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朝天子 第三十一章 周公为师(拜月票了……)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吧,大家继续笔弑我吧,看来前天喝的酒,昨天确实还没完全醒,第七卷应该是朝天子,为什么又要殿前欢咧?完全无语无言到了极点……低头认罪。
  章节名周公为师,取自史记周本纪一句:“周公为师,东伐淮夷。”代指范闲入东夷。其时正是春日,周公好睡,范闲亦如此,当然,这段我是百度来的。
  PS:今天是月票翻倍的最后一天,以我这两天的状态和努力程度,委实是没有伸手要票的底气,然而还是喊一嗓子吧,不发单独章节拉票,我向大家保证,本月剩下的日子,我会让写书的我以及看书的您,都过的很快活,很有质量,阿弥陀佛……
  信我者,请赐月票。)
  ……
  ……
  范闲及卫华,这两位天下间最大的特务头子,就像是两位心性纯朗的学生士子般携手寒喧,感佩无言,立即携手入座,把酒言欢,忆当年上京城外事,轻声细语走私事,开心处哈哈大笑,感慨时真是思绪万千……
  如此真情实意的表现,让宋国陪同的官员以及北齐南庆两方的礼部官员,随侍护从们全部看傻了眼,心想这二位难不成感情好到了这种程度?但马上众人便想明白了其中缘由,大感赞叹佩服,心想到底是最顶尖的特务头子,这样死不要脸的虚伪性情,果然是将遇良才,棋逢对手,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略坐着说了会儿闲话,众人知道,这二位既然在宋国相遇,自然要代表身后庞大的势力,进行一番试探,用言语逼出些刀剑来,而自己这些人若在一旁,却永远只能看到他二人在哈哈哈哈,便很自觉地退了出去。
  婢女们上完菜后便也退下,抱月楼最豪华的单间内顿时陷入了安静之中。范闲没有上桌,而是在一旁的雕花木椅上坐下,眼神十分平静,看着卫华说道:“你们是昨儿个到的,今天就找上门来,还真不肯给我喘息的机会。”
  卫华笑了笑,拾起桌上的热毛巾擦了把脸,走到范闲身旁坐下,思忖片刻之后,轻声说道:“虽然全天下人都能猜到小范大人一定会亲自来,但如果没有亲眼见到,我大齐千万百姓,如何能够放心?”
  范闲眼睛微眯,笑着说道:“怎么?这是替你大齐百姓来向我讨公道?”
  去年时节,监察院在西凉一地发动攻势,将北齐潜入定青二州,与胡人勾结的间谍密探一网打尽,杀了无数人,此事引得北齐朝廷大惊之后大怒,往常北齐小皇帝与范闲尽力维持的表面和平,也终于被撕开了一大道口子。
  此时厅内再无旁人,范闲与卫华自然也不会再聊天气如何,说话的声音都清淡冰冷起来。卫华看了他一眼,寒声说道:“小范大人,当年你我合作,也算是彼此信任,可是去年你弄出这么一出事情,事先一点儿风声也没有知会,是不是做的太过头了一些?”
  范闲眉梢一挑,眼眸里狠劲儿大作,说道:“你们勾结胡人,杀我大庆子民,难道我办事儿之前,还得提前告知你们?你以为你们是谁?”
  卫华心头微凛,才知道如今的范闲,早已不是当年在上京城内初出茅庐的温柔可亲少年。
  他沉默片刻,开口说道:“旧事莫提,只是此行往东夷城参加开庐仪式,不知小范大人心头究竟做何想法。”
  “傻了吧?”范闲微嘲说道:“我乃大庆澹泊公,此去东夷所谋自然是我大庆利益,你又不是不清楚,何必多此一问。”
  卫华皱了皱眉头,心里有些寒意,心想虽说陛下天赋其材,将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条,然而如今天下大势在此,庆国强盛如昨,此行东夷,如果要说动剑庐及城主双方,不被庆国强势所压倒,着实是件极困难的任务。尤其是此次南庆派去的是范闲,这个自己一直没有看清楚底细的南朝同行,他心里着实有些打鼓,并没有几分信心。
  “有人托我问您一句话。”卫华坐在范闲的身旁,压低声音说道:“当年酒楼上的协议,可还算数?”
  此言一出,范闲面色微变,眸子里透出一丝难以捉摸的自嘲之意,轻声说道:“哪里有什么协议?”
  卫华表情不变,只是眉头皱的更深了一些,大概连他也不知道陛下让自己问的协议究竟是什么内容,嗓子有些干涩,问道:“小公爷准备毁诺?”
  范闲听到这句话,微微皱眉,站起身来说道:“第一,从来没有什么协议,第二,这种事情,难道应该是你来和我讲的?”
