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 背水一战(三)
秋风瑟瑟。
在咸阳至扶风的驰道上,一支身着红色布袄,脖子上系着红巾的军队正在快速的行进,这是楚将龙且率领的西征中路军四万兵马。
楚军大将龙且意气风发,骑乘在一头高大的黑色骏马上,在他身畔,吕马童、杨喜等几员楚军将领促佣着龙且,脸上个个笑意涔涔,唯有落在最后的郎中韩信神情木然,一付魂不守舍的样子。
“秦王,这次出兵讨伐李原小儿,我军出动兵力达到四万余众,加上雍王、翟王的二路偏师,是不是太瞧得起李贼了。”龙且身边,骑将都尉吕马童面带不解,正在讨教龙且。
龙且目光一凛,眸中杀气四溢,缓缓说道:“李原,从微末起,一战大梁,斩杀樊哙;二战白马,连破敌阵;三战荥阳,孤军守城;四战咸阳,袭占秦都,汝等以为,此为侥幸,还是其它?”
“这——,也许不过是李贼一时之幸?他哪可能是秦王的对手?”杨喜在边上一策马,讨好的说道。
吕马童、杨喜俱是项羽跟前的亲骑将出身,这次被派到龙且身边,相当于外放的姓质,不过他们俱知龙且在项羽跟前的地位,言谈中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龙且血红色的眸中,抹过一丝得色,肃声道:“李贼屡次击败汉王,可不是等闲之辈,你们可不要大意了,要是有失职之错,可别怪龙某军法无情。”
“谨遵秦王号令!”吕马童、杨喜连忙点头答道。
“另,莫再叫什么秦王,以后称将军就是,我龙且此生,只愿作霸王手中的一把利刃,不做什么狗屁不是的秦王——!”龙且厉色扫视众将,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了韩信身上,这让吕马童、杨喜心中顿生妒意。
“诺!”众将一时肃然。
“韩郎中以为然否?”龙且紧盯着韩信,追问道。龙且方才的那番对答,其实,就是出兵之前,韩信向龙且提出的见解,当时龙且心里其实是颇不以为然的。现在,吕马童等人有骄狂之意,龙且正好拿韩信的说辞来堵一堵吕马童等人的嘴。
韩信提了一下马缰,正色道:“末将与将军所虑同!李原虽年轻,却足智多谋,非寻常人也,实不可轻敌。”
听龙且采纳了自己的谏议,韩信心头闪过一丝暖意,情切之下,也不顾吕马童等人是什么想法即脱口赞同。
“韩郎中多谋,我等不及矣!”吕马童默然点头,朝着韩信略一拱手。
“哈哈,几位校尉、郎中俱是少年英豪,不必相互谦逊,来曰一战,且看我大楚健儿击破秦贼,取李贼之首级,为霸王执壶耳!”龙且大笑。
吕马童、杨喜与韩信之间,聊聊几语即相互有了猜忌,这是龙且所希望的。只有属下之间钩心斗角,彼此不合,他这个诸侯王才能坐得稳当。就算再亲近的将领,不在跟前,也会彼此心存猜忌,项羽派吕马童、杨喜到龙且的跟前,其一是锻炼,其二还有监视的意思,龙且为人粗中有细,对项羽的用意看得明白。
韩信的情况,则与吕马童、杨喜不同,鸿门宴后,看韩信不顺眼的范增寻了一个由头,将他发配到了龙且这里。在权谋心理这一层面,韩信的感触远不如他在军事方面的领悟力,在龙且设下一个套子后,他竟然不加辩别的陷了下去。
——。
歧山南麓,渭水北岸。
一片河水冲积出来的大平原,滋养了这里丰厚的牧草,养育了万千秦国的子孙,不过今天,这里却成了一片杀戮的死亡战场。
龙且领军进抵这处平原,却与刚出歧山口的李原军遭遇,两军皆在移动之中,前锋斥候交错一通混战之后,双方安营扎寨,作长久对峙计。
斥候互拼之下,缺少了白广季统领的李原军吃了小亏,被吕马童一番追杀,失了占据有利地势的先机。
不得已的情况下,李原将营寨扎于侧附歧山,背靠渭水的地方,这个位置在军事战法上,被称为死地。
第二曰,秦楚两军摆开战场,开始决一胜负。
天空中几朵白云被秋风吹得七零八落,两边的营寨中,各自升腾起造饭的烟尘,双方将卒都在为接下来的大战而作了准备。
龙且麾下,四万六千余楚军一律红色夹袄、红色头巾,远远的望去,如同一片火红色的海洋,两军阵前,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龙且起兵四万,直接向着身处绝地的秦军压迫了过来。
“大楚威武!”
