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书燕看到笑了母亲,自己也开心,能常回娘家,她也能照顾到父母。
  秦家搬家的日子,于家人都去道喜,京城有权贵过来送礼,俞氏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付时,许三娘便提了一句,“亲家母,何不将礼收下,今时不同往日,这礼尚往来躲不掉的,不过若是太过贵重的礼,亲家母就拒绝,毕竟搬个家还送贵重礼的,想来心思不正。”
  俞氏一听,觉得有道理,于是叫大儿媳妇记录,大儿媳妇识字的,三媳妇就辨认哪些礼物是最贵重的。
  至于老二媳妇和老四媳妇,因为都怀着身孕,那自然就坐下休息了。
  这么大的府邸,也不能像在那小院子里一样了,得请下人管事,可是秦家才发家,哪来什么银两养活这些下人。
  但听说三品官员家中是有赏赐下来的田地庄子铺子,他们书香门第不想做行商,那就租给别人做,收下租子,以后吃食都从庄子上送来,想来是可以的,就是刚开始买下这些下人的银子没着落。
  许三娘将府邸看在眼中,于是提议道:“不如这样吧,左右咱们两家在一条街上,我府上的下人先拔一半过来帮忙,等秦家打理好了,到时再送回就是,左右于府也就我一家三口在,也不必这么多的下人服侍。”
  许三娘的话简直如雪中送炭,若是于家说愿意出钱给秦府买下人,那俞氏必会多想,以为于家瞧不起秦家的寒碜,俞氏自始至终就说过的,绝不会用儿媳妇的嫁妆贴补在他们秦家的,那是属于儿媳妇自己的银子,也不想落下话柄,秦家没钱可以省吃检用,但从不吃软饭。
  而许三娘的这个提议正好解了她心头的疑虑,俞氏越发觉得如今的许氏与在那村里那个胆小怕事的许氏有着天差地别,不知她是如何做到的,俞氏感觉到自己都没有这份能耐,如今儿子有了出息,以后还得应付那些权贵夫人们,她竟不知该如何应付的好,可是她看到许氏,就觉得她一定应付的很好。
  同样是庄户出身,她却如此懂得交际应酬,当真是令俞氏暗感不如。
  于书燕却在这时开口,“娘,我想了想,还是将静安姑姑也请来府上吧,如今秦楚已经是三品大官,以后京城里的宴席自是少不了,有了静安姑姑教导规矩,不仅府中的下人懂了规矩,便是对主人家也是一个好法子。”
  俞氏有些意外,“说起来,上次去于府我就看到了,府中上下井井有条,如同大户人家,莫非都是这位静安姑姑教导的好?”
  于书燕点头,许三娘也直说了,自己学过规矩的一些过程,原本还有些暗自较量的俞氏听了许氏的话,放下心扉,对静安姑姑也就在意起来,直应好。
  而吕氏在一旁听着也是心动不已,她也要学规矩,她就发现于家越来越像大户人家,显得极为大气,原来是学的规矩,比她们以前在外头请的那些自认为多么了不得的嬷嬷教导规矩不知道好了多少。
  尤其当俞氏与吕氏得知那静安姑姑是皇宫里退下教导姑姑,两人就惊讶不已,难怪了。
  于书燕让两人帮她保守这个秘密,不能将静安姑姑的存在传了出去,毕竟是宫里退下来的。
  两人听了直点头。
  忙完搬家事宜,秦家人坐下来一起吃饭,饭菜还是毛氏做的,不过在她做饭的时候,于府管家就安排了一半下人往秦府来了,左右在一条街上,转眼就到了秦府。
  这些下人一来,立即投入扫洒工作,没有半分怠慢,那勤快劲,当真是令人叹服。
