不堪,加上高锰钢合金刀的质量问题,最终刀具断了。
陈应望着刀掉的刀具道:“看来高猛钢刀具还是不过关,除非除非能弄出钨钢,否则没戏。”
赵子卯来了兴趣,望着陈应问道:“钨钢?钨钢是什么?”
“钨是一种硬度极高的金属,用它炼出合金钢制成的刀具锋利无比,而且耐高温耐磨损,是最理想的刀具之一”陈应苦笑道:“别看我,我可没有那个能耐将它弄出来!”
别说,他一提起钨钢,赵子卯便眼怔怔的看着他,一副要吃人的样子,令陈应头皮一麻……这年头连电都没有,让他上哪弄钨钢去?就算弄出钨来也没法加工啊。
没办法,看将来吧,迟早有一天能弄出来的。
陈应拿着一根无缝钢管,虽然这种钢管是采取低炭钢铸造的,管壁厚薄也有差异,如果把这种无缝钢管的口径缩小一些,里面刻出膛线,是不是就可以打造火枪了?
想到这里,陈应还是摇摇头。
火器,就是潘多拉魔盒里的魔鬼,陈应根本就没有考虑好,到底要不要释放出这个魔鬼来。
直到离开胡杨县境,陈应也没有下定决心。
不过,胡杨县让陈应开了眼界,随即陈应让郭洛调查州县的工业发展情况,这些数据其实都掌握在猛虎义从手中,接到郭洛的情报汇总,陈应又是一阵膛目结舌。
如今的西域,拥有大大小小四百多座钢铁作坊,不过,除了陈应治下的花儿沟钢铁作坊以及少数几个大型钢厂用来制造甲胄、驰道的轨道之外,其他民营钢坊,都不能制造武器。不过四百多家钢坊还是把陈应吓了一跳。
除非钢铁,煤矿也足足拥有五六百家,不过大都是年产十万石以下的小煤矿,用来供应周边百姓生活使用。
钢铁和煤炭,已经奠定了大唐在西域的工业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