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 元芳
长安城的人口已经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数目,当户部与京兆府仔细核对后,都对新建的长安外城,在短时间内竟然吸纳如此多的人口感到震惊。
但这却是铁一般的事实,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整个长安城的人口在持续增长着,而随着这种趋势,以及金吾卫与中央军的镇守,整个长安城就像是一个王国一样,屹立在大唐的土地上。
也难怪李治听到那人口数时,心中莫名其妙的起了“造反”的心理,如果把这么一个富饶的城池纳为己有,而且他一些明显落后于长安的城池统统不要,只留守卫都城的周边畿县,如此一来,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狄仁杰黯然离开了紫宸殿,他并没有发现太子李弘,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地方,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感到紧张,脑门子冒汗,是因为他从一开始便明了,皇后不等自己开口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所为何事而来。
而且当皇后一开口后,狄仁杰便知大势已去,皇后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反对、置疑太子殿下的任何决策了,这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担忧。
“你打算如何处置他?”武媚看着李弘悠哉的从书房内走出来,淡淡的问道。
“不处置,我估计他自己快要忍不住了,有时候人压力太大时,出去散散心也不错。”
“你觉得他会吗?那一直关押在大理寺内的真腊王子你打算怎么办?”
“到时候带走,签字画押后,跟随儿臣一同前往西南,当面与安南王对峙。”李弘信心十足的说道。
武媚看着李弘那跃跃欲试,巴不得肋下生翅飞出长安的李弘,哧哧笑了声问道:“跟你父皇说了吗?他会管你离开长安后,朝堂上的这个烂摊子吗?”
“朝堂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儿,父皇应该不会拒绝吧?”李弘心一惊,难不成母后已经试探父皇了,父皇不愿意?
“那这么说来父皇他……。”李弘凑到了武媚跟前,眼角的皱纹此时已经是清晰可见,不得不说岁月无情,从来不会永恒的放过谁,就连龙妈如今也难逃岁月的风霜,渐渐闪现在了脸上。
“我可不管你们之间的事情,还是你们自己解决吧。”武媚耸了耸肩膀,看着李弘的视线,显然也意识到自己老了。
“怎么?母后眼角的皱纹很多吗?”武媚有些担忧,伸出手指轻轻摸着眼角。
“不多,过些日子您跟白纯她们去太乙城看看,那什么面膜还是什么玩意儿的,做出来说是不错,只是不成熟,不敢拿给您用,您可以召白纯进宫,问问她,说不准有了您的意见后,能够……。”
“那是干什么用的?你说了这么多废话。”
“哦,就是女人用来保养的,延缓衰老的,就是心理作用罢了,其实我觉得啊,只要摆正心态、修身养性,才是最好的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的秘诀,心态!心态!心态很重要!”
“你啊,哪能理解女人对容颜的在意,累了,回你的东宫去吧。”看着呵欠连天的李弘,武媚也心知,这些日子为了上元节可是忙坏了,也该让他歇歇了。
狄仁杰并未在第二日前往东宫觐见太子李弘,而是在春耕大典来临之前,狄仁杰禀明李弘,选择了暂时的辞官归隐。
他想要去大唐的角角落落,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如今的大唐,到底在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真的已经让天下绝大部分百姓,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奔走、或者靠卖子女、食树皮观音土而苟活了。
士、农、工、商,无论是哪一个阶层,不应该是由朝廷来为他们定义他们的阶层,就算是一开始由朝廷定义了他们的地位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但难道你就不允许他们的地位高低发生变化吗?
当士人不再忠君爱国,当士人为江山社稷,百姓福祉做的贡献越来越少,当他们不再满足于朝廷对于他们的地位时,这些是朝廷的错,还是他们自身的错?
自身都不再维护着朝廷最初给他们的一等地位,不再踊跃积极的为朝廷建言献策,不再以天下苍生之福为己任,成天想着争名夺利,躺在功利簿上,自甘堕落,理所当然、高高在上的做他们的第一等人。
这样对朝廷公平吗?凭什么在他们不思进取时,还要继续维护他们高于农、工、商的地位?凭什么就不能让人家超越他们?凭什么就不能在四者之间存在良性的竞争?
而商贾则越来越多的为百姓福祉辛苦奔波,为大唐的发展做着最大的贡献与努力,他们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与农、工两者发展着大唐的新生事物,创造着前所未有的财富,他们凭什么地位就要低于文人士子?
