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期验收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好多架子啊!”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进温室大棚,但这次进来之后,宋轻云还是被震撼了。
  只见眼前是一个偌大的空间,最高处的穹顶足足有五米,都由弧形的钢架支撑。里面有纵横交错的线路,有电线有光纤有水肥喷淋系统。
  “玻璃薄膜职能温室,不错,不错。”旁边那个专家连连点头,表示对杜里美所主持完成的这个工程表示满意。
  那头,还有几个工作人员正在验收。他们是白马教授联络的厂家甲方爸爸,贫困户的温室大棚就是他们支持的,用于新品种培育和做为农大白老师的研究实习基地。
  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忙碌,红石村的温室大棚项目主体工程总算落成,现在百分之七十的人户都参与进来,其中包括八十户贫困户和六十户自费的村民。
  犯罪份子王俊虽然给村民造成一定损失,但好在宋轻云发现得早,赌场开了没两天就被他带人给抄了。平均下来,参赌村民人均损失也就五千块左右的样子,尚能承受。
  不过,还是十来户人家因为凑不够建大棚的钱,遗憾地退出了这个项目。
  宋轻云很恼火也很无奈,心道,算了,脱贫大计也不可能因为那十几户人家而停下来。将来如何这个项目好了,那十来人有钱了想要参与,随时欢迎。
  红石村位于一个山沟中的平坝里,山地且不说了,土壤贫瘠,只能种玉米。有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山沟里,面积不大。此刻都用来种植葡萄这种经济作物。阳光下,整个平坝都被PC阳光板、玻璃、塑料薄膜所覆盖,呈现出一种后现代美感。
  宋轻云做梦也没想到在这种大山里也能建成这种代表高科技的玩意儿,心中满满都是成就感。
  当然,还得等整个工程验收合格才行。
  我们的小宋同志对杜里美是相当的不信任的。
  这老头就是个皮包公司经理,心里鬼主意多,一遇到事就想着骗。怕就怕他为了钱搞一堆豆腐渣工程出来,出了问题,自己这个第一书记还有什么脸面队几百号村民?
  对于宋轻云的担忧,杜里美很生气,说宋轻云你什么意思,你当我是什么烂钱都敢吃的吗,我真是那种光屁股打老虎不要脸又不要命的人吗?
  宋轻云说你就是。
  杜老板哇叫道,我可是红石村女婿,我的客栈可在村里。真摆出摊子,贫困户也就罢了,反正是白教授那边给钱帮建温室,其他人可都是自费。谁家不是拿出两到三万,如果丢水里去,我还不被人给打死?
  宋轻云一想是这个道理,这才稍微松了一口气,道,贫困户那边如果出了问题你也没办法交代,毕竟你误了人家一年的农时。
  杜里美:“宋轻云,你怎么比我还紧张?别紧张,别紧张,没事的,一切会好的。老天会保佑好人的,而你是个好人。”
  ……
  杜老板是个健谈的人,他有心讨好,和验收小组的组长,一个老专家不停攀谈。
  那专家话也多,两人竟是说得投机。
  宋轻云和村干部们跟在他们后面,听了半天,倒是收获良多。
  专家说,温室因为能透光保暖,主要用来植物在不适宜生长的季节栽培。你们红石村光热条件好,原本用不着。可是,温室的作用并不只是保暖,尤其是这种智能温室大棚。首先,温室可以控制虫害,毕竟是一个密闭空间嘛!
  最重要的是,可以控制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特别是CO2,那是植物生存的必须条件,浓度控制好了,葡萄才能长得好。
  专家也没说太高深的理论,语言很平白,以便让所有人都能听懂。
  听到这里,跟在后面的村长刘永华正色道:“还是需要保温的,咱们这里冬天白天虽然有二十来度,热得很,可太阳一落山,到零度也不希奇,早晨起来地上一片白霜,一不小心庄稼都冻死了。”
  专家点头,又道,除了保暖,夏天也要降温啊。
  验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夏天的降温系统。
  这个系统其实挺简单,先是屋顶喷淋。就是外面接了不少喷头,可以给大棚降温。而且,还可以洗涤棚顶的灰尘,类似汽车雨刮器的喷头。
  然后是室内的风扇降温。
  当即,电工龚留山把风扇一开。清风徐来,吹动已经被喷头淋湿的湿帘墙,空气竟然变得潮湿而清凉。
  大棚因为被太阳晒了一上午,里面早闷热得厉害,此刻顿觉心中一畅。陈建国就笑道:“舒服,舒服,我说,真到大热天了,我天天转棚里来乘凉。”
  龚珍信就骂:“你心可真大,这么潮湿,也不怕得关节炎?”
