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2 铜匦
李治听着皇后把这份名为‘坊间天下’的刊物,形容为杀人于无形的利益时,便不由自主的有些皱起了眉头。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李弘哄李令月跟上官婉儿两个少女在玩儿罢了,皇后却为何要说的那么严重呢?
而且更让他疑惑的是,即便是武媚如此严肃认真的警告李令月,李令月竟然没有反驳她母后大惊小怪,看那样子,像是很同意她母后的说法一样。
但不等李治当着李令月的问出缘由,就看见母女二人煞有介事的一个坐在书桌后,一个坐在书桌前,摊开了她那小本,开始一本正经的在问皇后。
每问一句,皇后便会回答一句,如此反复几次后,李治听着她们那些家长里短的,那个宗亲生了个女儿,本来想要个男孩儿,所以皇叔正在府里捶胸顿足的哭呢。
要么就是哪个宗亲前来皇宫时,向皇后诉说着驸马爷又从平康坊纳了个小的,但是到家没三天,就被公主淹死在井里了,两人现在在府里吵翻了天,下人们天天都是战战兢兢的过日子。
要么就是,两兄弟因为袭爵的缘故,老大无能老二精明,然后关于爵位大小,起了争执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李治听着都头疼,因为在他不理政的这些年,皇室宗亲,甚至是勋贵豪门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往往都会找他评断。
有时候李治甚至觉得,自己这个未来的太上皇,更像是一个住在皇宫里,专门为皇室宗亲、勋贵豪门断家事的七品县令官儿。
“皇兄十岁了还尿床?”李令月一愣。
“对啊,很神奇吗?”
“那我写上吧。”
“让母后想想啊,还有什么事儿啊,偷看洗澡算不算?被城阳跟兰陵联合起来揍呢?还有就是四岁的时候出宫,有一次哭着回来了,说是那谁……哦,赵灵儿打了他……。”
“这不是七皇兄的糗事儿吗?怎么是皇兄了?”
“哦?是吗?那就是母后记错了,不过你写成你皇兄也没事儿吧,我觉得文人士子会喜欢看的。”
“那不行,这些都要皇兄过目的,您让儿臣这样写,明显不是帮儿臣,到时候皇兄还不知道会怎么收拾我呢。还有,这个儿臣怎么感觉是儿臣小时候的事儿呢,您怎么也给安在皇兄身上了?”李令月瞪着明亮无辜的眼睛,看着她那目光闪烁的母后。
“母后容易吗?生了你们这几个不省事儿的,记错了也正常啊,不如……你去问问朝堂臣子,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他们如今都是你皇兄提拔上来的,也可能知道更多奇闻趣事儿呢。”武媚安抚着小脸有些气鼓鼓的李令月,但是嘴里的话还是那么不着调。
“那好吧,儿臣告退了,下一期再来专访父皇吧。”李令月的声音中,带着筋疲力尽。
本以为专访母后会是一件极为轻松惬意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反而是让她最为心累的一件事儿,母后根本不按套路来,完全是自说自话,哪怕是自己引导着,也是要按她说的来写,不行,以后得想个办法了。
看着失落的娇俏背影离开,武媚脸上登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面对李治疑惑的眼神,武媚轻松加颇有成就感的说道:“妾身要是不如此说,怕是下一期李令月尝到甜头后,天天能来八趟,现在有了这第一次的不顺,下一次再来,她就要更加仔细的想好了,也说不准会把皇家秘事这一板块儿去掉才好呢。”
“朕不关心你们刚才说了什么,朕是想知道,李令月弄的那份刊物,真的有那么如此大的威力,杀人于无形?”
