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函谷关(1)
第478章 函谷关(1)
光启五年的初夏,同样是姗姗来迟。
当江南的气候以及逐渐炎热起来的时候,在洛阳西面的原野上,还看不到多少的绿色。站在高处一眼看过去,原野还是灰蒙蒙的,到处都是裸露的黄土。这里的土地,基本上都是黄土,下雨的时候一片泥泞,干旱的时候则是一片的灰尘。由于降雨量少,黄土都变成了灰尘,只要有风一吹,马上就会卷起一条条巨大的烟尘柱,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灰蒙蒙里面。
哒哒哒……
马蹄声从东方传来,,震醒了沉睡中的原野,跟着一队骑兵出现在原野上。马蹄带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被惊动的小动物,纷纷从草丛里面跑出来,向着更深处的山岭里面潜藏进去。它们时不时的撞到枣树上,顿时让枣树晃动起来。
在骑兵队伍的中间,飘荡着鲜艳的鹰扬军军旗,在当头的大红旗帜上,还有大大的“刘”字,显得非常的引人注目。在他们的周围,还有更多的骑兵在来回的疾驰,深蓝色的制服,表明他们乃是鹰扬军的斥候。他们的马蹄,同样溅起大量的灰尘,一直飞扬到了天空中。
这支队伍,正是刘鼎和身边的鬼雨都战士。
“大人,前面就是函谷关了。”斥候队副队长袁羚骑马前来报告。
刘鼎缓缓的勒停战马,举起望远镜。
从望远镜里面看过去,前面乃是一排排的山地,偶尔能够看到一些枣树。
函谷关的周围,都是地形复杂的山地,没有什么树,多数地方都是裸露的黄土。由于雨水的冲刷,显得坑坑洼洼的,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深深的沟壑,而有些地方则形成了高高的山岭。无论是深沟还是山岭,都被茂密的野草覆盖着。说也奇怪,在平坦的原野上,野草基本都是枯萎的,可是山岭中的野草,却是十分的茂盛。如果不是亲手拨开茂密的野草,根本看不到下面的路。
想要从洛阳进入长安,就必须穿过眼前这片连绵起伏的山地。遗憾的是,只有一条道路通过这里。一条平均宽度不到两丈的道路,沟通了洛阳和长安这两个最大的城市。而这条道路,现在已经被函谷关给掐断了。处在刘鼎面前的这片山岭,正是函谷关的起点。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在潼关建立起来之前,函谷关乃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二关(第一关是洛阳的虎牢关)。
刘鼎对函谷关一点都不陌生。
鹰扬军在两年前就开始了进入长安的准备,相关的情报工作,已经一早就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资料,最后都汇集到刘鼎这里。其中资料涉及得最多的,莫过于函谷关和潼关。随着进攻长安的时间逐渐临近,三眼都加强了这方面的情报工作,有关潼关和函谷关的资料,简直可以堆叠成半尺高的一沓资料。
相对于其他道路而言,从洛阳进入关中,乃是最方便的捷径,但也不是意味着这是康庄大道,毫无难处。事实上,要从洛阳进入关中,还是颇有难度的。其中最大的难点,当然是函谷关到潼关的这一段路。从东面的函谷关,到西面的潼关,这一段路大约有一百六十里,全部都是形势险要的山地,道路在这里蜿蜒曲折,最狭窄的地方,只能两人错身而过。
古语有云,这条道路是“丸泥可封”,意思是说药丸大的泥土,就可以将道路堵死。事实上这一点都不夸张,这道通道的不少地方,都只能两个人并排通行,如果是马车路过,则要小心翼翼,错车一定要选在宽阔的地方。在下雨的时候,这条道路经常被泥石流阻断,坍塌下来的泥土,常常将整条道路都全部覆盖。
要保持这条道路的畅通,必须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和疏导。在黄巢起义之前,唐王朝一直都安排专门人员对这条道路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持货物,尤其是粮食运输渠道的通畅,即使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也必须持之以恒的进行。然而,爆发黄巢起义以后,朝廷逃亡西川,这道道路就没有人维护了。到后来朝廷纷争,天下大乱,这条道路就听之任之了。
