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不安份的心(4)
“夏楚,我是诚心的。”赵绵泽声音喑哑无比,“人生一世,不过数十年,谁也不知未来会有什么变故,我不想再等。”
夏初七微微抬头,“你是皇太孙,你若用强,我自然无法抵抗。”笑了笑,她又道,“可我父母虽含冤而终,我到底也是好人家的姑娘,我没媒没娉就跟了你,你这是想要天下人都笑话我有爹生没娘教么?”
听了她的话,赵绵泽眼睛里闪过一抹诧异。
或者说,像是突然的惊喜。
“小七,你与他……没有过?”
他微微发颤的声音,惊得夏初七差一点咬到舌头。
先前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话太过了,她把自已说得像一个贞节烈妇似的,似乎让他误会了?
她垂下头,顺水推舟,“你以为呢,我是那么随便的人么?”我随便起来,根本就不是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不由自主想到以前三番五次勾引赵樽,而他傲娇不从的模样,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来。
这一笑,明艳如春光,赵绵泽心里大亮。
猛地伸出双臂,他狠狠搂紧她。
“小七,真好……真好……”
夏初七瞥他一眼。正在考虑这时的男人真是单纯,怎么就那么容易相信女人的贞节呢,却见赵绵泽一双狂喜的眼睛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从那一瞬间的狂喜,到添上了阴霾,也不过刹那。她不知他到底想到了什么,眼窝里情绪闪动,又恢复了先前的坚持。
“小七,我真的是想……”
“……”夏初七无奈的看他,“我又没阻止你?你可以去找你的侧夫人。”
“我只想要你。”赵绵泽僵硬一下,眼睛突然有些发酸,“你不必害怕,我不会用强,更不会逼你。但是小七,你给我许的一年期限,对我不公平。”
“你想怎样公平?”夏初七挑高了眉。
赵绵泽思量一下,突然一笑,淡淡道:“听说你与他以前常常下棋作赌。这样好了,你与我也赌一局如何?”
“怎样赌?”
“你若是赢了我,我便依你,腊月二十七,绝不食言。你若是输了,便老老实实与我做成真正的夫妻。”
夏初七冷笑,“明知我棋艺不精,这怎会公平?”
他沉了声音,“我让你子。”
让子,让子。夏初七脑子转到了锡林郭勒的那一晚。那时候,赵樽让她八十子她都输得一塌糊涂,如何敢随便一赌?微微眯眼,她看见了赵绵泽目光里的坚定,虽不知道他为什么今夜这般执拗此事,但却知道,不可能轻易说服他。
想了想,她轻轻一笑,“我们换个方式如何?”
赵绵泽道:“你说。”
夏初七轻轻弯起唇角,“论棋道,我不是你的对手,你若是与我赌输赢,对我不公平。但我若是找一个自己在行的事情与你赌,对你亦是不公平。不如这样好了,折中一下,我摆出一局棋来,你若能破……我便从了你,如何?”
赵绵泽眉目一沉,没有答话。
她眯起的眼,添了一抹“看不上”的神色,挑衅一般,慢悠悠地补充,“何时解,何时从。殿下,敢是不敢?”