大唐不识字的百姓多如牛毛,哪怕是长安城的百姓,随便拉出两个人来,估计里面就会有一个不认字之人,为何文人士子从来不去想如何帮助他们,反而是鄙夷他们的存在与卑微,不屑与他们为伍呢?
可这些目不识丁之人,难道就没有为大唐创造财富吗?那些早起的目不识丁之人,如果不再早起,长安城会是什么样子?
文人士子发现了新奇的奇技淫巧时,一个个眼中放光,却从骨子里认为农、工、商不配拥有,但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手里的众多新奇玩意儿,都是出自人家之手?凭什么人家就不配拥有?
没有人家的付出,能有你手里想要的东西吗?
所有的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察觉不到的细节,衣食住行等等,难道创造、发展这些的劳动者,就该在创造出来后为文人士子服务,而后继续卑微着自己的身份吗?让文人士子看不起吗?
狄仁杰的脑海中一字不落的回响着,在崇文殿时,太子殿下掷地有声的话语,他很不理解其中的关联,士农工商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阶层,为何到了太子殿下这里,变成了完全无用之物。
这样新奇的观念,他无法、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消化掉,但不管如何,太子这番话,在突出农、工、商之时,倒是并未刻意贬低文人士子,说白了,只是在为他们争取一个,太子殿下嘴里的公平跟公正。
所以,狄仁杰需要去看一看大唐在日新月异中发生变化时,那些不曾引起人们注意的阶层,是不是真的如太子殿下所言,为大唐的时代发展、强大与繁荣,做出了不亚于文人士子辅助朝廷治理江山社稷的重要性。
大理寺卿的位置暂时搁置,给你三年的时间,三年后你回来,我依然任你为大理寺卿,你不回来,我大理寺卿的位置自然由他人任职,但!你狄仁杰下狱!
至于为何要把自己下狱,狄仁杰很清楚,以自己昨日绕过他与陛下,觐见皇后的大不敬,足以问罪自己了,所以他无话可说。
这是太子的原话,可以看得出太子殿下对自己的重视与皇恩浩荡,虽然他心里知道,太子殿下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但太子殿下却愿意为了自己这样一个让他讨厌的人,而做出震动朝堂的妥协与让步。
他可以想象到,今日朝会之上,自己缺席朝会,会对整个朝堂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太子殿下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允许自己辞官,并未自己保留三年大理寺卿的位置。
看着下人往马车上搬运着东西,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狄仁杰,则是在下人的惊诧的目光下,突然面向大明宫的方向,郑重的跪了下去磕头拜恩。
“狄大人,下官元芳见过狄大人。”
“你是……?”狄仁杰还未来得及拍掉长袍膝盖处的黄土,看着一名三十上下的男子,身后带着两名目光凌厉之人,正向他行礼。
“下官元芳,乃刑部刑部司主事,这二位乃是都官司、司门司主事,奉刑部尚书大人之命,自今日起听从狄大人调遣。”元芳身材修长,目光炯炯,两手骨节粗大,一看便是一个练武之人。
“元芳?”狄仁杰看了看自己长袍膝盖处的黄土,再遥望着大明宫方向,一张麻子脸瞬间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好,不知三位家里可已安顿妥当?今日跟随我出长安,再回之日,怕是三年之后了可。”狄仁杰扶着车辕,看着三人问道。
“回大人,临来之前,我们兄弟三人家里已经安置妥当,谢大人关心。”
“那我们就……出发?”狄仁杰看着最后一箱行礼已经被放上了马车,而后看看门口的妻子,挥了挥手便上了马车。
至于元芳他们,三人身后各有一匹神峻异常的骏马,两侧也挂着大大的包袱,显然是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既然如此,狄仁杰也何不爽快一次,来一次说走就走,毫不留恋的旅行。
终南山的翠微宫内,太子殿下不知何时,竟然入住在了翠微宫,而连带着的是,整个朝堂的官员,则是需要每七天过来举行一次朝会。
本来可以交给陛下来举行朝会的,但农民李治以春耕很忙,没空理政唯由,拒绝了太子李弘的提议。
(ps:今天提前了,不过是两更,晚上有事儿。)
但这却是铁一般的事实,无论是内城还是外城,整个长安城的人口在持续增长着,而随着这种趋势,以及金吾卫与中央军的镇守,整个长安城就像是一个王国一样,屹立在大唐的土地上。
也难怪李治听到那人口数时,心中莫名其妙的起了“造反”的心理,如果把这么一个富饶的城池纳为己有,而且他一些明显落后于长安的城池统统不要,只留守卫都城的周边畿县,如此一来,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狄仁杰黯然离开了紫宸殿,他并没有发现太子李弘,就在他身后不远处的地方,之所以从一开始就感到紧张,脑门子冒汗,是因为他从一开始便明了,皇后不等自己开口时,就已经知道了自己所为何事而来。
而且当皇后一开口后,狄仁杰便知大势已去,皇后这个时候已经不再反对、置疑太子殿下的任何决策了,这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担忧。
“你打算如何处置他?”武媚看着李弘悠哉的从书房内走出来,淡淡的问道。
“不处置,我估计他自己快要忍不住了,有时候人压力太大时,出去散散心也不错。”
“你觉得他会吗?那一直关押在大理寺内的真腊王子你打算怎么办?”
