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9章 嘿嘿不应
李自成觉得,啼饥号寒的百姓,不能再等下去了,承天府及所属各县,必须尽快恢复官府,协助百姓安排春耕。
他当晚便召见了归降的武官员,重新任命了官员。
王鸣伉官复原职,重新出任承天知府,全权负责承天府的民政;兴都留守都司沈寿崇出任承天府法院院长,独立行使刑民审判权;分巡副使张凤翥出任承天府监察院长,独立行使监察承天府所有官员权利。
李自成按照“四川模式”,为承天府搭建了框架,原先的兴都留守司予以废除,承天成为一个普通的府城。
同样废除的还有钟祥县,钟祥县衙在承天府城内,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与知府衙门有不少重叠。
开封的祥福县、襄阳的襄阳县等等,都是因为与府衙同城而被废除。
钟祥县被废除后,原知县萧汉改任承天府税务官,在知府王鸣伉的领导下,负责承天府的付税征收,不过,承天府暂时不需要征收赋税,萧汉现在的工作,是按照每丁十二亩的标准,尽快将所有的土地平均分发给百姓。
李自成派出亲兵打探钟祥县的灾情,知道萧汉没有撒谎,对他较信任,所以将如此重任交给他。
通判张国运,原本是知府王鸣伉的副手,但李自成让他随着应天营去施州卫,一旦应天营拿下施州卫,将改为施州府,由他出任施州府的第一任知府。
湖广巡抚宋一鹤,这是湖广地界数一数二的官,不过湖广已经有省长张鼎延,李自成思索再三,想起梁成的次来信。
梁成在来信告诉他,甘肃省长梅之焕老爷子年老体弱,身子一直不好,自己主动要求致仕。
梅之焕是最早加入天命军的朝廷高官,李自成当时答应他,出任省长后,任期为五年,可是,这都十一年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梅之焕的年龄,已经六十八岁,加身子不好,的确不适合继续担任甘肃省长。
宋一鹤是最好的人选,李自成亲自签发了官凭书,让他搭乘水军的船只,取道四川,然后沿着官道去兰州任。
李自成的意思,是让宋一鹤顺道参观四川的建设,既是让他死心塌地为天命军效力,也是让他学习四川模式,尽快完成身份的转变。
最后一个人物,是钦天监博士杨永裕,最初的时候,李自成以为是在外监军的太监,问了才知道大概:原来是换算时间的,属于天学范畴。
既然是科技工作者,在这个时代,实在难得,李自成便单独留下杨永裕。
杨永裕只是一名漏刻博士,从九品小官,是钦天监最基层的小官,一向负责天历法的换算,“漏刻”是“时间”的意思。
李自成考问了一番,发现杨永裕并没有掌握多少科学知识,只是在钦天监监正修订历法时,协助换算时间,属于机械性的工作。
钦天监的工作,是一项终生的工作,不得退出,杨永裕除了换算时间外,连人情世故都不懂。
李自成左右思索,最后让他出任承天府天主教的牧师,负责在承天府传诵天主的恩德。
承天府城内有吉祥寺,城北有普门寺,城东有白鹿寺,在民不聊生的年代,三寺全部改为教堂,吸引城内外百姓信奉天主教。
如果出仕,杨永裕并不是优秀的官员,但他识字,加内向的性格,传教倒是合适的人选,或许在他的推动下,天主教在湖广“心开花”也说不定,湖广西部、南部都有不少土司,如果天主教向当地传播,一定可以战胜那些原始的宗教,对于归化百姓,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新的承天府,开始了正常运转,但李自成并没有离开承天府,而是带着亲兵,亲自在城内外巡视。
李自成原本要去荆州府接应周坤,但水军早已拿下荆州,正沿着长江东下,便将进军的目标调整为武昌府。
已经南下的承天营高立功部,开始向汉阳方向集结,第一营刘云水部的骑兵,也是先行南下,进逼汉阳府。
此时独立营已经拿下德安府全境,重新任命了官员,李信次得到李自成的允许,便在战俘的基础,招募了部分青壮,y-i次忄扩编四个团,独立营达到八个团的编制,是天命军所有各营人数最多的。
李自成给李信传令,让他将四个团的新兵暂住随州、德安府和孝感县,加强操训,尽快成军,四个主力团则东进汉阳,完成对汉阳府的包围。
正月十五过后,李振声、张国运、钱选带着应天营南下施州卫,李自成也是离开承天,亲率第七营、奉天营南下,直逼汉阳。
……………………………………………………………………
左良玉离开承天府,大军水陆并进,沿着汉水南下,进至武昌。
此时天命军尚在承天府各县征伐,距离武昌有数日路程,又隔着长江,左良玉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麻烦一直伴随着左良玉,属下的二十万大军,朝廷只拨给两万五千人的粮饷,这点粮饷,还不能及时拨给,已经数月不见踪影了,从离开襄阳开始,大军一直沿途劫掠,但所得的钱粮物,甚至不沿途的消耗,也是说,越往南跑,欠饷越重。
他一面大骂李自成,一面绞尽脑汁,想到弄到大批的粮饷。
朝廷是指望不了,左良玉心明白,没准朝廷此刻正在想着如何惩治自己呢!