一个男人在喜欢的女人面前,最怕“敢是不敢”。赵绵泽虽然不想与她绕这样多的弯子,但也不想表现得太没有风度。更何况,他还真不信夏楚能摆出什么棋局来难住她。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夏初七轻轻一笑,起身出去了。
很快,晴岚拿了棋枰进来,夏初七浅笑着看了赵绵泽一眼,坐在杌子上,一只手执了棋子,专心致志地摆弄起来。
棋枰上的山水变化,风云万千。
她摆的是阴山皇陵“死室”里的棋局,那一个鸳鸯亭里的九宫八卦阵的阵眼。
当时,那棋局被赵樽破解之后,在闲得无聊的回光返照楼里,两个人在水乳丶交融之余,也没有忘了探讨此事。赵樽是一个棋痴,他除了告诉她那棋局的精巧和破解之法外,还将它完善成了一个更加巧妙的死棋之局。
这世上,除了赵樽无人可解。
她不相信,赵绵泽能轻易解出来。
是夜,津门,直沽。
这里是一个四季繁忙的码头。它不仅是大晏的军事重镇,还是一个连通南北两地的漕运枢纽。
从哈拉和林到津门,北狄使臣一行人原本是要在津门停留几日的,当地官吏亦是早早准备好了迎接与宴请,但哈萨尔却拒绝了。一到津门,他就与津门的都指挥使张操之换了勘合,拿到通关文书。
几艘官船已准备妥当。
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就可到达京师。
这是最快的一条路。
码头上,虽是入夜了,漕船和商船还在陆续靠岸,人来人往,灯火璀璨。苦力们也还在为了混上一个温饱,扛着沙袋拼命地吆喝着搬运。这一幕,于大晏的来往客商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可是对于喜欢大晏风土人情的乌仁潇潇和初来乍到的乌兰明珠来说,却新奇得紧。
看着远处停泊的官船,乌仁潇潇极是遗憾。
“哥哥,津门这样好的灯火,这样美的夜晚,我们明日一早再启程不好么?要是能在这岸边小酌片刻,也是人生美事。”
“乌仁说得有理。”
乌兰明珠性子文雅一些,不如乌仁的野性。但似是对她的话也极为赞同。这一派城市的繁华,与他们见惯的草原荒凉不同,不仅是她们,一群北狄官吏亦是纷纷点头称是。
见状,陪同的津门指挥使张操之面色一喜,趁势劝说,“二位殿下,诸位来使,从运河南下,不日便可抵京,不急这一时,诸位不如小歇一夜,也好让鄙人略尽地主之谊?”
虚与委蛇的应合着,哈萨尔看了赵樽一眼。
“晋王殿下的意思呢?”
“不必了。”他的语气,毫无回旋的余地。
哈萨尔点点头,“殿下所言极是。”与赵樽的归心似箭一样,哈萨尔亦是想早一点到达应天府。自从阿巴嘎一别,李邈回南晏已足三月。三个月来,两国不通书信,他又何尝不想念?
夏初七微微抬头,“你是皇太孙,你若用强,我自然无法抵抗。”笑了笑,她又道,“可我父母虽含冤而终,我到底也是好人家的姑娘,我没媒没娉就跟了你,你这是想要天下人都笑话我有爹生没娘教么?”
听了她的话,赵绵泽眼睛里闪过一抹诧异。
或者说,像是突然的惊喜。
“小七,你与他……没有过?”
他微微发颤的声音,惊得夏初七差一点咬到舌头。
先前这一番义正辞严的话太过了,她把自已说得像一个贞节烈妇似的,似乎让他误会了?
她垂下头,顺水推舟,“你以为呢,我是那么随便的人么?”我随便起来,根本就不是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她不由自主想到以前三番五次勾引赵樽,而他傲娇不从的模样,脸上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来。
这一笑,明艳如春光,赵绵泽心里大亮。
猛地伸出双臂,他狠狠搂紧她。
“小七,真好……真好……”
夏初七瞥他一眼。正在考虑这时的男人真是单纯,怎么就那么容易相信女人的贞节呢,却见赵绵泽一双狂喜的眼睛慢慢的发生了变化。从那一瞬间的狂喜,到添上了阴霾,也不过刹那。她不知他到底想到了什么,眼窝里情绪闪动,又恢复了先前的坚持。
“小七,我真的是想……”
“……”夏初七无奈的看他,“我又没阻止你?你可以去找你的侧夫人。”
“我只想要你。”赵绵泽僵硬一下,眼睛突然有些发酸,“你不必害怕,我不会用强,更不会逼你。但是小七,你给我许的一年期限,对我不公平。”
“你想怎样公平?”夏初七挑高了眉。
赵绵泽思量一下,突然一笑,淡淡道:“听说你与他以前常常下棋作赌。这样好了,你与我也赌一局如何?”
“怎样赌?”
“你若是赢了我,我便依你,腊月二十七,绝不食言。你若是输了,便老老实实与我做成真正的夫妻。”
夏初七冷笑,“明知我棋艺不精,这怎会公平?”