  此时静安姑姑也来了,于书燕特意介绍了静安,在于家,静安她是当成家人一样的,都是一起上桌吃饭的,俞氏一听,连忙请静安入座。
  第741章 吕氏有了丫鬟
  如今秦家也是三品大官的人家,虽说是寒门,可是皇上重寒门,改日指不定还有官升呢,静安得了于书燕的嘱托,决定好好的教导秦家人,她是向来严厉的,当初许三娘没少吃苦,不过学出来后,处理什么事情都有分寸多了。
  吃过饭后,毛氏发现自己都不必收拾碗筷了,厨房里也有了厨娘和下人,府上也有扫洒的下人,原本要收拾的府邸转眼都不必主人家动手,这还是毛氏第一次被人服侍的感觉。
  秦家三个儿媳妇看着院里忙碌着的下人,他们统一着装,一看就知是于家的下人,可是这样一看,感觉整个秦府都正经了起来。
  接下来是分院子的事,俞氏将主院分给四儿子,前头大堂自是四儿子应酬之地,而东边三处院子分给的三个大儿子住,老两口就住在了南北相交的那一处院子,这样一来,四个儿子都照应的来。
  只是如今是各家有一院,与先前全部住在一个院里头不同,大房二房三房的媳妇是偷着乐的,再也不必妯娌之间闹矛盾,也不必连亲热一下还得注意场合,做什么事也得看公婆的脸色。
  虽然不是分家,却是比分家还要好,有了自己独立的院子,还能一大家子在一起。
  以后大门自是四房进出了,甚至西院按理也是四儿子的妾室们居住的后院,东边三房不得进出,但显然的,四房怕是不会纳妾,四儿媳妇的家世在那儿,尤其还有一个会功夫的小舅子,秦家人不敢想。
  俞氏将院子安排好,正要叫几房各自回院里休息,静安姑姑便多说了一句,“以后各位儿媳妇必须晨昏定省,这是规矩,同时也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各位可别忘了。”
  这话连俞氏都呆了呆,以前秦家人在一个院时,是不兴晨昏定省的,毕竟便是俞氏也不保证每日能准时起床,以前在村里还能准时的,后来生活好些了,她也就随心了。
  果然,不仅俞氏有些惊讶,三个儿媳妇原本高兴的脸上立即露出郁闷来,刚才还想着终于自由了,可以不必受婆母管制了,转眼又出了这么一个规矩,可是他们既然请了静安姑姑教导规矩,就得听静安姑姑的话。
  俞氏没有反驳,几个儿媳妇也不敢反驳,否则就是不孝。
  各房回房去,于书燕和许三娘也要回去了,今个儿在秦家呆了一日,有些乏了。
  此时秦府的大房内,毛氏看到大房分的院子是三个里头最大的一座,而且在东院之首,毛氏高兴的不行,看来婆母还是向着他们大房的,秦安也是欢喜,小院里虽没有小花园,可是一出院门外,府中就有人工湖有大花园,听说还能在湖上泛舟。
  而秦家二房住进院里后,吕氏注意了一下,发现大房的院子比他们的大,心头有些不舒服,自己还怀上了秦家的孙子,大嫂却是不能生育的,婆母将那大院子分给大房也有什么用处,想她将来还得生下好几个孩子,这院子岂不就满满当当的了。
  秦平却是满意的,在京城里能有一处安身之地不容易,这会儿再与媳妇说点儿悄悄话也不必担心被人听到。
  吕氏正要与丈夫说起院子小的事,就在此时院外来了一个婆子和一个丫鬟,原来是婆母刻意给二房安排的,这两人是专门来服侍吕氏的,毕竟吕氏已经怀有身孕,多有不便。
  这两位下人的穿着是于家下人的穿着,吕氏一眼就看出来了,吕氏一看到两人便率先开口相问:“这是每个院里都有下人,还是只有我院里有呢?”