刘鼎从望远镜里面可以看到,在函谷关的周围,道路已经被泥土全部堵死,这都是函谷关上的淮西军的杰作。至于后面的道路如何,显然是不容乐观。三眼都之前提供的情报,朱玫故意让禁沟、渭河等河流改道,让洪水冲刷中间的道路,导致道路多处坍塌,很多路段已经不能通行。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函谷关都是是不设防的,哪怕是当初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的时候,函谷关也是不设防的,唐王朝一直都是在潼关部署兵力,阻挡来自东方的危险。朱玫建立长安傀儡朝廷以后,同样是仅仅在潼关部署防务,函谷关是没有军队驻守的。
事实上,在潼关建立以后,函谷关的作用,已经大幅度的减弱,原本坚固的要塞,也在风吹雨打之后,逐渐的变得残破不堪。从望远镜里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坍塌的黄土城墙,废弃的土堡,被野草覆盖的小路,比比皆是。无论这里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少次的血腥大战,现在基本都看不到任何的战场痕迹了。
但是,现在函谷关设防了。
据守函谷关的,正是孙儒本人。
孙儒率领的淮西军,被鹰扬军撵出洛阳地区以后,一直在伏牛山、秦岭中躲藏生存。山间缺少粮食,他们当然不可能久呆。孙儒其实非常留恋洛阳,可是现在鹰扬军已经控制了洛阳,在洛阳的周围还有鹰扬军的骑兵在游弋,他如果继续打洛阳的主意,无疑是自寻灭亡。
对于任何势力来说,粮食都是最大的问题。孙儒被困山中,粮食当然也成了最迫切的问题。走投无路的他,最后通过某些关系,和长安傀儡朝廷取得了联系,希望投靠到长安傀儡朝廷的麾下。长安傀儡朝廷正是求之不得,当即答应了,还顺手给孙儒一个东都防御使的头衔。
如果说兴元府的朝廷日子很不好过,那么长安的傀儡朝廷也好不了多少。当初在成立傀儡朝廷的时候,天下响应者只有寥寥数人,就连近在咫尺的凤翔节度使李昌符,都没有拥立这个朝廷。而鹰扬军的刘鼎,则是反对傀儡朝廷最厉害的。自从鹰扬军拿下了洛阳地区以后,长安傀儡朝廷自皇帝以下,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睡着觉了。
面对鹰扬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朱玫最大的难处就是缺乏足够的防守兵力。他不但要防范鹰扬军的进攻,还要防止河东李克用,还有凤翔李昌符,从背后突然来那么一手,因此,他能够部署在潼关的兵力,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按照规划,在潼关至少需要五万人,才能确保关中安然无忧,事实上,在潼关的邠宁军,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两万人。
孙儒的投靠,刚好解决了朱玫的兵力问题。他还亲自来到长安,接见了孙儒,两人进行了没有任何外人在场的秘密商谈。最后,两人研究决定,由孙儒带领淮西军镇守函谷关,在最前线抵御鹰扬军的进攻,而朱玫则负责提供给孙儒足够数量的粮食,还有部分的武器。在孙儒离开长安前往函谷关之前,朱玫还以朝廷的名义,晋封孙儒为魏王。
洛阳自古就属于魏地,长安傀儡朝廷给孙儒一个魏王的名号,意图可想而知。孙儒也不是不知道长安傀儡朝廷已经时日无多,即使能够勉强幸存,也不可能取代兴元府的正统。可是现在的他,想要生存,就必须在函谷关将刘鼎挡住。一旦刘鼎进入关中,无论是他,还是朱玫等人,都非常麻烦。尤其是他孙儒,在关中没有自己的地盘,显然是最最麻烦的,端的是死无葬身之地。