“到时候带走,签字画押后,跟随儿臣一同前往西南,当面与安南王对峙。”李弘信心十足的说道。
武媚看着李弘那跃跃欲试,巴不得肋下生翅飞出长安的李弘,哧哧笑了声问道:“跟你父皇说了吗?他会管你离开长安后,朝堂上的这个烂摊子吗?”
“朝堂现在也没有什么大事儿,父皇应该不会拒绝吧?”李弘心一惊,难不成母后已经试探父皇了,父皇不愿意?
“那这么说来父皇他……。”李弘凑到了武媚跟前,眼角的皱纹此时已经是清晰可见,不得不说岁月无情,从来不会永恒的放过谁,就连龙妈如今也难逃岁月的风霜,渐渐闪现在了脸上。
“我可不管你们之间的事情,还是你们自己解决吧。”武媚耸了耸肩膀,看着李弘的视线,显然也意识到自己老了。
“怎么?母后眼角的皱纹很多吗?”武媚有些担忧,伸出手指轻轻摸着眼角。
“不多,过些日子您跟白纯她们去太乙城看看,那什么面膜还是什么玩意儿的,做出来说是不错,只是不成熟,不敢拿给您用,您可以召白纯进宫,问问她,说不准有了您的意见后,能够……。”
“那是干什么用的?你说了这么多废话。”
“哦,就是女人用来保养的,延缓衰老的,就是心理作用罢了,其实我觉得啊,只要摆正心态、修身养性,才是最好的延缓衰老,保持年轻的秘诀,心态!心态!心态很重要!”
“你啊,哪能理解女人对容颜的在意,累了,回你的东宫去吧。”看着呵欠连天的李弘,武媚也心知,这些日子为了上元节可是忙坏了,也该让他歇歇了。
狄仁杰并未在第二日前往东宫觐见太子李弘,而是在春耕大典来临之前,狄仁杰禀明李弘,选择了暂时的辞官归隐。
他想要去大唐的角角落落,走一走看一看,看看如今的大唐,到底在这几年发生了什么变化,是不是真的已经让天下绝大部分百姓,不再为填饱肚子而奔走、或者靠卖子女、食树皮观音土而苟活了。
士、农、工、商,无论是哪一个阶层,不应该是由朝廷来为他们定义他们的阶层,就算是一开始由朝廷定义了他们的地位高低,分出了三六九等,但难道你就不允许他们的地位高低发生变化吗?
当士人不再忠君爱国,当士人为江山社稷,百姓福祉做的贡献越来越少,当他们不再满足于朝廷对于他们的地位时,这些是朝廷的错,还是他们自身的错?
自身都不再维护着朝廷最初给他们的一等地位,不再踊跃积极的为朝廷建言献策,不再以天下苍生之福为己任,成天想着争名夺利,躺在功利簿上,自甘堕落,理所当然、高高在上的做他们的第一等人。
这样对朝廷公平吗?凭什么在他们不思进取时,还要继续维护他们高于农、工、商的地位?凭什么就不能让人家超越他们?凭什么就不能在四者之间存在良性的竞争?
而商贾则越来越多的为百姓福祉辛苦奔波,为大唐的发展做着最大的贡献与努力,他们凭借自己的吃苦耐劳精神,与农、工两者发展着大唐的新生事物,创造着前所未有的财富,他们凭什么地位就要低于文人士子?
