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难如意
第1123章 难如意
王买和钟邕那边的进展则进行的比较缓慢,刘胤进入洛阳之后,对司马家族直系势力的打击是十分严严厉的,司马诸王几乎全部被剥夺了王位,囚禁在了金镛城。
这倒也不是刘胤的心狠手辣,而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处理手段了,如果刘胤真的是冷酷无情的话,很可能就会采取血腥暴力的手段,将司马一系彻底地斩草除根了。
还好这个时代对待降者的态度是比较宽容忍的,比如说刘禅、孙皓投降时还能享受到比较好的待遇,如果时间向后推移几十年再入到天下大乱的十六国时代,那时候人命如草芥,皇室王公沦落之时,也不见得比平民百姓要好上多少。
刘胤从善如流,自然不会对司马家族的人大开杀戒,不过剥夺王位,削夺兵权,这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事,司马家的人能活着就已经是感恩戴德的事了,他们如何还能再有什么奢求呢?
前晋残余势力之中最为中坚的力量被铲除之后,剩下的就是一些迫于形势被迫投降的文臣武将了,这些人之中绝大部分都是随风倒,未必就会对司马氏绝对的忠诚,象和峤那样死心塌地追随司马炎的大臣,大多也在洛阳之战中殒落了,一旦投降的,贪生怕死者至少占有七八成之多。
如果还指望这些人站出来复辟司马晋的话,那简直就是笑话了。更何况他们也清楚,初降之际,正是信任程度最低的时候,手中的权力不是被剥夺了就是被削减了,以前掌兵权的将领现在都成了光杆的司令,非常时期,正是他们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之时,如何敢再动叛乱的心思。
更主要的是,现在前晋的降臣已经是一盘散沙了,钟会纵然有心收拾残局,却再也没有能力将这盘散沙再揉捏到一起。
王买和钟邕所能拜访的前晋降臣,也只有和他们关系比较密切的才行,不过就算是关系再铁,一旦涉及到身家性命这样的大事,绝大多数的人也不可能立刻就给出他们一个答复,大多的答复都是语焉不详,含糊其辞的,更有人直接当场就推托掉了。
不过好在这些人还算是讲些义气的,就算是不参与也没有出卖王买和钟邕的意思,毕竟现在人家钟会在蜀汉朝也是红人,大多数人的都抱着一种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一事的态度。
王买和钟邕这边,几乎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得回禀钟会。
钟会的脸色,未免就有些不好看了,本来夏侯咸那边进展顺利,让他有些喜出望外,结果到了本来希望很大的前晋势力这边,却吃了闭门羹。
不过这丝毫不可能阻挡钟会的野心,一旦起步,钟会现在根本就停不下来,他暗自思忖着,看来想要成功,光是依靠自己这边的力量是不行的,还好现在有姜维的信任,钟会准备在这个方面多想想办法。
现在的蜀国,隐然已经是两分之局,刘胤的强势崛起,改变了自诸葛亮以来蜀国是一人当权的局面。诸葛亮在世之时,他是丞相兼任平北大都督、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总之是一切军政大权独揽一身,做为他的继任者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虽然再没有人担任丞相这一职位,但无论是以大将军还是以大司马名义主理朝政,都是事实上的蜀国宰相。
姜维担任大将军也已经是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来,尽管有黄皓弄权,尽管有诸葛瞻谯周等人的联名弹劾,但这些都未曾动摇姜维的地位,就算是蜀国面临着生死存亡之局,姜维依然还是担任着大将军的职务,奋力地在第一线上抗击着魏吴两国的入侵。
但现在的局面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刘胤凭借着灭晋之功,一跃升为了大司马,与大将军姜维比肩而立,并大有凌驾于姜维头上之势。而不甘屈人之下的姜维此刻内心之中肯定是焦灼的。
当时刚刚进入洛阳之时,钟会就曾经给姜维出主意,要他乘机除掉刘胤,但姜维当时顾虑重重,迟迟没有下手,结果是北地王刘谌的到来,让姜维错失了那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再后来,整个蜀汉朝廷迁都到了洛阳,刘胤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晋升为大司马,现在姜维再想动他,就已经很难再有机会了。
一国难容二主,一朝难容二臣,姜维主政多年,大权被别人分享,内心中的失落感可想而知,如果这一次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中失败的话,恐怕他就真的和蜀汉政权说再见了。
这种危机感不光是姜维有,钟会更有,现在的钟会,说白了,就是附在姜维这棵大树上的一只虫子,只要大树上,他这只虫子便可以爬得更高,如果大树倒了,落到地面上的虫子,只剩下任人践踏的份了。
所以姜维急,钟会比他更急,只不过两人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姜维在思量的是如何来帮助刘恂继位,而钟会想的则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地发动叛乱,将自己的命运再掌握回自己的手中。
见到姜维之后,钟会首先便问道:“听说大将军昨日进宫面圣,不知陛下的病情如何?”
