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启航
“五、四、三、二、一——发射!”主持人激情呐喊,屏幕上的航天飞机屁股底下蹿出明亮火焰,随即又变做疾喷而出的焰流,稳稳立在发射架前的航天飞机缓缓起飞,接着速度越来越快,转眼间化做刺破苍穹的利箭。
通过直播观看发射的观众多达数亿人,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上直冲天际的飞行器,表情或担忧或期待。
飞上天空只是发射的第一步,航天飞机发射后在空中解体或者爆炸的先例又不是没有,只有飞入太空,才能算发射成功。
三十秒后,航天飞机突破音障,两分钟后,固体火箭助推器下的焰流消失,并成功与主体分离。
随后航天飞机由垂直上升渐渐改为向东水平飞行,八分钟后,主发动机熄火,外贮箱与航天飞机主体分离,休斯顿宣布发射成功。
全球关注发射进展的数亿民众一片欢腾。
然而航天飞机只是初步发射成功,四十多分钟后,航天飞机在地面的遥控下启动推进器,开始修正运行轨道,并最终将航天飞机稳定在海拔四百公里的近圆轨道。
航天飞机的发射和变轨经过极其严密的计算,轨道稳定之后,其位置恰好在国际空间站下方不远,经过一段时间的位置调整,航天飞机像归巢的小鸟一样慢慢靠近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及时伸出细长的机械手,牢牢抓住靠近的航天飞机,并将航天飞机固定在空间站下方。
空间站发出开启舱门的指令,航天飞机的货舱舱盖向两侧打开,提前几天入驻空间站的宇航员和工程师集体涌出气闸,拖着安全绳缓缓飘向航天飞机。
直到成功抵达航天飞机,众人才切断安全绳,进入机舱接手航天飞机的控制权。
随后空间站上的机械手,将提前就位的反应堆送至航天飞机,航天飞机上的人员立刻着手固定反应堆,连接线路和控制系统。
反应堆安装完成后,航天飞机关闭外舱门,空间站又将电磁轨道炮递给航天飞机,并由机内人员采用太空行走的方式固定在航天飞机背上。
为了减轻重量,电磁炮去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负担,除去主体之外,只有两根和长的导轨平铺在飞机背上,几乎是从机尾一直延伸到机头。
这门电磁炮原本没有这么长,还是为了提高发射威力,才临时予以加强。
好在太空没有引力之类的干扰,工程师只需要考虑轨道本身的承受能力,不必研究重力对弹道的影响。
安装完毕的反应堆和电磁炮马上开始试机,反应堆运转正常的消息传到地球,各国元首同时松了一口气,电磁炮运转正常的消息送回地面,天地之间同时响起忘情的欢呼。
最后,空间站为航天飞机加装来自天宫号的实验型电磁推进器,至此,历时四天的组装工程顺利完成。
虽然只是由航天飞机、核反应堆和电磁轨道炮拼凑而成,但改装后的航天飞机虽然简陋到极点,却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实际意义上的宇宙战舰,航天飞机原有的名字即刻起成为历史,重新命名为地球号。
美国佬原本打算将这艘简陋的战舰命名为美国号,但是遭到了全体盟国的一致反对,不得不妥协退让,以地球这个更加鲜明的符号为之命名。
成功组装意味着计划已经成功一半,工程人员撤离后,航天飞机上只留两位来自美国的宇航员操纵——这是美国提出的底限条件之一,作为交换,美国完全放弃另外几架航天飞机的操控权。
随后地球号脱离空间站,与数十艘在轨飞船对接,接收飞船上的弹药物资,陆续将各种功能模块固定在地球号表面,不过弹药却不是原本计划中的实心弹头,而是真正的导弹。
与此同时,另一架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并与天宫号对接,原本驻留国际空间站的技术人员,也乘坐飞船脱离空间站,变轨后与天宫号对接,用中俄两方提供的设备进行全面改装,这架航天飞机改装完成后命名为人类号,由中俄双方各派一名宇航员操作。
此时距离小行星群众飞临地球还有一个半月,小行星群距离地球还有一点五亿公里,正从太阳的方向飞往地球。
首先完成改装的地球号立刻出发,迎着小行星群袭来的方向,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启航。
几天后,人类号启航。
剩余两架航天飞机原本没打算发射,但是地球号和人类号完成改装后,轨道上剩余不少物资,五大国凑到一起研究一番之后,英法两国深度合作,购买中方一艘核潜艇上的现役反应堆,又从美国买到电磁炮,并对航天飞机的发射升空进行一定的补偿。
至于反应堆到底是不是从潜艇上拆下来的谁都不清楚——中方是有实力有底蕴的地区大国,不至于连一座反应堆都拿不出来,究竟从哪儿来的很重要吗?