经过详细商议,朱玫和孙儒两人,制定了防守函谷关-潼关一线的计划。他两人都认为,现在鹰扬军的主力,都在围攻蔡州的淮西军,在洛阳地区,只有糁潭都的八千多人,还有就是鹰扬军的骑兵。但是,鹰扬军的骑兵,在进攻函谷关的时候,是无法发挥作用的,所以,短期内,函谷关正面应该没有大的战事。
由于函谷关的周围地区,都是黄土,只要下雨,就会变得非常的泥泞,根本无法发动进攻。从函谷关通往潼关的道路,年久失修,战斗中根本无法通过。所以,淮西军只要在函谷关撑过旱季,等待雨季的到来,鹰扬军的进攻威胁,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鹰扬军想要消灭蔡州的淮西军,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到那个时候,已经是五月份了,等他们将兵力转过来,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到那个时候,雨季已经到来,鹰扬军进攻的难度加大,防守函谷关自然不成问题了。等雨季结束,已经是十月份。中间有四个月的时间,潼关的工事可以更加的完整,朱玫也可以调集到更多的力量。
从二月份开始,孙儒就带领三万淮西军,进入函谷关地区,修建城墙,建筑工事,同时派出部分的兵力,向前延伸,甚至一路延伸到陕州附近,最终遭受到鹰扬军的反击,才依依不舍的退回了函谷关。孙儒防守函谷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拖延鹰扬军进攻关中的时间。
正如两人料想的那样,鹰扬军的确没有多余的兵力,他们明知道淮西军在函谷关修筑工事,也没有办法来制止。萧骞迪其实在孙儒出动的时候,就接到了三眼都的情报,可是他的部队,根本无法周转过来。洛阳地区落入鹰扬军手中还不久,各地的匪患也没有清理干净,他根本无法腾出足够的兵力去控制函谷关,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淮西军在函谷关上插起了军旗。
刘鼎在陈州处理了一些事务以后,立刻飞马赶到了函谷关。
孙儒率领淮西军出现在函谷关,对鹰扬军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情况。按照原来的计划,鹰扬军进攻长安,只要倾全力拿下潼关即可。以鹰扬军的实力,在年底前拿下潼关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如果加上函谷关,需要的时间就延长了,到时候冬天来临,冰天雪地,想要进攻关中,可就困难了。
“这个孙儒,真是个祸害。”一路上,刘鼎都在悄悄的咬牙切齿。
孙儒不同于其他任何的淮西军将领,此人的指挥水平,还有心计,都远远在申丛、秦贤等人之上,独立生存能力也很强,观他遭受鹰扬军的重创以后,依然能够保持数万人的军队,的确是个不错的人物。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来加固函谷关的防御工事,以后鹰扬军进攻起来,可就大费周章了。
函谷关最大的特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关卡,而是一连串复杂地形连接起来的天然要塞,只有少数的人工防御措施。想要攻克这样的天堑,着急是不行的。由于地形的限制,哪怕是有十万大军,也无法迅速展开。因此,进攻函谷关和潼关,首要的条件就是有充分的时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是艾飞雨反复强调的。
然而,刘鼎不能不心急。
如果不能在今年年底之前进入长安,那么鹰扬军的战略,又要改变了。到时候朱温的羽翼也渐渐的丰满了,他新收编的部队会逐渐的整合成战斗力。而李克用损失的元气,可能也会补充回来,突厥骑兵的数量,可能会继续上升到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他们两个肯定不愿意看到鹰扬军坐大,到时候一个从侧面,一个从背面,牵扯鹰扬军的后退,鹰扬军需要承受的压力,可就更大了。
光启五年的初夏,同样是姗姗来迟。