  卫华虽是北齐锦衣卫指挥使,也深得北齐皇帝的信任,但是在国中的身份地位,却是远远不及范闲。尤其是涉及某些大事,范闲更是确定对方没有这个资格来与我谈判。
  “东夷城是好大一块鹿肉。”范闲转过身来看着他,说道:“有能者得之,我是不会让的。”
  卫华起身平静应道:“我大齐自然也是不肯让的。”
  厅内气氛渐凝,缓释刀剑之意,寒冷顿起,将桌上那些热气腾腾的珍贵菜肴都冰的不敢吐气。范闲却只是笑了一声,便坐到了桌子上,一手执箸挟菜,一面随意说道:“四顾剑相邀,北齐当然不止就来了一个你,我很好奇,你们真正主事的人是谁。”
  这个问题卫华自然不会回答,但他的心里的寒意却愈来愈浓了,看着面前这位南朝的年轻英俊官员,生出了极大的忌惮。如今的世间,都清楚,范闲一手控监察院,一手控内库,乃是庆国皇帝陛下的左膀右臂,如果想要削弱庆国的实力,能够杀了此人,当然是件很美妙的选择。
  然而卫华下不了这个决心,也没有资格做这个决定,北齐朝廷在最近的两椿事之后,都察觉到了范闲此人的厉害,对于这种人,能杀死固然好,但如果杀不死,则将会后患无穷。
  而这世间,又有谁能杀死范闲?当年的长公主不行,秦家在山谷里布置的狙杀也不行,难道就凭北齐的锦衣卫,还是这一路上东夷城剑庐的九品刺客们?
  卫华收敛了心神,复又坐了下来,尽量稳定自己的情绪,陪着已经恢复平静的范闲用着菜食,说着闲话。
  ———————————————————
  南庆北齐乃天下最强大的两方势力,而赴东夷城观开庐之礼的两大使团,居然如此凑巧地在甫入东夷城控制范围之初便遇见了,这个事实,让很多人感到了惶恐和不安。尤其是东夷城剑庐的接引弟子,城主府的礼事官员,更是警惕万分,生怕这两家眼红心急之后,打将起来。
  两边的使团加起来,足足有五百人,恰好又住在相邻的两间别院,每每出入之时,双方官员横在长街两侧,敌意对峙之下,着实看上去有些恐怖,一千只眼睛在用目光杀人,谁如果处在这种环境下都不会太好过。
  卫华忧心忡忡,但表现的还算平静。真正平静的是范闲,他根本不担心此行会遇到什么危险,除非四顾剑此时已经下了疯狂的决定,整个东夷城都没有人敢冒着庆帝暴怒的风险,对南庆的使团下手。
  宋国的官员王侯们是哪一边都不敢得罪,纷纷用最高级的礼仪和最奢华的用度表示自己的诚意,尤其是对于南庆澹泊公范闲,更是谦卑到了极点。
  好在双方的使团在东夷境内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只维系了一天,卫华没有从范闲这方得到任何可以聊以安慰的信息,心里的不安愈来愈重,没有什么精神去继续试探南庆将要给予东夷城的条件,提前离开了宋国。
  宋国官员和东夷城过来的接待人员们看着这一幕,齐齐松了一口气。然而就在北齐使团离开的当天下午,范闲一声令下,南庆的使团也跟了上去。
  这一跟便是三天,范闲只是在马车上犯春困,似乎并不担心东夷城那边会发生什么事情,只是庆国礼部官员知道北齐的使团在前,也把自己队伍的速度压住,没有与对方再次发生接触。
  春眠不觉晓,大梦谁先知,范闲无比慵懒地睡了几天后,终于从队伍的行进速度上,发现了一些问题,他皱着眉头问道:“按原定的行程,现在应该是到龙山了,为何才进淮上?”
  史阐立也觉得有些奇怪,问了问前方的监察院启年小组成员,才明白了原因,回车禀道:“北齐的使团速度太慢,也不知道那位卫大人,是不是不愿意去东夷城迎接失败,所以刻意走的慢。”
  这番话是带笑说出,范闲却没有笑,史阐立住了嘴,心想难道速度慢些也有大问题?
  范闲挠了挠头,皱眉问道:“如果……北齐有人从上京城离开,情报传到我的马车上,需要几天时间?”