几天后,第三架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改装后的操控权归英法国所有,最终命名为胜利号。
然而中方只有两台电磁推进器,传统推进方式又太耗费燃料,没有动力的胜利号无法远航,只能留在高空轨道,充当人类的最后一道屏障。
俄方极力争取第四架航天飞机的拥有权,虽然俄方并没有明说,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独立改装一架航天飞机有困难,外购一部分设备,甚至拿技术和中方换设备都是不错的选择。
经过艰苦的谈判,俄方与美方达成一致,将最后一架航天飞机卖给俄方。
然而航天飞机虽然成功发射,却在变轨时出了问题,无可奈何地坠入大气层。
事后,俄方明里暗里指责美方故意损毁航天飞机,美方却辩称绝无此事,双方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也没那个时间仔细查看发射数据,双方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两国原本就矛盾重重,因为合作对抗小行星群而趋于缓和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为国际合作投下一片沉重的阴影。
通过直播观看发射的观众多达数亿人,大家目不转睛地看着屏幕上直冲天际的飞行器,表情或担忧或期待。
飞上天空只是发射的第一步,航天飞机发射后在空中解体或者爆炸的先例又不是没有,只有飞入太空,才能算发射成功。
三十秒后,航天飞机突破音障,两分钟后,固体火箭助推器下的焰流消失,并成功与主体分离。
随后航天飞机由垂直上升渐渐改为向东水平飞行,八分钟后,主发动机熄火,外贮箱与航天飞机主体分离,休斯顿宣布发射成功。
全球关注发射进展的数亿民众一片欢腾。
然而航天飞机只是初步发射成功,四十多分钟后,航天飞机在地面的遥控下启动推进器,开始修正运行轨道,并最终将航天飞机稳定在海拔四百公里的近圆轨道。
航天飞机的发射和变轨经过极其严密的计算,轨道稳定之后,其位置恰好在国际空间站下方不远,经过一段时间的位置调整,航天飞机像归巢的小鸟一样慢慢靠近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及时伸出细长的机械手,牢牢抓住靠近的航天飞机,并将航天飞机固定在空间站下方。
空间站发出开启舱门的指令,航天飞机的货舱舱盖向两侧打开,提前几天入驻空间站的宇航员和工程师集体涌出气闸,拖着安全绳缓缓飘向航天飞机。
直到成功抵达航天飞机,众人才切断安全绳,进入机舱接手航天飞机的控制权。
随后空间站上的机械手,将提前就位的反应堆送至航天飞机,航天飞机上的人员立刻着手固定反应堆,连接线路和控制系统。
反应堆安装完成后,航天飞机关闭外舱门,空间站又将电磁轨道炮递给航天飞机,并由机内人员采用太空行走的方式固定在航天飞机背上。
为了减轻重量,电磁炮去掉了一切不必要的负担,除去主体之外,只有两根和长的导轨平铺在飞机背上,几乎是从机尾一直延伸到机头。
这门电磁炮原本没有这么长,还是为了提高发射威力,才临时予以加强。
好在太空没有引力之类的干扰,工程师只需要考虑轨道本身的承受能力,不必研究重力对弹道的影响。
安装完毕的反应堆和电磁炮马上开始试机,反应堆运转正常的消息传到地球,各国元首同时松了一口气,电磁炮运转正常的消息送回地面,天地之间同时响起忘情的欢呼。
最后,空间站为航天飞机加装来自天宫号的实验型电磁推进器,至此,历时四天的组装工程顺利完成。
虽然只是由航天飞机、核反应堆和电磁轨道炮拼凑而成,但改装后的航天飞机虽然简陋到极点,却仍是人类历史上第一艘实际意义上的宇宙战舰,航天飞机原有的名字即刻起成为历史,重新命名为地球号。
美国佬原本打算将这艘简陋的战舰命名为美国号,但是遭到了全体盟国的一致反对,不得不妥协退让,以地球这个更加鲜明的符号为之命名。
成功组装意味着计划已经成功一半,工程人员撤离后,航天飞机上只留两位来自美国的宇航员操纵——这是美国提出的底限条件之一,作为交换,美国完全放弃另外几架航天飞机的操控权。
随后地球号脱离空间站,与数十艘在轨飞船对接,接收飞船上的弹药物资,陆续将各种功能模块固定在地球号表面,不过弹药却不是原本计划中的实心弹头,而是真正的导弹。
与此同时,另一架航天飞机发射升空并与天宫号对接,原本驻留国际空间站的技术人员,也乘坐飞船脱离空间站,变轨后与天宫号对接,用中俄两方提供的设备进行全面改装,这架航天飞机改装完成后命名为人类号,由中俄双方各派一名宇航员操作。
此时距离小行星群众飞临地球还有一个半月,小行星群距离地球还有一点五亿公里,正从太阳的方向飞往地球。
首先完成改装的地球号立刻出发,迎着小行星群袭来的方向,以一往无前的决心启航。
几天后,人类号启航。
剩余两架航天飞机原本没打算发射,但是地球号和人类号完成改装后,轨道上剩余不少物资,五大国凑到一起研究一番之后,英法两国深度合作,购买中方一艘核潜艇上的现役反应堆,又从美国买到电磁炮,并对航天飞机的发射升空进行一定的补偿。
至于反应堆到底是不是从潜艇上拆下来的谁都不清楚——中方是有实力有底蕴的地区大国,不至于连一座反应堆都拿不出来,究竟从哪儿来的很重要吗?
几天后,第三架航天飞机顺利升空,这架航天飞机改装后的操控权归英法国所有,最终命名为胜利号。
然而中方只有两台电磁推进器,传统推进方式又太耗费燃料,没有动力的胜利号无法远航,只能留在高空轨道,充当人类的最后一道屏障。
俄方极力争取第四架航天飞机的拥有权,虽然俄方并没有明说,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独立改装一架航天飞机有困难,外购一部分设备,甚至拿技术和中方换设备都是不错的选择。
经过艰苦的谈判,俄方与美方达成一致,将最后一架航天飞机卖给俄方。
然而航天飞机虽然成功发射,却在变轨时出了问题,无可奈何地坠入大气层。
事后,俄方明里暗里指责美方故意损毁航天飞机,美方却辩称绝无此事,双方都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也没那个时间仔细查看发射数据,双方的合作最终不了了之。
两国原本就矛盾重重,因为合作对抗小行星群而趋于缓和的关系再次紧张起来,为国际合作投下一片沉重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