“暂时还不会吧,以后就很难说了。不过您没发现吗,这是李弘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否决并设计的一份,解决您一直希望他在朝堂上广开言路的决议吗?妾身也帮着你催促过他好几次,那铜匦的提议李弘一开始就反对,现在看来倒也是对的,妾身跟您都错了。”武媚说着说着就叹了口气。
铜匦是她想出来的,是为了使朝堂臣子能够广开言路,能够互相检举、监督朝堂之上的官员,以及对有所乞求、自荐的士子,对农业、百姓、社稷了解,以及下面对朝堂的不同声音,包括一些密谋等,而设计出来的一个铜箱。
铜匦分四道口,每一道口都有它相应的职能,乞求自荐可以投第一道口,社稷、百姓可投第二道,对朝堂之决议不满可投第三道,密谋、告密、揭发检举可投第四道。
而每一道口都是只能够投入,却不能随便取出,而能够打开铜匦查看的人,只有皇帝与皇后跟太子三人。
历史上的铜匦,自然便是由武媚提议而建造出来的,一开始还有一些正能量的作用,只是到了最后,就变成了朝堂臣子诬陷、诬告、相互攻讦的工具,使其丧失了原本该有的意义,从而也真正诞生了大唐酷吏出来。
所以当李弘在受到李治跟武媚的提议后,第一时间便是反对,面对老两口那质问的表情,李弘只能是把事物延伸出去,把铜匦的利弊分析给了两人听。
看着两人不以为然的样子,李弘最终也迫不得已,不得不在宣政殿的广场上,那两棵由他提议栽种的树下,设置了两个铜匦。
其意便是,希望通过两棵树的由来,警告一些依然还有心怀鬼胎,想要暗中攻讦同僚的臣子。
但明显这并不是一个长久的法子,所以在李令月跟上官婉儿找上门后,李弘的报纸传媒大计,便浮现在了脑海里,用此来代替铜匦,绝对是最为完美的。
何况,铜匦的最初设计,谁知道历史上的龙妈,是不是跟他想的一样,也希望能够通过控制话语权,来稳固朝堂与江山,并铲除异己呢?
李弘不知道,但武媚能够从李弘所设计的刊物一事儿上,看穿李弘的心思,这显然就说明,武媚在最初设置铜匦时,同样也是想要造一把杀人于无形的利器,不然的话,她就是再聪明绝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想通李弘最终的用意。
不愧是知子莫如母,无论是太子还是皇后,已然是看到了话语权,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只是在此李弘非彼李弘时,方式方法错了而已。
上官仪也在头疼,铜匦已经让他够头疼的了,两个铜匦内,没人知道里面到底放了一些什么,虽然到现在才刚实施,但已经让一些人的内心忐忑不安,惶恐不已了。
而现在,自己的孙女又开始在自己跟前求情,不为别的,就是希望以后中书省的决议,能够有一份通告给她!
而且还义正言辞的拿出了太子殿下来威胁他,这让他面对自己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女时,有种无可奈何的束手无策的感觉。
“再议再议再议。”上官仪挥着手,茶杯也不要了,婉儿你喜欢,你留着喝茶好了。
“不行!”上官婉儿往正厅一站,看着她爷爷义正言辞的喝止道。
“姑奶奶啊,中书省乃是朝廷重要衙署,所有的决议,哪怕从三品的官员,都要报备后才能按职分类、分批查看,你这要中书省报备一份给你崇文馆?这不和规矩啊,大唐律制里也没有这一条不是?”上官仪心中是叫苦连天,自己这个孙女他最知晓了,聪慧之外还是个一根筋,誓不罢休啊看架势。
“但我有太子殿下的旨意,您必须给我,而且您还要让三省六部等衙署定阅我们的‘坊间天下’才行。”上官婉儿挺起小脸,一脸得意的说道。
“胡闹,各个衙署的银子都是皇上的,都是太子的,哪能由爷爷随意花销?还买你的刊物,爷爷自己掏钱买你一份成不成?”上官仪花白的胡须看起来都充满了无奈。
“您起草个旨意不就行了?交由门下批复,太子殿下朱批后,给尚书省就好了,那样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用朝廷的银子为各衙署订阅了?”
“胡闹胡闹胡闹,不像话不像话不像话,我这就去找太子殿下去,怎么可任由你与公主殿下如此胡来,不成体统不成体统。”
“您现在不是太子少师了,您要去东宫,怕是还没有我容易呢?您还是不要去了,孙女怎么会骗您呢?何况还有公主殿下也参与呢。”
“你是说,你在家里说服我,公主殿下此刻在宫里,正在说服陛下跟皇后吗?”上官仪吓得胡子都跳起来了,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
“对啊,只有如此双管齐下,我们的‘坊间天下’才能从一开始就做好。”上官婉儿傲然的说道。
如此儿戏的事情,怎可惊动陛下跟皇后啊,他就不怕被陛下跟皇后训斥?
就在上官仪跟上官婉儿争论的时候,无论是他们两人,还是皇宫里的皇帝跟皇后,都忘了一件事实:那就是如今的东宫,无论是太子太傅、太师、太保,还是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如今都是缺空的状态。
(ps:今天两更,一会儿还得出去一趟。)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李弘哄李令月跟上官婉儿两个少女在玩儿罢了,皇后却为何要说的那么严重呢?