当江南的气候以及逐渐炎热起来的时候,在洛阳西面的原野上,还看不到多少的绿色。站在高处一眼看过去,原野还是灰蒙蒙的,到处都是裸露的黄土。这里的土地,基本上都是黄土,下雨的时候一片泥泞,干旱的时候则是一片的灰尘。由于降雨量少,黄土都变成了灰尘,只要有风一吹,马上就会卷起一条条巨大的烟尘柱,将周围的一切,都笼罩在灰蒙蒙里面。
哒哒哒……
马蹄声从东方传来,,震醒了沉睡中的原野,跟着一队骑兵出现在原野上。马蹄带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被惊动的小动物,纷纷从草丛里面跑出来,向着更深处的山岭里面潜藏进去。它们时不时的撞到枣树上,顿时让枣树晃动起来。
在骑兵队伍的中间,飘荡着鲜艳的鹰扬军军旗,在当头的大红旗帜上,还有大大的“刘”字,显得非常的引人注目。在他们的周围,还有更多的骑兵在来回的疾驰,深蓝色的制服,表明他们乃是鹰扬军的斥候。他们的马蹄,同样溅起大量的灰尘,一直飞扬到了天空中。
这支队伍,正是刘鼎和身边的鬼雨都战士。
“大人,前面就是函谷关了。”斥候队副队长袁羚骑马前来报告。
刘鼎缓缓的勒停战马,举起望远镜。
从望远镜里面看过去,前面乃是一排排的山地,偶尔能够看到一些枣树。
函谷关的周围,都是地形复杂的山地,没有什么树,多数地方都是裸露的黄土。由于雨水的冲刷,显得坑坑洼洼的,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深深的沟壑,而有些地方则形成了高高的山岭。无论是深沟还是山岭,都被茂密的野草覆盖着。说也奇怪,在平坦的原野上,野草基本都是枯萎的,可是山岭中的野草,却是十分的茂盛。如果不是亲手拨开茂密的野草,根本看不到下面的路。
想要从洛阳进入长安,就必须穿过眼前这片连绵起伏的山地。遗憾的是,只有一条道路通过这里。一条平均宽度不到两丈的道路,沟通了洛阳和长安这两个最大的城市。而这条道路,现在已经被函谷关给掐断了。处在刘鼎面前的这片山岭,正是函谷关的起点。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我国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中,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素有“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之说,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周慎靓王三年,楚怀王举六国之师伐秦,秦依函谷天险,使六**队“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秦始皇六年,楚、赵、卫等五**队犯秦,“至函谷,皆败走”。“刘邦守关拒项羽”,“安史之乱”的唐军与叛军的“桃林大战”,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在潼关建立起来之前,函谷关乃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二关(第一关是洛阳的虎牢关)。
刘鼎对函谷关一点都不陌生。
鹰扬军在两年前就开始了进入长安的准备,相关的情报工作,已经一早就展开了。各种各样的资料,最后都汇集到刘鼎这里。其中资料涉及得最多的,莫过于函谷关和潼关。随着进攻长安的时间逐渐临近,三眼都加强了这方面的情报工作,有关潼关和函谷关的资料,简直可以堆叠成半尺高的一沓资料。
相对于其他道路而言,从洛阳进入关中,乃是最方便的捷径,但也不是意味着这是康庄大道,毫无难处。事实上,要从洛阳进入关中,还是颇有难度的。其中最大的难点,当然是函谷关到潼关的这一段路。从东面的函谷关,到西面的潼关,这一段路大约有一百六十里,全部都是形势险要的山地,道路在这里蜿蜒曲折,最狭窄的地方,只能两人错身而过。