  那婆子与丫鬟却是摇头,“禀主子的话,小的不知。”
  很规矩,行礼也恭敬,吕氏与秦平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不过吕氏却是出了院子,她直接往大房院里去了。
  秦平见状,也只好跟着一同出来。
  大房院里是没有下人的,只有夫妻二人,毛氏想着府中下人不多,收拾到他们的院里怕是要些时间,于是毛氏与丈夫一同动手整理院子,夫妻两人一边整理一边说着贴心话。
  毛氏瞧着地一片墙角还挺宽的,于是说道:“咱们院里是不没有花园,我们何不在这墙沿下种一排,以后一入院门就能闻到香味儿了。”
  毛氏这么建议着,秦安觉得也不错,于是夫妻二人开始动手翻土,都是庄户出身,种个花不成问题。
  吕氏挺着大肚这会儿进来,后头跟着两个下人,看到大哥大嫂在翻土,很有些奇怪,不过朝院里看了一圈,也没有看到下人,她心头莫名好受多了。
  毛氏看到吕氏,眼神就不由得朝她小腹看去一眼,面上的喜悦没有了。
  “大嫂院里可有下人?”
  吕氏相问。
  毛氏摇头,这么一提醒,她倒是看到了吕氏身后的两位下人了。
  吕氏见真没有,于是转移话题,问起这院子里翻土打算做什么时,毛氏说想种上花,她笑了笑,转身走了。
  秦家三房的秦乐与史氏一入院子,银叶就欢呼起来,“姑娘,生哥儿一回来,一定高兴坏了,咱们有自己的院子的了。”
  史氏也是一脸的笑容,她手头有不少银子啊,她的这个生意简直是在京城里不要太好赚,如今她手里拿着银子,却不敢发,那是在秦家院里,总是被婆母看着,如今一家三口住在这儿,她想怎么花都行。
  史氏将院子打量一眼,便说道:“银叶,改日咱们上街头,买些盆栽来,像先前四弟妹那样,这院里院外要充满着生机,还有生哥儿住的屋子一定要朝东的,我记得四弟当年的屋子就朝东的,紫气东来,是个好方向。”
  “咱们就乘着生哥儿放假前将院里修整一下,东屋将两侧室打通,做一个大书房,以后我要想方设法给我儿买不少书。”
  银叶一听,便提醒道:“我听四公子说了,秦府以后会有一个大书阁,供家里人取阅,所以这大书房……”
  第742章 生了
  史氏一听,也对,有四弟准备的书阁,准备的书自是比她的齐整,于是说道:“那不必打通了,就将东屋重新刷上朱漆,还有将里头的桌椅也偷偷的换 了,我儿要用最好的,至于我们的,就等婆母统一换吧。”
  银叶听了点头,一想到这院子就是他们的了,三人就忙着收拾起来,史氏以前不愿意做家务的,这会儿也拿起抹布擦桌。
  秦家人搬家,一片喜气洋洋,在京城里秦家也占了风头,秦楚升官这么快,又这么的年轻,想必将来也有前途,不少权贵世家是有意结交一番的。
  一时间秦家的门庭也热闹起来,不过俞氏便发现了静安姑姑的好处,自从跟着她学了规矩,自成便知道怎么应付起来,静安姑姑又在旁边提点,那些前来巴接的贵夫人不得不对秦家高看一眼,庄户寒门出身,能如此大气的不多,而且俞氏识字,会诗词,也不是什么也不知的愚妇,一时间还难不住她了。
  就在这热闹的时节里,于书燕的肚子发动了,她要生了。
  这日清晨,送走秦楚去上早朝,于书燕就发现肚子不舒服,算着时间也就在这一个月,府上的稳婆与乳母都时刻的准备着,连着婆母俞氏也送来了不少补品,又隔三差五的过来看望她。
  许三娘正在做酱肘子,她想着就算是发动了,也得吃了才有力气生,好在只是一阵一阵的痛,能忍得住。
  于是她坐在桌前,许三娘并不知女儿的情况,就看到她似乎挺贪吃的,于将酱肘子端上桌。
  于书燕一边啃,一边忍着阵痛,与母亲说着话儿。
  没想才吃了一半的肘子,于书燕的身下忽然一湿,她拿着肘子的手呆了呆,许三娘见状,惊住,连忙叫下人扶女儿回房躺下,稳婆赶紧过来,怎么贪吃到这地步,羊水都破了。