“大楚威武!”
楚军将卒激荡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在歧山之间回荡,急促的鼓点、鲜亮的刀枪、粗重的喘息声,构成了一幅让人窒息的战场画卷。
龙且眯着眼睛,初升的阳光斜斜的照过来,让他有一点眩目的感觉,这是一次等待了许久的大战,也将是奠定他龙且真正地位的一战。
有了这一场大胜之后,龙且相信,他在诸侯的眼里,在项羽的眼里,将不会再只是楚军的一员猛将,而将是关中真真正正的秦王。
“将军,秦人出战了!”旁边,一声惊呼打断了龙且的臆想,这是杨喜的声音,这个年轻人显然属于沉不住气的一种。
“唏律律——!”
稍臾,前阵的快马斥候即飞奔而来,对着龙且大声报道:“禀将军,敌军约五千人,出营邀战?”
龙且一愣,随即大笑:“区区五千兵,也敢来挡我大楚兵锋,正是不知死活?左右,哪位将军愿领兵杀敌?”
“末将愿往!”未等龙且话落,杨喜即是急声请令,方才斥候交锋,让吕马童抢了一个先,这一回两军阵前,斩将夺旗,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与他人了。
“杨喜,汝领一万精兵出战,限你一个时辰,破杀敌将,如何?”龙且精神一振,激将道。
“末将领令。”杨喜大叫一声,拍马提一杆马槊冲向前阵,位于左侧的一万楚军接到中军旗语,也是如风卷残云一般,跟着杨喜杀将而出。
在咸阳至扶风的驰道上,一支身着红色布袄,脖子上系着红巾的军队正在快速的行进,这是楚将龙且率领的西征中路军四万兵马。
楚军大将龙且意气风发,骑乘在一头高大的黑色骏马上,在他身畔,吕马童、杨喜等几员楚军将领促佣着龙且,脸上个个笑意涔涔,唯有落在最后的郎中韩信神情木然,一付魂不守舍的样子。
“秦王,这次出兵讨伐李原小儿,我军出动兵力达到四万余众,加上雍王、翟王的二路偏师,是不是太瞧得起李贼了。”龙且身边,骑将都尉吕马童面带不解,正在讨教龙且。
龙且目光一凛,眸中杀气四溢,缓缓说道:“李原,从微末起,一战大梁,斩杀樊哙;二战白马,连破敌阵;三战荥阳,孤军守城;四战咸阳,袭占秦都,汝等以为,此为侥幸,还是其它?”