而且更让他疑惑的是,即便是武媚如此严肃认真的警告李令月,李令月竟然没有反驳她母后大惊小怪,看那样子,像是很同意她母后的说法一样。
但不等李治当着李令月的问出缘由,就看见母女二人煞有介事的一个坐在书桌后,一个坐在书桌前,摊开了她那小本,开始一本正经的在问皇后。
每问一句,皇后便会回答一句,如此反复几次后,李治听着她们那些家长里短的,那个宗亲生了个女儿,本来想要个男孩儿,所以皇叔正在府里捶胸顿足的哭呢。
要么就是哪个宗亲前来皇宫时,向皇后诉说着驸马爷又从平康坊纳了个小的,但是到家没三天,就被公主淹死在井里了,两人现在在府里吵翻了天,下人们天天都是战战兢兢的过日子。
要么就是,两兄弟因为袭爵的缘故,老大无能老二精明,然后关于爵位大小,起了争执了。
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李治听着都头疼,因为在他不理政的这些年,皇室宗亲,甚至是勋贵豪门的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往往都会找他评断。
有时候李治甚至觉得,自己这个未来的太上皇,更像是一个住在皇宫里,专门为皇室宗亲、勋贵豪门断家事的七品县令官儿。
“皇兄十岁了还尿床?”李令月一愣。
“对啊,很神奇吗?”
“那我写上吧。”
“让母后想想啊,还有什么事儿啊,偷看洗澡算不算?被城阳跟兰陵联合起来揍呢?还有就是四岁的时候出宫,有一次哭着回来了,说是那谁……哦,赵灵儿打了他……。”
“这不是七皇兄的糗事儿吗?怎么是皇兄了?”
“哦?是吗?那就是母后记错了,不过你写成你皇兄也没事儿吧,我觉得文人士子会喜欢看的。”
“那不行,这些都要皇兄过目的,您让儿臣这样写,明显不是帮儿臣,到时候皇兄还不知道会怎么收拾我呢。还有,这个儿臣怎么感觉是儿臣小时候的事儿呢,您怎么也给安在皇兄身上了?”李令月瞪着明亮无辜的眼睛,看着她那目光闪烁的母后。
“母后容易吗?生了你们这几个不省事儿的,记错了也正常啊,不如……你去问问朝堂臣子,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他们如今都是你皇兄提拔上来的,也可能知道更多奇闻趣事儿呢。”武媚安抚着小脸有些气鼓鼓的李令月,但是嘴里的话还是那么不着调。
“那好吧,儿臣告退了,下一期再来专访父皇吧。”李令月的声音中,带着筋疲力尽。
本以为专访母后会是一件极为轻松惬意的事情,但却没有想到,反而是让她最为心累的一件事儿,母后根本不按套路来,完全是自说自话,哪怕是自己引导着,也是要按她说的来写,不行,以后得想个办法了。
看着失落的娇俏背影离开,武媚脸上登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面对李治疑惑的眼神,武媚轻松加颇有成就感的说道:“妾身要是不如此说,怕是下一期李令月尝到甜头后,天天能来八趟,现在有了这第一次的不顺,下一次再来,她就要更加仔细的想好了,也说不准会把皇家秘事这一板块儿去掉才好呢。”
“朕不关心你们刚才说了什么,朕是想知道,李令月弄的那份刊物,真的有那么如此大的威力,杀人于无形?”