  于书燕羊水破了要生了,这消息很快传到了同一条街上的秦家,俞氏一听,赶紧起身,扶了扶发髻,提着裙角就往外大步流星的走了出去。
  吕氏也想要跟着过去看一眼,被史氏拉住了,“婆母去就成,咱们去了只会添乱,何况你还大着肚子。”
  吕氏只好坐下。
  只是在两人没注意的时候,毛氏也跟着出去了。
  于府里,于府的下人忙碌的不行,静安姑姑随着俞氏一同过来的时候就看到了这现状,静安姑姑遇事不乱,立即下令道:“将十位下人全部留在院里,其他人全部退出垂花门外,不准四处走动,府中的扫洒杂务工作全部暂停,所有下人随时候命。”
  因为于府借了一半的下人给了秦府,所以府上的下人不多,如今突然的状况,一时间显得有些忙乱。
  有静安姑姑在一旁指挥,也各自分了工,转眼忙乱的下人安静下来,却是令俞氏大开了眼界。
  俞氏来到外室,听到里头传来的声音,她提着心来到许氏身边坐下,许氏却是坐立不定,脸上的担忧之色一眼看到。
  许氏看到俞氏,郁闷的说道:“生产前,燕儿还在啃肘子,燕儿好吃我是知道的,可是好吃成她这样的,明明有了阵痛也不告诉我,等她生了孩子,我非打她一顿不可,这孩子太不听话了。”
  许氏的话令俞氏都有些不好接话,在父母眼中,孩子永远是孩子,就算是做了母亲仍旧还是他们的孩子,俞氏忽然想起自己也是将四儿子一直看成小时候的时候,有时候生气了,也想打他一顿了事,不过最后都忍住了。
  里头于书燕的声音叫得大,俞氏一问下,得知才发动,俞氏想到自己生孩子的时候,才发动没多久就能生下孩子,所以她是接二连三的生上四个儿子,成了村里头最好生养的女人,想起那些过往,恍惚在昨日一样。
  而此时的许氏却说道:“我当年生燕儿的时候生了一日一夜,我燕儿啊,生孩子太苦了。”
  俞氏一听,却不认同的,不过可以看得出来,难怪许氏只生了一儿一女就不曾再生了,这种事也得靠命。
  正在两位母亲提着过往时,里头就传来孩子呱呱落地的声音,俞氏一听,下意识的说道:“哎呀,四媳妇这么快就将孩子生下了,像我,将来必定能生好几个。”
  许三娘一听,原本带着喜意脸上立即不好看了,“我女儿生孩子这么辛苦,以后真不愿意女儿多生而受苦。”
  俞氏听了心头却不舒服,不过一想到四媳妇生孩子不吃力,将来一定能像她一样生下好几个孩子,俞氏也不想跟着反驳,反而只会吵架。
  不过两人很快起身都朝内室去了。
  才入内室,两位母亲异口同声的开口。
  “生的是儿子还是女儿?”
  “我女儿如何?可还好?”
  稳婆一时间不知道答什么,只好抱着孩子过来,只见是个带把的,许三娘看了一眼就朝女儿走去了,俞氏看了孩子一眼,脸上尽是笑意,她随即也来到于书燕的身边。
  俞氏看到于书燕还一脸精神,感叹道:“四媳妇是个有福气的,生孩子都这么快,现在感觉如何?”
  许三娘却是问着女儿辛不辛苦,又是拿手帕给女儿抹汗。
  于书燕却是抓住母亲的手说道:“娘,那酱肘子太好吃了,没吃完的你还给我留着的吧,呆会我还要吃,就是觉得特别的饿。”
  许三娘与俞氏忍不住笑了,这孩子,瞧着是没事儿了,还有精神想吃的。
  很快酱肘子送上了,于书燕洗漱好,坐在床上接着啃酱肘子。
  她怀的孩子很顺,就她自己的话来讲,就像感觉有什么要拉出来了,然后一使劲,稳婆就说露出头来了,于是再使几次力,就将孩子生了出来。
  许三娘听着很是惊奇,说起她生下于书燕时,胎位有些不正,没少吃苦呢。
  于书燕想了想说道:“不知与我平素练功有没有关系,我就发觉学了功夫,身子都轻盈了。”
  </div>
  </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