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攻击和反击
“武运长久!”木质的飞行甲板上,日本航空母舰赤城号的舰载机飞行员们,在起飞之前大声的呼喝道。
一架挨着一架崭新的舰载攻击机已经整装待发,挂上了袭击地面目标的炸弹。
他们奉命去袭击中途岛,攻击岛屿上的美军机场,争取瘫痪掉这个致命的威胁。
“祝愿诸君,为帝国带回胜利!”航空兵的指挥官,按着自己腰间的指挥刀,对自己的手下们勉励道。
“天皇陛下,万岁!”所有的飞行员都高举起自己的双手,压低了自己的脑袋,大声的喊出了发自内心的口号。
他们是天皇陛下的武士,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效忠伟大的日本帝国,为自己的祖国赢得每一场战争的胜利。
这可不是真实的历史上,战争后期日本部队那绝望的吼声。此时此刻的日本舰载机飞行员们,可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的老飞行员。
他们斗志高昂,相信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士兵。他们手里的武器先进,更让他们如虎添翼。
这些士兵,是听着自己的爷爷们,讲述着甲午海战发家史还有日俄战争辉煌长大的。
而且他们亲手完成了偷袭珍珠港的壮举,把大日本帝国推向了最辉煌的巅峰。
日本帝国的国土从未有今天这样巨大过,他们占领的地区已经比自己原本的国土面积广大十倍!
现在的他们,是真真正正的相信,自己是能够获取战争的胜利的,他们是所向无敌的!
被全盘武士化的日本空军飞行员,甚至不愿意携带降落伞,他们宁愿在狭小的飞机座舱内挂着一把武士刀,也不愿意带一件保命用的降落伞。
这些武士狂热的信仰死亡,相信为帝国死去的武士,就和樱花一样凄美的凋零,也会和樱花一样耀眼轮回。
“出击!”随着一声令下,所有的飞行员都跑向了自己的飞机,钻进那狭小的座舱。
地勤人员已经调校好了每一架飞机,这是日本联合舰队之中,最精锐的后勤保障部队。
在一片欢呼声中,日本飞行员们在额头上系好了白色的绑带。一个一个写满了必胜标语的头带,在海风中飘扬。
发动机轰鸣着,一架97式舰载攻击机冲天而起,后面第二架飞机也对准了自己的跑道。
飞行甲板上的起降指挥官挥舞着信号旗,示意下一架飞机继续。迎着海风的日本舰队,派出了他们的第二波攻击机群。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回十几分钟之前,美国紧急在中途岛高地上修建的一个临时雷达站,已经确定了第一批次的日本轰炸机的来袭方向。
“方向正北,这里是最可疑的区域……”得出结论的雷达士官把手里的文件递给了自己的上司。
经过简单的排除法,美国的下一批侦察机已经确定了自己重点搜索的区域范围。
果然,一架高空侦察机找到了日本舰队,飞行员看到了自己脚下的海面上,一条条战舰航行拉出来的白色航迹。
“捕鱼者!捕鱼者!鹈鹕发现鱼群!鹈鹕发现鱼群!”美军侦察机上的领航员用自己电报,重复的发报着同样的内容。
“发现了!我们的侦察机发现了日本舰队的位置了!”一个军官急匆匆的跑进了弗莱彻将军所在的舰桥,大声的喊道。
“上帝保佑美利坚!”弗莱彻捏紧了自己的拳头,在心中暗自祈祷了一句。
他看向了自己的手下,开口说道:“命令攻击机部队起飞,攻击日本舰队!”
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他终于找到了日本舰队,可以率先对日本舰队展开自己的打击了。
只要这一次他成功得手,那么日本舰队就会遭受一些损失。只要日本海军的指挥官意志不太坚定,针对中途岛的攻击就会被取消。
弗莱彻要的就是打掉日本指挥官的决心,让中途岛化险为夷!只要日本舰队脱离战斗,那美国就迎来了关键的喘息时间。
在等两个月最多三个月的时间,五艘以上的改装航母就会下水参战,那个时候美国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和日本海军打一场消耗战了。
哪怕是一艘换一艘,美国海军也完全不怕。强大的产能是美国无敌的保证,日本战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一架接着一架的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准备起飞,它们挂载着鱼雷,已经做好了对海攻击的准备。
飞行甲板上,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指挥官也在给自己的下属们打气:“先生们!敌人正在攻击我们的领土,阻止他们,击沉他们!让他们回老家!”
“把他们送回到老家去!”美国飞行员们挥舞起自己的拳头,然后解散走向了各自的鱼雷轰炸机。
目前看来,舰载鱼雷攻击机更受海军的重视,因为它们的攻击往往是有效的。
体积巨大的鱼雷可以保证一枚命中就可以取得惊人的战果,所以美国海军出动的大多数飞机,也都是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
显然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历史时空中,中途岛海战美国舰队起飞的鱼雷攻击机,作用其实并没有无畏俯冲轰炸机大。
如果美国也有穿越者的话,可能他就要换一套战术了。可惜的是美国没有穿越者,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偏好,在第一批次的攻击中,派出大量的鱼雷攻击机。
“让陆军航空兵也起飞!包括俯冲轰炸机,还有b-17和b-25!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弗莱彻端起望远镜,看向远处正在起飞飞机的突击者号航空母舰。
他已经把手里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这个时候他能做的,又只剩下漫长的等待了。
中途岛的备用机场内,紧急起飞的警报声在回响。一架接着一架的轰炸机开始起飞。
而在这些轰炸机的后面,负责掩护的p-40战斗机,也都已经做好了起飞的准备。
一场美国和日本之间,决定命运的新中途岛之战,在4月29日这一天开始了。
一架挨着一架崭新的舰载攻击机已经整装待发,挂上了袭击地面目标的炸弹。
他们奉命去袭击中途岛,攻击岛屿上的美军机场,争取瘫痪掉这个致命的威胁。
“祝愿诸君,为帝国带回胜利!”航空兵的指挥官,按着自己腰间的指挥刀,对自己的手下们勉励道。
“天皇陛下,万岁!”所有的飞行员都高举起自己的双手,压低了自己的脑袋,大声的喊出了发自内心的口号。
他们是天皇陛下的武士,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效忠伟大的日本帝国,为自己的祖国赢得每一场战争的胜利。
这可不是真实的历史上,战争后期日本部队那绝望的吼声。此时此刻的日本舰载机飞行员们,可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的老飞行员。
他们斗志高昂,相信自己就是这个世界上最强的士兵。他们手里的武器先进,更让他们如虎添翼。
这些士兵,是听着自己的爷爷们,讲述着甲午海战发家史还有日俄战争辉煌长大的。
而且他们亲手完成了偷袭珍珠港的壮举,把大日本帝国推向了最辉煌的巅峰。
日本帝国的国土从未有今天这样巨大过,他们占领的地区已经比自己原本的国土面积广大十倍!