百姓太过贫弱,也没什么财物,只能抢劫大户了,武昌城内,最大的大户便是楚王,但楚王是亲王,除非像李自成那样完全谋反自立,否则楚王万万动不得。
经过深思熟虑,左良玉决定拜会楚王。
先礼后兵,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与楚王弄得太僵,以免成为朝廷的打击目标。
左良玉自己明白,属下虽然有二十万士兵,但这些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最近在樊城、襄阳招募的,操训时间短,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斗,百姓的青壮,也好不到哪儿去。
如果惹恼了朝廷,遭到朝廷各路大军
的围追堵截,下场恐怕砍了脑袋的贺人龙还要悲惨!
左良玉不是光棍,他绝不做光棍的事。
他将大军屯在武昌城外,只带着亲兵卫队入了城,大大方方地求见楚王朱华奎。
朱华奎听说左良玉来访,顿时脑袋大了一圈,左良玉沿途劫掠,军纪之败坏,那是有了名的,左部还在襄阳的时候,便有人向楚王府告发左良玉,说他纵容属下的士兵,抢夺百姓财物妻女,连士绅都不放过。
如果这个魔王留在武昌,虽然不敢打王府的主意,但王府在城内的产业、城外的天地,必会跟着遭殃,哪怕明知是王府的产业,以左良玉的性子,也会装聋作哑。
因为对左良玉有所忌惮,朱华奎不敢不见!
但总要想个见发,如果不能送走左良玉,武昌将后患无穷。
朱华奎思索良久,决定礼送左良玉出境。
他让府丁通传,在点了三个炭火盆的外书房召见了左良玉。
左良玉行了参拜大礼,“臣左良玉,叩见王爷!”
“嗯,嗯……”朱华奎一阵剧烈的咳嗽,竟然说不出话来,服侍他的府丁,一面捶打着后背,一面告诉左良玉,王爷的意思,是他免礼、起身。
左良玉在下首豪华的椅子着,心却是“咯噔”一下,外间传说朱华奎已经七十有五,没想到已经老成这个样子,好似随时都可能去见阎王。
他耐心等着朱华奎缓过气来,方拱起手道:“王爷,臣率兵路过武昌,但朝廷一直欠着粮饷,士兵们忍饥挨饿……王爷积善行德,天生有悲天悯人之心,能不能先支付二十万饷银……”
“啊……”朱华奎勉强抬起耷拉的脑袋,只是看了左良玉一眼,似乎没听明白。
左良玉暗暗叹口气,无奈地道:“流寇眼看着便要顺着汉水而下,不日可达武昌,只要王爷支付了粮饷,臣手的二十万大军,便为王爷保境安民,武昌万无一失!”
朱华奎嗤之以鼻,你虽有二十万人马,却连自己的巢穴襄阳都保不住,又怎的保住武昌?他重新耷拉着脑袋,似乎什么都没听明白,只是“嘿”了一声,便没了下。
左良玉忍气吞声,拱着手小心地道:“王爷,流寇要来到武昌了,臣担心……”
朱华奎照例“嘿”了一声,连头都没抬,却是抬起手碰了桌的茶水杯。
服侍朱华奎的府丁忙小心地道:“将军,王爷身子不好,需要休息了……”
左良玉知道,饷银是没有希望了,便狠狠瞪了府丁一眼,起身拱起手道:“王爷休息,臣告退!”
