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愤怒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瑞珠愣了愣,小声的应了声“是”,没再多说什么。
  宁诗婧往净室走了两步,路过那桌子时候却仿佛又看到了她刚从梦中醒来,看到钟玉珩坐姿笔挺地坐在桌旁肃容批奏折的背影。
  她的脚步顿了下,怎么也迈不出下一步,心头的越发酸软纠缠,让人难受发梗。
  最后,她还是没忍住,对着出门要水的瑞珠吩咐了一句:“让人给钟大人备上热姜汤,不要让他知道是我吩咐的。”
  瑞珠忙嗓音轻快的应了,快步去做事。
  宁诗婧又歇了几天,等到天气放晴之后,她才再次去勤政殿为小皇帝开蒙。
  不曾想,才刚进了勤政殿,就看到钟玉珩正脸色黑沉地看着殿中的大臣们,显然动了真怒。
  他向来不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这还是宁诗婧第一次见到他发这么大的火儿。
  小皇帝身边的小太监见她来了,忙迎上来小声地道:“娘娘,陛下在内殿等着您呐!”
  宁诗婧回神,面上不动声色,微微颔首跟着小太监入了内殿。
  小皇帝显然也被外面整肃的气氛吓坏了,见她进来顿时眼前一亮,扑到她的怀里小声地叫了一句:“母后。”
  宁诗婧看着他微微泛白的小圆脸,掐了一把:“陛下今日可还……”
  不等说完,外殿里猛地传来一声瓷器碎裂的巨响,紧接着就是钟玉珩愤怒的声音:“诸位大人不说话是什么意思?朝廷发放的俸禄难道就是为了养一群哑巴?”
  小皇帝抖了一下,脸色又白了几分,抓住她的小手微微用力,又轻轻叫了声:“母后……朕害怕……”
  “陛下不要怕。”宁诗婧无声的叹了口气,蹲下身子来直视着他,柔声道:“陛下,你是大安的皇帝,而钟大人是你的臣子。陛下怎么能害怕自己的臣子呢?”
  小皇帝憋了泡泪,听到这话抿了抿唇,委屈道:“宫中的人都怕钟大人……”
  “他们怕钟大人,是因为钟大人的身份比他们高,能轻易的惩处他们,乃至决定他们的生死。”宁诗婧的脸色严肃了几分:“陛下身份尊贵,无人能对陛下奖罚,能约束陛下的唯有天下万民和爱民之心。陛下为何要怕钟大人?”
  小皇帝懵懂地吸了吸鼻子,抓住她的手努力不要哭出来:“母后,母后不要凶皇儿,皇儿害怕……”
  他对宁诗婧的话听得一知半解,更多的却是因为一向和蔼可亲的母后严厉的脸色而心生惶恐。
  他的眼底里带了几分难过,问道:“母后不喜欢皇儿了吗?皇儿很听话的……”
  小小年纪,早已经没了生母,在跟在小太后身边之前,他的日子并不算好过。
  他或许记不清了,可是深宫之中等级分明,就算身边再多伺候的人,小团子的内心依旧充满了不安,宁诗婧是他最后的依靠。
  见到他这副模样,宁诗婧的心里酸酸软软的,却还是硬下心肠道:“陛下,钟大人正在为陛下的江山和陛下的百姓操心。陛下要做的不是在这里一个人害怕哭泣,而是应该学会怎么去处理这些事情。”
  她心疼小皇帝,却不能纵容他。
  他不是现代可以无忧无虑地长大的五岁孩童,他是一个封建王朝的皇帝。
  敌人的铁蹄不会顾忌他年纪还小,黎明百姓也无法用愁苦的生活为他的幼稚负责。
  就算有钟玉珩在替他处理政务,如果他想坐稳皇位、好好地活下去,就必须学习怎么做一个英明的君主。
  也许等他学会的更多,更加明理之后,就会走向钟玉珩的对立面,那也好过他浑浑噩噩一生,最后可能连自己怎么死都不知道。
  甚至……赔上整个大安江山。
  宁诗婧不知道他跟钟玉珩之间的平衡点在哪里,也不知道未来到底是怎样的景象。
  她只知道,她希望小皇帝就算最后失败,也是一个无愧于百姓江山,无愧于天地的合格的君王。
  小皇帝不太明白,却并不妨碍他感受到她话里的语重心长和殷切盼望。
  早早学会了察言观色的小孩子最会顺杆儿爬,察觉到她态度里的软化和善意,忙不迭地重新扑到她怀里,拼命点头道:“朕都听母后的。”
  宁诗婧无声的叹息一声,抱住他放在自己旁边坐下。
  欲速则不达,她只能从小事一点点教会小皇帝。哪怕每日只灌输一点,也是好的。
  抛开思绪,她摸了摸小皇帝的脑袋,温柔笑道:“陛下真乖。既然这样,我们也来听听钟大人到底为什么发火,然后我们想想办法,好不好?”
  重新感受到母后关爱的小皇帝当然没有意见,高兴地笑出了两个酒窝:“好!”
  端端正正坐好了,努力板起胖嘟嘟的稚嫩小脸,一副很严肃的小大人模样。
  宁诗婧的眼底闪过笑意,四下环顾一圈,冷声道:“谁来说一下,钟大人正在因何发火?”
  “启禀娘娘,奴才知道一些。”事关钟玉珩,四周伺候的人眼神都有些闪烁,反倒小皇帝近前一个年幼的小太监脸上闪过坚定,老老实实地跪在地上磕头。
  宁诗婧打量了他两眼,见他身形单薄瘦弱、面目清秀,微微点头,淡然道:“你叫什么名字?”
  “启禀娘娘,奴才小郑子。”小郑子眼底涌上喜意,叩头道:“是陛下身边贴身伺候的。”
  按理来说,小皇帝身边本该是有上了岁数又的脸的大太监,办事也方便,还能提醒劝诫小皇帝。
  先皇去的急,小皇帝又是这样尴尬的处境,他身边大太监的职位反倒空缺下来,日常就是这些十几岁出头的小太监们贴身伺候着。
  宁诗婧听过许多次他的名头,这倒是第一次把他跟人对上号,颔首道:“起来回话吧!”
  “谢娘娘。”小郑子倒也还算是从容,爬起来之后条理清晰地将事情讲了。
  原来还是因为这场连绵多日的春雨。
  京郊附近本就挖通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交通便利了许多,沿途的码头也十分热闹,可以说是十分繁华。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