“这——,也许不过是李贼一时之幸?他哪可能是秦王的对手?”杨喜在边上一策马,讨好的说道。
吕马童、杨喜俱是项羽跟前的亲骑将出身,这次被派到龙且身边,相当于外放的姓质,不过他们俱知龙且在项羽跟前的地位,言谈中不敢有丝毫的不敬。
龙且血红色的眸中,抹过一丝得色,肃声道:“李贼屡次击败汉王,可不是等闲之辈,你们可不要大意了,要是有失职之错,可别怪龙某军法无情。”
“谨遵秦王号令!”吕马童、杨喜连忙点头答道。
“另,莫再叫什么秦王,以后称将军就是,我龙且此生,只愿作霸王手中的一把利刃,不做什么狗屁不是的秦王——!”龙且厉色扫视众将,最后将目光停留在了韩信身上,这让吕马童、杨喜心中顿生妒意。
“诺!”众将一时肃然。
“韩郎中以为然否?”龙且紧盯着韩信,追问道。龙且方才的那番对答,其实,就是出兵之前,韩信向龙且提出的见解,当时龙且心里其实是颇不以为然的。现在,吕马童等人有骄狂之意,龙且正好拿韩信的说辞来堵一堵吕马童等人的嘴。
韩信提了一下马缰,正色道:“末将与将军所虑同!李原虽年轻,却足智多谋,非寻常人也,实不可轻敌。”
听龙且采纳了自己的谏议,韩信心头闪过一丝暖意,情切之下,也不顾吕马童等人是什么想法即脱口赞同。
“韩郎中多谋,我等不及矣!”吕马童默然点头,朝着韩信略一拱手。
“哈哈,几位校尉、郎中俱是少年英豪,不必相互谦逊,来曰一战,且看我大楚健儿击破秦贼,取李贼之首级,为霸王执壶耳!”龙且大笑。
吕马童、杨喜与韩信之间,聊聊几语即相互有了猜忌,这是龙且所希望的。只有属下之间钩心斗角,彼此不合,他这个诸侯王才能坐得稳当。就算再亲近的将领,不在跟前,也会彼此心存猜忌,项羽派吕马童、杨喜到龙且的跟前,其一是锻炼,其二还有监视的意思,龙且为人粗中有细,对项羽的用意看得明白。
韩信的情况,则与吕马童、杨喜不同,鸿门宴后,看韩信不顺眼的范增寻了一个由头,将他发配到了龙且这里。在权谋心理这一层面,韩信的感触远不如他在军事方面的领悟力,在龙且设下一个套子后,他竟然不加辩别的陷了下去。
——。
歧山南麓,渭水北岸。
一片河水冲积出来的大平原,滋养了这里丰厚的牧草,养育了万千秦国的子孙,不过今天,这里却成了一片杀戮的死亡战场。
龙且领军进抵这处平原,却与刚出歧山口的李原军遭遇,两军皆在移动之中,前锋斥候交错一通混战之后,双方安营扎寨,作长久对峙计。
斥候互拼之下,缺少了白广季统领的李原军吃了小亏,被吕马童一番追杀,失了占据有利地势的先机。
不得已的情况下,李原将营寨扎于侧附歧山,背靠渭水的地方,这个位置在军事战法上,被称为死地。
第二曰,秦楚两军摆开战场,开始决一胜负。
天空中几朵白云被秋风吹得七零八落,两边的营寨中,各自升腾起造饭的烟尘,双方将卒都在为接下来的大战而作了准备。
龙且麾下,四万六千余楚军一律红色夹袄、红色头巾,远远的望去,如同一片火红色的海洋,两军阵前,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的龙且起兵四万,直接向着身处绝地的秦军压迫了过来。
“大楚威武!”
“大楚威武!”
楚军将卒激荡的叫喊声此起彼伏,在歧山之间回荡,急促的鼓点、鲜亮的刀枪、粗重的喘息声,构成了一幅让人窒息的战场画卷。
龙且眯着眼睛,初升的阳光斜斜的照过来,让他有一点眩目的感觉,这是一次等待了许久的大战,也将是奠定他龙且真正地位的一战。
有了这一场大胜之后,龙且相信,他在诸侯的眼里,在项羽的眼里,将不会再只是楚军的一员猛将,而将是关中真真正正的秦王。
“将军,秦人出战了!”旁边,一声惊呼打断了龙且的臆想,这是杨喜的声音,这个年轻人显然属于沉不住气的一种。
“唏律律——!”
稍臾,前阵的快马斥候即飞奔而来,对着龙且大声报道:“禀将军,敌军约五千人,出营邀战?”
龙且一愣,随即大笑:“区区五千兵,也敢来挡我大楚兵锋,正是不知死活?左右,哪位将军愿领兵杀敌?”
“末将愿往!”未等龙且话落,杨喜即是急声请令,方才斥候交锋,让吕马童抢了一个先,这一回两军阵前,斩将夺旗,说什么也不能再让与他人了。
“杨喜,汝领一万精兵出战,限你一个时辰,破杀敌将,如何?”龙且精神一振,激将道。
“末将领令。”杨喜大叫一声,拍马提一杆马槊冲向前阵,位于左侧的一万楚军接到中军旗语,也是如风卷残云一般,跟着杨喜杀将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