离开王府后,左良玉立即纵兵劫掠,火光照亮了长江,除了楚王府,他连宗室士绅都不放过,官民士绅们为避敌害,只能奔往附近的山谷躲避。
左良玉在武昌附近劫掠得差不多了,听说天命军已经逼近汉阳,便率兵东移九江,指向南京和江南富庶之地,沿途亦是纵兵大掠,江左大震,士绅百姓叫苦不迭。
(本章完)
他当晚便召见了归降的武官员,重新任命了官员。
王鸣伉官复原职,重新出任承天知府,全权负责承天府的民政;兴都留守都司沈寿崇出任承天府法院院长,独立行使刑民审判权;分巡副使张凤翥出任承天府监察院长,独立行使监察承天府所有官员权利。
李自成按照“四川模式”,为承天府搭建了框架,原先的兴都留守司予以废除,承天成为一个普通的府城。
同样废除的还有钟祥县,钟祥县衙在承天府城内,机构设置、职能划分,与知府衙门有不少重叠。
开封的祥福县、襄阳的襄阳县等等,都是因为与府衙同城而被废除。
钟祥县被废除后,原知县萧汉改任承天府税务官,在知府王鸣伉的领导下,负责承天府的付税征收,不过,承天府暂时不需要征收赋税,萧汉现在的工作,是按照每丁十二亩的标准,尽快将所有的土地平均分发给百姓。
李自成派出亲兵打探钟祥县的灾情,知道萧汉没有撒谎,对他较信任,所以将如此重任交给他。
通判张国运,原本是知府王鸣伉的副手,但李自成让他随着应天营去施州卫,一旦应天营拿下施州卫,将改为施州府,由他出任施州府的第一任知府。
湖广巡抚宋一鹤,这是湖广地界数一数二的官,不过湖广已经有省长张鼎延,李自成思索再三,想起梁成的次来信。
梁成在来信告诉他,甘肃省长梅之焕老爷子年老体弱,身子一直不好,自己主动要求致仕。
梅之焕是最早加入天命军的朝廷高官,李自成当时答应他,出任省长后,任期为五年,可是,这都十一年了,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梅之焕的年龄,已经六十八岁,加身子不好,的确不适合继续担任甘肃省长。
宋一鹤是最好的人选,李自成亲自签发了官凭书,让他搭乘水军的船只,取道四川,然后沿着官道去兰州任。
李自成的意思,是让宋一鹤顺道参观四川的建设,既是让他死心塌地为天命军效力,也是让他学习四川模式,尽快完成身份的转变。
最后一个人物,是钦天监博士杨永裕,最初的时候,李自成以为是在外监军的太监,问了才知道大概:原来是换算时间的,属于天学范畴。
既然是科技工作者,在这个时代,实在难得,李自成便单独留下杨永裕。
杨永裕只是一名漏刻博士,从九品小官,是钦天监最基层的小官,一向负责天历法的换算,“漏刻”是“时间”的意思。
李自成考问了一番,发现杨永裕并没有掌握多少科学知识,只是在钦天监监正修订历法时,协助换算时间,属于机械性的工作。
钦天监的工作,是一项终生的工作,不得退出,杨永裕除了换算时间外,连人情世故都不懂。
李自成左右思索,最后让他出任承天府天主教的牧师,负责在承天府传诵天主的恩德。
承天府城内有吉祥寺,城北有普门寺,城东有白鹿寺,在民不聊生的年代,三寺全部改为教堂,吸引城内外百姓信奉天主教。
如果出仕,杨永裕并不是优秀的官员,但他识字,加内向的性格,传教倒是合适的人选,或许在他的推动下,天主教在湖广“心开花”也说不定,湖广西部、南部都有不少土司,如果天主教向当地传播,一定可以战胜那些原始的宗教,对于归化百姓,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新的承天府,开始了正常运转,但李自成并没有离开承天府,而是带着亲兵,亲自在城内外巡视。
李自成原本要去荆州府接应周坤,但水军早已拿下荆州,正沿着长江东下,便将进军的目标调整为武昌府。
已经南下的承天营高立功部,开始向汉阳方向集结,第一营刘云水部的骑兵,也是先行南下,进逼汉阳府。
此时独立营已经拿下德安府全境,重新任命了官员,李信次得到李自成的允许,便在战俘的基础,招募了部分青壮,y-i次忄扩编四个团,独立营达到八个团的编制,是天命军所有各营人数最多的。
李自成给李信传令,让他将四个团的新兵暂住随州、德安府和孝感县,加强操训,尽快成军,四个主力团则东进汉阳,完成对汉阳府的包围。
正月十五过后,李振声、张国运、钱选带着应天营南下施州卫,李自成也是离开承天,亲率第七营、奉天营南下,直逼汉阳。
……………………………………………………………………
左良玉离开承天府,大军水陆并进,沿着汉水南下,进至武昌。
此时天命军尚在承天府各县征伐,距离武昌有数日路程,又隔着长江,左良玉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麻烦一直伴随着左良玉,属下的二十万大军,朝廷只拨给两万五千人的粮饷,这点粮饷,还不能及时拨给,已经数月不见踪影了,从离开襄阳开始,大军一直沿途劫掠,但所得的钱粮物,甚至不沿途的消耗,也是说,越往南跑,欠饷越重。
他一面大骂李自成,一面绞尽脑汁,想到弄到大批的粮饷。
朝廷是指望不了,左良玉心明白,没准朝廷此刻正在想着如何惩治自己呢!