大唐不识字的百姓多如牛毛,哪怕是长安城的百姓,随便拉出两个人来,估计里面就会有一个不认字之人,为何文人士子从来不去想如何帮助他们,反而是鄙夷他们的存在与卑微,不屑与他们为伍呢?
可这些目不识丁之人,难道就没有为大唐创造财富吗?那些早起的目不识丁之人,如果不再早起,长安城会是什么样子?
文人士子发现了新奇的奇技淫巧时,一个个眼中放光,却从骨子里认为农、工、商不配拥有,但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手里的众多新奇玩意儿,都是出自人家之手?凭什么人家就不配拥有?
没有人家的付出,能有你手里想要的东西吗?
所有的存在于我们生活中察觉不到的细节,衣食住行等等,难道创造、发展这些的劳动者,就该在创造出来后为文人士子服务,而后继续卑微着自己的身份吗?让文人士子看不起吗?
狄仁杰的脑海中一字不落的回响着,在崇文殿时,太子殿下掷地有声的话语,他很不理解其中的关联,士农工商多年来一直存在的阶层,为何到了太子殿下这里,变成了完全无用之物。
这样新奇的观念,他无法、也很难在第一时间消化掉,但不管如何,太子这番话,在突出农、工、商之时,倒是并未刻意贬低文人士子,说白了,只是在为他们争取一个,太子殿下嘴里的公平跟公正。
所以,狄仁杰需要去看一看大唐在日新月异中发生变化时,那些不曾引起人们注意的阶层,是不是真的如太子殿下所言,为大唐的时代发展、强大与繁荣,做出了不亚于文人士子辅助朝廷治理江山社稷的重要性。
大理寺卿的位置暂时搁置,给你三年的时间,三年后你回来,我依然任你为大理寺卿,你不回来,我大理寺卿的位置自然由他人任职,但!你狄仁杰下狱!
至于为何要把自己下狱,狄仁杰很清楚,以自己昨日绕过他与陛下,觐见皇后的大不敬,足以问罪自己了,所以他无话可说。
这是太子的原话,可以看得出太子殿下对自己的重视与皇恩浩荡,虽然他心里知道,太子殿下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但太子殿下却愿意为了自己这样一个让他讨厌的人,而做出震动朝堂的妥协与让步。
他可以想象到,今日朝会之上,自己缺席朝会,会对整个朝堂造成多大的影响,但太子殿下却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允许自己辞官,并未自己保留三年大理寺卿的位置。
看着下人往马车上搬运着东西,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狄仁杰,则是在下人的惊诧的目光下,突然面向大明宫的方向,郑重的跪了下去磕头拜恩。
“狄大人,下官元芳见过狄大人。”
“你是……?”狄仁杰还未来得及拍掉长袍膝盖处的黄土,看着一名三十上下的男子,身后带着两名目光凌厉之人,正向他行礼。
“下官元芳,乃刑部刑部司主事,这二位乃是都官司、司门司主事,奉刑部尚书大人之命,自今日起听从狄大人调遣。”元芳身材修长,目光炯炯,两手骨节粗大,一看便是一个练武之人。
“元芳?”狄仁杰看了看自己长袍膝盖处的黄土,再遥望着大明宫方向,一张麻子脸瞬间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好,不知三位家里可已安顿妥当?今日跟随我出长安,再回之日,怕是三年之后了可。”狄仁杰扶着车辕,看着三人问道。
“回大人,临来之前,我们兄弟三人家里已经安置妥当,谢大人关心。”
“那我们就……出发?”狄仁杰看着最后一箱行礼已经被放上了马车,而后看看门口的妻子,挥了挥手便上了马车。
至于元芳他们,三人身后各有一匹神峻异常的骏马,两侧也挂着大大的包袱,显然是早就已经做好准备了。
既然如此,狄仁杰也何不爽快一次,来一次说走就走,毫不留恋的旅行。
终南山的翠微宫内,太子殿下不知何时,竟然入住在了翠微宫,而连带着的是,整个朝堂的官员,则是需要每七天过来举行一次朝会。
本来可以交给陛下来举行朝会的,但农民李治以春耕很忙,没空理政唯由,拒绝了太子李弘的提议。
(ps:今天提前了,不过是两更,晚上有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