古语有云,这条道路是“丸泥可封”,意思是说药丸大的泥土,就可以将道路堵死。事实上这一点都不夸张,这道通道的不少地方,都只能两个人并排通行,如果是马车路过,则要小心翼翼,错车一定要选在宽阔的地方。在下雨的时候,这条道路经常被泥石流阻断,坍塌下来的泥土,常常将整条道路都全部覆盖。
要保持这条道路的畅通,必须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维护和疏导。在黄巢起义之前,唐王朝一直都安排专门人员对这条道路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持货物,尤其是粮食运输渠道的通畅,即使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也必须持之以恒的进行。然而,爆发黄巢起义以后,朝廷逃亡西川,这道道路就没有人维护了。到后来朝廷纷争,天下大乱,这条道路就听之任之了。
刘鼎从望远镜里面可以看到,在函谷关的周围,道路已经被泥土全部堵死,这都是函谷关上的淮西军的杰作。至于后面的道路如何,显然是不容乐观。三眼都之前提供的情报,朱玫故意让禁沟、渭河等河流改道,让洪水冲刷中间的道路,导致道路多处坍塌,很多路段已经不能通行。
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函谷关都是是不设防的,哪怕是当初黄巢起义军进入长安的时候,函谷关也是不设防的,唐王朝一直都是在潼关部署兵力,阻挡来自东方的危险。朱玫建立长安傀儡朝廷以后,同样是仅仅在潼关部署防务,函谷关是没有军队驻守的。
事实上,在潼关建立以后,函谷关的作用,已经大幅度的减弱,原本坚固的要塞,也在风吹雨打之后,逐渐的变得残破不堪。从望远镜里面,可以清楚的看到,坍塌的黄土城墙,废弃的土堡,被野草覆盖的小路,比比皆是。无论这里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少次的血腥大战,现在基本都看不到任何的战场痕迹了。
但是,现在函谷关设防了。
据守函谷关的,正是孙儒本人。
孙儒率领的淮西军,被鹰扬军撵出洛阳地区以后,一直在伏牛山、秦岭中躲藏生存。山间缺少粮食,他们当然不可能久呆。孙儒其实非常留恋洛阳,可是现在鹰扬军已经控制了洛阳,在洛阳的周围还有鹰扬军的骑兵在游弋,他如果继续打洛阳的主意,无疑是自寻灭亡。
对于任何势力来说,粮食都是最大的问题。孙儒被困山中,粮食当然也成了最迫切的问题。走投无路的他,最后通过某些关系,和长安傀儡朝廷取得了联系,希望投靠到长安傀儡朝廷的麾下。长安傀儡朝廷正是求之不得,当即答应了,还顺手给孙儒一个东都防御使的头衔。
如果说兴元府的朝廷日子很不好过,那么长安的傀儡朝廷也好不了多少。当初在成立傀儡朝廷的时候,天下响应者只有寥寥数人,就连近在咫尺的凤翔节度使李昌符,都没有拥立这个朝廷。而鹰扬军的刘鼎,则是反对傀儡朝廷最厉害的。自从鹰扬军拿下了洛阳地区以后,长安傀儡朝廷自皇帝以下,就再也没有人能够睡着觉了。
面对鹰扬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朱玫最大的难处就是缺乏足够的防守兵力。他不但要防范鹰扬军的进攻,还要防止河东李克用,还有凤翔李昌符,从背后突然来那么一手,因此,他能够部署在潼关的兵力,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按照规划,在潼关至少需要五万人,才能确保关中安然无忧,事实上,在潼关的邠宁军,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两万人。
孙儒的投靠,刚好解决了朱玫的兵力问题。他还亲自来到长安,接见了孙儒,两人进行了没有任何外人在场的秘密商谈。最后,两人研究决定,由孙儒带领淮西军镇守函谷关,在最前线抵御鹰扬军的进攻,而朱玫则负责提供给孙儒足够数量的粮食,还有部分的武器。在孙儒离开长安前往函谷关之前,朱玫还以朝廷的名义,晋封孙儒为魏王。
洛阳自古就属于魏地,长安傀儡朝廷给孙儒一个魏王的名号,意图可想而知。孙儒也不是不知道长安傀儡朝廷已经时日无多,即使能够勉强幸存,也不可能取代兴元府的正统。可是现在的他,想要生存,就必须在函谷关将刘鼎挡住。一旦刘鼎进入关中,无论是他,还是朱玫等人,都非常麻烦。尤其是他孙儒,在关中没有自己的地盘,显然是最最麻烦的,端的是死无葬身之地。