百姓太过贫弱,也没什么财物,只能抢劫大户了,武昌城内,最大的大户便是楚王,但楚王是亲王,除非像李自成那样完全谋反自立,否则楚王万万动不得。
经过深思熟虑,左良玉决定拜会楚王。
先礼后兵,不到万不得已,他不愿与楚王弄得太僵,以免成为朝廷的打击目标。
左良玉自己明白,属下虽然有二十万士兵,但这些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最近在樊城、襄阳招募的,操训时间短,没有参加过真正的战斗,百姓的青壮,也好不到哪儿去。
如果惹恼了朝廷,遭到朝廷各路大军
的围追堵截,下场恐怕砍了脑袋的贺人龙还要悲惨!
左良玉不是光棍,他绝不做光棍的事。
他将大军屯在武昌城外,只带着亲兵卫队入了城,大大方方地求见楚王朱华奎。
朱华奎听说左良玉来访,顿时脑袋大了一圈,左良玉沿途劫掠,军纪之败坏,那是有了名的,左部还在襄阳的时候,便有人向楚王府告发左良玉,说他纵容属下的士兵,抢夺百姓财物妻女,连士绅都不放过。
如果这个魔王留在武昌,虽然不敢打王府的主意,但王府在城内的产业、城外的天地,必会跟着遭殃,哪怕明知是王府的产业,以左良玉的性子,也会装聋作哑。
因为对左良玉有所忌惮,朱华奎不敢不见!
但总要想个见发,如果不能送走左良玉,武昌将后患无穷。
朱华奎思索良久,决定礼送左良玉出境。
他让府丁通传,在点了三个炭火盆的外书房召见了左良玉。
左良玉行了参拜大礼,“臣左良玉,叩见王爷!”
“嗯,嗯……”朱华奎一阵剧烈的咳嗽,竟然说不出话来,服侍他的府丁,一面捶打着后背,一面告诉左良玉,王爷的意思,是他免礼、起身。
左良玉在下首豪华的椅子着,心却是“咯噔”一下,外间传说朱华奎已经七十有五,没想到已经老成这个样子,好似随时都可能去见阎王。
他耐心等着朱华奎缓过气来,方拱起手道:“王爷,臣率兵路过武昌,但朝廷一直欠着粮饷,士兵们忍饥挨饿……王爷积善行德,天生有悲天悯人之心,能不能先支付二十万饷银……”
“啊……”朱华奎勉强抬起耷拉的脑袋,只是看了左良玉一眼,似乎没听明白。
左良玉暗暗叹口气,无奈地道:“流寇眼看着便要顺着汉水而下,不日可达武昌,只要王爷支付了粮饷,臣手的二十万大军,便为王爷保境安民,武昌万无一失!”
朱华奎嗤之以鼻,你虽有二十万人马,却连自己的巢穴襄阳都保不住,又怎的保住武昌?他重新耷拉着脑袋,似乎什么都没听明白,只是“嘿”了一声,便没了下。
左良玉忍气吞声,拱着手小心地道:“王爷,流寇要来到武昌了,臣担心……”
朱华奎照例“嘿”了一声,连头都没抬,却是抬起手碰了桌的茶水杯。
服侍朱华奎的府丁忙小心地道:“将军,王爷身子不好,需要休息了……”
左良玉知道,饷银是没有希望了,便狠狠瞪了府丁一眼,起身拱起手道:“王爷休息,臣告退!”
离开王府后,左良玉立即纵兵劫掠,火光照亮了长江,除了楚王府,他连宗室士绅都不放过,官民士绅们为避敌害,只能奔往附近的山谷躲避。
左良玉在武昌附近劫掠得差不多了,听说天命军已经逼近汉阳,便率兵东移九江,指向南京和江南富庶之地,沿途亦是纵兵大掠,江左大震,士绅百姓叫苦不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