  “至少要八天。”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在五天前离开北齐上京,而我却没有办法知道?”范闲摇头说道:“如果真的是那女人来,消息一定掩藏的好。如果她真的来了东夷城,只怕就这两天便进了剑庐。”
  他的眉头皱了起来,说道:“而我们却还在路上。”
  史阐立心头微凛,轻声说道:“海棠姑娘就算提前去了东夷城,也影响不了什么。”
  范闲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心里却想着卫华那小子,居然用这种摆不上台面的手段,给北齐的说客争取与四顾剑单独相会的时间,实在是有趣。
  然而对北齐来说有趣的事,对如今的范闲来说,便是相当的无趣。所以当使团浩浩荡荡的车队刚进入龙山城时,他便召来了使团的官员及监察院部属,做出一个令下属们瞠目结舌的决定。
  然而没有人敢反对范闲的决定。
  ——————————————————
  又是一年春来到,柳絮满天飘,飘飘洒洒千万里,仿似雪花于暖风中招摇。扶摇直上,遮城廓,掩海光,令得行人掩面疾走,做集体悲痛状,哪有半分享受感觉。
  两个戴着笠帽的行商,就站在漫天的飞絮之中。很明显这是两个外地来的陌生人,一点都不厌憎这些恼人的柳絮,反而有些陶醉其中,站在马车之旁欣赏不止。
  “真是人间至景,只是可惜把这座天下第一雄城遮住了,看不清楚模……阿讫!”年轻一些的笠帽客打了个大大的喷嚏,顿时破坏了他赏春的兴致。
  他旁边那位年纪约大一些的笠帽客没有什么反应,只是怔怔地望着空中的柳絮,半晌后才醒过神来,淡淡说道:“那么大一座城,走近些自然看的清楚,这些柳絮小时候倒经常见,只不过是两天的功夫便散尽了,少爷你的运气不错……不过说到人间至景,这几日车过春道,你都在睡觉,没看出是个好赏景的人。”
  年轻的笠帽客抬起帽檐,眯着眼睛看着穿梭的行人行商,以及远方看不清楚的城池,露出了那张寻常端正的面容,眸子里闪过一丝笑意。
  此人不是旁人,正是南庆范闲,不知为何,他冒着风险脱离了使团的大部队,只带着身旁那人,来到了东夷城前。
  虽然东夷城此时应该不会对范闲动手,但谁知道北齐人在这处布下了怎样的安排,范闲如此行险本不应该,只是他有种复杂的预感,似乎自己必须提前来,不然四顾剑说不定便会倒向北边了。
  而且在安全方面,他并不如何担心,虽说东夷城内九品高手云集,可是他如今已经是九品上的顶尖强者,加上身边这一位世间第一刺客,打不过人,逃跑应该不难。
  身旁带着影子,就等若是带了监察院半个六处。
  范闲回头看了影子一眼,忍不住微微笑了起来,他此行东夷,让影子现出了身形,就在身边跟着自己,那些天底下无比了解自己的敌人,想必绝对猜不到。
  少小离家老大回,范闲清楚影子为什么此刻表现出与往常大不同的感慨,以及为什么会忽然变得如此多话。
  五竹叔离开前的话便越来越多了,身为他第一号崇拜者的影子的话也越来越多了,在范闲看来,这是很好的事情。
  “难道这么多年,你都没有回来过?”范闲忽然想到一件事情,惊讶问道。
  影子将笠帽的帽檐往下压了压,挡着天下落下的飞絮,遮着自己的面孔,冷漠说道:“我杀不死他,回来做什么?”
  范闲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当年东夷城的灭门惨案太过怪异,除了用四顾剑发疯白痴来解释之外,根本说不大通。只是四顾剑身为大宗师,谁也不敢去问他什么,范闲即便想帮影子解决影响他一生的悲惨往事,也找不到线索。
  “你那位白痴大哥马上就要死了。”他拍了拍影子的肩膀,叹息说道:“人死如灯灭,将来黄泉路上一家团聚再去问去。”
  影子的肩膀僵了僵,说道:“他必须死在我的手上。”
  范闲心情一紧,有些不知道自己带着影子回东夷城,这究竟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
  ……
  ……
  影子虽然许久未回东夷城,但毕竟少年之前,都是在这座大城之中长大,对于那些街道方向还记的清清楚楚,关于柳絮的阐述也没有说错,待他们二人走到东夷城近处时,天上的飞絮便已入了泥土,再也寻不到飞舞的痕迹。
  范闲从车辕上跳了下来,看着周遭的热闹市井与行色匆匆的商人们,感慨道:“果然是一座商城,只是去了飞絮,却也没有什么雄城感觉,实在是有些失望。”
  他确实很失望,天下传闻,东夷城乃天下第一大城,没有料到待范闲真地看到这座城池时,竟然发现,这座所谓第一大城,竟然没有城墙,只是无数的市井楼房拼接而成!
  “东夷城建城极晚。”影子在一旁冷声说道:“从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修过城墙。”
  范闲看着塞满视野的灰色楼宇,与层层叠叠的街道,暗自心惊,这东夷城的面积实在是大的有些可怕,听影子解释后皱眉说道:“可是如此大城,没有城墙,岂不是更容易被外敌所侵?”
  “最初的东夷城内,都是些好利商人和愚痴百姓,根本没有什么可以抵抗外敌的能力,即便花费无数,修起一座天险般的城墙,也不可能抵抗北齐或是南庆的大军?有无城墙,对于东夷城的影响并不大。”
  影子停顿了片刻后,说道:“有些人说,大兄就是东夷城的城墙,如果他活着,东夷城没有城墙,也无外敌敢来进犯,如果他死了,就算东夷城有千仞之墙,也依然是国破家亡的下场。”
  范闲沉默许久,明白了东夷城不修高墙的隐义,他的目光投往东夷大城郊外的某处所在,暗想那位藏在剑庐里的东夷城城墙,在垮塌之前,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而那个人,是不是已经开始在剑庐里,试图修补这座城墙心上的缝隙?(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