“暂时还不会吧,以后就很难说了。不过您没发现吗,这是李弘在用另一种方式,来否决并设计的一份,解决您一直希望他在朝堂上广开言路的决议吗?妾身也帮着你催促过他好几次,那铜匦的提议李弘一开始就反对,现在看来倒也是对的,妾身跟您都错了。”武媚说着说着就叹了口气。
铜匦是她想出来的,是为了使朝堂臣子能够广开言路,能够互相检举、监督朝堂之上的官员,以及对有所乞求、自荐的士子,对农业、百姓、社稷了解,以及下面对朝堂的不同声音,包括一些密谋等,而设计出来的一个铜箱。
铜匦分四道口,每一道口都有它相应的职能,乞求自荐可以投第一道口,社稷、百姓可投第二道,对朝堂之决议不满可投第三道,密谋、告密、揭发检举可投第四道。
而每一道口都是只能够投入,却不能随便取出,而能够打开铜匦查看的人,只有皇帝与皇后跟太子三人。
历史上的铜匦,自然便是由武媚提议而建造出来的,一开始还有一些正能量的作用,只是到了最后,就变成了朝堂臣子诬陷、诬告、相互攻讦的工具,使其丧失了原本该有的意义,从而也真正诞生了大唐酷吏出来。
所以当李弘在受到李治跟武媚的提议后,第一时间便是反对,面对老两口那质问的表情,李弘只能是把事物延伸出去,把铜匦的利弊分析给了两人听。
看着两人不以为然的样子,李弘最终也迫不得已,不得不在宣政殿的广场上,那两棵由他提议栽种的树下,设置了两个铜匦。
其意便是,希望通过两棵树的由来,警告一些依然还有心怀鬼胎,想要暗中攻讦同僚的臣子。
但明显这并不是一个长久的法子,所以在李令月跟上官婉儿找上门后,李弘的报纸传媒大计,便浮现在了脑海里,用此来代替铜匦,绝对是最为完美的。
何况,铜匦的最初设计,谁知道历史上的龙妈,是不是跟他想的一样,也希望能够通过控制话语权,来稳固朝堂与江山,并铲除异己呢?
李弘不知道,但武媚能够从李弘所设计的刊物一事儿上,看穿李弘的心思,这显然就说明,武媚在最初设置铜匦时,同样也是想要造一把杀人于无形的利器,不然的话,她就是再聪明绝顶,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想通李弘最终的用意。
不愧是知子莫如母,无论是太子还是皇后,已然是看到了话语权,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只是在此李弘非彼李弘时,方式方法错了而已。
上官仪也在头疼,铜匦已经让他够头疼的了,两个铜匦内,没人知道里面到底放了一些什么,虽然到现在才刚实施,但已经让一些人的内心忐忑不安,惶恐不已了。
而现在,自己的孙女又开始在自己跟前求情,不为别的,就是希望以后中书省的决议,能够有一份通告给她!
而且还义正言辞的拿出了太子殿下来威胁他,这让他面对自己这个聪明伶俐的孙女时,有种无可奈何的束手无策的感觉。
“再议再议再议。”上官仪挥着手,茶杯也不要了,婉儿你喜欢,你留着喝茶好了。
“不行!”上官婉儿往正厅一站,看着她爷爷义正言辞的喝止道。
“姑奶奶啊,中书省乃是朝廷重要衙署,所有的决议,哪怕从三品的官员,都要报备后才能按职分类、分批查看,你这要中书省报备一份给你崇文馆?这不和规矩啊,大唐律制里也没有这一条不是?”上官仪心中是叫苦连天,自己这个孙女他最知晓了,聪慧之外还是个一根筋,誓不罢休啊看架势。
“但我有太子殿下的旨意,您必须给我,而且您还要让三省六部等衙署定阅我们的‘坊间天下’才行。”上官婉儿挺起小脸,一脸得意的说道。
“胡闹,各个衙署的银子都是皇上的,都是太子的,哪能由爷爷随意花销?还买你的刊物,爷爷自己掏钱买你一份成不成?”上官仪花白的胡须看起来都充满了无奈。
“您起草个旨意不就行了?交由门下批复,太子殿下朱批后,给尚书省就好了,那样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用朝廷的银子为各衙署订阅了?”
“胡闹胡闹胡闹,不像话不像话不像话,我这就去找太子殿下去,怎么可任由你与公主殿下如此胡来,不成体统不成体统。”
“您现在不是太子少师了,您要去东宫,怕是还没有我容易呢?您还是不要去了,孙女怎么会骗您呢?何况还有公主殿下也参与呢。”
“你是说,你在家里说服我,公主殿下此刻在宫里,正在说服陛下跟皇后吗?”上官仪吓得胡子都跳起来了,太子殿下这是要做什么?
“对啊,只有如此双管齐下,我们的‘坊间天下’才能从一开始就做好。”上官婉儿傲然的说道。
如此儿戏的事情,怎可惊动陛下跟皇后啊,他就不怕被陛下跟皇后训斥?
就在上官仪跟上官婉儿争论的时候,无论是他们两人,还是皇宫里的皇帝跟皇后,都忘了一件事实:那就是如今的东宫,无论是太子太傅、太师、太保,还是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如今都是缺空的状态。
(ps:今天两更,一会儿还得出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