  除了这两项,温室的降温手段还有自然通风系统。这个系统很简单,不外是揭开大棚顶的PC阳光板,让内外空气交流。
  另外,里面的微喷灌溉系统在工作的时候也能给室内降温。
  说完夏天降温系统后,就说到冬季保暖系统了。
  现代化温室的升温总的来说有三种方式:大气源制热供暖、光伏发电系统和补光系统。
  大气源制热供暖,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电力加热温室内空气,地暖、暖气片和风扇同时工作仍温度保持在十四度以上。但这个系统能耗大,显然不适合红石村。特别是贫困户,他们吃饭都够戗,你还让他们先支出一大笔电费,人家不喊黄才怪。这种系统,只适合于北方,只适合于大型现代化农场,先PASS了。
  光付发电系统就是利用太阳能发电,给温室升温,投资同样巨大,也不适合。
  最后,红石村选择了补光系统。就是白天利用太阳光给温室升温,到了晚上,当大棚中的温度下降到约定数值之后,自动开启植物补光灯。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问,灯也需要电啊,这又是一笔不小的电费开支,和大气制热供暖又有什么区别?
  区别还真不小,首先,这种灯功率很小,一盏一百瓦的等就能照很大一片区域。而又因为离植物近,热效果损失小。
  关键是这玩意儿可以让作物提前百分之二十采收时间,提高三成的产量。当然,这主要是对北方地区,在红石村这种光热条件好的地区,效果就不是那么明显了。
  总的来说,整个升温系统也就冬季从小雪到小寒这段时间用用,其他时间倒不用开启。
  看到这里,龚留山就演示了一下,把LED灯打开。只见,众人头顶上都是一片红色蓝色的光。那专家忙道:“可以了,可以了,实在太热,受不了啦!”
  大家都笑。
  验收小组一边看,一边听杜老板的介绍。时不时拍和照录个项,然后又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作为村民主任的刘永华有点急了,忍不住问现在能不能扦插葡萄了。
  验收小组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说,这你得问白教授啊,他才是专家,我们只负责验收然后拨款。
  原来,温室大棚的主体工程已经完工,葡萄也到了下种的时候了。只不过,配套的喷淋系统、水肥滴灌系统还有降温保暖系统还没有安装完毕而已。
  看杜里美的进度,这几个系统要全部安装、调试好还得几个月。好在现在距离夏天还早,这些系统也用不上。
  老杜忙了这么长时间,也就装了十来亩地的面积。他虽然是学工程出身,但这些新科技还是有点吃不准,感觉自己的知识结构有点落后于时代了。
  刘永华面上露出笑容:“那好,那我们等下就去问白教授什么时候送苗子过来。”
  验收小组转完这个大棚后,又去了总控制室。
  控制室很简陋,就是在山坡上平出一快地,搭了个玻璃屋,和其他大棚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里面有桌子椅子,桌上还放了几台电脑,乐意正坐在那里鼓捣。
  她文化程度在村干部中还算不错,人又年轻,对这系统上手也快。
  控制室地面还露着泥土,有工人正在铺设铝合金做的什么扣板。看架势,弄好还得一段时间。
  验收人员也做了进度验收。
  老专家笑着说,其实这里还可以扩大一下,扩大成一个餐厅。
  陈建国奇怪地问,餐厅,好好的跑这里来做饭吃有必要吗?
  专家道,不然,像这种温室大棚项很多地方除了用来搞高附加值种植外还搞生态旅游,游览观光采摘餐饮娱乐一条龙。
  他又道,经济作物的种植我不懂,但农作物从下种到收获,产生效益,怎么也得一年多甚至两三年吧。在这期间农民总得要吃饭,总得要让人赚到钱吧?搞生态旅游也是一条路子,其他地方都是这么弄的,我也就是随便说说。至于听不听,在你们。
  陈建国又笑道:“这葡萄怎么也得一两年才挂果,别人来旅游,难道让人家看绿油油的葡萄叶子?”
  龚珍信正色道:“可以来看咱们这里的雪山、老房子老街道呀。看完,再过来吃饭也不错。”
  陈建国:“游客自己就可以在农民开的农家乐里吃饭,干嘛要跑地里来那么麻烦?”
  他春节的时候接待老梅尝到甜头,自然不肯再出现别的竞争者。

章节目录