经过详细商议,朱玫和孙儒两人,制定了防守函谷关-潼关一线的计划。他两人都认为,现在鹰扬军的主力,都在围攻蔡州的淮西军,在洛阳地区,只有糁潭都的八千多人,还有就是鹰扬军的骑兵。但是,鹰扬军的骑兵,在进攻函谷关的时候,是无法发挥作用的,所以,短期内,函谷关正面应该没有大的战事。
由于函谷关的周围地区,都是黄土,只要下雨,就会变得非常的泥泞,根本无法发动进攻。从函谷关通往潼关的道路,年久失修,战斗中根本无法通过。所以,淮西军只要在函谷关撑过旱季,等待雨季的到来,鹰扬军的进攻威胁,就会大幅度的降低。
鹰扬军想要消灭蔡州的淮西军,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到那个时候,已经是五月份了,等他们将兵力转过来,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到那个时候,雨季已经到来,鹰扬军进攻的难度加大,防守函谷关自然不成问题了。等雨季结束,已经是十月份。中间有四个月的时间,潼关的工事可以更加的完整,朱玫也可以调集到更多的力量。
从二月份开始,孙儒就带领三万淮西军,进入函谷关地区,修建城墙,建筑工事,同时派出部分的兵力,向前延伸,甚至一路延伸到陕州附近,最终遭受到鹰扬军的反击,才依依不舍的退回了函谷关。孙儒防守函谷关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拖延鹰扬军进攻关中的时间。
正如两人料想的那样,鹰扬军的确没有多余的兵力,他们明知道淮西军在函谷关修筑工事,也没有办法来制止。萧骞迪其实在孙儒出动的时候,就接到了三眼都的情报,可是他的部队,根本无法周转过来。洛阳地区落入鹰扬军手中还不久,各地的匪患也没有清理干净,他根本无法腾出足够的兵力去控制函谷关,最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淮西军在函谷关上插起了军旗。
刘鼎在陈州处理了一些事务以后,立刻飞马赶到了函谷关。
孙儒率领淮西军出现在函谷关,对鹰扬军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情况。按照原来的计划,鹰扬军进攻长安,只要倾全力拿下潼关即可。以鹰扬军的实力,在年底前拿下潼关应该不成问题,可是,如果加上函谷关,需要的时间就延长了,到时候冬天来临,冰天雪地,想要进攻关中,可就困难了。
“这个孙儒,真是个祸害。”一路上,刘鼎都在悄悄的咬牙切齿。
孙儒不同于其他任何的淮西军将领,此人的指挥水平,还有心计,都远远在申丛、秦贤等人之上,独立生存能力也很强,观他遭受鹰扬军的重创以后,依然能够保持数万人的军队,的确是个不错的人物。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来加固函谷关的防御工事,以后鹰扬军进攻起来,可就大费周章了。
函谷关最大的特点,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关卡,而是一连串复杂地形连接起来的天然要塞,只有少数的人工防御措施。想要攻克这样的天堑,着急是不行的。由于地形的限制,哪怕是有十万大军,也无法迅速展开。因此,进攻函谷关和潼关,首要的条件就是有充分的时间。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是艾飞雨反复强调的。
然而,刘鼎不能不心急。
如果不能在今年年底之前进入长安,那么鹰扬军的战略,又要改变了。到时候朱温的羽翼也渐渐的丰满了,他新收编的部队会逐渐的整合成战斗力。而李克用损失的元气,可能也会补充回来,突厥骑兵的数量,可能会继续上升到一个令人恐惧的数字。他们两个肯定不愿意看到鹰扬军坐大,到时候一个从侧面,一个从背面,牵扯鹰扬军的后退,鹰扬军需要承受的压力,可就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