他沉了声音,“我让你子。”
让子,让子。夏初七脑子转到了锡林郭勒的那一晚。那时候,赵樽让她八十子她都输得一塌糊涂,如何敢随便一赌?微微眯眼,她看见了赵绵泽目光里的坚定,虽不知道他为什么今夜这般执拗此事,但却知道,不可能轻易说服他。
想了想,她轻轻一笑,“我们换个方式如何?”
赵绵泽道:“你说。”
夏初七轻轻弯起唇角,“论棋道,我不是你的对手,你若是与我赌输赢,对我不公平。但我若是找一个自己在行的事情与你赌,对你亦是不公平。不如这样好了,折中一下,我摆出一局棋来,你若能破……我便从了你,如何?”
赵绵泽眉目一沉,没有答话。
她眯起的眼,添了一抹“看不上”的神色,挑衅一般,慢悠悠地补充,“何时解,何时从。殿下,敢是不敢?”
一个男人在喜欢的女人面前,最怕“敢是不敢”。赵绵泽虽然不想与她绕这样多的弯子,但也不想表现得太没有风度。更何况,他还真不信夏楚能摆出什么棋局来难住她。
“好,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夏初七轻轻一笑,起身出去了。
很快,晴岚拿了棋枰进来,夏初七浅笑着看了赵绵泽一眼,坐在杌子上,一只手执了棋子,专心致志地摆弄起来。
棋枰上的山水变化,风云万千。
她摆的是阴山皇陵“死室”里的棋局,那一个鸳鸯亭里的九宫八卦阵的阵眼。
当时,那棋局被赵樽破解之后,在闲得无聊的回光返照楼里,两个人在水乳丶交融之余,也没有忘了探讨此事。赵樽是一个棋痴,他除了告诉她那棋局的精巧和破解之法外,还将它完善成了一个更加巧妙的死棋之局。
这世上,除了赵樽无人可解。
她不相信,赵绵泽能轻易解出来。
是夜,津门,直沽。
这里是一个四季繁忙的码头。它不仅是大晏的军事重镇,还是一个连通南北两地的漕运枢纽。
从哈拉和林到津门,北狄使臣一行人原本是要在津门停留几日的,当地官吏亦是早早准备好了迎接与宴请,但哈萨尔却拒绝了。一到津门,他就与津门的都指挥使张操之换了勘合,拿到通关文书。
几艘官船已准备妥当。
京杭大运河,一路南下就可到达京师。
这是最快的一条路。
码头上,虽是入夜了,漕船和商船还在陆续靠岸,人来人往,灯火璀璨。苦力们也还在为了混上一个温饱,扛着沙袋拼命地吆喝着搬运。这一幕,于大晏的来往客商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不以为意,可是对于喜欢大晏风土人情的乌仁潇潇和初来乍到的乌兰明珠来说,却新奇得紧。
看着远处停泊的官船,乌仁潇潇极是遗憾。
“哥哥,津门这样好的灯火,这样美的夜晚,我们明日一早再启程不好么?要是能在这岸边小酌片刻,也是人生美事。”
“乌仁说得有理。”
乌兰明珠性子文雅一些,不如乌仁的野性。但似是对她的话也极为赞同。这一派城市的繁华,与他们见惯的草原荒凉不同,不仅是她们,一群北狄官吏亦是纷纷点头称是。
见状,陪同的津门指挥使张操之面色一喜,趁势劝说,“二位殿下,诸位来使,从运河南下,不日便可抵京,不急这一时,诸位不如小歇一夜,也好让鄙人略尽地主之谊?”
虚与委蛇的应合着,哈萨尔看了赵樽一眼。
“晋王殿下的意思呢?”
“不必了。”他的语气,毫无回旋的余地。
哈萨尔点点头,“殿下所言极是。”与赵樽的归心似箭一样,哈萨尔亦是想早一点到达应天府。自从阿巴嘎一别,李邈回南晏已足三月。三个月来,两国不通书信,他又何尝不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