现在的他们,是真真正正的相信,自己是能够获取战争的胜利的,他们是所向无敌的!
被全盘武士化的日本空军飞行员,甚至不愿意携带降落伞,他们宁愿在狭小的飞机座舱内挂着一把武士刀,也不愿意带一件保命用的降落伞。
这些武士狂热的信仰死亡,相信为帝国死去的武士,就和樱花一样凄美的凋零,也会和樱花一样耀眼轮回。
“出击!”随着一声令下,所有的飞行员都跑向了自己的飞机,钻进那狭小的座舱。
地勤人员已经调校好了每一架飞机,这是日本联合舰队之中,最精锐的后勤保障部队。
在一片欢呼声中,日本飞行员们在额头上系好了白色的绑带。一个一个写满了必胜标语的头带,在海风中飘扬。
发动机轰鸣着,一架97式舰载攻击机冲天而起,后面第二架飞机也对准了自己的跑道。
飞行甲板上的起降指挥官挥舞着信号旗,示意下一架飞机继续。迎着海风的日本舰队,派出了他们的第二波攻击机群。
让我们把时间倒退回十几分钟之前,美国紧急在中途岛高地上修建的一个临时雷达站,已经确定了第一批次的日本轰炸机的来袭方向。
“方向正北,这里是最可疑的区域……”得出结论的雷达士官把手里的文件递给了自己的上司。
经过简单的排除法,美国的下一批侦察机已经确定了自己重点搜索的区域范围。
果然,一架高空侦察机找到了日本舰队,飞行员看到了自己脚下的海面上,一条条战舰航行拉出来的白色航迹。
“捕鱼者!捕鱼者!鹈鹕发现鱼群!鹈鹕发现鱼群!”美军侦察机上的领航员用自己电报,重复的发报着同样的内容。
“发现了!我们的侦察机发现了日本舰队的位置了!”一个军官急匆匆的跑进了弗莱彻将军所在的舰桥,大声的喊道。
“上帝保佑美利坚!”弗莱彻捏紧了自己的拳头,在心中暗自祈祷了一句。
他看向了自己的手下,开口说道:“命令攻击机部队起飞,攻击日本舰队!”
终于,经过漫长的等待,他终于找到了日本舰队,可以率先对日本舰队展开自己的打击了。
只要这一次他成功得手,那么日本舰队就会遭受一些损失。只要日本海军的指挥官意志不太坚定,针对中途岛的攻击就会被取消。
弗莱彻要的就是打掉日本指挥官的决心,让中途岛化险为夷!只要日本舰队脱离战斗,那美国就迎来了关键的喘息时间。
在等两个月最多三个月的时间,五艘以上的改装航母就会下水参战,那个时候美国就可以堂堂正正的和日本海军打一场消耗战了。
哪怕是一艘换一艘,美国海军也完全不怕。强大的产能是美国无敌的保证,日本战败只是时间的问题。
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一架接着一架的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准备起飞,它们挂载着鱼雷,已经做好了对海攻击的准备。
飞行甲板上,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指挥官也在给自己的下属们打气:“先生们!敌人正在攻击我们的领土,阻止他们,击沉他们!让他们回老家!”
“把他们送回到老家去!”美国飞行员们挥舞起自己的拳头,然后解散走向了各自的鱼雷轰炸机。
目前看来,舰载鱼雷攻击机更受海军的重视,因为它们的攻击往往是有效的。
体积巨大的鱼雷可以保证一枚命中就可以取得惊人的战果,所以美国海军出动的大多数飞机,也都是复仇者式鱼雷攻击机。
显然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历史时空中,中途岛海战美国舰队起飞的鱼雷攻击机,作用其实并没有无畏俯冲轰炸机大。
如果美国也有穿越者的话,可能他就要换一套战术了。可惜的是美国没有穿越者,他们只能按照自己的偏好,在第一批次的攻击中,派出大量的鱼雷攻击机。
“让陆军航空兵也起飞!包括俯冲轰炸机,还有b-17和b-25!我们没有第二次机会了!”弗莱彻端起望远镜,看向远处正在起飞飞机的突击者号航空母舰。
他已经把手里所有的牌都打出去了,这个时候他能做的,又只剩下漫长的等待了。
中途岛的备用机场内,紧急起飞的警报声在回响。一架接着一架的轰炸机开始起飞。
而在这些轰炸机的后面,负责掩护的p-40战斗机,也都已经做好了起飞的准备。
一场美国和日本之间,决定命运的新中途岛之战,在4月29日这一天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