姜维脸色凝重,轻轻地摇了摇头,道:“陛下的身体是每况愈下,病情愈发严重了,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钟会道:“那大将军有没有向陛下提出嗣位之事?”钟会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了。
“提过了。”姜维道。
“那陛下是如何做答的?”钟会问道。
“陛下迟疑再三,欲说还休,最终也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只说再斟酌一二,过几天当着众臣的面,再行宣布。”姜维道。
钟会也大皱眉头,道:“看来这是陛下还在犹豫呀,按照以往陛下对六殿下的宠爱,立六殿下为太子,理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现在一直迟疑不决,这其中恐怕会有变数了。”
王买和钟邕那边的进展则进行的比较缓慢,刘胤进入洛阳之后,对司马家族直系势力的打击是十分严严厉的,司马诸王几乎全部被剥夺了王位,囚禁在了金镛城。
这倒也不是刘胤的心狠手辣,而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处理手段了,如果刘胤真的是冷酷无情的话,很可能就会采取血腥暴力的手段,将司马一系彻底地斩草除根了。
还好这个时代对待降者的态度是比较宽容忍的,比如说刘禅、孙皓投降时还能享受到比较好的待遇,如果时间向后推移几十年再入到天下大乱的十六国时代,那时候人命如草芥,皇室王公沦落之时,也不见得比平民百姓要好上多少。
刘胤从善如流,自然不会对司马家族的人大开杀戒,不过剥夺王位,削夺兵权,这几乎是无可争议的事,司马家的人能活着就已经是感恩戴德的事了,他们如何还能再有什么奢求呢?
前晋残余势力之中最为中坚的力量被铲除之后,剩下的就是一些迫于形势被迫投降的文臣武将了,这些人之中绝大部分都是随风倒,未必就会对司马氏绝对的忠诚,象和峤那样死心塌地追随司马炎的大臣,大多也在洛阳之战中殒落了,一旦投降的,贪生怕死者至少占有七八成之多。
如果还指望这些人站出来复辟司马晋的话,那简直就是笑话了。更何况他们也清楚,初降之际,正是信任程度最低的时候,手中的权力不是被剥夺了就是被削减了,以前掌兵权的将领现在都成了光杆的司令,非常时期,正是他们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之时,如何敢再动叛乱的心思。
更主要的是,现在前晋的降臣已经是一盘散沙了,钟会纵然有心收拾残局,却再也没有能力将这盘散沙再揉捏到一起。
王买和钟邕所能拜访的前晋降臣,也只有和他们关系比较密切的才行,不过就算是关系再铁,一旦涉及到身家性命这样的大事,绝大多数的人也不可能立刻就给出他们一个答复,大多的答复都是语焉不详,含糊其辞的,更有人直接当场就推托掉了。
不过好在这些人还算是讲些义气的,就算是不参与也没有出卖王买和钟邕的意思,毕竟现在人家钟会在蜀汉朝也是红人,大多数人的都抱着一种明哲保身,多一事不如一事的态度。
王买和钟邕这边,几乎是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得回禀钟会。
钟会的脸色,未免就有些不好看了,本来夏侯咸那边进展顺利,让他有些喜出望外,结果到了本来希望很大的前晋势力这边,却吃了闭门羹。
不过这丝毫不可能阻挡钟会的野心,一旦起步,钟会现在根本就停不下来,他暗自思忖着,看来想要成功,光是依靠自己这边的力量是不行的,还好现在有姜维的信任,钟会准备在这个方面多想想办法。
现在的蜀国,隐然已经是两分之局,刘胤的强势崛起,改变了自诸葛亮以来蜀国是一人当权的局面。诸葛亮在世之时,他是丞相兼任平北大都督、武乡侯、领益州牧、知内外事,总之是一切军政大权独揽一身,做为他的继任者蒋琬,费祎,姜维等人,虽然再没有人担任丞相这一职位,但无论是以大将军还是以大司马名义主理朝政,都是事实上的蜀国宰相。
姜维担任大将军也已经是二十多年了,这二十多年来,尽管有黄皓弄权,尽管有诸葛瞻谯周等人的联名弹劾,但这些都未曾动摇姜维的地位,就算是蜀国面临着生死存亡之局,姜维依然还是担任着大将军的职务,奋力地在第一线上抗击着魏吴两国的入侵。
但现在的局面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刘胤凭借着灭晋之功,一跃升为了大司马,与大将军姜维比肩而立,并大有凌驾于姜维头上之势。而不甘屈人之下的姜维此刻内心之中肯定是焦灼的。
当时刚刚进入洛阳之时,钟会就曾经给姜维出主意,要他乘机除掉刘胤,但姜维当时顾虑重重,迟迟没有下手,结果是北地王刘谌的到来,让姜维错失了那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
再后来,整个蜀汉朝廷迁都到了洛阳,刘胤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晋升为大司马,现在姜维再想动他,就已经很难再有机会了。
一国难容二主,一朝难容二臣,姜维主政多年,大权被别人分享,内心中的失落感可想而知,如果这一次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中失败的话,恐怕他就真的和蜀汉政权说再见了。
这种危机感不光是姜维有,钟会更有,现在的钟会,说白了,就是附在姜维这棵大树上的一只虫子,只要大树上,他这只虫子便可以爬得更高,如果大树倒了,落到地面上的虫子,只剩下任人践踏的份了。
所以姜维急,钟会比他更急,只不过两人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姜维在思量的是如何来帮助刘恂继位,而钟会想的则是如何利用这个机会,再次地发动叛乱,将自己的命运再掌握回自己的手中。
见到姜维之后,钟会首先便问道:“听说大将军昨日进宫面圣,不知陛下的病情如何?”
姜维脸色凝重,轻轻地摇了摇头,道:“陛下的身体是每况愈下,病情愈发严重了,恐怕坚持不了多久了。”
钟会道:“那大将军有没有向陛下提出嗣位之事?”钟会最关心的就是这个问题了。
“提过了。”姜维道。
“那陛下是如何做答的?”钟会问道。
“陛下迟疑再三,欲说还休,最终也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只说再斟酌一二,过几天当着众臣的面,再行宣布。”姜维道。
钟会也大皱眉头,道:“看来这是陛下还在犹豫呀,按照以往陛下对六殿下的宠爱,立六殿下为太子,理当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现在一直迟疑不决,这其中恐怕会有变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